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E级M264系列发动机技术亮点解析
奔驰M264 2.0T发动机
M 264(纵置为M 264/横置为M 260)中,这台发动机的设计层面同时兼具48V微混、兼容PHEV等多种动力。从参数来看,这款发动机有高低两种功率调校,最大输出功率分别为145kW(197马力)和190kW(258马力),峰值扭矩分别为320N·m和370N·m。
在技术层面,这款引擎拥有NANOSLIDE铝缸体喷涂技术替代铁缸套、中置喷油器压电喷油器、可变气门升程技术Camtronic、双流道增压器等多种技术。
提升燃油雾化效率,中置压电式喷油器+缸壁镀膜技术
众所周知,在汽车喷油的时候,只有让其充分燃烧,才可以让发动机爆发出最大的功率,并减少排放。M264发动机的喷油情况,我们可以参考下图。压电式喷油器产生空心圆锥形喷雾,平顶活塞有利于流场的稳定产生以及受力均匀,减少积炭。
在这里有两个比较重要的技术:压电式喷油器以及控制策略。其中,压电式喷油器主要核心部件为压电晶体以及针阀部分组装成。区别于其他车用电磁阀方式喷油器,该喷油器没有电磁阀开合的过程,在系统工作的时候,可以将针阀顶开,释放储集的来自于油管的高压燃油。
燃油雾化效率对比
对比传统发动机的喷油模式,电磁阀喷油器可以很好的胜任多次开闭的任务,以完成在一个工况中多次喷射。对于喷射情况,我们可以参考上图,左侧第一个为普通多孔喷油器多次喷射燃烧的颗粒物总量,如果将其记为100%,越往后面,喷油次数越多,直到8次喷射,可以实现95%的颗粒物优化,进而提升燃油雾化效率,最终让燃油变得更加充分。
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双流道增压器,提升动力性能
为了让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有着最合适的功率输出,M264 2.0T发动机在进气侧采用CAMTRONIC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和常规的气门技术不同,这套技术可以让凸轮轴切换高低两种升程状态,让发动机同时兼顾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可变气门升程技术Camtronic
为了避免低负载工况下(低进气门升程)进气紊流减小,使得燃烧不够充分,M264发动机还集成了按需控制式多点喷射系统。这样设计的优势比较明显,在一些复杂工况下,系统可以让燃油变得更为充分。
与此同时,奔驰M264还采用了双流道增压器,在实际工作的时候,这套系统把发动机的1-4和2-3排气管分成两组,分别的引入增压器涡轮,这样设计的优势比较明显,可以避免不同气缸之间排气的相互干扰,加快增压器响应速度,减少涡轮迟滞。
降低油耗,M264发动机采用NANOSLIDE铝缸体喷涂技术
为了适应高性能,这个发动机采用了奔驰特有的NANOSLIDE铝缸体喷涂技术。从实际体验来看,这套涂层工艺将铁基涂层喷涂在铝缸体的缸孔内部,从而替代笨重的铁缸套。因为这种涂层的厚度只有0.2-0.3mm,可以实现低摩擦,轻量化。
NANOSLIDE铝缸体喷涂技术
这一技术由奔驰AMG首创,目前已经批量应用到大批量生产的发动机上,实现降低油耗的目的。再配合排气系统中的汽油机颗粒捕集器GPF,可以满足最为苛刻的排放法规要求。
对比同级车型,M264发动机实力如何?
就当前奔驰家族来看,M264系列发动机已经应用在了多款车型身上,其中包括奔驰C级、奔驰E级、奔驰GLC等主流车型。我们可以对比同级别的奥迪A6L和宝马5系。
基于前面的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最大功率,还是峰值扭矩,奔驰E级都更占优势。再搭配家族自研的9AT变速箱,在这三款中大型中间,奔驰E级的零百公里加速也就有着不错的表现。但需要说明的是,现款奔驰E级并不提供奥迪A6L高配车型提供的3.0T引擎。
结束语:
总体来看,依托AMG家族提供的多种动力技术,M264系列发动机的表现还是比较全面的。从发动机的喷油,到雾化,再到动力的输出,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看到奔驰AMG技术的身影。正因如此,奔驰E级在BBA的中大型轿车当中,才有着较为均衡的动力输出。如果奔驰E级可以为市场引入性能更强悍的3.0T引擎,或许销量还可以在现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