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3日下午,辽宁沈阳工业展览馆发生一起新能源汽车展车失控事件。一辆问界M7 Pro在撤展准备期间突然启动,加速冲撞多辆展车,致一名观众轻微受伤,现场多车受损。事故引发公众对智能汽车安全性的广泛讨论。

事故过程:未启用展车模式致车辆误启动
据现场视频及官方通报,事故发生于14:01左右。涉事车辆未开启“展车模式”,导致工作人员误触启动装置。车辆突然加速,在展馆内大幅转向,连续撞击多辆展车,一名观众被车身剐蹭后倒地,经诊断为轻微挫伤,当日出院。目击者称,车辆失控后引发人群慌乱,部分展位受损严重。
技术分析:AEB系统为何未触发?
问界官方调查显示,事故主因有三:一是车辆未激活展车模式,动力未被锁定;二是驾驶员未系安全带;三是方向盘大角度转向干预。这三者共同导致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未能触发。
业内专家解释,AEB的设计逻辑需与安全带状态绑定。若驾驶员未系安全带,紧急制动可能因惯性致人飞出车外,故系统默认不启用。此外,方向盘大幅转向会被判定为“人为主动操作”,AEB将退出干预以避免冲突。

行业反思:智能汽车展陈安全存漏洞
此次事故暴露车展安全管理滞后于技术发展。汽车工程专家指出,现行规范多基于燃油车设计,对智能汽车的电子驻车、语音唤醒等功能缺乏针对性措施。数据显示,近三年国内车展中,80%的智能汽车事故与展车模式设置不当有关。
类似事件早有先例。2024年南京车展上,极氪车辆因未开启展车模式失控撞人,原因与此次高度相似。
责任界定与改进措施
法律界认为,责任需从车企、主办方、操作方三方厘清。问界表示将协同主办方引入“数字围栏”技术,通过地理围栏锁定展车动力输出。行业则呼吁建立涵盖电磁环境管理、生物识别启动的全新安全体系。
结语
此次事故为智能汽车行业敲响警钟。车企需强化技术验证与人员培训,主办方应严格监督展车安全设置,而公众也需认知:再先进的智能系统,也无法替代基础安全操作。唯有多方协同,方能避免“科技盛宴”沦为“安全险局”。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