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你的Dream Car贴了4S送的福膜一个多月的时间,实在是太拉了,买车的时候写的顶级膜,确实是比裸奔顶级,正直三伏天,简直闷热得开空调跑十几二十分钟才凉得下来,今天新膜刚到就直接去门店全换了,说实话,没有过贴膜经验,之前两台车都是4S的膜,也没有感受到今年那么强烈的隔热需求,这次干脆就一劳永逸 【选膜】考虑过国产品牌和国际品牌,1K+到5K+都看了一下 1K:小工作间的龙膜,我问有没有质保,是什么型号,一问三不知,只认得说你看上面有没有写型号,写了什么型号就是什么型号你就看膜的厚度和上车后的清晰度就晓得了,其他你也不用管他什么品牌什么型号的,我问有没有质保的时候,就带我去看他自己的车说贴了两年了到现在还是这么好,没有翘边没有气泡,于是,这个档次略过…… 1.5K-2.5K:国产天下了,陶瓷的金属的都能拿下比较高端的了,在网上了解了山由和中凌,高端点的金属膜山由钛臻和中凌K70W70,陶瓷的魅蓝,冰萃和中凌M系列,网上看隔热数据和效果都不错,就是不知道使用感受怎么样,找贴过用过的人好像比找贴1K小作坊膜的还难,偶然间在抖音刷到一个本地贴膜的直播,直接来一句这个是什么东西,明着讲送给我我都不要,倒贴钱给我贴我都不贴,这个嚣张气焰我直接退出直播间了,中凌无意中听说被伊士曼收购了,第一反应是看来中凌做的确实是很不错嘛,被伊士曼收购去了,然后听说被收购前出产的膜质量爆跌,没多久就起泡发臭翘边什么的,于是略过…… 3-5K:高端膜了,一般这个价位基本直接就国际品牌了,服务,售后和质量都游走在前沿,3M/伊士曼3剑客/圣戈班双雄/XPEL,3M我没看,印象中业务范围很广的一个牌子,大品牌假货也多,没有考虑伊士曼的威固龙膜圣科,看来威固VK70+K系列和龙膜后羿,圣科名气小很多,没找到比较具体的文章说明去了解,这些高端金属膜系列基本就奔着5K+去了,陶瓷的又没有仔细了解,就着陶瓷膜吸热和金属膜反射的特性选择看金属膜,接着圣戈班的量子膜和圣佳,量子钻石70系列和圣佳LR73系列也是奔5K+的,XPEL更加了,在众多大牌中一个年轻仔直接奔高端去了,本身车衣就挺出名,了解到还有做太阳膜于是也微微了解了一下,XP70系列和黑武士,好家伙,确实漂亮,但是也贵啊,无意中了解到圣佳LR系列有一款LR70配NC系列陶瓷侧后档,性能数据对比威固VK70+K系列,有剩之而无不及,价格3.8K,然后开始不断的找相关资料,也在圈里发帖问了圈友也没有回答于是乎决定做一次小白鼠,了解到圣佳品牌不差,圣戈班亲儿子,法国品牌,磁控溅射技术专利,质保期长,但是大品牌却门店不足 【购买】圣佳膜现在除了在品牌门店购买基本上就是线上购买+就近服务网点贴膜,包施工费用一条龙,有一点好的是圣佳能够找到服务比较好的门店和师傅来施工,这一点挺欣慰,起码也算是有个保障 【施工】圣佳联系到了本地一家老资格的威固旗舰店来施工,我的车需要除旧膜,好在只贴了一个多月比较好撕,也没有损坏到后档加热丝,万幸万幸,师傅比较负责,也够麻利,从裁膜到贴膜基本都会过自己的手和眼,特别是难贴的前后档,亲自上手,一众徒弟旁观,整体挺满意,完事后服务主管来聊天说怎么选了圣佳的膜为什么没有选威固,我说一个是性价比,同等级的威固去到5K了,我买这个3千多差不多4K也做了一些功课最后才决定买圣佳的,然后主管说我们上个月也做活动,VK70+K系列的全车4K出头也能拿下了,我说我也不知道啊,也没有专门特地去门店了解过 【贴膜感想】在做贴膜功课的时候也看到了一些文章说,10-20W的车贴1K+的膜,20-30W的车贴2-3K的膜,30W以上的车贴3-5K的膜,其实我也见过宏光MINI去贴XPEL的,也见过雷克萨斯贴1K+小作坊的说实话,贴膜这东西还是看需求吧,坐在车里的还是自己享受,好品质确实是能给予不一样的感受 仅此发表一下今天的贴膜感受,至于这个膜怎么样,因为今天刚贴新膜,新鲜的,还没有经过各种天气情况的考验没有太多使用感受给予各位圈友参考,我只能说,透光度,清晰度,防眩效果,过滤光的效果确实是和原来的膜一个天一个地 长篇大论,感谢圈友们看贴花的眼力和精力
提问来贴个量子膜😁
#辣评新车秦L和海豹06都预计在本月的28日上市,今天中午陪朋友去了趟比亚迪的4s店给他的秦plusdmi保养,顺便问了问店里销售秦L的情况,得到了一些信息跟大家分享一下。 目前秦L店里收盲订订单价格按照12w收的,跟销售“话聊”了半个多小时,提前透露上市价格会有点惊喜,我之前预测的价格9.98w不是不可能,按照现在的定价策略,北京车展时给出的价格是12-15w,实际上市价格一般都会低1-2w,我估计会在10.58w左右,再加上2年免息,置换补贴之类的,9.98w指日可待! 如果是这个价格,秦L这台车还真是可以研究研究,(1)我第一个喜欢的点是秦L内饰整体的升级,比秦plusdmi高级了很多,之前试驾宋L的时候,就觉得方向盘一个内嵌式的汉字,就很漂亮,比中间一个大圆盘儿,写个汉字高级了不少,而且原来特别爱留手印的钢琴烤漆面板也升级成哑光的了,档把也变成“钻石切割感”的了,整体的感觉就是从“网约车”升级成了“专车”。(2)第二个觉得不错的点油耗低了。秦L这台车搭载比亚迪dmi5.0系统,什么技术突破技术创新咱不说了,实际上带给咱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电耗油耗降低,续航里程增长。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就是现在综合续航不超过2000都不好意思说了,秦L的油箱65L,馈电油耗3.98L/百公里,声称综合续航超过2000km,我算了算,按照15.87度的大电池来算,电耗13.6度/百公里,能跑116公里,65L÷3.98=1633km,加起来是1750km。难道跑续航是按照时速60下坡跑的? 总的来说,如果10.58w的秦L,我是会为它买单的,内饰质感不错,尺寸加长也步入了B级车的序列,如果亏电油耗真能做到4的话,那已经可以比肩甚至略有超越丰田双擎和本田油混了,再加上绿牌不限号,这台车从空间、使用成本、智能化程度和价格来说,或许会成为很多油车转电车车主的首选,作为一个过渡车辆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