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纯电,增程,插混是最常见的三种续航模式!选择哪一种模式看自己的需求和用途而定!
大众做为传统的百年车企,低中高豪各种级别的车型都有!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高速发展,外企想单靠纯油车来维持市场份额那是不现实的,所以大众前几年推出了纯电车iD系列!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今年更是在上海汽车展推出了全新的ID.ERA(图片)增程车!大众增程车在这个点进入中国市场合适吗?我们来看看是否合适?

1.市场需求旺盛
增程式车型市场增长迅速: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增程式车型以84.2%的同比增速领跑,销量达120万辆,显示出消费者对增程式车型的强烈需求。

消费者偏好明显:增程式车型结合了纯电驱动的低成本和燃油发电的无续航焦虑特点,尤其适合中国消费者长途出行和城市日常通勤的多样化需求。
2.竞争环境有利
自主品牌增程式车型的成功:理想、赛力斯等品牌的增程式车型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显著成功。例如,理想汽车2024年销量突破50万辆,赛力斯问界系列累计销量38.94万辆。大众此时进入增程式市场,能够借鉴竞争对手的成功经验,同时凭借自身品牌优势争夺市场份额。


3.技术与产品优势
技术成熟:大众在传统燃油技术和电动技术方面都有深厚积累,增程式技术的推出能够充分发挥其在动力系统集成方面的优势。
产品布局完善:大众计划到2027年在中国推出超过20款新能源车型,涵盖纯电动、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车型。增程式车型的加入丰富了其产品矩阵,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战略契合
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大众的增程式车型是基于中国市场的需求量身打造的,体现了其“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定位。这种本土化的产品策略有助于提升大众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顺应市场趋势:大众此前曾对增程式技术持质疑态度,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大众及时调整战略,顺应了中国市场的趋势。
时间节点合理
量产时间规划合理:大众首款增程式SUV概念车ID.ERA已于2025年上海车展亮相,量产版预计2026年一季度后开始量产。这一时间点既避免了过早进入市场可能面临的市场接受度不足问题,又能在当前市场热度持续的背景下及时推出产品,抢占市场先机。
技术与市场准备充分:大众在2023年年底启动了增程式车型的研发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准备,技术成熟度和市场调研都较为充分,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