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24款eπ007 纯电 620Pro版

11月绵阳提车!以下内容主观性较大,望轻拍。 关于配置: 620Pro+19寸轮毂马牌胎+智雅包+向阳金+星际曜黑。 有当日异地往返的需求因此选了70度的大电池,四驱车型更加耗电,再加上预算实在有限,最终选择了620pro版本。 原厂胎在我试驾的时候起步打滑、过弯响胎,抓地力不太行,换了马牌胎上述问题改善不少。原价2000元换四条235/45/19的马牌胎还是非常划算的,只是后续换胎略贵。 智雅包里我比较中意的是电动尾翼和抬头显示,智驾包则是出于对智能驾驶的不信任以及对手动驾驶的兴趣而没有选择。 外漆和内饰选择见仁见智。补充两点:白色有机硅内饰比普通内饰要软但是不太耐脏;如果选择橙色内饰则智雅包中主副驾车门扶手上方的流光面板不会生效。 关于价格: 全款落地价格149600(裸车)+2000(向阳金)+0(智雅包、19寸轮毂马牌胎赠送)-800(车展折扣券)-5000(厂家补贴)+6700(保险、上牌)=152500。再减掉20000旧车报废国补,实际支出132500。 选装礼我谈到了15000相当于送了智雅包、19寸轮毂马牌胎。 厂家补贴和旧车报废国补具体情况可以咨询4s店。 保险配置是交强+三者+车损+座位+医保外用药,一般还会赠送些其他险种。此外我还额外买了3年全损险,目前看来全损险意义不是很大。 关于动力和操控: 在5℃的普通水泥马路上,车上负重两人加上杂物共约200kg,战斗模式,不憋刹车不弹射,电门直接踩到底加速,测出来的最佳零百成绩是6.12秒,平均在6.25秒左右,动力是完全满足日常需求的(略心塞,5秒俱乐部和6秒事业部的差别)。 经济模式没用过不作评价。舒适模式的动力曲线较为柔和,有油车的延迟感,扭矩是在电机达到一定转速后才逐步释放的。运动模式延迟感低,动力则更加线性,给多少电门即释放多少动力。战斗模式无延迟感,起步即把扭矩提到一个高值,但是反而导致和自动驻车配合不是很好,起步高扭矩+刹车没完全松开,就会“噔”地抖动一下,继续深踩则与运动模式比较类似,动力线性。此外,至少在使用到15%剩余电量前(我没用到过更低电量),几乎感受不到动力衰减。 刹车效果并没有因为红色卡钳而提升(笑)。刹车明显分为能量回收刹车和机械刹车介入两个阶段的,如果开启的是无能量回收或者弱能量回收,在前段刹车中,会有一个能量回收从弱到强的一个过程,给人的感觉是前段刹车偏软,和后段机械刹车的衔接不是很好。中能量回收和高能量回收模式下,前后段刹车就表现得很线性。中高能量回收在松电门滑行阶段会有较大的负加速度,配合上运动模式或者战斗模式的低电门延迟,补一脚电门则加速度迅速扭正;换成舒适模式本身电门有延迟,再加上负加速度扭正需要时间,会进一步加大电门延迟的感受,因此个人比较喜欢的驾驶模式配置是运动/战斗模式+中能量回收(高能量回收的负加速度实在是不舒服)。 车头轻盈,转向手感不错,转向略有虚位但基本精确。悬挂调教硬朗而又不失舒适,遇大颠簸能很快拉住不让车身多次弹跳,遇连续小颠簸能过滤掉震动但不影响路感的传递,加速翘头和刹车点头也不明显;整车稳重,过弯侧倾小、支撑有力,反而是偏硬且包裹感一般的座椅难以表现出底盘的良好水平。 整车操控起来,即使放在20万的价位都是非常能打的,在15万的价位则算得上首屈一指。 关于能耗和充电: 一个多月来通勤战斗模式+中动能回收,音乐燥起来,自动空调25℃常开,座椅加热有一半时间在开,平均百公里电耗在18左右,再加上午休基本在车里,一满管电续航算下来只能达到350km左右,反而是再高速上顶着130时速开还要更省电一些,续航能达到400km出头。 从15%剩余电量左右开始快速充电,基本上一个午睡的时间就能充满。车机会在充了99%电的时候提醒我已充满,但是一般放着不拔枪再过个半小时电量会跳到100%。 一些吐槽: 10月生产的车没有出厂自带胎压监测。 方向盘右偏大约5°。 20个音响+wanos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声音感觉集中在中控台前侧,没有环绕和立体起来,高音人声有时会糊。 无边框车门+单层玻璃,隔音效果就普通十几万车的水平。 座椅偏硬,人陷不进去,包裹和腿部支撑都不行(或许有机硅内饰能好点?),坐垫较短,也没有调节坐垫角度的功能;坐姿偏高,即使把座椅降到最低。 摄像头不够清晰,且影像中的车边界和实车边界有偏差。 车漆薄。 没有哨兵模式。 座椅通风加热只有坐垫有,靠背没有。 遮阳板没有照明。 没有车窗上沿把手。 以上,整体我给东风eπ007好评。下周去做首保+装胎压监测+调方向盘角度,也希望厂家能逐渐改善一些问题,即使我享受不到了也不能让后面的车友吃亏。今后小破车也将更好地融入我的生活,给我带来更多帮助。 乘东风,驭时潮,逐未来!
紅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