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车企争相标榜功能创新的「上限」,自动驾驶级别、屏幕尺寸、算力参数,却鲜少有人愿意俯身探讨一条更基础也更重要的「下限」——当科技狂欢的泡沫退去,如何守住一辆汽车作为工业制造产品的本质安全?
4月18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接受央视节目《遇见不一样》的采访,并通过直播的形式,在镜头前公开了魏牌全新高山的全网首撞测试。
在这场直播中,很多人看到了长城的科技含金量;但更多人记住的是,长城用近乎严苛的数据和工业语言向外界传递的「生命第一」的安全价值观:真正的敬畏,不是对技术的无限追逐;真正的科技,是为生命筑起不可逾越的防线。
文|Wind
编辑|李佳琪
图片来源|网络
1
0.1秒100万,长城做了一场「最贵的」科普测试
“0.1秒的碰撞要100多万,这是最贵的科普。”在直播中的碰撞测试环节,央视主持人王宁不止一次在镜头前强调这场测试的投入。
这是因为,作为亚洲最大的安全试验室,承接魏牌全新高山碰撞测试的,是长城从2021年开始规划、总投资5.1亿的最新多角度碰撞实验室。从车辆投入到设备运营,再到测试的人力、耗材,意味着,单次碰撞试验的投入最低也在100万元以上。

但这些在外人看来 「烧钱」 的行为,在长城内部被视为理所当然;每一次提及,魏建军都只是摆摆手说,造车这件事,长城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这是我们讲的「生命至上」。
早从2005年开始,长城就已经开始围绕着「安全」进行了很多超前的动作,组建安全团队、建立国内主机厂第一个安全实验室、提出3DP三位安全理念、开展国际化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在十几年前的时间里,长城汽车投资建设了覆盖排放、油耗、NVH、空调舒适性测试、整车及零部件耐久性、BSR 以及电磁兼容测试等多个领域的试验中心,拥有可模拟海拔 0-5000 米、-30-45°、20%-90% 湿度的高海拔环节模拟实验室,中国首个由自主品牌打造的、覆盖极端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环境风洞实验室、智能交互体验实验室、低温风洞实验室以及安全实验室等。

粗略计算下来,这些试验室的建设成本,围绕着安全的研发投入、专利投入,人力、物力,以及基于每一款新车的全生命制造流程中的测试、运营和验证,长城至少已经投入了上百亿元。并且,其中有大半,都是在十年前完成的。
当别的企业把汽车当商品、把卖车当买卖时,长城是第一个把安全当产品打造,把试验室当战略投入的企业。用真金白银的投入,筑起安全的「长城」,目的就是为了不让任何一款车在任何条件下出现问题,确保每一辆交付到用户手中的汽车,都拥有行业最高的品质和安全保证。
2
「所有自找麻烦,都是为了用户不受伤害」
熟悉魏建军的人都知道,魏建军是一个「技术狂」,对于造车本质的敬畏,是其无法对于产品的品质、安全妥协的原因。当这种对于品质、安全的「执念」影响到整个长城上下,也在不断驱动长城的工程师们在产品打造、开发、验证的全生命周期中「自找麻烦」。
在长城的安全实验室,有一群特殊的「员工」——碰撞假人,涵盖不同性别、年龄、身型等36个碰撞假人,其中,最贵的THOR假人单具造价就超过1000万,体内植入超过130+传感器,能精确记录碰撞时胸椎、腰椎、眼球等 117 个部位的受力数据,甚至连儿童假人的乳牙冲击数据都被纳入分析。

长城深知,安全没有「够用」,即便只有0.01%的事故发生比例,一旦落到某个具体的人身上,就是100%的伤害。
以即将开启预售的魏牌全新高山为例。在本次直播的碰撞测试中,长城并没有选择“简单”的单人测试或双车对撞,而是行业内首次模拟三代五口家庭出行,让 65kg 成人假人、30kg 儿童假人、50kg 老人假人同时坐在车内,真实再现了一起十字路口车辆的侧面碰撞事故。结果显示,魏牌全新高山顺利通过挑战,车内的“一家五口”头部、胸部、腰部等关键部位均未受到明显伤害。
事实上,在这款车最终确认问世时间之前,管理层曾犹豫过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是否要提前向终端市场投放,从而反推终端销售的节奏和效率。但最终考虑到车辆的品质和安全,魏建军拍板,「安全测试周期宁可延长三个月,也不降低标准」。
在这样的背景下,去年9、10月,魏牌高山同时获得中汽测评“C-GCAP绿色健康五星”和“C-NCAP车身安全五星”双五星认证MPV;今年3月,又获得中汽中心汽车测评管理中心颁发的C-ICAP智能驾驶辅助“五星+”评级。
回过头来看,这些投入的时间、精力、成本,或许并没有产生多少直接的经济收益,但恰恰是这些看似不划算的投入,才能最终在魏牌全新高山的真实场景中撑起三排完整的驾乘舱,守住一家五口没有伤害的结果。也或许直到这一刻,外界才真正明白,原来所有的自找麻烦,都是为了不留遗憾。
3
「踏踏实实做,大大方方讲」
用一场面向所有人的直播,用央视的镜头当媒介,长城不仅仅是要在车辆的安全层面踏踏实实地做,也要大大方方地讲。让市场和消费者真正感知到长城的好,感受到长城的安全,不打折扣、没有猫腻!
过去,围绕着长城的车究竟好不好?外界有感知、有判断,但更多地是自发的研究、对比,缺乏主机厂在这个过程中的主动性。魏建军自己也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袒露,长城在营销方面做得不够好。那么,怎么讲?怎么做?如何向上传递,让所有人围绕着长城尤其在安全层面形成新的市场认知?
今天接受央视采访、用一场场直播加深与消费者的交流,让外界看到了长城的转变。但与此同时,在行业观察人士看来,在产品优秀、体系完善的基础上,围绕着下一步的营销宣传动作,长城不妨再「大胆」一点。

一方面,在把汽车做得「又好又安全」这件事上,讲出长城的特点、优势,让外界围绕着一个长城,清楚地认知到长城的商业护城河;另一方面,甚至也不妨讲一讲今天汽车行业的水分和参差,用造好车、安全可靠的车的逻辑和标准,撕开一些行业「样子货」的遮羞布。
事实上,如果仔细观察,围绕着这一维度,长城实际上已经开始有所作为。4月21日,为即将到来的魏牌全新高山预售发布会,魏建军提出了三个要求:1、不吹牛;2、讲实话;3、没套路。
在当前车企营销话术愈加华丽甚至「离谱」的时间节点,长城就是要用这样的「反向」营销吸引外界的目光;用真诚、真实的表达,让长城在新汽车时代的市场竞争中成为不可复制的价值锚点。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