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汽车行家
欢迎供稿 | 请添加微信shaoyanlin412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下称“2025上海车展”)正式开幕。据了解,2025上海车展主题为“拥抱创新 共赢未来”,共吸引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业参展,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
今年的上海车展,像一场热闹的科技嘉年华,全球车企争相秀肌肉,新能源车、智能驾驶、酷炫概念车让观众眼花缭乱。但在这片繁华背后,却暗流涌动——兰博基尼、劳斯莱斯等超豪华品牌集体“隐身”,曾经风光的哪吒汽车深陷生存危机,韩系、法系合资品牌黯然离场。另一边,小米、华为带着新车高调亮相,蔚来孵化子品牌抢占市场。这场车展,成了汽车行业“大浪淘沙”的缩影:跟不上创新节奏,就可能被踢出局。

缺席者的故事:谁在掉队?
哪吒汽车的展台空位格外扎眼。这家曾月销3万辆的“黑马”,2024年底突然崩盘:工厂停产、员工讨薪、供应商追债,2025年前两月销量仅487辆,甚至不如路边奶茶店的人流量。它的困境暴露了新势力的致命伤——盲目扩张、技术积累不足。当年靠低价冲量赚眼球,但缺乏核心技术护城河,一旦市场降温,资金链瞬间断裂。哪吒曾想靠赴港上市“续命”,但IPO计划泡汤后,连车展的“门票”都买不起了。
北京现代和悦达起亚的缺席更让人唏嘘。这两个韩系品牌曾是国内市场的“性价比之王”,但国产车崛起后,它们既没守住燃油车份额,又没抓住新能源机会。北京现代还在给伊兰特、索纳塔“换壳”,但消费者早已被国产混动、智能座舱吸引。悦达起亚干脆“躺平”,把中国工厂变成出口基地,卖车给东南亚和中东——与其在国内卷死,不如去海外找活路。法系车更惨,东风雪铁龙和标致连“示界06”这样的新能源车都卖不动,法式设计终究敌不过中国市场的“内卷之王”。
兰博基尼、玛莎拉蒂、劳斯莱斯的展位空空如也,只剩宾利独自撑场。这些品牌过去靠限量定制、手工打造吸引富豪,但如今富豪们也开始追求“科技感”。特斯拉Cybertruck、比亚迪仰望U8抢了超跑的风头,开千万豪车不如晒自动驾驶视频有面子。超豪华品牌们还端着“贵族架子”,不愿像保时捷那样推出电动车型,结果连车展都懒得来了——反正它们的客户也不逛展,直接去私人俱乐部签单。

新玩家的野心:凭什么能逆袭?
小米汽车的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虽然首款SUV“YU7”没露面,但雷军一句“我们要对标Model Y”就足够让粉丝沸腾。小米的杀手锏不是造车技术,而是生态——手机、家电、汽车全打通,年轻人用小米手机就能控制车内空调、导航、娱乐系统。另一边,华为的鸿蒙智行更狠,直接整合问界、智界等五大品牌,把车变成“移动的智能终端”。余承东甚至放话:“尚界新车上市必爆单,上汽赶紧扩产能!”科技企业跨界造车,拼的不是发动机,而是谁能把车变成“下一代智能设备”。
蔚来老板李斌玩起了“套娃战术”:高端市场有蔚来,中端市场交给乐道,入门市场让萤火虫去拼。乐道L90直接蹭蔚来的换电站,萤火虫新车定价11.99万,瞄准五菱宏光(图片|配置|询价)的用户。这种“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策略,让传统车企压力山大——它们还在纠结燃油车和电动车怎么平衡,新势力已经用子品牌包抄所有价格带。就连比亚迪也孵化了方程豹,专攻硬派越野新能源车,抢长城坦克的饭碗。
新势力最狠的一招,是把卖车变成“交朋友”。小米在车展上不晒参数,而是让观众体验“人车家全生态”;蔚来展台标配咖啡吧和儿童乐园,车主能边喝特调边看新车。反观合资品牌,销售还在背说明书话术,连车载大屏的APP都不会装。当汽车从“交通工具”变成“生活方式”,会玩用户运营的品牌才能活下来。

未来的战场:谁能活到最后?
行业专家预测,未来3年至少有30%的汽车品牌会消失。像哪吒这样的新势力,如果融不到下一笔钱,可能撑不过2026年;韩系、法系合资品牌若再不电动化,恐怕要步铃木、菲亚特的后尘。超豪华品牌必须放下身段学保时捷——推出电动超跑、搞用户社群,否则连富豪圈都会抛弃它们。
现在的汽车竞争,就像一场“军备竞赛”:800V高压快充、城市NOA智驾、固态电池……谁慢一步,就可能被甩开一个身位。特斯拉靠FSD(完全自动驾驶)收割高端市场,比亚迪凭刀片电池和DM-i混动通吃性价比,后来者想要破局,要么有颠覆性技术,要么把成本压到极致。
悦达起亚出口求生、捷尼赛思计划国产,揭示了一个趋势——车企不能再“一条腿走路”。中国车企在卷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在狂攻东南亚、欧洲;外资品牌则必须学会“在中国,为中国”,否则连本土化改款都做不好,更别提和比亚迪打价格战了。
2025年的上海车展,像一面镜子照出汽车行业的残酷与现实:这里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不停奔跑的玩家。新势力可能昙花一现,传统巨头也可能转型重生。唯一确定的是,未来的马路上,会跑着更多智能电动车,而那些跟不上时代的品牌,终将成为博物馆里的展品。这场生死游戏,才刚刚开始。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