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写点评谈燃油车是否会被取代 开的是燃油车,21款哈弗三代H6 2.0T,开车的时候,总想找找它的毛病,比如,异响、烧机油或离合器不挂档等,可它就是没有,平顺、加速等,都顺顺当当。 当然,现在没问题,不代表以后没问题。 一直认为,用它时,对它要好,科学使用,定时保养;在日常使用中一直坚持、并养成习惯:市区行等红绿灯时,只要是超过约三十秒的,一定扭到N档;加速一定缓给油;长途行驶到达目的地时,停车一定不要立即关掉发动机,要让它继续怠速1~2分钟左右等。经常汲取有经验的维修师傅提供的经验、教训;观察车子的行驶状态,遇到问题,及时维护,不耽误,不过度,这样就会延长爱车寿命,它就会忠实地驮着你跑。 燃油车的使用维护问题,在这里就不讨论了,咱说说在平台上经常参与油电之争吧。大家经常说起这样一个命题。 燃油车会不会被取代。 燃油派的意见是:由于电池车的安全、使用、价格等问题,使得相当一部分人仍然会选择燃油车。电池派的意见是:燃油车是排放污染源,且国家油品有进口压力,燃油车关键技术仍然被国外卡脖子,应该禁止燃油车。 对此,我倾向于前者,但不反对发展电池车;油电各有长短,长期并存。 我反对因发展电池车而禁售燃油车,且认为,禁售燃油车不会对发展电池车有什么积极影响,要买的、不要买的和犹豫是否要买的,都有其相对固定人群。并有充分理由认为燃油车将继续存在。理由如下: 一 国家经济发展多样性不允许。国家经济发展及治理应多举措并举,不能用损毁经济为代价换取碳中和。相信相关部门不会贸然采取激进政策,来改变现行汽车市场经济运行状态。 二 国家经济发展仍处在中低水平决定了油电必将并存。 三 各地方经济发展长期不均衡性决定了油电长期并存。 四 电池车诸多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如安全、使用性等,电池技术有待提高,相应法律法规还未跟上。至于固态电池问世,就像电池车一样,还需时间检验。由于固态电池核心问题还停留在理论阶段,所以,现在谈它为时尚早。 五 代步工具多样性决定了油电并存。如军用车辆、航空器及航海器的使用等。 六 空气污染源多样性决定了燃油车可协调存在,并与其他污染源协调治理并举。 基于上述,我认为油车是不会被取代,只是适当减少。在大城市中应存在应不少于三十年。这与固态电池是否研制状态及初级状态、是否商品化都没有关系。 我为何选择燃油车,理由如下: 一 相对安全。只要科学驾驶,小心开车,遵纪守法;适时维护,拒绝改装,总体就是安全的。 二 无补能焦虑。补能站点密集、均匀,且补能快捷,里程预测,合理安排方便。 二 全部使用过程的维修费用不会超出预期,并且相对低廉。最高费用不过发动机或变速箱大修,即便有传感器及雷达更换,其费用也不会令你目瞪口呆。 三 燃油费可自己控制。贵则少开,廉则可多开,也不会超出预期太多。 四 总体不可预测因素少。无论技术、维修及能耗等总体费用支出,均在预期之内,车主心理负担不重。 若问我是否有可能成为电池车主?……有可能,但不是现在。 我想说,我们仅仅是消费者,对不好用甚至有危险的商品,有权选择不用;有权选择好用的,而不必被口号所裹挟;保护自身利益,维护自身权益,遵纪守法等,是我们要做的,其他待发展的、完善的,我们只有等待、可以选择、可以拿起,也可以放下,不论你开哪种车,快乐生活,才是我们要做的。
#用车心得自从2020年改款后就一直心心念念了,那个型是真漂亮,阳刚又帅气。但无奈优惠太少感觉不值就没实际看车,况且家里也有车就一直没考虑更换车的事。后来随着孩子的长大,显的车内空间愈发急促,外加口罩的原因,感觉出门的话自驾也是首选,这样就把换车提上日程了。我们商量一致换SUV车型,而且是合资的。 目标明确开始看车,22年春天看过途观L、途岳、CRV、XRV、荣放、探歌、威兰达,这样一圈下来初步定在了荣放和威兰达身上。都是带T的,个人感觉后期使用维保都贵一些,也不知道观念对错了。荣放优惠5千,送6次基础保养,这样算下来都市白都要20+了,那配置真一言难尽,唯一说的过是全系标配辅助驾驶模式。威兰达优惠1个,还可以谈。这个车这个价格,没有下手的欲望。就下了懂车帝APP,没事的时候浏览信息,看各地优惠行情和大家探讨车辆的各种使用感受等等。等到下半年出政策购置税减半,到10月底优惠加大到2个多了,感觉还行就定了2.0L两驱风尚PLUS版本。白色的指导价202800,落地差不多19这样子。配置方面像是前后雷达、360全景和倒车影像,方向盘档把座椅真皮,前排座椅加热,主驾驶多方向调节等等。内饰门板还有前中控台很多地方都是软性材质的,感觉挺好的,当然跟国产的配置肯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提车时就贴的店里送的车模,用了一年多了还可以。目前行驶9千多公里了,外观是真有型,越看越喜欢,前后雷达和360全景是真便利,对新手来说也是很友好,建议想入手都市版本的朋友都加装一下。我一直用的标准模式,起步提速一般,发动机舱传出的噪声倒也在接受范围内。在速度到三四十之后情况就好多了,不觉就达到限速60了。主要市区用车,国道高速也偶尔跑跑,国道100公里曾经跑出了表显3.8和5.1!目前表显平均是7.4,这么大的车,还是很省的,应该不是欢乐表吧。本人181前排调整好坐姿,后排空间也很大,主要是后备箱空间没地说。三个大收纳箱,上面再放几个小型的箱子,装载能力有目共睹。脚垫用的店里送的,质量不错。坐垫是拼嘻嘻买的四季垫,再加一个360的超高清记录仪,没有再添加其他物品了,说是素车也挺好。目前只进行了首保,看那机油桶不新,不知道是新小桶机油还是装的大桶散油,这个车友保养时候自己要注意一下。 现在好多车友的门板上部螺丝和门角位置生锈,螺丝不是不锈钢的,真的是能省一分是一分啊。看了下自己的,左后门也是有锈花了!希望厂家出台合理政策解决问题!感谢圈主推荐
#晒出你的骑行照要说TREK Session在山地车圈子里,可谓大名鼎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就是这台车,国内的存量极少,其原因倒不是它有多贵,而是这车真的很难订,不过经过不懈努力,经历了11个月的等待,终于到了。 这款是TREK最长行程的一辆重型山地车,特长是体验好的下坡速度。配置上用的是高位单转点后叉,并且在牙盘上多加了个链条导轮,细节上做了保障。但是牛的地儿在于,不看减震器的话,这个TREK Alpha Platinum铝合金车架就是UCI世界冠军和世锦赛DH冠军用的,一模一样的车架,距离冠军最近的一次哈哈哈哈。而且要说性价比,比崔克其他的价格还是有好一些的,5W出头,可以了可以了。
#晒晒我的摩托车我是个80后,从小就喜欢捣鼓机械的东西,尤其喜欢摩托车,可能是我爸曾经有一辆幸福250的原因。 小时候特别想自己快快长大,也能有一辆自己的摩托车。可能是命运的安排,长大后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并且有幸成为摩托巡逻中队的一员。当被分到摩托巡逻中队的那一刻,我心中万分激动,直接燃爆了。 每次巡逻出任务我都特别开心。穿着军装,带着头盔,背着Tu Tu Tu,骑着心爱的军用三轮摩托车,闪着警灯,行驶在马路上……那回头率直接100% ,帅的不要不要的。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转眼我退伍到地方工作了,但是对机车的热爱丝毫没有减弱,上班第一年我就买了一辆小踏板。每天风驰电掣… 转眼我已经40岁了,经济也相对宽裕了,2019年我买了人生中第一辆跨骑摩托车——贝纳利BJ300GS- A蓝宝龙巡航版。之所以选择这辆车的主要原因是我的身高和体重。我身高165cm,体重52kg,之前想选择春风650和贝纳利黄巡600,试驾之后脚根本够不着地,放倒以后我也抬不起来。在看完各大品牌之后,决定买下这款非常适合我骑的跨骑摩托车。 我买的这款车是二手的,两组射灯、手机、水杯支架、手机充电等必备改装件一应俱全。2019年实表1万km。入手价格25000元(新车定价35800元)。这款车座高795mm,单个侧置可调后减震,整车重量216kg。搭载直列双缸八气门水冷发动机,实际排量300 cc,最大功率26kw,最大扭矩27nm。平直道路实测最高时速140km/h。市区行驶百公里油耗4.3升左右。17.5L的油箱城市骑行可以让他续航380km左右。出厂自带三个夏德品40L尾箱。 我觉得这辆车最大的优点就是骑行三角非常舒适,风阻保护很好,长途骑行一点也不觉得累。毕竟采购了很多作为警用车辆使用,性能也非常稳定,从来也没有把我放在路上。对于我平时上下班代步,偶尔跑个长途的需求是完全够用了。 当然,这款车也不是完美的,第一个缺点是它的自重相对其他品牌同排量车型比较重,提速还是比较慢的,油耗也会相对也大一点。第二个缺点是做工相对粗糙,布线杂乱,线束没有做隔热胶布处理。第三个缺点是他的怠速油门不稳定,一档症状比较明显。而且操作不像日系车那么丝滑。 虽然这款车有些小缺点,但总的来说我还是比较喜欢的,最主要的是它特别适合我的需求。我们这边不禁摩,城市里骑摩托比开车方便多了。 我骑着这辆车看过日出,追过日落,去过古都西安,到过美丽的刘家峡,走过迷人的美仁大草原,今年我又来到了重庆摩博会,体验了一把重庆摩友的热情……以后我还会骑着我心爱的摩托车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遇见更美丽的风景。 未来我将秉持…“安全骑行,文明骑行——我们永远在路上”的骑士精神,成为一名真正的骑士!
#20w起的唐,符合你的预期吗?20年的时候到处看车,想买名爵然后想买哈佛,最后确定了宋plus燃油次顶配,准备了8万块钱交首付做免息,准备下定的时候遇到一台二手准新不到一年的宋Pro燃油,车主12万买疫情困难,去了二手车商乱压价,机缘巧合遇上我,我比二手车商贵两千块7.2万拿下了,(宋plus的首付全款拿下准新宋Pro也挺好) 其实当时可以卖8万多,毕竟我用了两年还有车商给了6.9万我没卖,一直卖了想换秦plusdmi,感觉加不了多少钱,又可以不限行,又可以充电省油,然后就开始看车和卖车。不过这时候宋Pro只能卖6.5万了。 看了好久的dmi系列想了又想,感觉➕五六万可以加好几年的油了,买dmi不一定好,而且习惯了SUV,一下换秦轿车太小,最后就一直看宋plusdmi,越看预算越高了,最后觉得要不卖掉宋Pro加2万以内换宋plus燃油二手。 有一天看二手宋plus燃油行情,找了几台车,还是当年的考虑没有错,宋plus越看越好看,宋Pro换宋plus才加不到两万块钱,车机等方面有很大提升,免得宋Pro加钱升级,虽然我的宋Pro已经升级了很多原厂配件电动踏板、11喇叭、4门隔音、护板、三年6次保养等都安排了,但是还是喜欢20款以后的二代车机,然后就找了找了个宋plus卖家谈到了8万块钱次顶配(也是当年想买的配置和颜色)在准备买车前,我把宋plus燃油的原厂电动踏板都买了,也是明确了买车决心,不过电动踏板寄回来了,车主的车卖掉了 然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到合适的宋plus燃油二手车了,同时也在看宋plusdmi版本,12.5左右也有,比之前看的行情降了一万左右,这次内心不坚决了,期间也下定过两次宋plusdmi定金,都没买成。 是因为我升级了,二手的唐dmi和宋plusdmi都在看,因为遇到一台15万的唐dmi顶配,这就不淡定了,宋plusdmi行情在13.5万,找很久才能找到12.5万的,但15万就可以买唐dmi顶配了也是没想到,不过不过不过我还是下手慢了,因为一开始没考虑过唐dmi,所以犹豫了然后然后然后这个心一直在波动15万的唐dmi,然后开始了两三个月的15万唐dmi的搜索找寻没想到15万不再存在,行情因疫情好转升上来了都是17万左右了,那时候15万那台是疫情第一波时候价格,我也是犹豫并且阳在家的时候没下手被别人买了,想不到我找了珠三角的唐dmi都没找到我想要的价格了,那时候珠三角的车源我都很清楚,同一台唐dmi有七八个车商同时发布,但是我一看就知道那个是一手商家,因为价格我都摸到底了,拿多少批发多少同行代发多少都摸了个遍 不过不过发现唐dmi新车优惠1.7万,深圳补贴1.5万,还有比亚迪置换比亚迪8千补贴,还免服务的,而且部分4s店送十次保养,有些送保险,完了,感觉买新车比二手车划算了问了几家4s店底价,还没确定因为没有深圳居住证,我一直在广州,所以拿不了深圳1.5万补贴,我也预测到下个月广州也会出补贴政策,果然没猜错,果然等了半个月广州出了5千块的购车补贴,同时也迎来了唐dmi冠军的发布,我就在23款和21款之间考虑,说时迟那时快深圳继续推行不用社保可以办理居住证业务,可以用大学文凭办理居住证,只要一个出租屋地址,我立刻通过联系深圳朋友找房东,给个出租屋地址给我登记,隔天就我的信息就登记到街道了,我继续在淘宝办理了居住证照片回执25元,在深圳APP上办理居住证,居然两天就办理完了深圳居住证,然后我就打电话给深圳比亚迪,交了两家4s店的定金,谈了一些赠品,两家小姐姐都很好服务,但因为第一家车到店了准备提车才发现标配的太阳膜没有送,我就否了,第二家4s店啥都送,也是有现车,不过是冰川蓝,不是我想要的灰色,不过感觉冰川蓝还不错,就转了全款过去了,也是交定了一个半星期就有车了,算很快了,当然也离不开这位美女销售的和我配合先斩后奏让交车领导很无语,车是我自己上牌的,算下来裸车209800-补贴15000-置换8000+保险3000+上牌130=18.99,最终落地不到19万。 不过奇葩的是我买车到提车都没有见过销售,提车前我也没去过深圳,都是远程办理,但是但是提车半个月后去深圳玩,顺便去4s店贴膜时终于看到卖车给我的销售了,人长得漂亮,做事认真负责,当时连夜把上牌资料放在车管所附近的蜂窝箱给我,方便第二天我过去上牌,服务真的没的说 现在唐dmi冠军用的还不错,但是钱花的差不多了,不过更开心的是受比亚迪邀请前段时间也参观了比亚迪总部,有现金补贴也有的吃有的拿也中了活动的奖品,感觉和买第一台宋Pro一样愉快很值 最后那个宋plus燃油电动踏板有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