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选车背景】 作为一对80后夫妻,一直想拥有一辆自己的家用车,用来实行代步并实现想走就走的短途游玩。可惜一直没有条件达成。今年终于可以实现,于是准备入手买辆 【选车过程】 跟大多数人一样,购车之前,都是下载懂车帝,看销售排行榜,看车评。但看的越多,听的越多,越眼花,始终无法决定自己想要什么。 因为家里原因,相比而言各大汽车品牌,更加趋向于大众品牌,毕竟车企也算是老牌。自己本身也没抗拒感。因为是人生的第一辆车,就利用休息时间两口子去了本地的大众4S店去看展车。接待的是位小姐姐,在进4S后看着展车,小姐姐很耐心的讲解(因为之前对车没有过多了解,讲解的过程只能用嗯,挺好来回应),就感觉自己是个好奇宝宝,当时看到POLO,就打开车门进去试试驾驶位,结果发现好小,果断放弃(毕竟已经是一个五口之家,虽说车价不超10万,但空间已经不适合现在家庭所需) 转身又看了帕萨特,中规中矩的标准汽车。在媳妇叫我回头的瞬间,跟着她的目光,看到的红色的无边框大溜背后背箱的凌度L,当场就被它的车型所吸引,虽说在懂车帝上也有看过,但看到现车的瞬间还是被惊艳到了,也许是销售小姐姐看出了我们的爱好,当场就进行凌度L的讲解。但听到次顶配的酷辣要17万的价格,一下子超过了我们的预算,败兴而归。第一次的看车之旅便草草结束 回家之后,每天就在懂车帝,抖音去了解凌度L的各种介绍,地方补贴。心里久久不忘辣馒头的模样,并与销售小姐姐的私下交流,了解了炫辣板的落地价格在15万多,还是有点心动的,毕竟外观没有区别。但比酷辣少了自动感应门,轮毂,氛围灯,前后车的灯条,大众标志的灯光,我们两夫妻还是决定提高了自己预算,决定一步到位提到酷辣的预算。 【提车经历】 经过半个月的煎熬,我们第二次去了4S店,之前一次只给了报价,其实那个价格我们已经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秉着价比三家的原则,去过了市里的一家,发现还是本地的稍微便宜些。软磨硬泡之下,最终价格我们还是挺满意的。供代价参考下,胡椒白裸车142600,保险5800,购置税11000多,其他杂项3000,算下来163000落地,送了灭火器,膜,行车记录仪。 【静态体验】 车内空间 虽然凌度L的定位是紧凑型的轿跑,但是从4787x1831x1469的官方数据来看,属于A+级轿车,实车看起来也是很大很宽。进去车内,对于我这个172的身高来说,主驾驶位置吊证至合适位置,头部空间还是有一拳多。相应的副驾驶,后排头部腿部的空间还是没有很大问题的,毕竟家里也没有180的高个人员,而且后排的地台隆起也不算很高。对于自家的乘坐感受还是没有问题的 外观感受 我承认,我和我老婆还是属于颜值党。买这个车,很大的原因还是他酷炫拉风的外观,凶恶的前嘴,发光车标,无框车门,溜背造型,贯穿式尾灯,每一项都直击我的审美!夜晚出行,他就是整条街最靓的车!我们两夫妻最钟意的还是这个车的无边框车门设计,简直帅的不要不要的! 3.整体布局 整体内部布局是经过最新定义的双联屏加上多功能方向盘。双联屏是10.2+12寸的组合。仪表盘显示功能比较丰富,可以显示车速,转速,平均油耗,小计里程等内容,还有好几种显示主题,很多功能都能在方向盘上操作 【动态体验】 动力表现:起步0-20码,扔有1s的动力响应延迟,有明显的顿挫感;运动模式时,延迟会明显改善,但是低速顿挫依然存在。虽然这个车只有1.4T的排量,但推背感十足,100码以上提速仍然很有信心。 NVH表现:说到噪音部分,速度在50码之后,胎噪很明显,开了音乐勉强还是可以接受。高速上的噪音90%来源于胎噪,在市区低速驾驶时,几乎没有噪音。 辅助驾驶:配置L2级的辅助驾驶,车道保持,ACC自适应巡航,主动刹车等功能应有尽有。 【油耗表现】 4S店推荐95#,购车截止已经有70天了,行驶了800多公里,剩余260里程,共计加油781RMB,正常上班代步3公里油耗在9L左右,而一家去老丈人家13KM,的油耗在5.8-6L左右浮动,自我感觉,凌度L在油耗方面还是可以的,驾驶距离越远越省油,当然油耗方面还是与道路交通有很大关系的。 【新车优缺点】 优点 1.颜值即巅峰,对于这块,每个人的观点都不同,各有所爱吧。但大众凌度这款绝对超过了以往的模型,尤其是前脸的这张鲶鱼嘴,挺有争议。 2.内饰方面,同样也突破的以往的分屏,而采用了双联屏,跟上了主题,整体的内饰精致感也有所提升 缺点 1.车机的功能比较简单,与国产车型的车机相比,功能娱乐方面略低一筹。 2.物理按键简化太多,都是触摸按键,增加了误操作的风险,有了不稳定的因素 总体来说,对于人生的第一辆车,凌度L这款不论是外观,驾驶感受方面在我们一家的心目中还是挺符合预期的!!!在此,特别感谢圈主大大马斯凯迪的推荐
#小米SU7提车日记5月21日郑州首批非创始版提车,目前行驶3500公里,长途城区里程对半,只要能NOA的路段基本都开NOA,综合汇报一下选车经历和使用感受 【购买动机】 纯电/增程? 没怎么开过电车的时候感觉混动比较合适,但是有过一段电车使用体验尤其是长途体验后,其实长途的时候跑三四百公里补能一次兼顾休息刚刚好。我认为买车要么纯油要么纯电,只有一种情况考虑混动:就是购车预算有限无法购买合适续航的纯电车,且能安装家充桩。 为什么选小米? 上台车是15年购入14款520i旅行版,9年车龄真的是除了情怀啥也不剩了,决定增购电车的时候目标选择还有宝马IX40和蔚来ET5T。 选IX因为目前终端优惠十分给力,放弃的原因是感觉这车开个四五年后残值≈0,内心不太好接受。 ET5T是少有的纯电旅行车,外形漂亮质感好,放弃也是因为性价比和担心背刺。 选小米是去试驾IX的路上顺路去看了下,老婆和家里的小朋友看完全都把持不住,了解后感觉小米值得一试遂定车。 小米对比其他车配置并不特别亮眼,性价比也不算突出,但是纵观目前所有车型,小米提供的情绪价值独一无二,一方面上市前期的稀缺性让人短暂体验被围观的满足感,另一方面订单火爆让人不用太担心被背刺,开一两年换车也不会太过血亏,从4-5-6月的销售政策来看,减少必要配置的赠送相当于变相涨价。 为什么选标准版? 单说su7三个配置,我感觉性价比最高的是MAX,但是个人选择上没有为性能买单的冲动,PRO交车晚不想等,并且我认为城区自动驾驶使用场景非常有限,高架和快速路NOA使用倒是没问题,普通城市道路上路况复杂体验估计不会太好,只有机动车非机动车完全分流的主干路用起来可以,但凡红绿灯路口过电动车和行人,这自动驾驶就比自己开还不省心,综合下来如果用车不是一线城市,不要对城区NOA抱有太高期望。 【用车体验】 续航能耗 4-5月平均气温20℃以上,目前3500公里高速和城区基本对半,动能回收100%,偶尔运动模式,高速能耗15左右,城区12左右,生涯累计13多。 补能方面 快充扎上就120的充电速度,充到70%开始掉到80左右,80-100%充满差不多要20多分钟,20-80%充满差不多30分钟。没体验过800v,但400v的感觉够用。 驾驶感受 一句话总结:目前体验到的最接近特斯拉驾驶感受的国产车。加速和电门方面是所有电车的优势,随便拉出来一款电车加速上的体验都完胜同价位油车,不过电车电门前段空大很常见,小米这方面做的不错。转向和底盘,底盘也属于偏硬但是比特斯拉处理颠簸强,转向体验不错有宝马的味道。 动能回收 回收力度可调节,我一直是单踏板,看很多车友分项能耗偏高,我感觉一方面是开的猛另一方面是动能回收使用习惯不同,很多车友不开或者开的弱回收,一开始会不习惯,但是脚法习惯之后单踏板模式很香,单踏板不但可以优化能耗表现,同时可以使减速更线性驾乘体验更加。 车机 车机流畅,我一直用的小米手机,互联互通体验绝佳,行车过程中也可以手机投屏到车机屏幕上,如果没有太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完全不需要用手机支架,行车过程中通过应用投屏可以把卡片拉大到2/3屏来胜任副驾娱乐屏。 智能设备使用建议 推荐顺序小米手机/穿戴设备/遥控钥匙,小米手机可以更好的匹配和释放车机生态,体验绝佳。手表手环可以优化用车体验,解决了运动党跑步的时候手机放哪里的问题,另外开启可穿戴设备蓝牙解锁手机的功能,在大屏上解锁手机屏幕的时候不需要手势验证了,体验升级。 最没用的是遥控钥匙,他能干的手机全都能干,400块钱买个手环,700块钱买个手表不香吗。 【缺陷】 高速noa时110码开始方向盘抖动明显,左右摇摆幅度较大,我去门店整备了两次动平衡依然没有解决,开自动驾驶的时候由于是手轻轻搭在方向盘上,方向盘缺乏手掌的限位左右摆动比较明显,社区里有部分车友也反应此情况,但目前官方还没有给出解决方案,希望尽快解决。 唤起电话呼叫体验不好,这么常用的功能竟然需要打开车机的二级菜单才能进去,我不喜欢喊小爱,就想点一下就打开最近联系人。 【优化建议】 ①液晶仪表显示内容单一,样式单一,尽快OTA开放更多功能增加可玩性,NOA的时候仪表看不到能耗,没有歌曲信息,这些我感觉完全可以开放自定义。 ②OTA支持方向盘按键自定义,比较实用的功能比如一键点亮我喜欢音乐,一键返回车机主页,一键打开最近通话等。 ③建议商城里的中控屏实体按键按钮全都支持自定义,建议中控扶手上的空调实体按键支持自定义,产品经理眼里只有空调嘛?增加自定义比如:一键返回车机主页,一键最近联系人,一键点亮音乐收藏,一键打开360影像,一键自动泊车,一键保存行车记录,主驾驶座椅记忆等等 【总结】 瑕不掩瑜,su7不错,期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