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新车指南
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二字,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将为您带来更多有价值的内容现在很多家庭都有钱了,已经不满足两个轮子出行了,尤其是老年人要接娃,冬天冷风袭,夏天热浪吹,没有一台四轮电动车代步着实不行。而大部分老年人能接受的价格在3万左右。
山东作为低速电动汽车之乡,巅峰时期,每年产销量高达百万以上,并且还诞生了诸如雷丁、丽驰、鸿日、德瑞博等知名品牌。
出行局
对于经常跑长途、上高速的车友来说,代步车明显不太合乎需求。毕竟,长途用车有别于日常通勤,除了要跑高速外,还需要走一些国道、烂路。因此,我们还是建议大家选择SUV跑长途,因为SUV车身重跑长途稳,底盘高通过性也好。
拖拉机车
2021年3月销量排名前十的车型中,五菱宏光MINI EV、欧拉黑猫、长安奔奔EV赫然在列,奇瑞小蚂蚁、欧拉好猫和白猫也是细分市场上的佼佼者,小型车销量在新能源市场的占比不断提高。在小编看来这应该是人民消费升级的代表。
汽车爱卿
近年来汽车走进千家万户,成为老百姓出行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与此同时,老百姓对汽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再像以前那般只要求汽车可靠耐用,还开始要求爱车能面面俱到,这时不仅会有人疑惑:什么样的家用车才算是面面俱到呢?
阿唐看车
电动汽车不仅要跑得远,更要跑得稳定。动力电池的影响力可想而知,在电池容量上是否要追求越高越好?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通常以千瓦时(kW.h)为单位。电池组的容量越大,汽车储能能力就越强,续航里程相对就会越大。一起来看看电动汽车电池容量排行。
智行驾道
在疫情反复和汽车缺芯的大背景下,这个月刚结束的成都车展虽然延期,但这并不影响车企们发布新车的心情,展会首日举办了60场发布会,揭幕首发车型70款。
南方都市报
近日,知豆汽车在兰州发布微型电动汽车——知豆彩虹。发布会上,爱玛科技董事长张剑和副董事长段华登台,正式向外界宣告爱玛这个两轮电动车领域的老牌龙头企业杀向四轮领域。爱玛科技日前发布的2023年年报显示,其营收和净利润增幅均大幅收窄,年销量也较2022年略有下降。
漳州汽车圈
我们都知道奇瑞汽车一直处于自主品牌销量排行榜的第一梯队,即将跨进年销百万级,而瑞虎系列是销量的主要支柱,近日,紧凑型SUV瑞虎7推出了年度车型,2022款瑞虎7,两种动力,五款配置,售价在8.69万至11.19万区间。
汽车杂烩君
想着在工作之余,穿过人山人海,跨过山和大海,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一款质量过硬,道路通过能力又强的SUV,可以过普通车过不去的河,爬普通车爬不上的坡,去看不同的风景。
四轮两轮
你知道2023年第一季度的摩托车销量谁排第一吗,数据显示第一名的销量相当于二三名的总和,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第一季度,摩托车销量前十的企业。第十,重庆德呈威,第一季度销量9.97万辆,占比5.
河南电视台四轮部落
在刚刚过去的三月份,中国的新能源市场还是经历了不少的磨难,特别是疫情的变化以及新能源原料涨价风波,也让各大车企压力倍增。
有车以后
相比于燃油版车型,菲斯塔纯电动的外观更加凶悍,加速性能也毫不示弱。更重要的是,菲斯塔纯电动的官方续航已经达到了490km,续航能力已处合资纯电动车的上游位置。
5月14日,理想汽车发布2024年5月6日至5月12日中国市场新能源品牌销量排行榜,5月份是汽车销售的旺季,那么各大新能源车企的市场表现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根据理想汽车发布榜单显示,中国市场新能源周销量排行中第一名是比亚迪汽车,价格为6.98-26.98万元,销量为6.
雷丁、御捷、丽驰等首批低速电动车品牌推出市场后,又踊跃出了一批又一批全新的四轮电动车品牌。那么,相比之下,谁才是行业第一名呢?
鸭梨说车
与燃油车相比,纯电动汽车省去了油箱、发动机、变速器、冷却系统和排气系统,整体的乘坐舒适感得到了质的飞跃,但是纯电动汽车也有令人焦虑的问题,那就是续航里程的问题,在如今充电充电设施还没那么完善的社会,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一直是消费者关心的问题,也是阻碍消费者购买纯电动汽车的原因之一。
杂音v
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关税提升三倍至100%,美国此举是否因为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出海过分紧张? 其实看这两张图,就能知道美国有多紧张。 2023年全球汽车销量排行榜,美国只有3家,而中国占据了5家。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毫无疑问是比亚迪,已经干到了全球前十,而且这个销量几乎全都是电动汽车撑起来的。 在电动汽车领域,比亚迪更是一骑绝尘,以绝对的优势排在第一位。 要知道,电动汽车本身并非新鲜的概念,但全球的电动汽车开始普及,特斯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换句话说,电动汽车曾经是美国的一张王牌,要是中国不发展电动汽车,那谁也不敢说美国是不是会产生第二第三个特斯拉。 好玩的是,占据优势的美国被我们反超,现在我们不仅把大小王拽在了手里,还拿到了好几个炸弹,这你让美国怎么玩? 只能掀桌子了! 一次提升3倍关税,这在人类历史上都很少见(不是没有,比如加拿大就曾经对美国进口的16种产品的关税提高3倍),但提升到100%的,我是没查到相关信息,有知道的朋友可以分享一下。 这已经不是限制了,这就是赤裸裸地封闭,压根就没想要中国汽车进入美国。 不过这些完全阻止不了中国的电动汽车,以比亚迪为例,2024年第一季度,比亚迪汽车出口达9.9万辆,同比增长达130%。 其中欧洲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销量颇高。 不管欧洲佬嘴上怎么说,电动汽车目前他们不会拒绝。 除了欧洲外,东南亚、中亚等地区也是比亚迪的战场,截至今年4月,比亚迪已在泰国、乌兹别克斯坦、匈牙利和巴西等国家投资建厂。 美国的确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美国并不是世界唯一。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普惠科技产品,未来必然会席卷全球,这是谁也无法阻挡的趋势。 #美方为维护单极霸权已失去理智##
直爽青山idH
特斯拉太“过分”了,5毛钱一度电,居然能跑9公里 买车容易养车贵,不过最近电动汽车每度电续航里程的排行榜中,特斯拉的养车成本直接暴露了,一度电,五毛钱,特斯拉Model 3居然跑了9.27公里,特斯拉Model Y一度电可以跑9.08公里。 关键是这两款车的续航里程,直接跟第三名车型拉开了将近2公里的差距,跟最后一名甚至拉开了5公里多的差距。 优秀的有点过分了,不过,这样省到没朋友,车主倒是笑嘻嘻的点赞了。
李老猫说车
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差不多是28%,2023年来到了36%左右,而到今年3月份,这一数据竟然上到了48.2%。在近日举行的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比亚迪王传福表示,未来三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可能突破50%,未来有可能会更高!将形成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主导地位。 听到这话,我本来还有所怀疑,有这么猛吗?不过看到上周乘用车终端销量排行榜后,我开始相信了。周销量前十名,比亚迪占了七席,还有一台特斯拉Model Y,一台问界M7,只有轩逸一台燃油车,还排在第十名,大众朗逸跌出前十,排在第11位。目前事实就是这么个情况,不信也不行了。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新能源汽车马上占半壁江山了,你还会买燃油车吗? 先听听欧阳明高院士关于插电混动和燃油车之间的对比分析。 经济性方面,插电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普遍高于燃油车发动机。插混专用发动机采用阿特金森循环比燃油车的奥拓循环效率更高,燃油车热效率超过40%比较困难,但插混发动机热效率已经接近45%。插混车型馈电状态下,发动机和车轮实现解耦,运行落点更经济。在油耗对比方面,比亚迪插混车型秦PLUS DM-i的百公里馈电油耗可以做到3.8L,吉利可以做到4.1L,广汽4.3L,奇瑞4.6L。在燃油车中,日产只能做到5L,大众5.3L,丰田5.5L,本田5.6L。 动力性方面,插电混动车型平均输出功率236千瓦,平均百公里加速成绩7.3秒。燃油车平均输出功率127千瓦,平均百公里加速成绩9.4秒。 可靠性方面,欧阳明高院士也找了统计图片。插电混动车型中比亚迪秦PLUS DM-i的发动机/电机故障率占比2.03%,变速箱故障率占比0.44%。汉DM-i的以上两项故障率占比分别为2.83%,0.17%。吉利银河L7分别为3.16%,1.26%。魏派蓝山DHT PHEV分别为0.77%,0.09%。燃油车中,日产轩逸两项故障率分别为36.8%,32%。朗逸为15.1%,12.3%。造成插混车型故障率低的原因在于,目前插混车型以串并联架构为主,可以串联,也可纯电,也可串联,同时变速机构比燃油车简单的多。 售价方面,像同级别的秦PLUS DM-i和轩逸对比,秦PLUS DM-i起售价7.98万,轩逸起售价10.86万,朗逸起售价9.399万。 电动性方面,插混车型搭载电量越来越高,纯电续航越来越长,到2023年插混车型平均纯电续航127.5公里,能覆盖70%的日常出行。高电量车型带有直流快充,随着充电桩数量增加,充电便利性也在提升。跑长途时,插电混动车型可以采用混动模式,没有太多续航焦虑。 智能化方面,电动汽车具有智能化的先天优势,电机控制精度和反应时间都要比燃油发动机更强。2023年燃油车L2级以上ADAS渗透率36.8%,新能源汽车为55.3%。 起火率方面,引用国家消防救援局数据,2023年一季度燃油车自燃18360台,新能源汽车自燃640台。结合保有量,得出新能源汽车起火率为万分之0.44,燃油车为万分之0.58。 效率方面,可再生能源直接电动化当前全生命周期效率为77%,制氢能效率为33%,制柴油效率为20%,制汽油效率为16%。 在碳排放方面,电动汽车比燃油车碳减排超过40%。 以上是欧阳明高院士的观点,认为目前插混车型的产品力,安全,效率,排放等方面要高于传统燃油车型。 再谈谈个人观点,目前汽车电动化确实是一个大趋势,新能源汽车在动力,智能化,配置,经济性等方面要比燃油车更出色。基于目前新能源车价格不比燃油车贵,甚至更便宜的事实,个人认为购买插电混动类型的新能源汽车要比燃油车更合适一些。 不知道大家对此怎么看?
猫眼看車
3.4-3.10日最新一周单车销量排行榜出炉,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至47.6%,前十名当中纯油车只有大众朗逸,轩逸和速腾全部跌出前十名! 其实仔细研究发现,朗逸、轩逸、帕萨特、速腾、锋兰达等油车,这一周销量都有微增的,少数油车是周度销量持平或者微跌,市场体量相对还是比较稳定,但可怕的是,新能源车直接井喷,吃掉了本属于这些油车的涨幅! 而且比亚迪有五款车上榜,秦plus系列如果把DM-i和EV加起来已经接近1.2万辆,是排第一的,而且目前这款车积累的订单大概是7.5万辆,比亚迪在荣耀版陆续推出后,海洋和王朝网总计订单大概是12万辆,这个数字还在涨。 问界订单同样保持比较稳定的输出,虽然极氪品牌没有进入前十,但新极氪001订单已经突破1.5万辆。 另外特斯拉model Y依然强悍,不仅让同级别油车汗颜,就是新能源车也拿他没办法。 最可怕的就是渗透率吧,估计这个月底会突破或达到50%,短周期内与纯油车平起平坐。 虽然形势开始出现逆转,但也应该看到,新能源车当中,插混和增程还是主流,纯电动汽车依然不可能在短周期内取得胜利。 此次新能源车挑起的价格战,目的就是锁死合资品牌吧!
直营店李杨
2024年1月3日,宋PLUS第80万辆新车在西安工厂下线。回顾2023年,宋PLUS车系也交出了亮丽的成绩单,累计销售427071辆,获得A级SUV年度销冠。与此同时,两款车型也在各自领域表现优异,宋PLUS DM-i荣膺2023年插混车型年度销冠,并连续32个月霸榜插混SUV销量冠军,宋PLUS EV则摘得2023年度17-21万级纯电SUV销量冠军。车圈“顶流”宋PLUS车系缘何能拿下多项冠军头衔?高价值产品力和优秀口碑,是其持续热销、销量常青的根本原因。 颠覆燃油车统治地位 双车战略引领主流SUV市场全新格局 通过创新的DM-i超级混动等核心技术,比亚迪为主流市场带来具有颠覆式体验的产品——拥有强劲产品实力和“油电同价”的宋PLUS,从而开辟了插混SUV的新蓝海。宋PLUS主打15-20万价格区间,这个区间巧妙切中主流合资紧凑型SUV的腹地,又脱离了自主燃油紧凑型SUV 13-15万元左右的厮杀地。 两款车型中,宋PLUS DM-i以远超燃油车的用车体验和高价值,牢牢占据15-20万SUV销冠地位,宋PLUS EV以持续破万的销量成绩,让高品质纯电SUV渗透进主流家用人群,为同级纯电SUV树立价值标杆。DM-i、EV双车战略共同发力,使得宋PLUS销量稳健攀升,月销量达到两大合资燃油SUV——本田CR-V和荣放RAV4的销量总和。 凭借用技术对话、以质取胜的高价值竞争模式,宋PLUS在主流SUV市场颠覆了燃油车的统治地位,完成了新能源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 冠军销量+均衡产品力+优秀口碑 宋PLUS成主流消费者首选 长期稳居销量排行榜首、全面均衡的产品力以及优秀的用户口碑,使得宋PLUS成为主流消费者购车首选。比亚迪以强大的技术实力及体系实力为宋PLUS赋能,让宋PLUS成为名副其实的冠军车型。品质方面,宋PLUS拥有全面均衡的产品力,能够为用户带来高品质用车体验,同时,在2023懂车帝冬测和2022汽车之家冬测中,宋PLUS DM-i均获得优异成绩,产品品质得到权威媒体评测验证。 能够保持稳健的热销态势,也离不开80万用户的优秀口碑。在各大专业平台论坛,用户纷纷表示宋PLUS质量可靠、冬季纯电续航达成率高,值得信赖。在《电动汽车用户联盟》的用户满意度调研中,宋PLUS DM-i冠军版的整体净推荐值NPS为68.52%,远高于竞品,车主推荐意愿非常高。来自比亚迪的一组数据显示,宋PLUS转介绍率超过50%,可见,宋PLUS不仅是主流消费者购车时的首选,更是他们推荐给亲朋好友时的首选。 无惧“内外夹击”激烈竞争 宋PLUS持续进阶强化标杆地位 事实上,宋PLUS的成功并不是一帆风顺,因为紧凑型SUV市场这片红海,竞争激烈程度完全可以用“内外夹击”来形容。一方面,原本在这个市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主流合资SUV,纷纷“降价保销量”,不少20万以上的合资SUV车型已下探至20万以内。另一方面,新能源也进入“内卷”时代,从2023年年中起,市场上陆续出现多款插混SUV新品,并取得了不错的销量,消费者对新能源SUV的产品力、使用体验要求日益严苛。 不过,从目前来看,这些并没有影响宋PLUS的冠军地位。因为,一来这个级别的消费者选择往往更加谨慎,他们更愿意相信和观望“别人的选择”,宋PLUS作为霸榜SUV,在主流市场已树立起标杆效应,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价值评判标准。 更重要的是,宋PLUS自身产品价值也在不断进化。去年6月,在推出冠军版时,比亚迪听取庞大用户群体的真实反馈,“有的放矢”进行产品升级,例如,带来更长纯电续航组合、更低用车成本、配备iPhone NFC数字钥匙、VTOL移动电站等,为消费者带来超越期待的用车体验,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在高价值产品力和好口碑的双重助推下,宋PLUS迎来了“80万辆”和2023年A级SUV销冠的双重喜讯。宋PLUS2024年必将持续保持热销趋势,向100万辆的目标发起冲锋。
如来说车Real
特斯拉两款车型,竟占美国电动汽车一半销量!太夸张了! 特斯拉在美国的销量到底有多夸张? 美国2023年电动汽车前十名排行榜出炉,特斯拉的Model Y和Model 3两款车竟然占据了美国全部电动汽车销量的一半以上。 也就是说,每三个美国人买电动汽车,就有两个最终选择了特斯拉。Model Y以39万辆登顶美国电动汽车销冠,Model 3以22万辆紧随其后。而且呢,在美国市场和中国市场都出现了同样的情况,以往都是低价车占据销冠的位置,这次却出现了30万到40万人民币区间的ModelY统治整个电动汽车市场的现象,这或许就是特斯拉的魅力。 网上没赢过,现实没输过。在美国的电动汽车销量的前十名中,还没有出现最近一两年崛起的电车新势力品牌,但是,在国内却截然不同,各种新势力不断的涌现,割完一波又一波,新出的电车品牌甚至已经数不过来了。 那么这些没有任何沉淀,全靠组装,一发布就号称全球领先的电车品牌,最终结果如何呢?
随波逐流25879336
最近想购车,其实不是很需要车,但是看身边人都有,愈发心动,奈何钱包不够厚,看车从15万的深蓝逐渐看到40万的蔚来,又回头看上了海豚海鸥。最近发布的电动汽车,动不动就是25万起步,30万起步,我不敢质疑汽车大厂的决定,毕竟人家是专业的,只是想了解一下,中国居民购买力已经这么强了吗。于是我就根据懂车帝排行榜2023年销量前100的车价格和销量做了个分析,看看大家都买了什么车,给观望群体一个参考。由于数据不在手机上,电脑放在家里,数据不够详细,等我回家补上。 先说大致数据,2023年销量前100共计销售1400万辆,中位数车辆售价约12.09万,也就是700万的人购车价格低于12万。 销量前100中,75%是20万以下的车型,17%是20-30万的车型,8%是30万以上的车型。 所以厂家想打造爆款,定价在30万以上,基本不可能,30万以上需要品牌溢价,只能定在20-30万才能兼顾利润和销量,而爆款,定价肯定要在10-20万区间才有可能。 虽然数据不全,但是也能说明一部分问题,毕竟大家买车都需要钱包的支持,而这份数据也看出了大部分人钱包的厚度。 周末回家会把详细数据补上,仅供大家探讨。
电车出海V
荷兰11月电动汽车市场:总份额占比46%,纯电份额占比34% 11月,荷兰电车注册量增加至12,902辆,同比增长34%,市场份额占到46%,这要归功于纯电新注册接近10,000辆(同比增长41%)。 特斯拉夺得销量排行榜第一名和第二名,领先于沃尔沃XC40和起亚Niro。 中国车的表现,有几个亮点。MG4排名第五,MG ZS EV刚好踏入前20的门槛,名爵另一款新车MG5注册116辆。 小鹏G9本月在荷兰获得新注册72辆。小鹏G9荷兰的起价为58,000欧元,比较小尺寸的特斯拉Model Y标准版高13,000欧元,比同尺寸的特斯拉Model X低44,000欧元;全规格G9 AWD Performance版售价为72,000欧元,比Model X低30,000欧元,非常有竞争力!
挪威11月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占比90.6%--大众、起亚、福特首次亮相 11月,挪威电动汽车渗透率达到90.6%,其中 BEV(纯电动汽车)占 81.6%,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占 9.1%。 Model Y再次成为最畅销汽车,销量为1,496辆,斯柯达Enyaq和丰田BZ4X分列第二和第三。 特斯拉在挪威非常受欢迎,即使在销量非高峰的月份,其销量也几乎超过后面3款车型的总和。 前20名中,有一款中国车值得提起--新款小鹏G9,11月销量增至298辆(10月为78辆,9月为12辆),排行榜位列第8位。 11月,挪威汽车市场新面孔出现三个: 首先是大众 ID.7,这款车非常热门,首批销售 73辆;起亚EV9也于11月在挪威首次亮相,首批销量为32辆;福特 F150 Lightning皮卡车首次亮相,共售出4辆,目前售价为1,183,000克朗(100,606欧元),这或许是其不会大量销售的一个原因。
比亚迪海洋瑞鼎城展厅
AUTOBEST是欧洲最大的独立汽车媒体评选机构,其评审团由来自31个国家的独立汽车媒体组成,以公正、中立和权威性享誉国际汽车界。“最值得购买汽车”奖 (Best Buy Car of Europe) 是AUTOBEST最具影响力的奖项。通过包括内外饰设计、驾驶感受、舒适性、科技程度、安全性、耐用性、环保指标等13个维度的评测项目,经过两天包括公开道路和专业封闭赛道的多轮测试,比亚迪海豚以总成绩第一名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作为比亚迪品牌拓展海外市场的先锋队员,海豚已在英国、法国、德国、挪威、巴西、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等多个重要市场上市。在保持极高关注度的同时,海豚收获了海外媒体和消费者的一致认可。特别是在泰国市场,海豚连续多个月蝉联纯电动汽车销售冠军。在此之前,比亚迪海豚还获得了英国汽车网站Carbuyer 评选的“2024年度最佳车型及最佳小型电动车”奖项,Driving Electric“英国2024年度最具价值电动车奖”, 巴西专业汽车杂志《AutoEsporte》“2024年度汽车大奖”, “巴西 2024 年汽车大奖”(Car Awards Brasil 2024)评选中被评为“最佳电动汽车”。 2023年11月,海豚销量再创新高,以35,246辆的成绩实现销量10连涨,连续9个月月销超3万辆,连续23次领跑A0级轿车排行榜,连续10次斩获A0级汽车月销冠军。截至目前,海豚的累计销量已超过56万辆,达到565,920辆。来自乘联会的数据显示,自海豚上市后,A0级轿车市场增长率在2022年迎来5年以来的首次正增长,2023年1-11月更是达到40.5%,较2022全年提升33.8个百分点。A0级轿车市场新能源车占比也从海豚上市初期的12.51%升至今年11月底的87.02%。海豚不仅激发了A0级轿车市场的活力,更推动了该级别市场的电动化高质量发展。
2023世界品牌500强排名揭秘,特斯拉超越奔驰位列第8名 最近由世界品牌实验室独家编制的2023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在美国纽约揭晓了。 在最新榜单中,汽车领域,特斯拉的崛起无疑是最令人瞩目的。特斯拉从2021年的72名,2022年杀到第十名,今年凭借其独特的电动汽车技术和颠覆性的商业模式,特斯拉已经超越了梅赛德斯-奔驰,位列汽车品牌第八。而梅赛德斯-奔驰则从2022年第八退到今年的第十名。 如来认为,作为后起之秀,特斯拉的品牌历史与奔驰这种百年车企相比确实略显单薄,但是在品牌技术、企业实力等综合方面来看已经有了一定的优势,如今在汽车领域排名在特斯拉之上的也仅仅只有丰田了。 不过特斯拉排名每年看涨的趋势,下一年超越仅仅领先一名的丰田也说不定,毕竟,今年年初特斯拉Model Y就已经把卡罗拉全球销冠的头衔给夺了过来。在前10个月已经成为欧洲销量最高的车型,预计将提前锁定2023年度欧洲最畅销车型。 而在国内,截止到2023年12月份,Model Y最新月销量为26353辆,2023年累计销量为346462辆,在SUV中,月销量排名第1名,年销量排名第1名。可以说成就了全球黑马之势,接下来特斯拉新车型逐渐研发、交付,整体实力势必会进一步提升,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德国11月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占比25.7%--政策浪潮仍在继续? 11月,德国电车市场份额达到25.7% ,其中纯电动汽车 (BEV) 占18.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PHEV) 占7.4%,同比大幅下降,尤其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斯柯达Enyaq在纯电动汽车销量排行榜上位居榜首,领先于特斯拉Model Y和宝马i4。 11月,比亚迪海豚德国首发销量为17辆,作为一款高性价比纯电动汽车,月销量有望达到数百或数千辆。 德国的电车补贴一直在缩减。 从2023年1月1日起,只有新的和二手的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才能获得购买补贴,由政府(三分之二)和企业(三分之一)共同提供资金进行补贴: • 售价≤40,000欧元的新车补贴: 6,750欧元; • 40,000 欧元≤售价≤65,000 欧元的新车补贴:4,500 欧元; • 从2023年9月1日起,只有个人购买者才能申请; • 从2024年1月1日起,补贴金额将再减少,同时申请条件将更加严格。 我们可以期待一下,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法国11月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创历史新高 29.7%--MG 4跻身BEV销量前4 11月,法国电车市场份额创下了29.7%的新纪录,其中纯电动汽车 (BEV) 占20.1%,销量同比增长 52%,达到30,770 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PHEV) 占 9.5%,同比增长 18%,达到 14,540 辆。 改款特斯拉Model 3是11月份最畅销的纯电动汽车,也是整体第二畅销的汽车,销量达6,081辆。 亚军和季军是Tesla Model Y和 Dacia Spring。这3款纯电动汽车均跻身法国11月份最畅销汽车排行榜前10名。 另一款国产车型MG 4跻身BEV销量前4,销量1,871辆。 法国新推出的环保补贴政策,下订单截止日期为12月15日,交付截止日期为3月15日。 因此,预计法国1月至3月中旬纯电动汽车注册量将有所增加。
特斯拉在美国上演碾压式销量,杀疯了 最近乘联会公布了特斯拉在国内交付8.2万辆的数据信息,如来也同步了解到了特斯拉在美国的销量进行对比。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特斯拉在美国老家市场那真是碾压般的存在。面对3.3亿人口的美国,今年上半年特斯拉销售了32.5万辆,在美国电动汽车销量排行榜中竟然是第二名的十倍,而把其他所有的电动汽车销量全部加起来,也只有特斯拉销量的一半多点。可以说,特斯拉在美国的电动汽车市场不存在任何的对手,不得不承认,这么对比来看,特斯拉真是创造了一个汽车界的神话! 如来认为,如果不是前几年国内有恶意造谣特斯拉产品性能相关问题舆论打压特斯拉的话,相信特斯拉在国内的销量还会更高。不过随着最近过往几大事件陆续水落石出,大家对特斯拉的认识也逐渐恢复客观公正,因为“产品过硬才是最好的广告,消费者的选择是最有效的公关。 ”实力是真的掩盖不住的!今年Model Y已经成为了包括燃油车在内的全球销量最高的车型,这完全足够说明了特斯拉的实力,而且今年特斯拉将冲击一年交付180万辆的目标,大家来说说特斯拉能实现吗?咱们评论区聊聊。
车问答
美国《消费者报告》称,电动汽车远不如燃油汽车可靠!发布的2024汽车可靠性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电动汽车的可靠性远不如内燃机汽车。 雷克萨斯、丰田和Mini是今年汽车可靠性品牌排行榜中最值得信赖的三个品牌。
懂车师傅
9月纯电动汽车销量排行榜前6名,都超过了2万辆大关!
特斯拉到底是不是豪华品牌? 如果不是的话,为什么会被不少人称之为高端品牌?在某些销量排行榜中也经常被归类为豪华车型,如果说是豪华品牌,内饰简约的model 3也就20万出头,国产品牌这么多三十万的车岂不是要豪华到泛滥? 其实,马斯克早就给出了标准答案。马斯克对特斯拉的定位并不是一家单纯的造车公司,特斯拉要做的是人人都能够开上的电动车,最终实现可持续能源的转变。也就是说特斯拉根本就没有想要跟所谓的豪华不豪华对标,对于通过真皮大沙发、车载冰箱、大尺寸屏幕来定义高端与否,不是特斯拉的feel。它的目标是改变人类出行方式,是通过把新技术新创新的造车工艺实现规模化,让普罗大众花更少的钱,享受更多技术带来的福利。如来认为,豪华≠好用,真正改变时代的产品一定是触及产品使用的本质的,特斯拉电动汽车显然就是瞄准出行的本质需求设计的,去伪存真,所以才有了一再飙升的销量。看待这里你是不是对特斯拉又有了新的认识?点赞关注,咱们一起聊聊特斯拉。
在南非,乘用电动汽车的销售开始发力。 2023年上半年,乘用纯电动汽车的总销量相当于2022年全年的总销量(2022年售出502辆)。 说到汽车销售,皮卡在南非不可忽略,每年汽车销售排行榜的前两位通常被皮卡占据。 上汽已指定一家南非经销商推广和销售其商用电动汽车Maxus,将为城市物流车队提供电动汽车。 MAXUS将首先向南非市场提供三种商用电动汽车车型:MAXUS e-delivery 3、MAXUS eDeliver 3和MAXUS T90EV。 MAXUS最初将专注于豪登省地区,在比勒陀利亚Menlyn开设南非首个纯电动汽车经销、展厅和服务中心之一,随后将在开普敦、德班和其他地区推出。
今年1月至6月,南非共售出265,970辆汽车。其中,501辆为纯电动汽车(BEV)。这意味着今年前6个月南非登记的所有车辆中只有0.2%是纯电动的。 这看起来可能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事实是,目前仅有7家OEM商在南非销售BEV,而且大多数都是售价超过100万兰特的高端车型,这确实是一个相当令人惊喜的数字。 此外,南非还对BEV征收高昂的进口税,包括“豪华税”,这意味着,BEV要比内燃机车缴纳更高的进口税。 在整个2022年,南非注册了502辆纯电动汽车。现在,这一数字在今年短短6个月内就达到了同样的水平,这意味着我们很有可能看到今年在南非注册的纯电动汽车数量至少翻一番。 分品牌来看,宝马凭借iX3和iX等车型继续在南非的销售排行榜上占据主导地位。同样来自宝马集团的MINI也在继续稳步发展,沃尔沃的XC40和C40纯电动汽车发展势头也不错。奔驰和奥迪位居前五。 表里的起亚和长城车型可能是展车,因为它们尚未开始在南非交付。长城的欧拉好猫已经确认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在南非上市,但起亚还没有消息。 南非确实需要更多的纯电动汽车车型,尤其是那些更实惠的车型。好消息是,价格更实惠的纯电动汽车即将上市,比如最近推出的比亚迪Atto 3,起价将低于80万兰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