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逛商场时遇到汽车展台,已经变得司空见惯。从传统车企,到造车新势力,越来越多的品牌,选择将汽车摆进商场,而不仅仅依赖4S店销售。这一趋势,让不少人开始思考:未来的汽车销售,难道说不会从4S店全面转向商场展销?
商场车展模式,确实带来了全新的汽车零售体验,而且它是否真的能完全取代4S店呢?
车展摊位带来的新零售模式,是否会冲击传统4S店?
过去消费者买车存在着固定的流程:在线上会浏览信息;接下来预约4S店;接着在实地,进行看车试驾;之后谈价,完成购车。其实现如今商场车展正在悄然地对这一模式进行改变:
- 高曝光率:商场是人流量极为巨大的场所,而且消费者即便本身并没有购车的计划,其实也有可能会因为偶尔路过车展摊位这样的情况,进而产生兴趣。
- 低压力环境:相比4S店的销售人员紧盯、逼单商场车展更像是“轻社交”,消费者可以随意试乘、咨询不会有强烈的销售压力。
- 即时获客:商场车展通常会配备销售顾问,这使得我们能够直接获取意向客户的信息,而且还能引导客户进入品牌的App或是小程序,进而实现线上留资以及后续的跟进工作。
这种模式,确实对4S店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因为它提前锁定了,消费者的关注度,并且减少了传统门店的前期获客成本。不过商场车展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试驾体验、售后服务……商场车展模式的短板是什么?
商场车展虽在吸引顾客及提升品牌知名度上有明显优势,但无法完全满足消费者购车的所有需求,尤其在以下几个方面:
- 试驾体验有限:商场车展的展车,通常来讲,仅可供静态体验;并且无法给予客户在真实道路上的试驾机会。但是4S店不仅拥有试驾车,与此同时还具备专门的试驾路线,这样一来,能让消费者更全面地去感受车辆的性能。
- 售后服务缺失:购车只是消费者旅程之中的一部分而已,维修保养等售后环节,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4S店依然还是主要的售后服务提供方,不过商场车展却难以承担起这一职能。
- 无法提供定制化服务:4S店能够提供选配,还有金融方案,以及上牌等一站式的服务;商场车展通常只是一个信息展示的窗口而已,说到底最终的消费者依然得去4S店或者品牌直营店来完成购车的手续。
所以商场车展这种模式,刚开始的时候,能够吸引顾客,要让交易达成的话,还是需要和4S店或者品牌直营店结合起来。
其实在这种合作方式之下,不同的车型,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例如豪华车型,或许更加依赖于品牌直营店所提供的专业服务,而经济型车型,说不定能够在商场车展当中,更快地激发潜在客户的兴趣。
车展摊位如何与4S店形成互补,而非竞争?
与其说商场车展在取代4S店,不如说它们在形成新的分工:
商场车展:品牌曝光+客户引流
- 让潜在消费者无压力接触新车
- 获取用户联系方式,实现线上留资
- 提供基础的产品讲解,筛选高意向客户
4S店深入体验+交易闭环
- 提供完整的试驾体验
- 进行专业的购车方案定制(金融保险选配等)
- 承担售后服务职能,提升客户忠诚度
这种模式已然在部分品牌里形成,比如说特斯拉、小鹏还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它们早就已经在核心商圈开设了体验店,而且这个时候,还保留了部分服务中心,用以完成车辆的交付以及售后服务。
轻量化销售”时代未来车企是否会减少4S店,转向商场展销?
汽车零售模式正在向“轻量化”方向发展:
- 直营+体验店模式崛起:越来越多车企(比如特斯拉、蔚来)放弃传统4S店代理模式,转而自建品牌直营店,这样的话,减少了中间商环节,进而提高了用户服务体验。
- 数字化销售体系得以完善:车企借助线上配置选车;以及通过直播讲解,还有远程试驾预约等途径,降低了实体店面所具备的刚性需求。
- 商场社交属性得以增强:未来的汽车销售或许不再仅依赖单一渠道,而是借助商场车展,以及社交媒体、短视频营销等多元的手段,从而构建出“无处不在的购车体验”。
但这并非意味着4S店将全然消逝。其实传统4S店依旧在售后服务;深度试驾;线下交付等层面有着无法替代的效用。它在这些范畴的优势仍旧显著,而且即便涌现出新兴的销售模式,也难以彻底取代其地位。
商场车展摊位的极限究竟在何处呢?它是汽车销售的未来,亦或是昙花一现呢?
商场车展的兴起,反映了汽车消费模式的转变;人们不再乐意“特意前去看车”,而是期望在日常的生活里,自然而然地接触到购车的相关信息。
但它并非能全然取代4S店,反而更有机会成为购车流程里的前端接触点;未来汽车销售也许会展现出“多点触达,分层服务”这样的模式,也就是:
- 商场车展负责品牌曝光与获客
- 4S店或品牌体验中心负责深度服务
- 线上平台提供便捷的购车方案
换句话说,商场车展,不会让4S店消失,但是它会改变4S店的角色。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