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滴滴连续盈利背后,中国司机处境几何?

    互联网车讯头像互联网车讯头像
    互联网车讯03-26

    滴滴公布的 2024 年财报,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财报数据显示,滴滴已连续 7 个季度实现盈利,这一成绩在竞争激烈的网约车市场中显得格外耀眼。2024 年,滴滴国内业务的日均订单量强势攀升至 3532 万单,创下历史新高,然而,客单价却降至 24.1 元,这一降一升的数据变化,为后续的分析埋下了伏笔。

    聚焦 2024 年第四季度,滴滴整体日均单量达 4636 万单,环比同年第三季度增长 3.6%。国内订单量增长至 3532 万单,刷新历史纪录,环比增长 2.1%,但客单价却降至 24.1 元;国际订单量在该季度升至 1104 万单,环比增长 8.7%。滴滴在国内网约车市场占据近八成份额,且已连续两年盈利,这样的成绩无疑展现了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但在这看似辉煌的成绩背后,有一个群体的处境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为滴滴撑起业务版图的中国司机,他们的生存状况是否因公司的盈利而有所改善呢?

    今年,京东、美团等新业态主要平台纷纷在从业人员保障方面发力,积极采取措施改善从业者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尽管滴滴财报中没有直接针对司机保障的内容,但从其披露的数据中,我们仍能探寻到与司机生存状况相关的蛛丝马迹。

    从收入情况来看,占据国内八成市场份额的滴滴网约车司机,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客单价降低与抽佣比例升高的双重困境,严重挤压了他们的收入空间。

    先看客单价的变化。滴滴财报显示,“2024 年第四季度,滴滴中国司机客单价降至 24.1 元”。与 2023 年第四季度环比,客单价下降了 0.4 元;和 2024 年第三季度相比,同样减少了 0.4 元。将这一数据放在 2022 - 2024 年这三年的时间轴上对比,会发现 2024 年第四季度的客单价处于三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三年的年度客单价分别为 24.1 元、25.0 元、24.3 元,客单价仿佛一夜回到了三年前。每单 0.4 元的减少,看似微不足道,但积少成多。以一名司机每月跑 100 单,一年跑 1200 单计算,一年下来收入就会减少 480 元。对于靠辛勤劳动赚取收入的司机们来说,这 480 元的减少可能意味着生活质量的下降。

    再看抽成比例。根据滴滴财报,2024 年第四季度,滴滴对中国司机(包括网约车、出租车、顺风车、代驾司机)的平均抽成比例提升至 21.3%。而在 2023 年第四季度和 2024 年第三季度,该比例分别为 18.9% 和 20.6% 。抽成比例的上升,直接导致司机每完成一单,实际到手的收入进一步减少。原本就微薄的利润空间,被抽成比例的上升无情压缩。

    综上所述,虽然滴滴在盈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中国司机的生存状况却不容乐观。客单价的持续走低和抽佣比例的不断攀升,让司机们在高强度的工作下,收入却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如何在平台盈利与司机权益之间找到平衡,实现两者的共赢,将是滴滴以及整个网约车行业未来发展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否则,长此以往,可能会影响司机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对整个网约车市场的稳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次阅读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