作为一名汽车爱好者,在深度体验了小米SU7 Ultra(图片|配置|询价)后,我被它的多方面表现所折服。

先谈外观,小米SU7 Ultra的设计极具攻击性和运动感。前脸下压,尖锐扁平的车鼻搭配引擎盖两侧隆起的肌肉包,很有力量感。扁平且近似倒三角形的头灯组,内部日行灯带将其分割成双层式结构,科技感十足。前包围的镂空进气口、前唇和“U”型风刀,营造出豪华超跑的战斗姿态。车身侧面是四门轿跑车造型,半隐藏式门把手、前车轮通风口和无框车门,既降低风阻又很时尚。侧裙的银色拉花和Ultra的LOGO点缀,彰显独特身份。车尾的碳纤维扰流板十分吸睛,不仅好看还能提供强大下压力。土星环尾灯辨识度超高,点亮后魅力十足。后包围黑黄配色,融入空气动力学设计,战斗感满满。而且,它还有24K金碳纤维车标、1.7m²超大面积碳纤维车顶和可自适应调节的车尾主动扩散器等独特设计,让车辆在众多车型中脱颖而出。

内饰方面也让人眼前一亮。车内大量运用碳纤维和Alcantara材质,从座椅、方向盘到中控台,触感细腻,质感独特,战斗氛围浓厚。座椅是人体工程学设计,支撑和包裹性出色,上面的Ultra刺绣字样彰显身份。前排座椅有主动侧翼支撑、通风及按摩功能,后排座椅有加热功能,非常贴心。方向盘是运动化设计,碳纤维与Alcantara材质搭配,手感舒适还防滑,黄色回正标识既增添运动气息又方便驾驶者掌握方向盘角度。中控台线条简洁,16.1英寸的3K高清中控屏醒目,内置高通骁龙8295芯片和Xiaomi hyperOS系统,反应灵敏、操作流畅。此外,还有56英寸 HUD、翻转式仪表屏及后排拓展双Pad,实现五屏联动,体验很棒。音响系统是25扬声器,配合主动降噪技术,音效清晰逼真。车内还有3种车内声浪主题和40W后置外部扬声器,感官体验丰富。

性能上就更不用说了,超级三电机系统带来的强劲动力,让零百加速仅需1.98秒,在赛道上的表现简直无敌。底盘调校优秀,搭配高性能制动系统和轮胎,操控起来信心十足。续航方面也能满足日常使用,智能驾驶功能更是像老司机一样靠谱。
价格上,52.99万元的标准版价格,能买到这样一台集出色外观、豪华内饰、超强性能和智能科技于一身的车,性价比超高。对比同性能的车型,优势非常明显。而且如果在3月31日前下定,还有价值9万元的权益免费送,真的很划算。
驾驶体验非常独特,让人印象深刻。在赛道驾驶时,其提供多种驾驶模式,如街道、赛道和大师增强版,不同模式下马力区分度很大。在816匹的耐力赛模式下,即便在湿滑赛道上,动力也十分强劲,电机的初段扭矩来得很快,稍微给油车就容易甩尾,非常刺激。其悬挂表现出色,在赛道模式下,空悬会从双腔变成单腔来提高支撑性,既有支撑性又有舒适度,搭配座椅按摩功能,让刷圈体验不累。转向方面,指向性精准,轻轻拨动一点,车身立马有响应,但转向阻尼在赛道模式下没有提升很多,电子味较浓,人车沟通感稍弱。车手生涯功能很有趣,能上传数据并对比其他车手的驾驶曲线,刷飞行圈时,屏幕和 HUD 里还会显示实时秒差,让人有挑战记录的冲动。制动方面,刹车脚感坚实,测试全程未出现过热衰减情况,给人在赛道驾驶很强的信心。
日常驾驶中,街道模式下悬挂更硬,路感清晰,但完全可接受,适应后能带来不错的驾驶感受。在经济或标准模式下,刹车、电门和转向等整体驾驶感受和普通版Max基本一致。不过换成运动模式,悬挂刚度会提高,能清晰感受到路上的石子和接缝。电耗方面,百公里电耗26.2度,相比普通版Max略高,但对于性能车来说在合理范围内。NVH表现有所优化,环境噪音隔绝更好,但底盘噪音仍有改进空间,能明显听到雨水和石子打上来的声音。
智能驾驶方面,配备激光雷达和双OrinX芯片,表现稳定且细节体验大幅提升。例如,通过闸机速度更快,泊车域和行车域切换更加流畅,纵向加减速也更加柔和。

当然,它也不是毫无缺点。比如悬架硬度为兼顾日常驾驶,没有超跑那么极致,车辆自身重量对操控也有细微影响,内饰部分碳纤维材质的质感也有提升空间。但这些小问题,在它的众多优点面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总之,小米SU7 Ultra对于追求性能、科技感和品质的用户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选择的车型。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