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它比喻成孩子,那么我的奥迪e-tron今天需要“抓周”了。时间过得真快,去年我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初出校园的毕业生,谁曾想一年的时光飞瞬即使。去年还有很多人怼我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凭什么就开这车?我凭什么,凭我自己努力!别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去年这辆车刚上市的实时我就关注它了,为什么五十多万的的价格我会毫不犹豫的下定呢?是因为儿时我就有个梦想,一定要开上这么一辆车车,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期前的燃油车可能并不能适应当下的用车环境,所以很庆幸当时的选择。凭着大学几年的积蓄,首付30%,然后剩下的三年还完对于我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压力,就是利息稍有点高,不过为了梦想我随心了。
这些都是题外话,为什么要码下这么多字,是因为当初我的提车贴对奥迪e-tron还没有更好的认识,随着我们相处的时间变得越来越长,我也有了跟当时不一样的感悟。以前可能光顾着说它的好了,其实渐渐的我也发现了它有一些弊端。
首先是续航,基于它是新能源车,如果抛开续航不谈这和“不结婚的谈恋爱”有啥区别?所以我想让大家知道的是:奥迪e-tron的理论续航500,充满电的时候,正常开可以开到360左右,稍暴力一点的驾驶或者冬天,续航在300往上一点,这个续航能力只能说是满足通勤,并不能算得上太优秀。偶尔路途较远跑高速的话时间可能就要久点,中间还得找充电站。
然后是动力,e-tron尾标是50 quattro正常来说5字开头的的动力在燃油车里对应的都是3.0TV6动力等级的了,可想而知这台车子的动力多么强劲,因为它的双电机加一起动力瞬间可以爆发出570N.m的动力输出,非常满足我对车速的追求,一脚电门下去,这速度牛了!
我选配了B&O,音乐品质是开车必不可少的,这个不能空缺,另外它的空悬的强大不仅体现在乘坐的舒适性上,而且还能有7种不同的驾驶模式,还是比较牛的。
虽然我当时一股脑的下定提车了,但是开了一年以后,还是有点后悔的,50万的价位只有400的续航,确实有些贵了,当时就被朋友吐槽说这车的性价比不高,时至今日依旧被朋友吐槽;车身比较重,要很精确地计算刹车距离,不然惯性太大,刹不住。因为是MMI娱乐系统,所以不支持高德、爱奇艺这些APP,就很不舒服,个人不太喜欢。
然后充电了:我不是经常去充电站,虽然直流很快,一个小时左右能充到90%,但是快充的电量有些虚经不起跑,所以我还是经常在家充电,使用家充功率11KW,晚上回家充上,9个小时左右就能完全充满。但是因为我经常外出,充电桩不太方便,买车的时候没有随车充,于是我又自己选购了一个第三方随车充,3.5KW的,虽然没有充电桩的充电速度快,但是非常适合我外出办公使用,有个插座就能充,还是比较不错的。
总结就是,这辆车是好车,你问我买它后悔吗,说实话,会后悔。但是如果当时我没有那一腔热血,我可能会更后悔!
不久之前我刚体验过进口版的e-tron,但由于国产版的上市其已经停产,不过刚巧我有体验到了国产版本,也刚好在相距不久的时间内感受一下二者的区别。
首先是动力,国产之后无论是实际参数还是尾标都低了不少,不过可能由于调教的相对比较温和,实际的加速在体感上变化不太明显,总体出力依然是进口车型上那种柔和的感觉,从燃油车上切换过去比较能够适应,转向手感比起进口版的有所加重,可能是为了国内很多人喜欢的“稳”,这点感受见仁见智。
行驶品质层面,悬架和进口版的表现基本一致,只有在小的震动时可能由于选了更大的轮圈(这台试驾车选了22寸,但我在配置表上并没有看到这个选装,可能是试驾车特殊。而进口20寸)此时国产版会稍差一点,但瑕不掩瑜,总体感受依然非常好,不过隔音层面,由于之前的进口车型选装了双层隔音玻璃而国产版全系没有这个选装,外加更大的轮圈等原因。因此这台国产版比起进口版会差一些,但也属于很不错的水平,另外,主观上感受这台车的电机声比起进口版要小一些,可能是功率调低了的原因,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做过特意的优化。
静态上,整体变化不大,但屏幕里多了一些本地化的优化,并且一些基础的操作可以不再通过按压来实现,整体上更符合人们使用屏幕时的感受。之前进口版只有前排两个usb接口充电不方便的问题国产版也给变成了前二后二,不过接口却只有type-c,虽然现在很多设备都是type-c的口,但这对于老设备用户未免过于不友好,不过好在对于苹果用户来说也加入了无线carplay,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使用便利性。另外说一点,这台车拿到的时候只有一千多公里,车内有比较明显的气味,如果不通风的话已经有一些不适的感觉了,而之前的进口版不知道是因为本身时间较长还是做工用料更好没这个问题,这点需要注意。
续航层面,这台车的续航比起进口版有一点提升,但变化有限(进口版以我的驾驶习惯充满电显示续航315,而国产版显示365)不过这个显示的续航可以看作实际续航,几乎没有水分。值得一提的是,或许是得益于装配了两速变速箱,这台车的高速电耗相对还要低一些,因此高速续航可能比起中高速还有所提升,这点和其他车型不太一点。
另外说一下辅助驾驶,这台车在刚拿到的时候是能够实现车道保持的,之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再也无法保持,这点不是很理解。
总的来说,在国产之后,etron还是比较好的保持了原汁原味,其优秀的行驶品质得到了比较好的保留。而以其现在的指导价来看价格还是偏高,我认为等其终端价格有一定的优惠之后还是可以考虑的。另外,由于之前已经写过进口etron的文章,因此二者近似的部分在此就不再赘述,有兴趣的可以去参考那篇,这篇主要是写出一些二者不同的地方。
头条用户:说公道话,这车6折才是要好好卖车的价格。
易车时代瑞通汽车:19款进口国内还有少部分新车,落地应该不到40W,是不错的选择
电动的小超跑:内饰外观都是丑……
家里两台e-tron了,电车天花板的底盘,舒适和操控兼顾,隔音超好,用料足,安全性顶级。空间不很大,我196坐驾驶座,后面就不大了。续航夏天稳稳开400➕,冬天300➕。总的来说,这车机械素质很强,超过国产品牌的任何一台。但智能化和辅助驾驶较差,但真男人买车不看这些娘炮功能。
用户7410652749411:群主求拉
极速溪流CM:群主真爱粉
至尊感觉:这车现在建议买吗,交了定金,臻选
【最满意】
外观十分帅气,续航能力也是可圈可点的,续航里程大概在450km左右。方向盘很轻,转向清晰,车子也很灵活,车内也很宽敞,坐满后也不会觉得拥挤。因为是纯电车,所以使用成本很低。
【最不满意】
新车内饰的异味不好闻,隔音效果也一般,跑高速的时候,能感受到明显的胎噪。后段加速有些乏力,并没有那么迅猛。其减震效果也一般,舒适度中规中矩。
点评车型:
2021款奥迪e-tron 50 quattro 尊享型

4分“优秀”【驾驶感受】
在舒适和节能模式下,车辆的动力反馈展现的特别慵懒,即便是深踩油门,也会给人一种车特别重的感觉,不过更改驾驶模式以后,尤其是运动模式,奥迪该有的加速敢还是有的,体验很不错,而且这款车支持超充,在开麦斯超充站,一个小时左右就充满了,相当快
【空间表现】
空间表现尚可,跟Q5L差不太多,第二排空间还有提升的地方
【充电时间】
充电方式灵活,在国网直流充电站充电时间比较长,因为都是60千瓦桩,效率有限,建议去开麦斯180千瓦充电站充电
【续航】
续航部分呢,市内代步还行,远距离行驶就得关注电量变化以及沿途的充电桩了,这车虽然电池的电量很大,但因为车重,车的能耗也比较大,市区逮捕上下班买个菜还是很不错的。
即便有着六七万的优惠力度,奥迪e-tron依旧没能在豪华电动中大型领域中掀起太大的波浪,这其实和它的产品表现有着很大关系。外观造型依旧是宝马熟悉的家族式设计语言,最大的变化应该就是在前脸采用了肌肉线条式的镀铬设计,S-Line运动套件使其运动时尚感变得更加浓郁。虽然在内饰上可以看到奥迪想要展现出别样的一面,大量线条平直折角锋利,来营造出充满立体且富有质感的内饰,但仍旧未能摆脱燃油车的传统框架,和其它电动车不受束缚的设计相比,显得多少有些保守,同时后排底部的凸起也引来不少争议。动力方面双电机构成的驱动系统最大功率230kW,峰值扭矩540N·m,加上四驱布局使其可以应对更多复杂路况。NEDC纯电续航500km搁之前还有点看头,现在随着车型续航的提升,奥迪e-tron这个续航在冬季打折之后就着实有些尴尬了,五十多万买辆带有试水气息的豪华电动车,还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自强不息的熊猫OK:你发布前认真检查了一遍没,奥迪什么时候用宝马家族式设计语言了?
点评车型:
2021款奥迪e-tron 50 quattro 尊享型

4分“优秀”【最满意】
奥迪e-tron的外观十分帅气,续航能力也是可圈可点的,满电下续航里程大概在450km左右,方向盘很轻,转向清晰,车子也很灵活。车内空间可观,满载的情况下不会觉得拥挤,再加上是纯电车,用车成本不是很高。
【最不满意】
新车的内饰挺难受的,隔音效果也一般,城郊还好,高速的话,能感受到明显的胎噪。后段加速有些乏力,减震效果也一般,舒适度差强人意。
这款车是一款中大型纯电SUV,工信部续航里程465km,出自一汽-大众奥迪。最大输出功率230kw,最大扭矩540,动力强劲。全车5个坐,舒适性高,空间很宽敞,储物空间也足够,座椅舒服,外观很大气。但是内饰设计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变化,而且异味大。
点评车型:
2021款奥迪e-tron 50 quattro 臻选型

4分“优秀”【最满意】
颜控,买什么东西颜值都是放在第一位。奥迪e-tron的外观非常大气,像一个阳光的大男孩,给人种非常想进去试驾的感觉,年轻气盛,它的动力也是不俗的,提速有劲,在高速行驶它给你的感受像是有源源不断的力量。
【最不满意】
这车在跑高速的时候噪音蛮大的,开到100以后,舒适性会大大折扣。
购买的第一台电车,之前开的是高功Q5L,虽然落地价差不多,相比来说Q5L被完爆。
etron无论从内饰质感还是驾驶感受都要更胜一筹,确实是按照Q7/Q8的标准来设计生产的一款车。
标称续航虽然不多,只有475km,在现在这个市场中真是不够看了,不过好在没做假,标多少真能跑多少,家里有车位安个充电桩市内使用毫无压力很舒服,高速的话还是换回Q5L比较踏实。
德国造电车的逻辑和国内完全不一样,国内的电车是越不像油车越好,而德国刚好相反,所以这车在国内卖不动也正常。etron开着更像是一台3.0T的Q7,而且更安静更平顺,驾驶质感真的很不错,比ID系列(Q4etron)好太多。
吐槽点:
1.60万的车,座椅没有加热通风,理解不了!
2.车机还是个古董,超难用,跟国产电车的大屏幕没法比,基本没有娱乐功能,好在能无线CarPlay。
3.自动驾驶功能基本等于没有,L2级别仅限顶配,我的甄选连自适应巡航都没有。
总的来说,按照油车的标准来看,这车可以打95分;按照国产电车的标准,60分吧(按指导价算),不过我入手的这个价格来看的话,还是可以打90分以上的,哈哈
人间研酒所ppp:你好大哥你的车缓慢刹车刹停之后会磕登一下吗我才买有这种情况
聪明扑克9y5:这车冬天能到300续航么
成都小罗175:这29万电车配置有点太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