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提车日记5月21日郑州首批非创始版提车,目前行驶3500公里,长途城区里程对半,只要能NOA的路段基本都开NOA,综合汇报一下选车经历和使用感受 【购买动机】 纯电/增程? 没怎么开过电车的时候感觉混动比较合适,但是有过一段电车使用体验尤其是长途体验后,其实长途的时候跑三四百公里补能一次兼顾休息刚刚好。我认为买车要么纯油要么纯电,只有一种情况考虑混动:就是购车预算有限无法购买合适续航的纯电车,且能安装家充桩。 为什么选小米? 上台车是15年购入14款520i旅行版,9年车龄真的是除了情怀啥也不剩了,决定增购电车的时候目标选择还有宝马IX40和蔚来ET5T。 选IX因为目前终端优惠十分给力,放弃的原因是感觉这车开个四五年后残值≈0,内心不太好接受。 ET5T是少有的纯电旅行车,外形漂亮质感好,放弃也是因为性价比和担心背刺。 选小米是去试驾IX的路上顺路去看了下,老婆和家里的小朋友看完全都把持不住,了解后感觉小米值得一试遂定车。 小米对比其他车配置并不特别亮眼,性价比也不算突出,但是纵观目前所有车型,小米提供的情绪价值独一无二,一方面上市前期的稀缺性让人短暂体验被围观的满足感,另一方面订单火爆让人不用太担心被背刺,开一两年换车也不会太过血亏,从4-5-6月的销售政策来看,减少必要配置的赠送相当于变相涨价。 为什么选标准版? 单说su7三个配置,我感觉性价比最高的是MAX,但是个人选择上没有为性能买单的冲动,PRO交车晚不想等,并且我认为城区自动驾驶使用场景非常有限,高架和快速路NOA使用倒是没问题,普通城市道路上路况复杂体验估计不会太好,只有机动车非机动车完全分流的主干路用起来可以,但凡红绿灯路口过电动车和行人,这自动驾驶就比自己开还不省心,综合下来如果用车不是一线城市,不要对城区NOA抱有太高期望。 【用车体验】 续航能耗 4-5月平均气温20℃以上,目前3500公里高速和城区基本对半,动能回收100%,偶尔运动模式,高速能耗15左右,城区12左右,生涯累计13多。 补能方面 快充扎上就120的充电速度,充到70%开始掉到80左右,80-100%充满差不多要20多分钟,20-80%充满差不多30分钟。没体验过800v,但400v的感觉够用。 驾驶感受 一句话总结:目前体验到的最接近特斯拉驾驶感受的国产车。加速和电门方面是所有电车的优势,随便拉出来一款电车加速上的体验都完胜同价位油车,不过电车电门前段空大很常见,小米这方面做的不错。转向和底盘,底盘也属于偏硬但是比特斯拉处理颠簸强,转向体验不错有宝马的味道。 动能回收 回收力度可调节,我一直是单踏板,看很多车友分项能耗偏高,我感觉一方面是开的猛另一方面是动能回收使用习惯不同,很多车友不开或者开的弱回收,一开始会不习惯,但是脚法习惯之后单踏板模式很香,单踏板不但可以优化能耗表现,同时可以使减速更线性驾乘体验更加。 车机 车机流畅,我一直用的小米手机,互联互通体验绝佳,行车过程中也可以手机投屏到车机屏幕上,如果没有太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完全不需要用手机支架,行车过程中通过应用投屏可以把卡片拉大到2/3屏来胜任副驾娱乐屏。 智能设备使用建议 推荐顺序小米手机/穿戴设备/遥控钥匙,小米手机可以更好的匹配和释放车机生态,体验绝佳。手表手环可以优化用车体验,解决了运动党跑步的时候手机放哪里的问题,另外开启可穿戴设备蓝牙解锁手机的功能,在大屏上解锁手机屏幕的时候不需要手势验证了,体验升级。 最没用的是遥控钥匙,他能干的手机全都能干,400块钱买个手环,700块钱买个手表不香吗。 【缺陷】 高速noa时110码开始方向盘抖动明显,左右摇摆幅度较大,我去门店整备了两次动平衡依然没有解决,开自动驾驶的时候由于是手轻轻搭在方向盘上,方向盘缺乏手掌的限位左右摆动比较明显,社区里有部分车友也反应此情况,但目前官方还没有给出解决方案,希望尽快解决。 唤起电话呼叫体验不好,这么常用的功能竟然需要打开车机的二级菜单才能进去,我不喜欢喊小爱,就想点一下就打开最近联系人。 【优化建议】 ①液晶仪表显示内容单一,样式单一,尽快OTA开放更多功能增加可玩性,NOA的时候仪表看不到能耗,没有歌曲信息,这些我感觉完全可以开放自定义。 ②OTA支持方向盘按键自定义,比较实用的功能比如一键点亮我喜欢音乐,一键返回车机主页,一键打开最近通话等。 ③建议商城里的中控屏实体按键按钮全都支持自定义,建议中控扶手上的空调实体按键支持自定义,产品经理眼里只有空调嘛?增加自定义比如:一键返回车机主页,一键最近联系人,一键点亮音乐收藏,一键打开360影像,一键自动泊车,一键保存行车记录,主驾驶座椅记忆等等 【总结】 瑕不掩瑜,su7不错,期待完善
#我与007的日常一、选车购车之初 此前我是纯小白,因为工作调动,每天需要通勤70公里,才开始考虑买车事宜。 一开始因为网络上对纯电车的负面舆论较多,没敢考虑纯电,考虑的是插混。在比亚迪、丰田、本田、吉利银河、领克的插混车型之间纠结。最终因为吉利系的安全,以及想要一步到位买B级车,选中的是领克08。 但是认真考虑了自己的用车场景后,感觉纯电比插混更适合我。每天70公里的通勤,很少长途,且插混充电慢。于是我开始把目光看向了跟领克同家族的极氪。 在商场见到极氪001、007的展车之后,一开始就被他们的颜值征服了。分别试驾完后,他们的加速和操控,都让我觉得,他们长成了我喜欢的样子,就好像是,我所设想的、我所想要的梦中情车,刚刚好不偏不倚,就是他们。考虑到预算不足以上001,同时4月1日时007后驱增强版出现,最终决定购买007。 二、硬件配置 电池方面,极氪007全系标配800V电池,充电速度略快,而且还有官方极冲站,实际续航也达到了四百多公里。这样,整体用车和补能体验就不至于让人产生不适了,可以一周一充,充电时找个奶茶店玩一会手机,就可以充满了。 空间方面,前排空间肯定没问题,后排空间其实也相当充足,甚至可以在后排翘二郎腿....后备箱虽然不算大,但看样子其实也够用,只要不是像搬家那样需要摆放太大的物件,也足够胜任日常需求了。毕竟为了驾驶操控体验选了轿车,至少就得在后备箱空间上做妥协,没办法既要又要。 内饰方面,几乎完胜同加钱的其他品牌其他产品,大面积的翻毛皮,就让我试驾时眼前一亮,不会有任何一点廉价的塑料感。就是中控台设计过分简陋,毫无个性,这方面确实比不过001... 三、驾驶者之车 吉利系的车,本来就以优秀的底盘作为卖点,更何况这是吉利中的高端品牌极氪,更何况,这是轿车。用车一个月,跑了接近二千公里,也给几个朋友试驾过,一致认同的是油门跟脚、刹车灵敏、转向不会有虚位,运动模式下,踩地板电会有一种开战斗机的感觉... 美中不足的是,后驱版本的底盘偏软,比四驱版本的舒适模式还要软...经过减速带或者沙井盖的时候,会有很明显的晃动... 四、并非纳智捷 用车一个月,跑了接近二千公里,百公里电耗大概是14.5度,我朋友的001电耗是百公里20度....相比之下,007还真的不能被称为电动纳智捷。 五、改装成本 夏季的广东,极度炎热,头三周没有贴隔热膜,耳朵都晒伤了...下班时回到车里,车内温度去到了40°..... 于是在本地车友的推荐下,选择了某进口品牌隔热膜,没贴后档和天幕,三千元。一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冤大头,明明朋友才几百元就搞掂的隔热膜,我居然花了三千...直到后来朋友跟我说,他贴膜之后前挡出现了气泡....我才知道什么叫一分钱一分货.... 六、车机 车机系统,应该是极氪最大的短板了... 此前试用过领克、问界的车机,相比之下,实话实说,极氪的车机除了还算流畅这个唯一的优点之外,可以算是简陋...甚至比较蠢了...“抱歉,EVA听不懂” 七、值得推荐之处 1、全栈800V的电池,低配即完全体,配上极氪官方的极冲站,补能效率高 2、国产品牌里一流的底盘,在加速、刹车、转向、过弯道等驾驶体验上完全可以称之为驾驶者之车 3.独具一格的外观。网上一直说,007外观很丑,尤其肥大的尾部。但看多了觉得,越来越好看。尤其在公司的停车场里,跟众多车相比之下一看,反而觉得007的尾部波浪纹的设计,极具个性,辨识度极高。 八、不尽完美之处 1、车机系统有待优化。虽然流畅度方面还行,但是内容比较少。 2、四驱版才是完全体。当初出于节省预算的考虑,买的后驱版,现在是非常后悔,四驱版本的007,驾驶体验可以说是国产顶流,但是后驱版的007,底盘太软了,滤震效果不佳。 3、销售和交付不够专业。当初销售上门给我试驾之后就让我用他的邀请码来注册,然后直接叫我下定付钱,没有告知我下定之后不能退订。这种做法是未尽告知事宜了吧?而且如果我是用朋友的邀请码来注册账号购车的话,我朋友就可以获得6000积分,相当于600元人民币。用了销售的邀请码,同时他也没有给我返还积分,本质上而言我是损失了600元。同时,极氪的销售似乎对于自家产品的优点不够熟悉,除了会背参数之外,对于汽车的理解连普通的汽车爱好者都不如。 另外,我购车提车是4月中下旬的时间,很多销售和交付,都知道深圳宝安区即将推出购车补贴,如果我是在4月28日之后才付尾款出发票的话,我是可以申请到至少4000元的补贴的。但我的专属交付,似乎根本不知道这一消息,还是说知道但是为了尽快完成交付任务?在催我尽快付尾款,导致我损失了申请宝安补贴的机会。 这一一前一后,我算是损失了4600元。 九、总结 极氪007是一台好车,如果让我再重选一次,我依然还是会选择007,但是会继续加预算上四驱。 请圈主推荐
提问#选车来问!各位大哥真成发问给点意见 坐标北京家庭唯一一辆车,上下班用车居多有停车位能按充电桩 每年开两万多公里 有自驾出去玩的打算 希望养车成本不要太高现在开的是亲戚家的比亚迪e5 将近六年开下来挺满意的一直也没有过什么问题就加过一次佛换过一块儿小电瓶别的问题基本没有基本上都是家充每个月电费基本上二百多三百 一年一次保养感觉挺省钱的这次买车预算二十到二十五 预计用个八到十年 最好是suv 很纠结打算混动看看领克08 传祺Gs9 比亚迪唐Dmp 亚洲龙混动 锐界L混动纯电打算看 比亚迪宋L 智己Ls6 智己L6 极氪001 小鹏G9 对于智驾不感冒能有座椅加热通风方向盘加热 音响好 车灯比较亮就行 一般情况下走的路况还可以尤其上班早上走的时候路况杠杠好 出去玩也尽可能避开高峰车流量大的时候走 现在开车不太急了但是对动力的需求也有(我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有没有了解的大哥给点推荐 万分感谢!!!
#XC60用车心得购车原因: 大学毕业,新婚燕尔,需要一辆车通勤,偶尔周边玩玩,通过参考现在汽车价格,感觉很合适,选车也就提上日程了。 选车过程: 备选车有雷克萨斯es,凯迪拉克ct5,沃尔沃。 首先去了雷克萨斯,试驾的时候加速发动机感觉是在嘶吼,销售也很尴尬,由于这辆车跑高速的频率还很高,由于动力太差所以pass。凯迪拉克是一个周末的十一点去的,去了想试驾一下,销售居然说没有车,今天试驾不了(顿时体验就不好),接着谈了一下价格,纯纯拿我当大怨种(估计是认为我不是来买 车的),所以也就pass了,最后来了沃尔沃。首先试驾了s60,车子很小,开起来也算灵活,加速什么的也ok,试驾完也没挑出什么太大毛病。晚上回去商量了一下,媳妇说还是喜欢xc60,然后对比了一下,发现这两款差距还是挺大的,随后问了问销售价格,感觉也能接受,第二天又去试驾了一下xc60,当天付款,车就这么定下来了。 购车过程: 选定好了以后,接下来就是谈价格了。前天晚上自己也了解了一下价格,第二天直接谈的也很愉快,所以直接就下定了。最终分期,裸车27.5,大票多开一万,裸车➕保险➕购置税➕两年分期利息🟰上路33。送了冬季包,一套7.5车衣,全车脚垫后备箱垫,车窗膜,宝华中置,水晶档杆,360全景,行车记录仪,保养包。 用车体验: 【外观内饰】 开始想选银色,但是没有现车,又着急提车,所以在黑白之间选了白色,现在觉得白色很大气,内饰是我喜欢的风格,个人不喜欢现在新能源内饰各种屏一块堆。 【静态感受】 车内主副驾驶储物空间放三四瓶水没问题,就是要小心中控杯架前边的小缝隙,放卡片啥的很容易掉下去;座椅坐起来很敦实,支撑性也很好,我开车习惯把座椅的腰托顶到头,实测高速跑四个小时腰不疼,以前开轿车,开半小时腰就酸,这点沃尔沃的座椅坐的很到位,后排买了车以后我就做了一次,空间一般,短途够用,长途估计会很累,所以在意空间的朋友要多看看这点;后备箱空间还是很大的,提车当晚就去跑山,两个人晚上把后排放倒后睡在车里空间够用,平常放东西基本没啥问题。 【驾驶感受】 市内开,方向盘非常轻,走土路坑路悬架很好,支撑性足。但红绿灯起步会顿挫一下,后边升级系统后感觉好了很多;由于是SUV车身比较高,转弯一般,不像轿车那样灵活;自动刹车很灵敏,买了以后已经触发过好几次了,安全感满满,平常踩刹车也很线性;动力方面,由于平常大部分是高速,所以我能体验到的就是窝窝加速很猛,动力很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高速真的很稳,好像有一只大手一只在摁着车一样;隔音方面,市内还好,高速噪音还是有的,因为一上车就开音乐,所以这方面就不多做评价了。 【辅助驾驶】 沃尔沃的CityLife给我的感觉就是稳重可靠,虽然不像新能源智驾那么智能,但是给人的感觉就是成熟稳重,设定好时速与前车的距离,车会自己加减速,像一个老驾驶员一样,高速轻松不少。现在只要是高速环路,我大部分的时候都会打开领航辅助,车道保持也很好,防止走神变道。 【车机使用】 目前已经开了将近八千公里,车开着没碰到什么问题,车机还是要吐槽一下,功能太少,而且每次更新都很慢,要不等推送,要不自己去店里,app功能也很少。 【油耗】 市区开纯红绿灯估计要12个油耗,环路开8个左右,高速7个,现在自己在高速开,也就6个左右,高速可以说非常省油。 【总结】 提车已经八九个月了,对我来说这是一台很好的车,不后悔的车,对比现在新能源各种强大的功能,我认为一台稳定的,有历史底蕴的车对我来说更加重要,家人开我放心,我开家人放心,这就够了。 ~~最后感谢圈主陈懂懂biu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