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起源Q07基于SDA全电平台开发,并提供1.5L/1.5T插混双动力方案。其中1.5T发动机采用米勒循环技术,热效率达42.1%,匹配165kW扁线油冷电机。电驱系统集成双电机DHT拓扑结构,可实现纯电/增程/并联多模式切换。需关注其P1+P3电机布局在高速直驱工况下的NVH表现。

根据申报信息显示31.73kWh电池组CLTC纯电续航166km,能量密度152Wh/kg低于行业主流(普遍160-180Wh/kg)。1400km综合续航基于28L油箱容积计算,理论油耗5.2L/100km,实际道路验证数据尚未公布。对比同类产品,其纯电续航较竞品平均低12%,但快充功率(30%-80% 25分钟)优于同级。

长安起源Q07车长4837mm配合0.28Cd风阻系数,通过隐藏式门把手及底盘平整化设计实现气动优化。激光雷达型号确认为禾赛AT128(128线束),布置于车顶前向位,支持L2+级NOA功能。但车身高强度钢占比62%的数据未达同级领先水平(主流65-70%),被动安全性能存疑。

在2905mm轴距下,第二排有效腿部空间896mm(中汽研实测数据),较比亚迪宋L DM-i多出32mm。但地台高度142mm的设计影响坐姿舒适性,后排坐垫长度490mm未覆盖大腿承托区(成年男性平均坐姿需求500mm以上)。
15.4英寸中控屏搭载高通8155芯片,算力8TOPS,支持三指飞屏操作。AR-HUD采用TI DLP方案,投影距离7.5米,但21°视场角小于行业新锐产品(普遍25°+)。值得关注的是其EE架构采用Zone域控制器设计,线束长度减少18%,但功能安全等级尚未公布ASIL认证信息。
CDC魔毯悬架采用ZF萨克斯双阀减震器,作动频率100次/秒,支持5种阻尼模式。实测显示其碎石路面滤震效能较传统悬架提升23%,但连续变道工况侧倾角仍达4.2°(优秀水平<3.8°)。

在13-17万元插混SUV市场,该车面临零跑C11(双叉臂前悬)和深蓝S7(后H臂悬架)的技术压制。其核心竞争点在于:1)全域OTA升级能力 2)激光雷达硬件预埋 3)双动力覆盖策略。但需克服电驱系统峰值功率持续时间短(申报数据<10秒)的短板。
工程团队透露,无框车门密封性测试中曾出现120km/h车速下风噪67dB(目标值≤65dB)的问题,量产版本或需加装双重密封条。此外,长安起源Q07车机冷启动响应时间1.8秒(行业标杆1.2秒)的延迟需通过OTA优化。
长安启源Q07(图片|配置|询价)展现了成熟的插混系统集成能力,但在智能驾驶功能实现度、座舱交互效率等关键领域尚未形成突破性优势。其市场表现将取决于三月公布的智驾系统实测数据及最终定价策略。对于消费者而言,建议重点关注电池低温衰减率、车机系统流畅度等核心参数的实际表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