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跑了趟二手车市场,看到一排排格力钛的纯电面包车整齐地停在那,挂牌才5万出头,比当年官方指导价足足跌了10万!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2016年董小姐豪掷130亿入主珠海银隆的壮举。谁能想那时候的"造车梦",如今却沦落到二手车市场无人问津的地步,真是应了那句老话:隔行如隔山哪。
外行造车的血泪教训

先说这车的"出身"。格力钛新能源面包车本质上是个"组装货",关键零部件都是采购而来,然后贴上自己的品牌标。
这台格力钛纯电动物流车搭载了钛酸锂电池,号称的优势是充电快、循环寿命长。但230公里的续航在当下纯电市场简直就是入门中的入门,连市区送个快递都捏着一把汗。
不得不说,这车从内到外都透着一股"将就"的味道。内饰用料塑料感十足,刹车踏板反馈松软。
价格跳水的尴尬现实
市场才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这车刚上市时候定价15.8万,在同级别纯电物流车中属于偏高区间。
我当时就在想:一个家电厂造车,凭啥卖这么贵?结果市场用脚投了票,销量惨淡,不到一年就开始大幅降价。

从15.8万直接跳水到5万块,这得是多大的库存压力才能狠下这心啊!我查了下行情,现在二手车市场上这批车基本都是1-2年的准新车,里程数普遍不超过2万公里。
最离谱的是有车贩子告诉我:"这批车主要客户是小工厂老板,买来当厂区内部接驳用,连上路的需求都没有。"

物流神器的意外转身
不过话说回来,跌到5万价位后,这车倒是有了一定的性价比——毕竟还是个能装货的纯电动车。
实际使用中,它的载货空间在2.7立方左右,能装个小七八百公斤货物还不成问题。如果你是个小型电商、社区团购配送点或者花店,这种短途配送需求倒是刚好适合。

我实测了下,满电状态下市区走走停停能跑180公里左右,比官方宣称的230公里少了不少,但城市配送够用了。
充电速度确实如宣传的那样,半小时能充到80%,这点确实比磷酸铁锂电池有优势。
最骚的是,由于定位不清晰,这车既不像家用面包车那样舒适,又没有专业物流车的耐用性,现在反倒成了工厂内部厂房间物料运输的"香饽饽"。如此看来,这倒是个意料之外的市场空间。

造车不易,跨界需谨慎
回看格力造车这几年,我不禁想感慨几句。家电巨头跨界造车,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困难重重。没
有造车基因,没有完整的供应链体系,没有成熟的销售渠道,这些都是致命短板。董小姐的决心和魄力值得敬佩,但汽车行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远超想象。
你们怎么看待家电企业跨界造车这事?是勇气可嘉还是不自量力?留言区见分晓!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