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旗下方程豹品牌,主打的是越野市场。品牌内的豹5和豹8都是大体积的大家伙,决定了市场目标群体的总体量不会太大,这是客观的。现在增补的“钛3”产品没叫“豹3”,这里面一个是能看出来还是要高中低端覆盖以拓展市场目标群体范围(这是3系列的市场通常的含义),另一个是说明方程豹对这个紧凑SUV产品的定义,还是和之前方程豹的越野风格有了些许差别(这是“钛”所传带出的产品新蕴意):不再是大型的、暴力的、粗犷的针对性越野产品了。而更看重“时尚”、“精致”、“好玩”……但还多少保留了点儿“越野”的“野”的基因(后面我们会讲到“野”相关的feature),真的有点意思的。
我想了想,类似在相同产品品牌下,既差异化产品档次的级别、又差异化产品路线的命名和实施方案,似乎还没看到过其他例子了。
有点遗憾的是,如果把“灵鸢”车在无人机系统的发布和钛3产品预售发布绑在一起,效果会更好。和王朝销售老总带着唐L和汉L新型号,那天在兆瓦闪充发布会上神色飞扬、志得意满地说,“终于让我逮到一条大鱼了”的效果一样,也可以拉满啊!毕竟方程豹钛3系列目前看,是搭载灵鸢系统的价格最低的车型系列,也最有可能成为推广“灵鸢”进入千家万户的最大推手的产品。

图表 1 钛3价格,来自比亚迪官方资料
这个价格真是…….唉唉唉,我的宋L买早了!
然后说个发布会上谈到的产品技术点,我觉得可以稍微展开讲讲。信息有限也只能顺着技术本质去谈谈。
钛3的“黄金底盘架构”中,提到了前双球节麦弗逊+后五连杆悬架的组合。增强的麦弗逊悬架(双球节)不稀奇,在比亚迪的很多入门级产品上都能看到,比如去年有海豹06GT,今年有刚发不久的秦L EV,这两款入门级别的后驱性能车,在前悬挂上都选择双球节的前麦弗逊悬架,就是为了更好的高速和转弯路况的适应性。

图表 2 黄金底盘,来自比亚迪官方资料
参考上图,钛3的底盘所采用的前双球节麦弗逊悬架,还进一步采用了“可变主销(Kingpin)”的设计,我把图放大。

图表 3 转弯工况下的可变主销设计,来自比亚迪官方资料
上图左侧的悬架下臂布局,就是双球节形态。对比右侧的单球头的传统麦弗逊悬架,两个摆臂从副车架伸出来,各自抓住轮胎转向节的一个点(球节连接形式),像两个手臂一样,更稳定。如下图右侧即为改良的双球节麦弗逊悬架。

图表 4 单双球节麦弗逊悬架对比,来自b站账号“汽车攻城狮”截图
都是麦弗逊,为啥双比单更好?需要从悬架设计的本质来看。其设计的核心目标之一在于(个人理解哈) “如何通过机械结构限制轮胎的自由度,同时平衡操控性、成本和空间”。轮胎的运动有 6个自由度(三维空间的平移和绕三轴的旋转),悬架系统应允许必要的自由度:比如垂直跳动(减震)、小幅转向(操控);而限制有害的自由度:比如轮胎的横向偏移(影响抓地力)、或者过度外倾(轮胎边缘磨损)。
很简单的道理,从车体看出去,通过设定悬架的连杆/铰接点越多,对轮胎自由度的约束就越精准、越可控,比如单点连接就没有双点(线)好。但也不能忽视,每增加一个连杆(对于轮胎的连接点),也会带来重量、成本和空间的负担。
所以双球节的麦弗逊是一个不错的折衷,在入门级的性能车上,应该是个普遍的选择。
回到图3,比亚迪在钛3上的双球节麦弗逊不仅仅提供了对于轮胎更好的控制力,发布会上方程豹研究院的那位院长还提到了创新的“可变主销”。
主销(Kingpin)是车轮转向时所需要围绕的旋转轴线(是个3D的概念,读者需要尝试建立这个旋转轴的概念),主销的几何参数直接影响操控特性。比如A-主销后倾角,就影响方向盘回正力和高速稳定性;B-主销内倾角,会影响转向时轮胎外倾角变化和接地面积;而C-主销偏距:决定转向力矩大小和反馈灵敏度。
尝试尽善尽美地理解这些概念是困难的。
但我们可以定性地这样看待,“可变主销”的技术本质是:通过动态调整主销参数(以上全部),实时适配当前驾驶状态(转向、直线加速、制动等等),从而突破固定几何的局限性。而传统麦弗逊悬架的主销参数是固定的(上图3右侧单球节),只能在设计时妥协不同场景的需求(如直线稳定性和弯道抓地力难以兼得)。
而图3左侧的可变主销设计,发布会上动画展示,两个下摆臂在轮胎转向运动中,似乎是可以提供变化某种物理特性的,结果就是导致“主销点”跟随车轮在动,相对车轮的位置保持基本不动,这就有增益了!我们上面说的主销三个ABC参数,三点全能在控制下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即,在一个很大的速度范围内,和一个很大的车轮转向范围内,轮胎都是尽量保持它应该有的、合理的和地面的接触角度和接触面积。读者可以从六自由度空间角度出发想象,轮胎一致和地面垂直(尽可能)接触,轮胎一直保持和车身正确的相对位置,从而保障车辆拿到最佳的、一直在设计范围内的操控性。
这也是为什么钛3冬天被拉去北方在冰面上飙漂移的底气,可以参考我的另一个回答。
这是不是能嗅出来有点追求性能车的意思?是不是有点豹一贯追求“野性”的基因?就是这个意思。一般性能车的入门级别选型,你也不会看到这种技术。
但现在也确实不清楚钛3的这种主销可变性是如何实现的,等上市吧,各种拆解就来了。
管中窥豹,其他一大套一大套的越野属性,我就不展开了。贴张内饰图,长在我的审美点上了,

图表 5 钛3非常好看的浅色系内饰,来自比亚迪官方资料
所以,钛3某种程度上应该属于功能和价格交叉区域内的新物种,不是3系那么简单。#智能科技让未来已来#
祝大卖哦!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