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21款宝马1系 改款 125i M运动曜夜版

自己的年轻人第一辆车,好开好看,不过每次开完都有水滴声,4S说是热胀冷缩正常现象,不过不管什么季节都有,好奇怪
·宝马1系
自己的年轻人第一辆车,好开好看,不过每次开完都有水滴声,4S说是热胀冷缩正常现象,不过不管什么季节都有,好奇怪
整体转向准确,指向型强,但相对于后驱3系,转向还是费力,更不能跟具备可变转向比的老1系相比。 车辆内部空间不大,前排驾驶乘坐感觉很好,座椅因为是整体桶椅,所以包裹性较强,后排空间不大,如果您是180的身高,后排比较难受有些压顶。2个人还行3个人太挤。 车辆在2w公里后开始有异响 ①在油箱加满时候,车辆行驶过程中后排会传来咕咚咕咚的响,后来咨询老司机,加注纯汽油后解决。 ②车辆行驶3万公里后,前避震过大坑或者减速带有响声,咯吱咯吱的,好在发生频率不高。 ③现在车辆已经行驶3万5千公里,在加注中石化纯汽油95号时,一箱油50升可以跑1000公里,其中市区占20%高速占80%。如果是跑长途高速时,定速90km/h,一箱油跑可以跑1100公里。 保养是不贵的,基础保养用套餐的话每次折合550元,空气滤芯和空调滤芯自己换或者找虎家。火花塞目前2万公里时在4S店换的,整体花费1040元,相对于外面换500贵了一倍,不过好在4S店换的话出问题相对好解决,而且手法工艺上相对也有些保证,再加上2万公里换一次,价格高点能接受。 以上就是这些。
用户9373634652236:加满油后咕咚咕咚响,你是怎么解决的
一起打王者荣耀吗:油耗这么低
幼稚园揸fit哥:为什么你中控不一样
开这个车一年了,虽然1.5t,感觉动力还是足够我使用了,平常超车啥的,还是挺轻松的。外观的话,感觉前脸有点呆,然后就是空间太小了,后面做两个人都感觉有点挤。再有就是顿挫,好难受,刹车异响。不过,不管我去哪里,它都没有把我扔半路上。还是很可靠的。
朋友买3系,陪他看车去,他买了325Li(37万左右落地),我看1系挺便宜的(只是和其他宝马比的话比较便宜),十几万的宝马,于是买了1系三缸(17万落地,再加了两年延保,因为三缸),说实话,抖是大家关心的话题,试驾的时候开着还好,没想象中那么抖,需要仔细感觉才会发现是有那么一点抖,现在也开了1年了,1万3公里,抖动还好,就是最近发现副驾驶那边有一点点异响,过颠簸路面时,会滋滋滋的,其他质量还好, 后排配置略低,啥都没有,真low,前排勉强够用,因为买的是丐版,电动座椅都没有,买的又是现车,电动折耳和倒车下翻都没有,等期车需要2个月,我是旧车置换的,时间太长,没车开,只能拿现车,不然肯定加电动折耳(好像1900元),算了,丐版就丐版吧,随便开开,主要很便宜的宝马,开出去有点不好意思,一想这价格买宝马,就又觉得很好意思了,哈哈哈。 优点是:最便宜的宝马系列(二手车除外),操控还行,外观可以的,油耗也还行,自动雨刷,自动LED大灯,鸡腿档杆,另外BMW标志好装逼,动力1.5T,刚开时感觉好足啊,现在又觉得动力一般性,只能够用,开久了呗,低扭矩可以,0-50km的加速还可以,声音也比较好听,车机好用ID6系统,但是不如最新的ID7帅,没办法,便宜, 缺点是:避震太硬,颠屁股,音响一般,后排空间不大甚至有点小,想到1系车身长度,还是能理解了,车子整体科技配置不高,突突突的排气声,不知道的以为排气管漏气,更不懂的会觉得,哇塞,声浪啊! 性价比:就宝马品牌的车而言,性价比还是很高的,但是和这个价位的车比的话,宝马标除外,其他配置不够打,可能再加个3-5万就能搞B级车了,不过每个人需求不一样, 我觉得1系综合下来勉强够我现在家用,毕竟以前1.4自然吸气的两厢车也一样用。 赚钱了再换车,下面可能是电车的时代了。 买1系时看了和试驾了:君威,君威GS(帅),感觉君威和GS都有内饰的异味,就pass了,一直喜欢马自达,看阿特兹和昂克赛拉,阿特兹有异响,不敢买,昂克赛拉价格和1系差不多,那何不食肉糜?还看了凯美瑞,雅阁,奥迪老款A3,(2021新款A3当时还没上市),不喜欢大众,就没试驾大众, 其他暂时也想不到什么,对了,Carplay很好用,无线的,可惜我只有安卓手机,只能有线Carlife,百度的不是很好用,凑活用用,还是劝百度,做个人吧,好好整Carlife,真和Carplay差一大截,宝马也不支持华为Hicar,不知道能不能后续升级,ID6操作车机,估计难。 买到它就是缘分,希望这辆1系能好好为我服役,我也会倍加爱护它,大家互相帮助!
GGMMii:钱在自己手里,想怎么买就怎么买。我最喜欢冷门车,不知道为啥,像DS,罗密欧,讴歌,越冷越好。自己喜欢啥就买啥。
云浮宝马:思域价格上宝马,就这么简单
用户8756582818998:这个帖子,是我见过写的最真挚的,优缺点写的很详细,摆明了我就是为了个标买这个车,很好,比那些遮遮掩掩的强多了,祝福楼主以后换7系!
提车马上1年了,当初买这个是为了蓝天白云之梦,管它三缸四缸,能跑就行,我享受的是这个牌子,我才不在乎别人怎么喷,当时裸车加选装17万,保险9500,购置税14000多,手续费2000 利息大概14000 也超出我的预算,看着十来万的车 落地还是花了差不多21万,车子有点不能接受的就是轻微异响,发动机舱轻微抖动,目前跑了五万公里了,换了一个轴承 两个轮胎
醉车者:一年干了五万公里也是厉害差不多够我跑六七年
小七喜呀88:
选车的时候就想着选个小点的车(因为单位的车都是大家伙都快开吐了)市里小车还是很灵活的,我选车首先双离合的不要,大众的车不要因为满大街都是大众了就想选个小众点的车,当时没对象就自己开看着喜欢就完了, 在网上看了几天车对比了A3 因为是双离合还是干式的所以就很介意,思域当时很火但是那车有点鬼火之气所以就没看,正好有个朋友是17款的118就和他聊了一下除了三缸起步有些抖之外没啥毛病,还第二天就去店里看车了当时看到实车觉得也还不错就和销售聊了,指导价我记得好像是22左右优惠大概4-5w感觉优惠挺多,主要变速箱是爱信的6at虽然没有采埃孚的8at换挡快但是爱信的也是很可靠的,回家就和我爸商量一下过了几天又带我爸妈去试驾了一下,当时感觉这3缸提速比我预想的要快一些,当时也看了看120(现在的125)销售说没必要1.5这动力市里开足够了,现在有点后悔没上120虽然动力市里足够但是动力更大谁也不会拒绝呀,然后果断就果断订车了,我提的裸车因为贷款必须要在店里买保险别的装饰啥的都没要,等了四五天和我打电话车到了第二天去了以后有三辆让我选,我选了一辆带原厂加配座椅加热和倒车影像的一共是2000多好像是时间太长记不住了开票价是17.9刚不到18现在已经还完贷款了一共落地大概是22左右 油耗 我开车喜欢大脚油门市区表显8.3左右 136匹市区绝对可以 高速那就更少了四个成年人夏天开着空调张北草原回家接近400公里表显5个只用了半箱油就回来了。 保养 现在快三年半了只跑了三万八,从提车到现在没回过4s店因为有熟悉的修理厂不是那种小门店,4s店小宝一次不到一千我自己在外面56百搞定不用担心质保问题因为大的修理厂都是有资质的。 总结一下 车开着没毛病只是有一点异响,啥车过几年都不会和新车一样都会有点异响,发动机没毛病三缸没有那么差劲,修理厂老板告诉我在他那做保养的一辆x1三缸的跑了13万了啥毛病没有,现在的b系列发动机挺好故障率不高。
开上一台E90:你这个也是双离合的啊大哥
一丝不苟奶酪5f0:不知道为什么新款的没有AT了
旮旯釓韃:我的落地也是22出头,2.0四缸192匹不错了,我的到家就去换了个胎改了个排气,还不错。如果是家用的话建议120耀夜就够了,120运动实在寒颤了点
1系陪了我半年开了3900公里,各方面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中控在过颠簸路面的时候会有异响这点很头疼,大家关注的抖动,在怠速的时候脚踩在油门上脚能感到轻微抖动,开起来无感 购车经历:从外地回老家,需要一辆车,手里有20w左右,自己对空间没要求,之前关注过1系觉得很帅,试驾之后觉得很好开试驾车也是三缸没感到抖动,就定了 外观:短小精悍,蛮帅的,我很喜欢 内饰:开过奔驰A,还是觉得奔驰的内饰无敌,1系内饰一般,但中控屏幕蛮大的这点好评,机械仪表且市面上没有液晶仪表可以换,难受滴狠,中控基本硬的用料一般 配置:安全性配置基本没有,舒适性配置也基本没有,但我想要的carplay是有的 空间:买车就没考虑过空间,驸驾都不咋坐人,更别提后排空间了,我无所谓 操控:开起来很棒,超车弯道都很有信心 动力:我开的比较猛,动力还是很足的,推背感很爽很上头,由此带来的油耗就很高,市区红绿灯我经常4-5千转起步的确很快但是吃油也是真快很肉疼在不堵车的时候一般挂s挡动力响应很积极,但还是有一丢丢延时的,开过s模式和s挡,很爽就对了
拯救网瘾板鸭:第一次听说120推背感很爽很上头,,怕是10万以上没几个比120慢的车了
DA王君:你这上的三张图,图1和另外两个都不是一个车,到底哪个是你的,还是就是给车做广告呢,图1是曜夜,另外两个是丐版
宇一横:125的22万会不会贵了
宝马品牌无论在全球和我国,都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操控的功力确实在各大车系中见长,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其实就是好开,在我这个修了不少宝马车的维修工看来,宝马车子的小毛病并不算少。像这台宝马1系,车子是前天送来的,客户在使用中发现油门灵敏度下降,踩油门车子整体反应变迟钝,同时听到车子后部传来咕嘟异响声。接车后试车,点火发动机正常打火,转速表和发动机声音都比较正常;空挡加油门,发现转速上升明显慢了半拍,同时听到车子来自车子尾部底下的沉闷异响,类似老牛发不出力的闷叫;下车来到汽车尾部,闻到尾气有些呛人,自此基本确定是排气不良引发的故障。我们接入诊断电脑检测,提示检查三元。这样就确定了三元催化器有问题。但具体是三元催化器堵塞还是损坏,有待进一步排查。将车子熄火后抬举,凉车后拆下三元催化器,用压缩空气泵往里吹气,结果发现只有少量气体流出,用内窥镜检测发现其过滤网的位置有较厚积碳,导致气流不畅。由于三元催化器是控制汽车有害气体排放的装置,内含有大量稀有金属,单纯清理不能保证维修效果,我们给客户提出的建议是更换。得到客户同意后,为该车花费1570元更换三元催化器总成,装复试车,车子动力、声音恢复正常。 这台车采用的是1.5T涡轮增压发动机+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最大可输出140匹马力,放在这台不算大的紧凑型车上,绝对动力是够用了。 底盘方面,这台车用的是前麦弗逊式、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挂,减震是明显偏向运动化调教的,坐在后排即使是小颠簸也能感觉到,好在韧性不错,舒适度尚能接受。 内饰方面,这台车用的也是宝马家族化内饰,悬浮中控大屏、鸡腿挡把加镀铬装饰,让内饰有一定时尚感,用料还是可以接受的;前排空间尚可,后排空间是比较小的。 保养方面,这台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是台3缸机,官方手册是每隔10000公里进行一次小保养,用全合成机油、机滤加工时费大约在1000元左右,价位偏高。由于是3缸机,大保养的里程数在达到40000公里时就要进行,主要更换火花塞、制动液、变速器油等,大约在4000元左右。 总的来说,宝马1系比较小巧,整车操控运动化,非常犀利,但作为一台家用车来说,维护保养成本支出不低。
Hideonbush643:所以整体维修保养能多钱
桀骜不羁♛:害得我都不敢买了,刚考的驾照,打算练练手
用户5472773123720:感谢楼主,成功劝退了我这个预算低的穷人
1. 早些年,如果想买一辆豪华品牌的入门车型,哪怕最便宜的,价格也是需要几十万。因为那个时候宝马,奥迪,奔驰的入门车型也基本都是采用了进口的方式,价格自然也就居高不下。不过随着近几年豪华品牌逐渐国产化,入门车型不仅价格越来越低,也有些品牌特意针对中国市场进行了特别的设计。或许是因为考虑到人们比较喜欢三厢轿车,所以国产的宝马1系直接放弃了两厢的版本。虽然车身尺寸不大,但是宝马1系看起来也很协调。现款宝马1系有1.5T和2.0T两种排量可以选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1.5T采用的是三缸发动机,如果用车时间比较长,还是需要考虑一下三缸发动机后期的平顺性。 2.一些车友反馈在通过颠簸路面时。宝马1系的B柱位置会有异响声,这个时候可以先检查一下B柱的装饰盖板以及固定安全带的卡扣是不是出现了松动,可以重新固定一下或者在缝隙比较大的地方塞点东西进行填充。另外,很多车友说把车停好后,能够听到底盘传来滴答滴答的声音,担心是有故障。其实这也是正常的。汽车在停好冷却的过程中,各个部件也会热热胀冷缩,有时候就会发出声音,只要开起来没有异常就不需要担心。 3.很多人都很关心国产化的豪华品牌入门车型保养费用如何,这里就以宝马1系为例。按照官方推荐,宝马1系的保养周期为10000KM,相比日系车型要更长一些。而一次小保养,只更换发动机机油以及机油滤芯,价格大概是1030元。而一次大保养,以在20000KM时进行的为例,需要更换机油,机滤,空气滤芯,空调滤芯,汽油滤芯,刹车油,价格大概是2800元。因为保养周期比较长,所以宝马1系这个价格和同级别的非豪华品牌车型价格也差不多。 4.如果想购买一辆豪华品牌车型,且对于动力和后期的平顺性有要求,那么2.0T版本的宝马1系将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不过与同级相比并不出色的车身尺寸也注定它大部分时间还是用来日常出行代步比较合适。如果想一家出游,可能会局促一些。
1买车选择鸡头还是凤尾,这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如果你在意品牌价值,那么凤尾往往是个不错的选择,比如宝马1系,起售价格十五万左右,跟不少合资品牌的B级车差不多价格。 2宝马1系采用宝马的家族式设计,熏黑的双肾型进气格栅,以及天使眼大灯,远远看上去就知道是一台宝马,辨识度比较高,尾灯设计我给人感觉怪怪的,可能因为尾灯面积比较大,看上去不是很协调。宝马1系搭载1.5T以及2.0T两款发动机,个人感觉2.0T车型性价比更高,在1.5T高配车型的基础上加上两万块钱就能买到2.0T车型,四缸跟三缸的驾驶体验肯定是不一样的。 3胎噪较大是宝马1系的一个缺点,因为宝马1系采用的是防爆轮胎,比起平台轮胎胎噪肯定会大一些,介意这点的车主可以自己换一条静音胎。1系的空间也经常受到车主吐槽,比起同价位的那些“鸡头”,1系的空间确实没啥优势,家用稍微小了点。最后就是内饰了,宝马的内饰一直经常受到吐槽,作为宝马最入门的车型,1系的内饰确实一般般,设计相对老气,并且用料也一般。 4宝马1系的防冻液容易漏,这个是1系的一个通病,一般开到五六千公里时就会出现这个问题,故障原因是防冻液传感器密封存在问题,需要更换防冻液水壶和传感器,但是更换之后一般会继续出现泄露的故障,这属于原厂设计缺陷。处理过一个1系门板异响,华晨的做工用料简直不敢恭维,塑料感太强了,很容易产生异响,解决办法是拆开门板,检查检查塑料卡扣,往一些塑料件中间填一些海绵垫。 5宝马1系售价虽然现对便宜,但是你最后别忘了它还是一部豪华品牌,保养价格自然相对较高,首保在10000公里时进行,更换机油机滤价格在800元左右,首保之后同样10000公里保养一次,小保养800左右,大保养2000出头,值得一提的是1系刹车片价格,前后刹车片加一起的费用接近3000元,豪华品牌的配件价格确实相对较高。 6不到二十万就能买一部宝马,听起来确实很有诱惑力,但是前提是你能接受它较小的空间表现以及相对高昂的保养价格,如果你只是单纯想买一部宝马,那么1系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成熟麻酱Tb:买标就买标呗,哥儿我就喜欢蓝天白云标,125比三系325还香,关键22万多就可以拿到125,平常一个人上下班,要三系五系七系浪费,越是入门级豪车,利润越少,就像北京奔驰GLC260,本来就20万出头的车,它售价38~45万,利润高的离谱,愚弄有钱的啥子
风流乞丐人:卖奥迪最起码A4起,宝马最起码3系起,奔驰C起,不然别人都会觉得你都是买了个标而已.
帅帅的尐马哥:买凤尾,鸡永远是鸡
宝马1系作为家族入门级的轿车,M运动套装凭借出色的外观,以及亲民的价格,受到一部分年轻人的青睐。内饰部分也采用了宝马经典的丁字裤方向盘,同时还集合了第六代iDrive人机交互系统,科技感进一步提升。发动机采用的宝马3缸1.5T的B38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103kw,峰值扭矩达到220N.m,完全可以满足日常使用,B38的3缸发动机,虽然使用了宝马发动机所有先进的技术,但怠速运转时还是会有明显的抖动,对这方面要求高的客户,慎重购买,这款车的发动机的碳罐电磁阀有个通病,车辆行驶3、4万公里左右时,可能会出现发动机故障灯亮,报混合气过稀,大多是由于碳罐电磁阀常开损坏导致,一般更换碳罐电磁阀的费用是700元。如果发动机怠速出现异常抖动,有时还有异响,一般是发动机机脚导致,更换即可。变速箱之前安装的是爱信6速手自一体自动变速箱,稳定性和换挡平顺性还是很不错,新款采用了7速湿式的双离合变速器,长时间市区行驶还是会有闯车情况,原因是变速箱油过热之后导致变速箱内部电磁阀切换不顺畅造成,一般可以通过软件的更新来改善,维修成本比较低。保养方面:厂家给出的建议是每1万公里或者1年进行一次,以先到为准,常规保养的价格是1100元,为了发动机能更好的动力输出建议使用GT魔力红这样的全合成机油,空气滤芯和空调滤芯建议每2万公里更换一次,因为这样可以保持优质的新鲜空气持续的输出,更换两个滤芯的价格在1600元左右,变速箱油建议每6万公里更换一次,更换变速箱油的价格大概是1300元。
雪雪雪小雪宝儿:能否加个v
法拉兰基:昨天刚提的125耀夜落地22贵了吗
生命里的温暖8:领克的三缸车被喷的体无完肤,宝马的三缸车真香,就是不知道车香还是车标香
以目前的市场优惠,落地不出20万就能拥有蓝天白云车标和天使眼,宝马1系的诱惑力是够够的。尊贵的BBA车主?德系血统,全球认可?是这样吗?先说低配版本,车内满满塑料做工,中控大屏更像个装饰品,1.5T三缸机常被投诉发动机抖动、变速箱异响、操控性能差等等,你能买到的,就是台只有车标没有灵魂的宝马,花同样的预算,买台雅阁不香吗? 如果想花少钱上豪车,入门级BBA车型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宝马我向来都推荐一定要咬咬牙上2.0T。宝马1系2021款有M运动曜夜版,虽然整体造型和老款没太大区别,但细节之处,增添了许多黑化元素,所以看起来运动感更出众。车身颜色还新增了深受用户喜爱的量子蓝和耀目金,设想下开着一辆显眼的金色1系,多靓丽的风景线? 1系的内饰不足以用豪华科技来形容,红黑的撞色设计我觉得还挺有视觉冲击力的,红色一体式运动座椅也是曜夜版的一个亮点,Z4同款哦!它依旧延续了老款的“丁字裤”造型的方向盘,M运动标识嵌在下方,发朋友圈晒方向盘时这个标识很加分!可惜的是,居然没有换挡拨片,直男表示忍不了! UKL前置前驱平台是很多人心里过不去的坎。但你只需转过几个弯,心中的疑虑就消除了一大半,因为无论是紧绷的转向手感还是干脆利落的底盘亦或是灵敏的车头响应,都在证明它依旧是台极富驾驶乐趣的宝马。对于一台A级车,2.0T发动机其实动力是会有些过剩的,所以它的动力响应很直接,低扭状态下不会感到匮乏,很适合城市中走走停停的路况。不过中后段加速时,会感觉没有明显的动力爆发点,整体发力不够畅快。与之匹配的是7挡双离合变速箱,这台变速箱足够平顺,升挡也很积极,但在降档时稍微比较犹豫,导致会离预先的慢了半拍。在运动模式下,方向盘的阻尼感加重,转向比更加精准,还是让人十分上瘾的, 如果你还年轻,想拥有一辆能够带来充分驾驶乐趣的宝马,预算不高,125i M运动曜夜版是很适合你的,它是一台更适合单身狗的豪华轿车,如果你家有贤妻孝子,还只有一台车,我会立刻马上劝退你。另外,它的养车成本你可能也要了解一下,油耗7-9L,小保养900 ,大保养1000 ,对比普通合资品牌B级车,真贵不少,是否hold得住?年轻人自己衡量下!
用户3681050199173:动力确实爆发感不强
图一是把地下室放了几十天的破旧感, 图二是想起来了就跑到地下室看看爱车,没钥匙能开门,只能看看迎宾灯了 图三是从买车到拿到钥匙,经历了将近一百天,可也拿到钥匙了?当天的天气非常的好 【购车经历】 购车经历真的是坎坷曲折啊,1月1买的,到四月份才提车买的是老款所以是现车,经销商各种理由拖交车时间,二月份的时候拖不下去了,直接破罐子破摔了。资金链断了,没钱了,合格证抵押给银行了,当时车子已经在我名下的保险啥的都买了,所以拖车不违法,销售说车子你们拉走吧,就是不能上牌,只能等,没办法被迫把车拖家里了,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了,经历是给了希望然后又失望了,又给了希望又破灭了,还给了希望又成谎言了? 然而在四月的第一天,那天阳光明媚天气非常的好,在夕阳就要离开了这座城市黑夜准备来临的时候!银行给了消息说合格证下来了!当时那个心情跟橙红色的太阳一样,暖暖的,迫不及待的跟4s店联系了,他们也很严谨,就是这面通知了,等到明天他们拿到了再跟我们确认,现在没在他们手里,不敢跟我们明天就提车,毕竟失言了无数次, 我们算好的了,经销商也在做着努力,店也在维持着。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买车必须要经销商把合格证和所有材料东西都拿出来,然后当天提车最好,当天提不了也得打个合同两三天内必须提车,不能松口,才能把钱全给他! 【乘坐感受】 很稳,坐在驾驶坐,包围感很强,名副其实的驾驶舱感觉 【油耗】 可能才开几天,还没掌握省油的技巧,现在都是7到9个油耗 【操控】 不懂操控,只知道开起来稳当的,提档加速都蛮快的
不好的 1.不跟车,起步要努力咆哮。 2.味道有点大 。 3.Mercedes Me和车机显示的数据有差距,虽然同步,比如车胎压。 4.新车油耗9.5L 很高的 5.门要使劲关 不然关不紧 6.油盖松夸夸的 7.无论怎么设置 行车过程中 所有门都能打开 不安全 8.车漆细节的地方很粗糙 机盖合叶处 车架上的漆 左右明显厚薄不一致 有一侧多了一大坨出来 搞笑的很 9.车机肯定一般 不能和电车比 安全辅助高速压线 提示不明显 座椅和方向盘震动弱 10.价格成都很高的 落地21.9了 外加5a5b 盲点 肯定不划算的 好的 1.方向盘居然有换挡拨片 2.内外兼修的好看 3.后排座椅市区开不算不舒服,完全能接受 4.机械手动门盖不雅观 5.倒车辅助能及时刹车 感觉像撞到了一样 这个很好保护女司机 6.车窗按键很好按 比家里XT5还方便 7. ACC循航很好用 高速60以后跟车很实用 好用的出奇 但脚最好是要随时放刹车上
之所以买小鹏p5pro是因为看中了同等价位中,小鹏的智驾做的还是非常nice的,比起其他车优势还是非常强大,经过多种车型对比最后选择了小鹏,比起比亚迪,深蓝,埃安,银河等等这些,小鹏的高速NGP还是很抗打的,毕竟十几万的车,要什么自行车,可能在续航,内饰,外观没有其他车企优秀,总得有一个是能站得住脚的,想要体验初级智驾,选小鹏准没错,要是考虑续航,外观,冰箱,彩电,大沙发,就可以绕路,考虑考虑其他车型了,毕竟我是冲着小鹏的LCC和高速NGP来的,已经在高速安全行驶了5000公里的NGP智能领航,未来如果可以还是会选择小鹏P7700鹏翼max 版本,是真的好看,小鹏P5可能唯一最大的缺点就是后期OTA可能被抛弃了,这点如果介意,那还是谨慎入手!
【最新感受】15000公里后再更新一波:用车一年多了,可以说越开越上瘾,已经完全爱上了开这台车的感觉,偶尔开一下别的车特别不习惯?。整体来说,稳定性不错,基本没有发现什么毛病,之前诟病的车机问题几次OTA之后也愈发稳定了,误报偶尔吧,总之比之前少,但是手机钥匙还是不太好用,无伤大雅。期间还做了一次保养,有取送车服务,人完全不用去,省事儿!?一点点槽点,极星/沃尔沃完全没有自己的充电网络,去第三方充电桩也没有优惠,对于没有家充的人来说有些许遗憾。 —————分割线————— 6000km后来分享一波用车体验吧。 【最满意】 颜值。源自沃尔沃的雷神之锤大灯一秒吸睛,不管是外观还是内饰,都极具设计感,可以看到许多设计师的巧思在里面,天幕前方以及中空档杆上点亮的北极星漂亮极了。个人很欣赏polestar 2这种极简即奢,典雅不躁的气质,环保的理念我也非常认同,在一票喜于通过堆料展示豪华感的新势力电动车里绝对属于独树一帜的存在。 【购车经历】 之前一直开燃油车,轿车、SUV,普通品牌、豪华品牌的车都开过不少,我个人原本对电动车不感冒,但是由于指标限制问题,无奈开始研究电动车,预算在30万上下,试驾过蔚来es6、特斯拉model 3、model y、宝马ix3,也考虑过捷豹的i-pace,但是外观不是我的菜,也就没去试驾。试驾过的这几款车说实话都觉得开起来电子味有点浓重,尤其是单踏板模式非常不适应,没遇到polestar 2之前(这里要批评一下市场部,宣传力度不够,前期没关注到),综合考量后的车型是标续的model y,本来已经下订了,但是排产周期有点长,而且试驾的时候开起来其实总感觉其实差点意思,所以在等待的同时还在看其他车,直到遇见极星,这车太对我脾气了,试驾一次过后就把model y退了,可能这就是一见钟情吧,哈哈! 【驾驶感受】 重点说一下驾驶感受,对于习惯开燃油车的人来说,polestar 2可以直接上手,非常友好,可以说是我试驾过里最不像电动车的电动车。加速刚踩起来不像其他电车那么激烈,感觉像是模拟了燃油车换挡过程,没有眩晕感,开始给人感觉很温柔,温柔过后,发力开始,爆发基本在中段,所以动力方面完全不担心,单电机版本开起来像一台高功率的2.0t燃油车。底盘调校也非常的舒服,路感清晰,因为没有驾驶模式可选,所以整体在运动和舒适之间达到某种平衡,传统车企累积的经验在这时候体现的非常明显,操控感受无可挑剔。也试驾过首发版双电机带性能套件的版本,动力非常上头,而且能感觉悬挂更硬,支撑性也更强,绝对是一台驾驶者之车。但是对于我这种日常通勤,家用为主的人来说,单电机足矣,平时开起来也更温柔舒适一些。 【续航】 在北方夏天秋天日常电耗差不多在15左右,高速20-22,冬天表现稍差些,日常基本不低于20,高速更甚。我基本把它当作油车来开,单踏板模式一直处于关闭状态,空调、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等也是随心情开,没有刻意为了省电而调整。综合来看续航能在300以上,还算满意。 【最不满意】 一个是车机方面,客观来说还是有一些小毛病的,比如数字钥匙总是匹配出问题,还有网络时不时丢失信号,车机偶尔卡顿等,但毕竟是智能化的电车,相信后续通过OTA还有改进空间;另一个就是整体乘坐空间略显局促,一个人舒服,两个人正好,后排坐成年人就显得拥挤了,长时间坐后排不舒服。 【最后】 据说21年polestar 2在全球市场一共卖了29000台,整体成绩还可以,但是在国内市场只有区区1000来台,比较惨,但是也可以理解,国人对于电动车比较关注的点在于续航长短、尺寸大小还有是否看起来豪华,polestar都不占优势,可以说从开始的设计上就没有为了国内市场做专门做调整,所以这款车也就注定小众了,不过我认为它的设计、用料、安全性还有驾驶体验都是一流的,所以虽然销量一般,但是不妨碍在我心里,polestar 2是一辆好车。
优点是车型真的好看,比较小巧对新手很友好,进窄道没什么压力。原本很需要360全息想加装,停了两次车发现倒车影像和雷达其实已经够用了,女士立体感差的还是建议加一个360,不然光知道能不能撞上但是停不进去。 转弯操控高速加速对普通家庭来说都完全够用,高速加速到170很稳,对速度没啥感觉,但是怕违章没再加。城市道路操控感觉也不错。起步确实可能不是抬刹车就走,但是也没感觉这方面有啥,踩一脚油门呗。 空间确实小一些,新婚夫妇两口人,大家庭的第二辆车小家庭的第一辆车很合适。全家人就这一辆的话空间还是别期待了。 颜色方面绿色和飞驰灰都很不错,感觉很帅,白色也很亮适合更年期的女性,但是白色确实不那么耐脏,白色脏了就看着廉价,还是浅灰色比较耐脏。 最不满意就是这个车型还是端着,我没觉得bba就必须贵,a3这款车在我心里就是全款裸车15到16的价格,但是实际卖我17,不给讲了,性价比低一点,没用后视镜加热,没360,没备胎 哦这个车在高速胎噪确实是不小,大家都说,买车前也知道,但是我还是自己开了三个半小时高速才体会到,俩小时之后有点磨耳朵了。维修师傅告诉我这个车的密封性已经和好了,想减小胎噪换个轮胎应该去能有效果,换一套轮胎得三四千吧。好不容易讲的价格在轮胎上全还回去了。 哦对了,车漆还是很结实的,没贴车衣,不小心有剐蹭,我的车没啥事,对方的车漏底漆了。
【驾驶感受】在驾驶感受方面,奔驰 A200L 给人的感觉比较特别 起步时会有两下顿挫感,但之后的动态表现还算优秀。在舒适模式下,驾驶起来很舒适,巡航时感觉很惬意。加速超车、降挡过弯再加速这些操作都能比较顺畅地完成,搭配的 7 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也能应对自如,发动机转速基本能保持在 2000 转以下。 不过在运动模式下,就有些让人不太满意了发动机转速会一下子飙到 4000 转,然后会有一阵不算悦耳的动静轰鸣而来,让人感觉有些混沌和忙乱。尝试轻踩油门时,反应也会有一秒左右的延迟,而且车的动力表现也不是很突出。底盘调校虽然偏运动,支撑很到位,但后排颠簸程度较大,路面信息传递得也有点多,显得不够高级,你觉得这样的驾驶感受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