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汽车保有量前20大品牌(综合市场保有量及行业趋势)
根据公开数据,目前明确进入保有量头部梯队的品牌包括以下主要品牌(含自主与合资,按市场热度及保有量综合排序):
比亚迪:新能源领域绝对领先,保有量稳居第一 。
大众(合资):燃油车保有量基础庞大,朗逸、速腾等车型长期热销。
吉利汽车:银河系列推动电动化转型,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丰田(合资):凯美瑞、RAV4荣放等车型保有量稳定。
五菱(含宝骏):宏光MINIEV等微型电动车占据下沉市场。
长安汽车:深蓝系列加速新能源布局,CS75等燃油车型保有量高。
奇瑞:出口量增长显著,瑞虎系列主导中低端市场。
本田(合资):CR-V、雅阁等经典车型保有量稳定。
红旗:高端商务市场主导,红旗H9保有量突出。
长城汽车:哈弗SUV及皮卡市场占有率领先。
其他重要品牌(11-20名,按行业报告推测):
特斯拉(中国):Model 3/Y保有量快速提升。
上汽集团:荣威、五菱等多品牌综合贡献。
东风汽车:商用车及乘用车领域均衡发展。
蔚来/理想/小鹏:新势力品牌保有量逐步增长。
奔驰/宝马/奥迪:豪华车市场保有量稳定。
北汽/广汽:合资与自主品牌并行。

二、中国汽车销量前10大品牌(2024年及2025年数据综合)
根据2024年全年及2025年2月销量数据:
比亚迪:340.94万辆(2024年),新能源车型占主导。
大众(合资):202.45万辆(2024年),朗逸、帕萨特(图片|配置|询价)等热销。
丰田(合资):156.7万辆(2024年),锋兰达、凯美瑞为主力。
吉利汽车:97.63万辆(2024年),星越L、银河系列贡献显著。
五菱:86.9万辆(2024年),宏光MINIEV持续领跑。
长安汽车:77.92万辆(2024年),CS75 PLUS等车型热销。
奇瑞:70.28万辆(2024年),出口及瑞虎系列拉动增长。
特斯拉(中国):65.7万辆(2024年),Model 3/Y主导市场。
本田(合资):88.17万辆(2024年),CR-V、雅阁表现稳定。
宝马(合资):60.74万辆(2024年),豪华车市场渗透率高。

三、中国各省汽车保有量前10大城市(2024-2025年数据)
根据纯民用汽车保有量统计:
山东省:1736.35万辆(工业基础强,沿海经济带动)。
广东省:1678.99万辆(经济活跃,广州、深圳为核心)。
江苏省:1401.92万辆(城市化率高,新能源推广迅速)。
河北省:1279.38万辆(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消费)。
浙江省:1227.09万辆(民营经济发达,杭州、宁波领先)。
河南省:1158.3万辆(人口基数大,下沉市场潜力释放)。
四川省:884.86万辆(成都为核心,西部消费能力提升)。
湖南省:630.42万辆(长沙等城市增长显著)。
辽宁省:620.99万辆(沈阳、大连工业支撑)。
安徽省:612.37万辆(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带动)。

3说明:
若包含全部机动车(含三轮车、货车),广东省以3082万辆居首。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迅速,2025年全国预计达3140万辆。
四、 中国各市汽车保有量
第一梯队(超500万辆城市)
成都:保有量持续领跑全国,是西部汽车消费的核心城市
北京:受限购政策影响增速放缓,但保有量仍居前列
重庆:西部经济中心地位推动汽车需求增长
苏州:长三角制造业基地带动私家车普及率
上海:经济中心地位支撑高保有量基础
郑州:中部交通枢纽城市,汽车消费潜力释放
第二梯队(超300万辆城市)
全国共有26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300万辆,包括:
杭州、广州、深圳、西安、武汉、天津等
其中杭州、广州等东部沿海城市因新能源政策推广加速增长
第三梯队(超100万辆城市)
全国共有96个城市汽车保有量突破100万辆,较2023年新增2个城市。典型城市如:
长沙、合肥、南京、青岛、济南等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特别说明
2024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占汽车总量8.9%,其中:
上海、深圳、北京、广州、杭州成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百万级城市
成都、天津、郑州、重庆、苏州、西安、武汉等城市新能源保有量超50万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