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搭载增程动力!大众ID. ERA即将发布,叫板国产新势力?

    汽车之訊头像汽车之訊头像
    汽车之訊04-16

    日前,我们从官方获悉,大众汽车即将在上海车展前夕甩出一张“王牌”——全尺寸增程式SUV概念车ID. ERA。这款由上汽大众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车型,不仅是大众品牌在华首款增程式产品,更被视作合资车企向国产新势力发起挑战的“宣言书”。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款车的看点,以及它背后的战略野心。

    颜值即正义?ID. ERA的设计密码

    从官方释放的预告图和设计草图来看,ID. ERA彻底告别了大众“套娃脸”,玩起了新潮科技风。贯穿式灯带+发光车标的组合直接拉满辨识度,车头下方多横幅光源的加入更添未来感。侧面线条硬朗有力,从车灯延伸至尾部的筋线像肌肉线条般充满力量感,黑化的A/B/C/D柱则营造出悬浮车顶的视觉效果,兼顾时尚与实用——毕竟全尺寸SUV的霸气可不能丢。

    车尾同样贯彻“科技美学”,细长的贯穿式尾灯与车头呼应,内凹式设计让层次感瞬间提升。更值得一提的是,车顶后扰流板和高位刹车灯的加入,似乎在暗示:这台大家伙可能不只是“花瓶”,性能表现或许也有惊喜。

    增程式为何成了大众的“新武器”?

    过去几年,增程式技术几乎被理想、问界等国产新势力“包场”,合资品牌鲜少涉足。而ID. ERA的登场,标志着大众正式加入这场混战。根据大众中国CEO孟侠的说法,增程式是“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关键一环,目标直击中国用户对“无续航焦虑”和“长途出行舒适性”的双重需求。

    虽然具体参数尚未公布,但结合大众现有技术储备,ID. ERA大概率会搭载高效增程器+大容量电池组,纯电续航可能超过200公里,综合续航或突破1000公里。此外,CEA电子电气架构和CMP电动平台的加持,让这台车在智能化上有了更多想象空间——比如L3级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互联等“硬核配置”可能不会缺席。

    市场博弈:合资情怀VS国产性价比

    ID. ERA的对手名单上,理想L9、问界M9等国产旗舰赫然在列。虽然大众在品牌号召力和渠道服务上占优,但国产车型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和极致性价比早已深入人心。对此,上汽大众显然做了功课:ID. ERA定位全尺寸SUV,直接对标国产顶流,售价预计接近甚至超过途昂Pro(约35万元),意图用“越级尺寸+德系品质”吸引中高端用户。

    不过,大众也留了后手。除了ID. ERA,现有燃油车将陆续推出插混版本,形成“增程+插混+纯电”的全矩阵攻势。这种“既要高端标杆,又要走量车型”的策略,明显是要通吃不同消费群体。

    不止ID. ERA,大众的“三车齐发”野心

    上海车展上,ID. ERA并非孤军奋战。大众还带来了一汽-大众的紧凑型纯电轿车和大众安徽的ID. EVO纯电SUV,三款车分别对应不同细分市场,且设计风格迥异:上汽大众走“德系科技风”,一汽-大众主打入门实用,大众安徽则偏向年轻化。这种“分而治之”的打法,既避免内耗,又能全面覆盖中国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更值得关注的是,大众宣布自2026年起,在华纯电车型将全面搭载CEA架构,这意味着未来新车在智能化体验上将迎来质的飞跃。ID. ERA或许只是这场变革的“前菜”。

    点评:4月22日的首秀,不仅是ID. ERA的登场,更是大众向电动化时代递交的“投名状”。面对国产新势力的围剿,合资巨头能否凭借ID. ERA实现“大象转身”,将成为今年车市的最大看点之一。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场较量无论结果如何,都意味着更多元的选择和更激烈的“内卷福利”。不妨拭目以待:上海车展上,这台“德系巨无霸”会交出怎样的答卷?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