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城市:技术、政策与商业化的三重突破
- 北京:高密度交通的“终极考场”
- 2025年4月1日,《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正式施行,允许个人自动驾驶汽车在特定区域全面试点,测试里程已超3200万公里。未来,北京市民或将通过手机一键呼叫“无人驾驶网约车”,在拥堵的早高峰中解放双手。
政策亮点:全国首个明确允许自动驾驶网约车服务的城市,商业化运营蓄势待发。
广州:无人驾驶的“商业化标杆”
- 作为全国首个开放全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的城市,广州已拥有2500公里测试道路,覆盖3240平方公里。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企业在此率先推出Robotaxi服务,市民可“打一辆没有司机的车”上下班
法规创新:《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条例》首次明确事故责任划分,扫清法律障碍。
武汉:从“车谷”到“智驾第一城”
武汉以3000平方公里测试面积、770万覆盖人口,成为全球最大自动驾驶服务区。2025年将投入700辆自动驾驶乘用车,打造跨区出行服务;阳逻港的无人集卡已实现全流程自动化作业,效率提升30%
产业野心:依托东风、华为等企业,剑指L4级自动驾驶量产
福州:滨海新城的“一键叫车”实验田
- 福州新区滨海新城开放52条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市民通过“萝卜快跑”小程序即可呼叫配备安全员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覆盖核心区交通枢纽与生活圈。
- 特色场景:结合沿海城市特点,探索台风、多雨天气下的自动驾驶可靠性。
- 济南:北方智慧交通的“新枢纽”
- 作为山东省唯一入选的试点城市,济南重点布局“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推动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的智能协同,未来或将成为京津冀与长三角之间的自动驾驶货运走廊
- 十堰:汽车老城的“智造转型”
- 依托东风商用车总部优势,十堰试点无人驾驶重卡在山区公路的长途运输,目标解决鄂西北复杂地形下的物流效率问题。
- 产业联动:与武汉形成“研发-测试-量产”闭环,东风无人集卡已在十堰至武汉高速路段开展跨城测试。
- 长沙:娱乐之都的“智慧文旅”
- 橘子洲头、岳麓山景区试点无人驾驶观光巴士,结合AR导览技术打造沉浸式游览体验。
- 政策创新:拟推出全国首个“自动驾驶文旅专线法规”,规范景区内的混合交通流管理。
- 合肥:科创走廊的“算法实验室”
- 联合中科大、蔚来汽车,打造“中国声谷-科学岛”自动驾驶测试带,重点攻关复杂路口无信号灯场景的决策算法。
- 技术突破:蔚来ET9搭载的NOP+系统在此完成极端天气下的紧急避让测试。
二、区域布局:东西南北中的“多元试验田”
- 长三角:车路协同的“智慧走廊”
- 上海嘉定新城全域开放无人驾驶,杭州-桐乡-德清联合体探索跨城联动,苏州、无锡聚焦“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形成算法与地理信息结合的创新生态。
- 无锡:全国首个开放老旧小区内部道路自动驾驶测试,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菜鸟无人快递车已覆盖80%社区。
中西部:复杂场景的“技术验证场”
- 重庆:山地城市的陡坡、隧道成为自动驾驶的天然考场;长隧道群等极限场景,百度Apollo在此完成连续5公里无GPS信号下的自动驾驶挑战。成都:复杂地形下物流货运场景的先行者
- 海南联合体:旅游场景的“无人驾驶乐园”
- 海口-三亚-琼海联合体开发无人观光车与智能接驳服务,让游客“一键直达”椰林海海滩。
- 北方工业带的“重卡革命”
- 沈阳 & 长春:一汽解放、华晨宝马联合试点L4级自动驾驶重卡,在沈大高速开展编队运输,燃油效率提升15%
- 鄂尔多斯:长距离、低密度路况测试,探索矿区运输新可能。
- 中部枢纽的“跨城网络”
- 武汉-十堰联合体:构建“车谷-商用车之都”无人驾驶货运走廊,实现东风重卡从武汉工厂到十堰山区的全程无人配送。
- 郑州(未公开试点但邻近联动):借力武汉经验,计划开通郑东新区至洛阳龙门石窟的跨城自动驾驶旅游专线。
- 三、技术跃迁:从L3到L4的“规模化元年”
- 量产计划:2025年,广汽、华为、理想等企业将量产L3级车型,并向L4级过渡。例如,广汽星灵智行计划推出首款L3乘用车,滴滴与广汽合作的L4车型已进入路测。
- 技术突破:理想汽车的MindVLA架构让车辆“像人类一样思考”,比亚迪的“天神之眼”系统实现厘米级定位。
- 基础设施:5G+北斗+智能交通网“三网融合”,上海嘉定已建成国家智能汽车大数据云控平台。
- 四、未来展望:当城市成为“移动智能体”
- 法规与信任:北京、广州等地的责任划分政策,为公众接受度铺路;广汽推出“智驾险”,最高保障300万元,缓解安全焦虑。
- 经济转型:广州汽车工业正从燃油车向“智车”转型,目标直指万亿产值;武汉依托“光谷”“车谷”双引擎,抢占新风口。
- 全球竞争:中国自动驾驶企业已登陆纳斯达克,与特斯拉、Waymo同台竞技。未来,这场“城市实验”或将定义全球智能交通新标准。
- 四、未来城市画像:当试点成为日常
- 十堰的“无人矿山”:矿工转型为远程监控员,通过VR设备同时操控10台无人卡车。
- 福州的“海上走廊”:平潭跨海大桥试点自动驾驶与智能航道的陆海联动,货轮与卡车自动交接集装箱。
- 长沙的“追星专线”:演唱会散场后,粉丝通过人脸识别匹配专属无人巴士,车内同步播放偶像彩蛋视频。
2025年,自动驾驶的触角已伸向中国20座城市的街头巷尾。无论是北京的科技范、广州的商业化,还是武汉的“狂飙突进”,每一座城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未来。你的城市是否在列?点击关注,解锁更多“智驾之城”动态!
(本文综合自工信部试点名单及多地政策,完整试点名单可参考工信部官网。)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