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4月起实施的新规,电动车和三轮车需严格遵守以下管理要求,以确保合法上路并避免处罚:
一、严守“3大红线”
车辆必须上牌
所有电动车(包括非机动车和机动车)需完成登记挂牌:非机动车悬挂绿色车牌,机动车(如电动轻便摩托车、电摩、三轮车)悬挂机动车号牌 。
非标电动车若允许临时上路,需备案登记并悬挂临时号牌 。
处罚标准:无牌非机动车罚款50元,机动车罚款200元并暂扣车辆、扣驾照1分 。

驾驶人必须持证
机动车类电动车(如电轻摩、电摩、三轮车)需对应驾驶证:F证(电轻摩)、E证(电摩)、D证(三轮车) 。
违规后果:无证驾驶罚款200-2000元,暂扣车辆,情节严重者拘留15日;准驾不符(如C1驾照驾驶摩托车)罚款200元并扣9分 。
禁止交通违规行为
重点整治闯红灯、逆行、酒驾、占用机动车道等行为,通过AI抓拍系统实时录入违规信息 。
处罚方式:首次违规可能短信警告,二次及以上将罚款或扣分 。

二、注意“4个不要”
不要乱停乱放
禁止在楼道、安全出口、消防通道停放或充电。例如,江苏盐城自4月1日起开展“清车行动”,违规车辆直接拖移,最高罚款500元 。
不要使用违规车辆
非标电动车过渡期结束后禁止上路。例如,河北石家庄的非标车过渡期截至4月30日,5月1日起违规上路将罚款或强制淘汰 。
不要不戴头盔
驾乘人员均需佩戴安全头盔,多地实行递进式处罚:首次警告,二次罚款20-50元 。

不要违规载人
不同车型载人标准严格区分:
电动自行车:仅限载1名12岁以下儿童;
电轻摩:禁止载人;
电摩:限载1名成年人;
三轮车:部分地区允许载1人(需以当地规定为准) 。
三、政策背景与执行力度
整治目标:因电动车保有量激增,交通事故频发,多地同步启动专项整治行动,强化“车上牌、人持证、不违规”的基本要求 。
技术辅助:AI抓拍系统普及,交通违规行为实时录入平台,执法更高效 。
区域差异:部分政策因地而异(如非标车过渡期截止时间),需关注当地具体通知 。
新规通过“3大红线”明确合法上路的必要条件,以“4个不要”细化日常使用规范,旨在提升道路交通安全。车主需及时办理牌照、考取对应驾照,并遵守停放、载人、头盔等规定,避免罚款或扣车风险。如需了解更详细的地方法规,可参考当地交管部门发布的具体细则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