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级车热门评分

缘分,一切都是缘分。读书的时候,看见我家附近有一辆全黑的迈锐宝XL,第一眼看到他就觉得特别帅,凌厉运动的外形,全黑色的外观,无形中透露着一种隐世高手的气息,当时我就觉得这车我好喜欢,这辆车很好很贵,可能不在我以后买车预算之内吧,但也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时间一晃到了今天,前前后后看了好几个品牌的很多车型,最终选择了迈锐宝XL,现在我也成为了迈锐宝XL的车主,虽然不是高配的,但是我觉得我这辆仍然具有我当初喜欢的惊艳感觉,当初更喜欢凌厉运动,现在工作了,可能更追求稳重大气,个人觉得这车符合我各个阶段的审美。 买车前,我的计划是买一辆A级轿车,日常通勤代步足够就行,德系速腾朗逸高尔夫,日系卡罗拉轩逸凌派,美系科鲁泽威朗,国产帝豪UNIV等等都看过,始终觉得差点什么,直到有人介绍了迈锐宝XL,好家伙一看这不就是我当年看到的那辆车吗,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跟销售聊了一下,发现这车性价比极高,还是个B级车,研究对比了那么多车型,硬是把这车落下了,缘分又让我们相遇,最终综合考虑多方,买了迈锐宝XL 1.5T锐动。 跟别人提起这事,都说别买,说美系车油耗高,小毛病多,不要买,但是话说回来,没有完美的车,任啥车都有缺陷,那大众烧机油,日系铁皮薄啥的卖的也不少,仔细想想谁也别说谁,只要你看中了,能接受他的不足就可以,关键是要买一辆自己真正喜欢的车。 这车提了不到一个星期,我期间迫不及待的开出去溜了好几圈,大概说一说我的感受吧: 1、 内饰和空间 车内中控台、座椅门边都是黑色,有一块不大的屏幕,功能通过物理按键实现,有多功能方向盘,机械仪表,整体氛围沉稳大气,简单朴素,是我喜欢的风格,不需要花里胡哨复杂的装饰,这样更耐看,见仁见智吧。迈锐宝XL内饰可能是被吐槽的最多的一个点吧,好多人第一眼看到这车的内饰就丑拒了,的确,这是现实,这车内饰设计和现在好多车型对比真的差不少,还是很传统的风格,屏幕最大尺寸可能还不如某些车最小的屏幕大,还有厚厚的黑边,还全是物理按键,一点科技感也没有。就中控而言,屏幕大点固然好,看着爽,但是个人觉得没必要,按键全部集成到屏幕,操作起来个人觉得真的不方便,我一同学买的大屏车,在不用语音的情况下操作空调要在屏幕上戳半天(有说用语音的,好多车型都有了,迈锐宝也有),看了很难受,也不安全,还是物理按键比较好,直截了当,方便快捷,按一下或者拧一下就行,而且永远不会黑屏死机。车辆控制就要简单安全,不要为了美观而美观,不要为了智能而智能,不能牺牲本质去追求华而不实的东西,屏幕只要能够显示所需的东西就足够。 前排空间蛮大,储物空间足够,前排调整好座位后,后排空间不算宽敞够用,后备箱空间很大,应该是牺牲了后排空间换来的,毕竟美系车,后备箱可能要装点啥,这个网上有很多讨论,现在来说就我一人开,后期后排应该坐人也不多,当然,如果能把后备箱空间匀一点给后排就更好了。 2、功能 这车该有的功能都有,自动大灯、自动空调、电动座椅、座椅加热,语音控制、侧气囊、安吉星等等。安吉星好东西,有事故可以自动联系救援,音响音质也很不错,我喜欢开车时候听歌,开着自己的爱车听这个,别提有多爽。有吐槽车灯的,好多都改装了,我还没跑过夜路,暂时还看不出来好不好用,后期更新。 3、动力油耗 1.5T+9AT,我买这车通勤家用,我开车不激进,属于比较稳的那种,1.5T动力足够,动力响应还挺快的,起步轻点一点油门就跑,超车啥的也挺快,换挡也挺平顺的。油耗方面,提车时候显示跑了9KM,出了4S店加了200块的92,现在46KM,表显平均值18.4,我只在市区里跑了几圈,遇上了一次下班高峰期,没跑过高速和野外,这200块的有还没烧完,油耗数据不稳定,后期稳定了再更新。 4、驾驶感受 方向盘转起来带点阻力,没有想象中那么轻快,但是不重,悬挂没有像2.0T那么硬,转向操控也挺精准,还没有跑过复杂的路况,那时候才能真正感受到这车的性能,后期有机会跑完再更新。 5、其他 有人说雪佛兰位列屌丝三宝之一,定位低,我倒是没感觉,我也不在意,此前没车的时候我都挺开心的,有车了更好,我也不是要这车撑面子的,自己喜欢,能满足我的需求就可以。再有保值率的问题,买车是自己开的,在爱护车辆的同时,发挥它的价值,开到这车不能开了或者不想开了,完成了他的使命,转手卖了能卖多少是多少,买车不是用来投资的。对于网上说的各类问题暂时还没出现,现阶段心中有数。 6、小结 买到了自己喜欢的车了,外观、内饰、动力、功能等各方面整体来说很满意,物美价廉,性价比高,缘分促使我们走到了一起(感觉跟找对象似的),买这车他将陪伴我历经风雨,走过人生一段重要的旅程,我也会带他去看世间繁华,期待大宝后期的表现。

第一次22年6月买的431,24年6月卖了,7月又买了一台560plus。 聊一下为什么要卖了431换560。 并不是因为想换个长续航或高配,而是因为不换车赔的太多了,431当时落地12w送7kW的直流充电器。还好买了回购协议。也正是因为买了回购协议,才必须换车。开了两年8.5w被红旗回收了。然后买新的560plus送贴膜脚垫落地7.8w,还给我剩7千。我这一算挺合适赶紧又提了一台。7.8w是包含了能拿到的所有补贴都拿到的情况,置换,报废车以旧换新。 动力方面,之前那台431电机140kW的,现在这个100kW,明显不一样,动力差不少,但也够用了。 配置方面,比431多了主驾通风自动雨刷自动大灯,电池从54kWh提升到71kWh。MD哪个领导定的有无钥匙启动,没有无钥匙进入,真是每次掏钥匙我都要骂一遍(提431那个帖子我也骂了),两年了,这配置还没给加上,电机砍那么多成本,就不能加个无钥匙进入。 续航方面,虽然电池大了17kWh,但续航没比431多多少,全程开制冷空调也就410kM左右,表显能耗一直14kWh/100kM以上,431同样条件下能跑350kM,能耗13多一点足够了。应该是电池大了但也重了,能耗上来了,导致续航并不太让我满意。 静谧性方面,这车应该是比22年的时候做了不少优化,动态状态下车内噪音比之前小不少,底盘质感也稍有提升。 最后买红旗车可以走红旗微店,能额外拿1000京东E卡

2024年1月底提的车[2024款1.5T星空满逸版] 【提车价格】 裸车价:105000 购置税:8638 保 险:5241 上牌费:500 全款落地价:122379 【油耗】 高速满员4人(三胖一瘦)的情况下,平均油耗在5个左右,和1.5自吸版本的比其实不会差很多,个人还是很满意的 【驾驶感受】 挂档丝滑,没有顿挫,方向盘操作感还可以整体操作感还可以 【乘坐体验】 1、胎噪声很严重,速度达到70以上就非常明显 2、隔音效果非变差,除了铁皮门没有任何的隔音措施 3、中控台异响非常严重,门也有异响,很明显的能听到塑料的摩擦声 这三点缺点非常明显,大家慎重 【空间表现】 后排空间不算大,和同类型A级别比较,没有优势 【购车经历】 因为买车太冲动了,没有多研究朗逸这款车的配置,导致配置买低了,交定金后想更换配置也更换不了了,满逸版的中控屏和仪表盘都很小,➕5000上领先版有自动空调,12寸中控,还有10寸仪表盘

路过日产店本来是想试一下奇骏e-power,然而试驾车正巧不在,在销售的邀请下试了一下新款的轩逸e-power,总体比起改款前基本上没什么明显的变化,而且这次胎压也异常的高(大概在3.3-3.4),老款也写过详细的文章可以搜到,因此这次就简单写点,大家看个乐就好。 绝对动力其实还是蛮强的,虽然在混动时代面对对手没啥优势,但对于一台日产来说还是挺强的了,标准和运动模式下油门初段调的也比较窜,经济模式下反而更线性一些,不过各种模式下体感上确实还挺轻快的。即使是经济模式响应也挺快的,即使是发动机处于停机状态大小动力请求响应都能做到比较快,这点还是比较不错的。总体还是可以给好评。 比较出乎意料的是车身的动态表现还可以,转向的响应和车身的跟随性还蛮好的,当然这仅仅是对于一台日产来说,不要理解成真正的运动。 刹车总体还行,还算比较好适应的,不过新款依然没有crbs,观察仪表也可以发现踩下刹车之后回收的能量流也不会增加。另外这台车的所谓“单踏板模式”(具体不叫这个,拿这个名字概括了)回收力度也不算很强,即使直接抬开也不会有很明显的制动力,因此日常如果是为了能耗考虑也可以考虑开着单踏板模式。 NVH表现依然延续了改款前的表现,三缸发动机噪音振动的抑制还是很不错的,比一些竞争对手的四缸机要好不少。只有中大动力请求时声音和震动会明显一些,不过毕竟有功率跟随,倒也不觉得很突兀。 静态改款后有点像老款的e-power车型和普通版做了一个融合,试驾的高配在氛围和高级感上我觉得还是蛮不错的,低配看图片和之前看的展车确实就比较一般了。车机流畅度还挺好的,常用的功能基本上都有。 总的来说其实轩逸e-power我个人觉得是一个比较好开的轩逸,这点和普通的轩逸或者轩逸经典还是区别蛮大的,不过油耗会有更好的表现或许倒是日产用户喜闻乐见的。尴尬的是这台车的好开也只是建立在自己和自己比的前提下,放在行业内部除了驾驶性别的肯定谈不上多好。同时同级别还是有一些对手运动性和舒适性都要优于他的,即使是那些对手终端也不得不给出很大的优惠,因此这台车现有的指导价确实还是太高了,如果真想入手还是建议等到一个比较大幅度的优惠后在考虑入手。 另外,虽然过去常说“技术日产”,但以我观察到的实际情况看,日产的用户反而是对车辆态度最保守的那批消费者,对于一些新技术反而不怎么买账,比如最近几年推出的VC-turbo或者是已经上市一年多的轩逸e-power都没能取得很大的销量,而日产如果无法扭转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日产能否维持现有的销量水平或许就是一个问号了。

【动力表现】 1.5t+9at起步不肉,高速也够用 【最不满意】 高速噪音大,9代xl开120相比8.5代迈锐宝开140明显噪音更大,悬挂特别硬,底盘相比8.5代缩水太多,铺装路面还算舒服,非铺装路面很硬很颠簸,对后排不友好,与8.5代隔音滤震不在一个档次 【购车经历】 之前的车是吉利,问题是没有,就是开高速动力不足,底盘也很飘,噪音又大,跑长途就是受煎熬,没钱都要换了,高速多只能换德系或美系车,几年前带亲戚朋友买了好几辆8.5代迈锐宝,性价比很高,经常也开他们的,有一天去试驾9代xl感觉比8.5代更好开,悬挂行程变短了,过弯侧倾变小了,没有那么笨重了,方向盘手感也要好,动力也来得更快,没有8.5代那种起步肉的感觉,于是打算买XL,为1.5和2.0纠结了好久,无奈经济不尽人意,能省就省吧,如果有2.0的预算可能也会选其它车,年纪大了,处处要花钱 【驾驶感受】指向精准,开起来没有拖泥带水的感觉,侧倾抑制很好,给油就走,变速箱升档块降档有点慢 【提车价格】 13.4落地,贷款7万两年+4k利息 【油耗】 市区堵车12,13个,不堵就8到10个,高速6个最低5个 【销售态度】 服务好,这个必须点赞

性价比: 极高。在这个更新迭代极快的时代,面临固态电池和智能驾驶双重高科技即将到来的时代花代步车的钱买来国产大牌的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大车过渡几年是非常nice的。 外观空间: 无敌。特别是第一眼看见他的时候谁相信他是裸车九万多?大气沉稳,工艺超赞,特别是乘坐空间,前排后排都让人感到大气宽适。这里特别推荐金色。 内饰工艺: 还是不错的感受,当然不能跟豪车比。 静音效果: 一般,主要是单层玻璃和非家用定位。 驾驶感受: 整体来说对不起目前二十万以上的指导价但是绝对对得起十万左右的落地价。 续航能力: 很满意,两顿多的车,实际市区综合路况正常驾驶能跑530公里以上,非常不错了,优秀。 说说我认为的一些美中不足: 1、底盘保护严重不足,底盘偏低,必须加护板。2、车内储物盒少,特别是后排。3、车机需要优化。4、只有在吉林才能享受到超低特价。不过这些都在价格面前什么都可以理解可以接受。我是接受了自己再花点小钱改装一些小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