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郭机械局
德系车日系车热销了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谁敢在发布会上干这事儿的。 前段时间风云T9的事儿不知道大家听说了没有,上市前几天来了一个国内首个侧碰后坠落挑战,一辆4.5吨重的货车给风云T9来那么一下子侧面撞击,然后给它直接撞到8米的深坑里边,今天上市发布会上,直接让中汽研的专家来现场解读碰撞结果,把手弹出,A柱B柱的状态都挺好的。 这是不是感觉挺奇瑞的,人家都找美女网红,它就喜欢搞这些小男孩爱玩的,摔来摔去的事。 不过更有意思的,是他们把发布会变成了修理厂,央视主持人小撒随便切割白车身,确实也是现场感很强。 要是没有两把刷子,没有点儿信心,真不敢在这日子口上玩得这么彻底。 最后再来说一下价格,通过多次众筹,最后价格落到了12.99-16.99万元。 而且在配置上竟然给了CDC电磁悬挂,这你让隔壁20-30万的豪华车怎么想,太不给人留面儿了。还有各种SPA级座椅、L2.9级智能驾驶辅助、sony音响、头枕音箱等等都是小意思了,鲲鹏C-DM混动系统也是城里省油,长途跑得远,关键是奇瑞这品牌还有从来不遮遮掩掩、闭口不谈的安全,这么看来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怎么样吧。 所以这也就是奇瑞技术理工男的底气和性格。都是营销,有的车企领导玩玄学,各种算日子请大师,还有的车企玩营销,各种研究怎么一鸣惊人,奇瑞不整这些,它就相信自己,我先让自己的车做到,然后再把这事儿告诉大家,就这么简单。我反正是更喜欢这种实实在在的,敢把实验室搬到大众面前的“硬核”营销,你们呢?
孤独公路
基于百年空间创变底蕴以及对于智电豪华的前瞻理解,以全球最大的宽体空客A380为设计灵感,翼真汽车旗下首款产品L380塑造了堪称“空客级”的设计美学、豪华空间与安全性能,颠覆了用户对于传统MPV品类的价值衡量标准,引发终端市场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而随着L380超长续航版本的蓄势待发,L380将以超过800km的纯电续航能力,展现了更全面立体的“陆地空客”形象,为用户带来更加卓越的用车体验,引领全球豪华纯电MPV市场进入更高维度。 “空客级”续航:豪华纯电MPV进入“800+时代” 翼真L380超长续航版搭载了宁德时代全球首款CTP 3.0麒麟电池,这也是继极氪009之后,全球第二款搭载此电池的豪华纯电MPV车型。 该麒麟电池摒弃了传统的“电芯-模组-电池包”三级结构,通过创新设计,直接取消了模组形态,将电芯巧妙地集成至更大的电池包中。这一独特设计,不仅提升了电池包的容量上限,更实现了更高的能量密度。因此,翼真L380超长续航版的电池容量达到140kWh,能量密度达到200Wh/kg,从而达成超过800km的超长续航能力,将豪华纯电MPV拉入“800+续航新时代”。 在800km+续航的加持下,用户在城市通勤,即便每天需要往返50公里,L380也能轻松实现一周,乃至两周不充电。五一小长假时,用户从北京去坝上草原,或者从上海前往阳澄湖,都能轻松往返,毫无补能压力。L380的“空客级”续航,甚至直接击穿奔驰V-class等燃油MPV约700km的满油里程,彻底解除人们对纯电车型的“续航焦虑”。 “空客级”空间:不止于大,更见豪华 作为拥有百年“空间创变”底蕴的翼真汽车,对于空间需求更为豪华、精细的MPV车型拥有更得心应手的把控能力。翼真L380设计灵感源自空中客机的气动工程设计理念,并从自然界中汲取力量,整车造型优雅圆润,突破传统MPV设计框架的同时,又实现了新时代科技与高雅的完美融合,成为新时代豪华纯电MPV设计美学的典范之作。 在空间方面,基于全球首个空间导向型SOA架构,L380整车空间利用率达到了75%,领先行业平均水平的8%。得益于1.9米一体式无极滑轨以及行业首创的尾部下沉设计,为翼真L380带来了更连贯的空间高度与163L的行李舱扩容能力。此外,翼真L380还支持3-8座布局,以6座版本为例,其座椅间的内部通过距离达到200mm,为豪华出行提供更加充裕、优雅的车内空间,真正达到“空客级”空间。 空间之上,更见豪华。不同于传统MPV乘员舱仅第二排座椅采用独立设计,翼真L380的第二、第三排座椅均为独立的航空座椅,且都覆以每平方英尺拥有一百万个微孔的半苯胺真皮,为用户带来犹如肌肤触感的顶级奢华享受。顶棚和立柱覆以意大利原装进口的Alcantara“超纤面料”,触感柔软细腻,格调典雅和谐,配合高级PVD真空镀铬等用料细节,更塑造出“空客级”豪华体验。 “空客级”安全:行业首个公开正碰+尾碰测试的纯电MPV,用事实说话 在豪华出行领域,确保车辆达到更高的安全标准是不可或缺的要求。在新时代标准下,翼真L380在1月于吉利汽车安全技术实验室迎来了正碰内测闯关,以全部“优秀”的评分,通过对被动安全和电安全实力的全方位验证,成为行业首个完成公开正碰测试的豪华纯电MPV车型。近日,翼真L380更是以完美成绩完成了全球首个四排MPV尾碰,真正满足纯电MPV行业期待的“空客级”安全,再次刷新了人们对豪华纯电MPV安全性能的认知。 经过正碰和尾碰的严格测试,翼真L380在遭遇极限碰撞后,车身及底盘结构均保持稳固,乘员舱完整性得到充分保障,从而最大程度确保了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此外,在碰撞发生后,翼真L380车门自动解锁,便于车内人员迅速撤离,双闪自动亮起,有效预防二次事故的发生,e-call功能自动触发,极限抢抓救援时间。整个过程中,翼真L380高压系统自动断电,整车电池无起火、无泄漏,展现出纯电动车难能可贵的卓越三电安全性。 值得关注的是,翼真L380装备的麒麟电池,采用全球首创的电芯大面冷却技术,创新性地将传统底部的水冷功能件置于电芯之间,此举将换热面积提升4倍,不仅将电芯控温时间缩短至原来的一半,满足行业最高电池安全标准,为用户提供更高标准的安全防护,还使得超快速补能成为可能。
中国孩子621
很荣幸能成为岚图梦想家的用户,相比于各位的购车历程,我的购车经历算是经过了一番小小的曲折,虽然订车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是和车子本身无关,也无伤大雅,而且更是通过这件小事情,让我看到了岚图这家企业对用户的尊重以及重视程度,出现问题其实不怕,没有不会出错的人和企业,只要敢于直面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那就是一家有担当的企业,这点岚图做的很好。 闲话少说,回归正题。 之所以选择购买MPV车型,是因为父亲已经退休,在以后的日子里,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可以和他的老兄弟一起出去游玩,而且我本人也有着二胎的打算,于是一辆空间够大的MPV就成了家里刚性需求。 而选择梦想家,也是经我与竞品多次对比后才下的决定。 因我有过短暂几年与车企共同工作和开发产品的经历,所以就汽车产品而言,我或多或少有一些和大家不一样的选车思路。 首先,虽然我想买一辆大车,但是不得不说,MPV这类型的车辆,因为车型架构的原因,安全性能真的挺差的,特别是一家满载的情况下,出任何一点小小的事故,都是我所不能接受的事情,所以相比于大,安全是我必须放在首位的选项,这点也是最后使我选择梦想家最大的原因,毕竟,车辆钢材,碰撞测试,设计理念这些,是车企无法造假,也不敢造假的地方。 再次,我需要我购买的车辆拥有良好的售后体系以及持续售后能力,并且主机厂拥有良好的信誉及产品开发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新势力厂商我不考虑,没有很多造车经验的厂商我不考虑,经常会停产车系的厂商我不考虑,因此,其实这个价位的车型,我能选择的已经不多了。 关于后续的选车理念,原来我发到过别的平台上,一会儿我转过来给大家参考下,有兴趣,或者正在选车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客观来说,我还是挺客观的~ 下面说说大家比较关心的能耗问题吧。 车子今天才刚上好牌照, 考虑到安全问题,从4S店提回来到上牌期间,总共就行驶了280公里,基本为高速匀速110,期间纯电行驶60,表显电耗23千瓦,剩下为混动模式,表显油耗6.6升,实话实说,对这个能耗表现我觉着挺认可的,买之前老是看有些人揪着官方标定续航1231多公里不放,说是虚标,其实这个CLTC的续航达成率,本身就是个扯淡的数据,实验室 条件下,他敢标1231,就证明他肯定跑到过,毕竟这个评判标准就是那么扯淡,咱笑笑就行,而且三吨多重的车,高速路况9个油以下我都可以接受。 没买之前看有些帖子说高速续航只能500多一点,我心里其实也没底,毕竟这和官方标注差的也太多了,但是后来仔细看了下官方解释,发现车主时速基本在160-180左右,说句实在话,命是自己的,甭管这些人出于什么目的,以后这事儿尽量能别干就别干,这不是有伤天和,这一不小心真的就直接GG了。 另外就是高速噪音表现挺让我惊喜的,110的匀速下风噪极小,对比竞品我原本以为噪音抑制是梦想家的弱项,但是没想到他可以做的那么好,有点小小的惊喜。 还有就是高速行驶的质感,也是我选择梦想家最重要的一点,当时为了验证梦想家有没网上大家说的行驶质感那么好,而D9和他的差距是不是有那么的大,我来回用两辆车跑了好几次高速,事实证明,底盘堆料真的是有用的,梦想家在高速行驶时的质感,有点像开一辆稍大一些的SUV,但是比一般SUV更加敦实,底盘的堆料,保证了他在高速变道时的稳定性,相比竞品那种轻微的晃动感(这也是很多人开诸如D9之类车辆会产生晕眩感的最直接原因)无疑要显得高级很多。 另外就是全车环保材料内饰,无异味!这点也是我最满意的地方,毕竟这辆车的主要使用环境,是给我父亲及家庭成员使用,这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在如今这个充满了环境污染的天空下,我需要给他们多一些保护。相比于一些竞品进车就能闻到一股所谓的新车味,对我来说,安全才是最大的高级感。 车子回亳后,为了保护车漆以及增加漆面亮度,我第一时间开到改装厂给车辆贴敷了一套隐形车衣,在这里也提醒下各位,如果你的爱车是黑色的,尽量去贴一套隐形车衣吧,这绝对不是过渡投资,因为根据我的用车经验,黑色车漆是所有颜色里最容易产生明显划痕及受太阳纹等因素影响最严重的色系,而且我知道大部分车主洗车就是直接在洗车店或者自动洗车房进行清洗,劣质的洗车液及粗糙的擦车工具,很容易让黑色车漆发乌发暗,这种情况下,贴上一层隐形车衣会很好的提升车漆亮度以及保护车漆不受损伤,不用太厚6.5-7.5的车衣就行,价格在6000左右。 在贴车衣的过程中,我和师傅一起对车辆进行了小小的拆解,主要就是前后门板,在拆解过程中,师傅对车子用料给予了高度的赞赏,30多万的车子,隔音用料扎实,走线规整合理,能在看不到的地方做的如此工整,实属罕见,我心里也是暗暗窃喜了一番。 好了,目前能说的就这么多,毕竟车子才开了200多公里,日后的使用体验及碰到的车辆问题,我会陆续发出来与诸君共享。
渭南国盛
4月1日,上汽大众朗逸家族加码惊喜购车优惠,全系购置税限时全免,同时推出两款特价车型:朗逸新锐1.5L出众新逸版及朗逸新锐1.5L出众新愿版,一口价分别为7.99万元、8.79万元,由此,上汽大众朗逸新锐的价格下探强势杀入8万元区间,叠加至高3年8折保值到位政策,有力横扫A级轿车市场。 购置税全免、7.99万元起,价格一步到位 一直以来,上汽大众朗逸凭借强大的产品号召力、可靠的品牌力,累计销售超500万台,成为家用A级车销冠常青树。今年作为上海大众40周年,上海大众也持续为消费者们输出福利,为更多用户带来更优惠的价格购买到心仪的车型。在一如既往保持产品高品质的同时,此次上汽大众朗逸再度释放让利空间,全系限时购置税全免,并推出特价车型,让消费者以8万元不到的价格,一步到位买到A级合资燃油车,足以见得上汽大众朗逸的真心实意。 3年8折焕新权益,保值一步到位 上汽大众保持一惯对产品品质的严要求,高标准,朗逸新锐凭借自身的安全实力,早早就奔赴察尔汗盐湖、极寒实验室、上汽大众吐鲁番试车场,进行极寒、极热、雨水腐蚀性等质量测试,成绩优异,不但让消费者免去后顾之忧,也是这次提出3年8折焕新权益的底气,这次超值的保值焕新政策包括:1年9折、2年85折、3年8折,三年残值率高达80%。简而言之,三年八折相当于花20%的车钱使用了三年,加入保值焕新的成本考量后,费用更省,特别是在新能源降价潮下,稳定的价格才能让大家买得安心。 中保研C-IASI测评四项全优,安全一步到位 近日,上汽大众朗逸新锐喜获中保研C-IASI测评四项“GOOD”全优战绩,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车内乘员安全”、“车外行人安全”、“车辆辅助安全”四大指数上测评成绩全部为Good,成为史上成绩好的燃油车。 能够经得起重重考验,离不开上汽大众朗逸新锐超纲高标准、用料扎实讲究。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远超国标的大众集团内部安全标准,并进一步优化碰撞能量的传递路径、车身钣金结构以及钣金间的连接方案等,车身高强度钢占比92%,有效减少碰撞所带来的伤害。,上汽大众在集团内部的碰撞工况中,加强了对车内乘员的保护,包括后排保护等,并且要求远高于国标,尤其在车辆结构完整性上,关键结构零件如保险杠横梁、侧围结构等不允许有开裂失效的情况。车内配备了多个安全气囊,其中包括前排主副驾气囊、侧面气囊以及头部气帘等,AEB自动紧急刹车系统、ESP电子稳定系统等实用配置。除此以外,上汽大众也采用了超国准后排柱碰要求,增加了C柱传感器,气囊打开速度很快,而这也是很多自主品牌为了节省成本,所没有的。可见,在安全层面,上汽大众朗逸新锐更为家庭出行安全防护层层加码。 打造“绿色移动舱”,品质一步到位 外出时,往往在看不见、摸不着的地方容易暗藏健康隐患,如车内的灰尘、户外的花粉乃至PM2.5等,关系到车内每个人。上汽大众朗逸新锐坚持为用户打造“绿色移动的家”,提供全方位的健康呵护,针对PM(车内颗粒物),上汽大众朗逸新锐的空调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快速响应,车载抗菌活性炭高效滤芯快速过滤降低PM2.5浓度,同时吸附甲醛等挥发性有机物,达到“优”的空气质量效果,让呼吸更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在3月26日公布的中国汽车健康指数(C-AHI)测评结果中,上汽大众朗逸新锐一举拿下“车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与车内气味强度(VOC&VOI)”、“车辆电磁辐射(EMR)”、“车内颗粒物(PM)”及“车内致敏风险(VAR)”4个板块的全5星成绩,在健康出行领域中满意交卷!
billy电车日记
现在MPV最被大家关注的就是安全性,主要还是因为油车时代那些MPV的碰撞测试成绩都不太理想,现在到了新能源时代,各厂家都在比拼自己产品的安全性。 新能源比较热门的MPV比如极氪009、小鹏X9还有岚图梦想家,都通过各种测试证明自家产品在安全上的优秀表现。 不过刚才说的都是三排座的MPV,如果四排座的MPV呢? 吉利的LEVC翼真品牌首款MPV就是四排座的(不愧是空间魔法师,这个尺寸搞了四排),之前我受邀参加了他们在吉利安全实验室的正碰测试现场观摩,那是相当震撼(啪的一下新车就上墙了) 昨天他们又搞了个公开的尾碰安全测试,尾部碰撞基本都是发生在追尾事故,如果是高速发生追尾,对最后一排的安全就至关重要了。 从公布的成绩来看: ·双闪正常触发 ·门锁正常解锁 ·门把手自动弹出 ·安全带瞬间收紧 ·后碰预警功能及E-call功能正常触发 ·高压正常下电 ·20项即时点检项目全线通过 ·整个D柱没有发生明显折弯、变形 ·溃缩吸能过程在后备箱部分就已完成 ·乘员舱无明显变形,假人保持良好姿态且与车内物体未发生接触 所以即便是坐在第四排的乘客,也能获得充分的保护,从而极大地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从微博上看到L380采用高强度钢材质的后防撞梁,有效覆盖宽度很大,吸能盒与后纵梁两级卸力,座椅加强板则构成三级加强,“次序引导”逐级化解碰撞能量。这些都是针对车型特别设计的。 加上这次,L380已经顺利通过了正碰、尾碰摸底测试,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时候上市? 现在中国造车除了卷配置,还卷安全,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
广州健稳伍娇文
一汽大众作为国内知名的汽车制造商,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车辆的安全性能。为了确保ID.7 VIZZION这款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一汽大众不惜投入数亿元打造了碰撞安全实验室,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车试验。 在这次碰撞测试中,一汽-大众一共撞了32台车,进行了73次碰撞试验。这些试验涉及了56个碰撞假人,每个假人的价值高达千万以上。这样的投入和规模,足以看出一汽大众对于车辆安全性的高度重视。 在测试过程中,ID.7 VIZZION经历了各种不同速度和角度的碰撞,包括正面、侧面、追尾等多种情况。通过这些试验,一汽大众不仅验证了车辆的被动安全性能,包括吸能溃缩机制、安全带、气囊等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同时也验证了车辆的主动安全性能,包括自动刹车、预警系统等功能的可靠性。 经过一系列的测试,ID.7 VIZZION最终满足了CNCAP五星、C-IASI GOOD标准,更满足严苛的大众标准。这意味着ID.7 VIZZION在安全性方面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可以为驾乘者提供足够的保护。 一汽大众对于品质的坚持也让人敬佩。他们不满足于成本较低的仿真实验,而是坚持进行实车试验,这样的做法更加可靠和真实。通过这次碰撞测试,我们可以看到一汽大众对于车辆安全性和品质的追求,这是他们赢得消费者信任和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汽大众的ID.7 VIZZION在安全性方面表现非常出色,通过了严格的碰撞测试,满足了各种标准和要求。这样的安全性能不仅为驾乘者提供了足够的保护,也展现了国内汽车制造商的实力和水平。期待这款车型在市场上能够获得更好的表现和口碑。
好学青山8J6
4月1日,上汽大众朗逸家族加码惊喜购车优惠,全系购置税限时全免,同时推出两款特价车型:朗逸新锐1.5L出众新逸版及朗逸新锐1.5L出众新愿版,一口价分别为7.99万元、8.79万元,由此,上汽大众朗逸新锐的价格下探强势杀入8万元区间,叠加至高3年8折保值到位政策,有力横扫A级轿车市场。 购置税全免、7.99万元起,价格一步到位 一直以来,上汽大众朗逸凭借强大的产品号召力、可靠的品牌力,累计销售超500万台,成为家用A级车销冠常青树。今年作为上海大众40周年,上海大众也持续为消费者们输出福利,为更多用户带来更优惠的价格购买到心仪的车型。在一如既往保持产品高品质的同时,此次上汽大众朗逸再度释放让利空间,全系限时购置税全免,并推出特价车型,让消费者以8万元不到的价格,一步到位买到A级合资燃油车,足以见得上汽大众朗逸的真心实意。更有三年8折焕新,给到用户满满的权益保障。 3年8折焕新权益,保值一步到位 上汽大众保持一惯对产品品质的严要求,高标准,朗逸新锐凭借自身的安全实力,早早就奔赴察尔汗盐湖、极寒实验室、上汽大众吐鲁番试车场,进行极寒、极热、雨水腐蚀性等质量测试,成绩优异,不但让消费者免去后顾之忧,也是这次提出3年8折焕新权益的底气,这次超值的保值焕新政策包括:1年9折、2年85折、3年8折,三年残值率高达80%。简而言之,三年八折相当于花20%的车钱使用了三年,加入保值焕新的成本考量后,费用更省,特别是在新能源降价潮下,稳定的价格才能让大家买得安心。 中保研C-IASI测评四项全优,安全一步到位 作为8万级首选家轿,上汽大众朗逸新锐给到用户的,是经过权威认证的安全保障。近日,上汽大众朗逸新锐喜获中保研C-IASI测评四项“GOOD”全优战绩,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车内乘员安全”、“车外行人安全”、“车辆辅助安全”四大指数上测评成绩全部为Good,成为史上成绩最好的燃油车。 能够经得起重重考验,离不开上汽大众朗逸新锐超纲高标准、用料扎实讲究。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远超国标的大众集团内部安全标准,并进一步优化碰撞能量的传递路径、车身钣金结构以及钣金间的连接方案等,车身高强度钢占比92%,有效减少碰撞所带来的伤害。,上汽大众在集团内部的碰撞工况中,加强了对车内乘员的保护,包括后排保护等,并且要求远高于国标,尤其在车辆结构完整性上,关键结构零件如保险杠横梁、侧围结构等不允许有开裂失效的情况。车内配备了多个安全气囊,其中包括前排主副驾气囊、侧面气囊以及头部气帘等,AEB自动紧急刹车系统、ESP电子稳定系统等实用配置。除此以外,上汽大众也采用了超国准后排柱碰要求,增加了C柱传感器,当发生啥事故刹那,头部会受到撞击时候,C柱传感器会通知中央气囊有事故,气囊打开速度很快,而这也是很多自主品牌为了节省成本,所没有的。可见,在安全层面,上汽大众朗逸新锐更为家庭出行安全防护层层加码。 打造“绿色移动舱”,品质一步到位 外出时,往往在看不见、摸不着的地方容易暗藏健康隐患,如车内的灰尘、户外的花粉乃至PM2.5等,关系到车内每个人。上汽大众朗逸新锐坚持为用户打造“绿色移动之家”,提供全方位的健康呵护,针对PM(车内颗粒物),上汽大众朗逸新锐的空调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快速响应,车载抗菌活性炭高效滤芯快速过滤降低PM2.5浓度,同时吸附甲醛等挥发性有机物,达到“优”的空气质量效果,让呼吸更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在3月26日公布的中国汽车健康指数(C-AHI)测评结果中,上汽大众朗逸新锐一举拿下“车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与车内气味强度(VOC&VOI)”、“车辆电磁辐射(EMR)”、“车内颗粒物(PM)”及“车内致敏风险(VAR)”4个板块的全5星成绩,在健康出行领域中满意交卷! 品质Good,工艺Good,安全Good,更有全系限时购置税100%全免、7.99万元入手, “1年9折、2年85折、3年8折”超值焕新,上汽大众朗逸新锐这波操作简直将性价比拉满,做到了All Good,又一次解锁了“热销密码”。优惠正当时,即刻下定新车开回家!
智己汽车菏泽用户中心
经过十余年发展,液态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天花板已经接近,动力电池的进步需要颠覆式创新。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等方面的颠覆性优势,已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竞争的关键制高点,也是当前的超级热点。 智己汽车即将量产行业首款准900V超快充固态电池,这款电池有哪些故事?本期智己情报局为你揭秘! ★固态电池是什么,有哪些优势? 顾名思义,固态电池相对于当前行业主流的液态锂电池,最大的特点是用固态电解质部分或全部取代液态电解液。 固态电解质具备无挥发、不易燃、耐高温的特性,以其代替易挥发易燃的液态电解液,由此带来的优势包括: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高的安全性、更长的使用寿命。 ★智己固态电池来自哪里? 智己固态电池由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联合组建的上汽清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制造。 2016年11月,清华大学南策文院士带领其团队在昆山开发区设立清陶能源,致力于全固态锂电池及其关键材料与生产装备的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生产。 2018年,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围绕固态电池技术展开合作,并在此后几年陆续投资数十亿元,成为清陶能源第一大股东。 2023年下半年,双方成立合资公司上汽清陶,加快固态电池产品的规模化应用。 2024年,上汽清陶首款固态电池实现规模化量产,并在智己L6上实现首发搭载。 ★智己固态电池有哪些技术亮点? - 1000KM以上超长续航 超长续航的关键在于高能量密度。智己固态电池正极采用专利自研的纳米尺度固态电解质包覆超高镍正极材料,大大提升电池体系能量密度,保证车辆的超长续航性能。 负极采用新一代高比能复合硅碳负极,主材选用快充型石墨+新一代纳米级硅碳复合材料共同构建的复合材料体系,以进一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 搭载固态电池的智己L6四驱版,其续航可达1000km以上。 - 准900V超快补能 快充性能有两个关键点,低阻抗和低快充温升。上汽清陶行业首创干法固态电解质一体成型技术,在正极表面一体化成型一层高性能的复合固态电解质层,有效降低界面阻抗。 配合超高离子电导率纳米固态电解质,使得电芯整体内阻大幅下降。加上准900V高压平台,大大提升快充性能。 - 超级安全 干法一体成型耐高温固态电解质,电池碰撞损坏时不会像传统液态电池一样发生电解液泄漏,且温度过高时固态电解质也不会蒸发和产生危险可燃气体,不易发生燃烧爆炸。 同时,还可有效规避电池漏液、锂枝晶穿刺等电池滥用或老化带来的安全风险,大幅提升电池的安全性。 配合PSG相变超材防火墙、航空级绝热气凝胶等五重电池安全防护,智己固态电池整包可实现无热蔓延不起火。 - 受低温影响更小 液态电池的电解液,在低温下粘度大幅增加,锂离子迁移速度显著降低,因此冬季性能较差。 固态电解质在低温下电导率也会降低,但受温度影响幅度较小,即使在-30℃环境下,放电容量保持率也能达到90%以上,低温续航更好,对于北方寒冷地区用户更加实用。 以上,就是有关智己固态电池的已知情报,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小智会咨询专家为大家解答。 #智己汽车# #智己首发超快充固态电池#
洛阳众
安全智享新旗舰-ID.7 VIZZION“底线级安全技术”有何过人之处?车身安全(高强度钢铝混合车身,热成型钢占比高达32%,高强度及超高强度钢占比达到81%,不怕撞、有韧性的真·安全车身,2000MPa超高强度热成型钢地板横梁,双层热成型钢与蜂窝铝加强梁的“三明治”结构,实现全域侧碰安全防护搭载高安全隐私系统,符合欧洲UNECE R155网络安全法规,更加安全可靠。 车身采用高强度钢铝混合车身,热成型刚占比高达32%高强度及超高强度刚占比达到81%,做到有韧性的真·安全车身。 一汽大众在国内耗资数亿元打造碰撞安全实验室,为每台车做到安全。做到坚持实验试车,而不是做成本低的仿真实验。 436项电池实验,用高强度的铝合金框架横梁,铠甲般的守护电池。 安全智享新旗舰-ID.7 VIZZION 的底线级安全技术!
毕节天瑞贸易有限公司
1998年6月18日,清华大学用一辆载有两名测试假人的国产轿车以48km/h的车速进行了国内首次车辆安全碰撞试验,用于试验的车辆凭借出色的安全性能成功通过测试,翻开了国内汽车行业安全评级的首页。那辆车,就是神龙汽车生产的富康轿车。
司机的自我修养
辅助驾驶,主被动安全,电池安全是我们聊智能电动汽车的高频词汇,功能记得滚瓜烂熟背后的工作原理又是怎样的?最近在大众汽车ID. GO安全实验室认认真真上了一课,还真有些收获。 ——IQ. Drive智驾管家是ID.家族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在ID.7 VIZZION上可实现拨杆变道,这一功能背后的核心硬件为两颗侧向的超声波雷达,其实相当简单; ——IQ.Light除了LED矩阵大灯外,车内的彩色灯带通过不同的颜色和流动等互动方式给到驾驶者直观的驾驶提示; ——被动安全方面,座椅下方的横梁和车身下侧门槛内的特殊铝制型材,能够为高压电池系统和电池包提供额外的保护; ——安全带的管状燃爆装置,在碰撞发生时,除了安全带束紧装置外,触发管状燃爆装置后可从两个方向束紧前排乘员的肩部和腹部; ——电池包采用精密的防腐蚀设计,密封圈、液体密封胶和蜡为电池包提供三重防护,达到IPX8和IP6K9K级别的防尘和防水标准; ——经500次循环充放电测试后,电池容量保持率为97%。 ID.3能够“以价换量”,至少证明了消费者对于ID.系列本身的产品还是有认可度的,只是电动化时代,各家刺刀见红的定价,眼花缭乱的功能让谁都不再能够轻易获得溢价的空间。
宏宇一汽奔腾
合资家轿颠覆者 奔腾B70居然这么超前 背靠世家豪门,在全族的殷殷期待中诞生,亮相就是一鸣惊人,江湖规则、座次排名皆因其而变,最要命的是长得还特别帅,身形挺拔、样貌俊朗处处透露着勃勃生机。这样设定看似充满了套路,是专为成年人准备的童话。但十七年前,奔腾B70确实就拿了这样一个爽文剧本。 作为爽文主角,最大的光环莫过于迎难而上、在逆境中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千禧年前后的中国车市,背靠几十乃至上百年制造经验的合资品牌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是从产品配置到车型定价等一系列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在自主品牌完全空白的中高级轿车市场,这种情况尤其突出。 面对合资品牌的降维打击,中国汽车界的老大哥一汽集团默默积蓄力量,用三年时间、花费10亿元打造了国内第一款高起点、高品质、高性能的中高级轿车——奔腾B70。15.18万元的起售价,首次将该级别车型的入手门槛拉低至十万级,让合资品牌第一次有了危机感。 彼时,刚刚起步的中国车企大多还在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自然无暇顾及需要大量技术积累和资金投入的安全品质。2006年7月,奔腾B70进行了一系列极其大胆的安全实验,侧面柱碰撞、实验室侧翻、真人实车侧翻、顶压实验轮番上阵,绝大部分就连一直以品质著称的合资品牌也从未尝试过,着实让自主品牌扬眉吐气了一把。 令人惊艳的操作背后,是一汽奔腾刷新自主品牌形象的决心。当时,相较备受争议的C-NCAP,由欧洲独立汽车行业组织主导的E-NCAP更具权威性和公信力。以E-NCAP五星为标准,奔腾B70采用加强型3H高刚度设计,并提升了A柱强度。后者是正面碰撞事故中提升司机生存率的关键,很多合资车型也是在中保研引入小偏置碰撞标准之后才开始重视,真正进行车型整改的时间最快不早于2016年,但大众旗下产品则始终拉跨。 设计上,奔腾B70实现了颜值与体验的双重提升,让合资品牌开始“坐不住”。由著名汽车设计大师乔治亚罗担纲车身造型设计,采用 "前驱车形体后驱化"设计实现了整车视觉重心的后移,蓄势待发的形体,不仅相较四平八稳的合资产品更具气势感,也实现了领先同级的后排头部空间以及车内空间通透性。 作为标准的爽文主角,奔腾B70的诞生标志着自主品牌吹响了向上突破的号角,并以高安全、高颜值、低售价成为名副其实合资家轿的颠覆者。而今,走过十七年的岁月后,奔腾B70也即将迎来第四代车型。面对完全不同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新车的主角光环是否依旧闪亮,我们拭目以待。
用户2099704562691
因路杀而死的动物|南京大学动物行为与保护实验室随着道路网络的迅速扩张,汽车等交通工具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却也在无意中造成了许多动物的死亡。 这种情况称为“路杀”(Roadkill),每年都数以亿计的动物因路杀而丧命。在全球各地,动物因与车辆碰撞而死亡的数量已超过了狩猎,路杀成为陆地脊椎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 据估计,每年有超过3.4亿只鸟类在美国的道路上被撞死[2],相当于每12秒就有一只动物不幸遭遇车祸。在欧洲一些国家,更是有超过1/10的司机坦言,过去5年内曾撞到过动物。中国也面临着严重的路杀问题。 以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4年内就记录了3475只脊椎动物的路杀事件,平均每100公里有61.6只动物丧生。不过,我国对路杀的研究刚刚起步,过去的研究多集中在自然保护区等特定范围内。 在路网更加密集的城市,路杀的情况会不会更加严重?美国公路上一只被撞死的鹿|jjron / Wikimedia Commons南京:每20公里就有一只受害者不久前,南京大学动物行为与保护实验室的李忠秋课题组,以大型城市——南京为对象,调查高密度路网下的脊椎动物路杀的情况,填补了国内对城市路杀研究的空白[3]。 在为期一年的234次的调查中,研究人员在224公里的道路上共记录了293只遭遇路杀的动物,平均每20公里就有一只受害者。这些动物包括21个物种,其中家猫、狗、乌鸫和麻雀是4种最常被路杀的动物。 研究者发现,春夏季节是路杀的高峰期。这也是动物繁殖的季节,动物在寻找配偶的过程中可能需要更频繁地跨越道路,再加上新生儿的诞生,使得它们更容易遭遇路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