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在柴油车中的工作原理主要依托SCR(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通过化学反应将尾气中的有害氮氧化物(NOx)转化为无害物质。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核心工作流程
- 尿素喷射
ECU(行车电脑)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喷油量等数据计算氮氧化物的理论生成量,控制尿素喷嘴向排气管内喷射雾化的尿素溶液(AdBlue)。喷射量需与尾气中NOx浓度精确匹配,过量或不足均会导致排放问题。 - 高温分解
尿素溶液在排气管高温(180~300℃)环境下分解为氨气(NH₃)和二氧化碳(CO₂):
CO(NH₂)₂ + H₂O→高温2NH₃+CO₂
这一步骤需要严格保证尿素溶液的纯度和浓度(32.5%尿素+67.5%去离子水),否则可能产生结晶或副反应。 - 催化还原反应
氨气与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在SCR催化转化器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N₂)和水(H₂O):
4NO+4NH₃+O₂→催化剂4N₂+6H₂O
2NO₂+4NH₃+O₂→催化剂3N₂+6H₂O
催化剂通常为钒基或铁基材料,需在300~500℃的高效温度窗口工作。

二、SCR系统组成
- 尿素储存与供给单元尿素箱:存储尿素溶液,容量通常为柴油箱的3%~5%(每百升柴油消耗约4升尿素)。尿素泵与喷嘴:负责精确计量和雾化喷射尿素溶液,需抗高温和腐蚀。
- 传感器与控制模块NOx传感器:监测尾气中NOx浓度,反馈至ECU调整喷射量。温度传感器:确保排气管温度处于尿素分解的适宜范围。
- 催化转化器
内置蜂窝状催化剂载体,增大反应接触面积,提升转化效率。

三、关键技术要求
- 尿素浓度精准性
浓度偏差超过±0.5%会导致反应效率下降,甚至堵塞喷嘴或损坏催化器。 - 温度控制
排气管温度需维持在180℃以上,低温时尿素无法分解,高温(>500℃)可能损坏催化剂。 - 抗污染设计
需使用超纯水(电导率≤0.5μS/cm)配制尿素溶液,避免杂质引起催化剂中毒或管路堵塞。

四、实际应用与注意事项
- 适用场景
主要用于商用车(卡车、客车)及国四以上排放标准的柴油车,家用柴油车因空间限制较少配置。 - 维护要求
- 定期检查尿素液位,避免耗尽触发“限扭模式”(动力下降、油耗增加)。
- 使用劣质尿素可能导致SCR系统报废,维修成本高达数万元。

总结
尿素在柴油车中的作用本质是通过SCR系统实现氮氧化物的无害化处理,兼顾环保法规与发动机性能。其工作原理依赖于精准的喷射控制、高温分解和催化反应,需严格遵循浓度与维护标准以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