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布局与生态协同
小米YU7(图片)的预售策略延续SU7的流量打法,官方计划于2025年4月25日启动预售,6月正式交付。参考SU7上市24小时预售8.9万辆的成绩,市场预测YU7首月订单将突破10万辆。充电网络方面,小米已与蔚来、小鹏、理想达成合作,接入三方充电桩共计29000个,覆盖全国主要城市,支持APP扫码即插即充。
定价策略成为关键争议点。SU7起售价21.59万元,而YU7因尺寸更大、电池成本更高,预计起售价上探至28万元区间。分析师指出,若定价超过30万元,将与特斯拉Model Y长续航版(现价29.99万元)直接竞争,但小米缺乏高端品牌溢价。另一方面,供应链消息称YU7毛利率目标为15%,低于行业平均20%,可能通过软件订阅服务弥补硬件利润。
一、技术参数与核心配置
小米YU7的车身尺寸为长4999mm、宽1996mm、高1600mm,轴距3000mm,定位中大型纯电动SUV。动力系统搭载双电机驱动,前电机功率220kW,后电机功率288kW,综合输出功率508kW,最高车速253公里/小时。电池采用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离子电池,容量96.3kWh,续航里程最高达770公里。车身结构采用9100吨一体化压铸后底板,车身强度最高2000MPa,与小米SU7共享部分制造工艺。
雷军:小米首款 SUV 车型 YU7 名称直接读 Y-U-7

智能驾驶系统标配Xiaomi Pilot MAX方案,支持高速NOA(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功能,全车配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及高清摄像头组成的感知硬件。智能座舱搭载16.1英寸3K中控屏、56英寸HUD抬头显示,支持手机-车机-家居互联生态。车身外部设计保留SU7的贯穿式尾灯,但增加双通道导流口与自动升降尾翼,风阻系数为0.238。
三、产能瓶颈与行业争议
小米汽车北京工厂当前年产能为13万辆,2024年SU7交付量已达10万辆,剩余产能难以满足YU7需求。供应链透露,YU7初期月产能仅5000辆,若订单爆发,交付周期或延长至8个月。二手平台数据显示,SU7预售码曾被炒至5万元,部分用户担忧YU7重演“黄牛狂欢”。

小米YU7的选装轮毂
争议性总结:小米YU7的技术参数与生态协同看似无懈可击,但28万元起的定价已背离小米“性价比”标签,且产能瓶颈可能消磨市场热情。若交付延迟,小米或将面临“PPT造车”质疑;若降价保量,则需承担亏损风险。这场豪赌的背后,究竟是雷军“终极SUV”野心的实现,还是资本催生的泡沫狂欢?答案或将在2025年盛夏揭晓。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