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苏州太仓某企业内,一辆停在角落里的汽车发生自燃,从调取的监控视频中可以发现,从汽车冒烟到出现明火仅仅用了3分钟时间,所幸被企业员工及时发现并用灭火器扑救,待消防员到场时,现场已无明火[1]。
#MG7用车体验之前在网上看到这个车是23年的9月份,因为当时很忙,就在23年的10月15号第一次去看的车,试驾的是1.5的,动力的话还是差了一点,然后隔天去了另外一家4s店看的2.0的,动力很ok,外观特别喜欢,特别是无边框车门跟尾翼,很帅!24年4月的时候大概买了6000公里了,说一下驾驶感受:车辆的底盘是偏硬的(个人感觉)但是动力是特别ok的,在市区一般油耗在12左右,因为我比较喜欢地板油,跟超级运动模式,如果正常开的情况下油耗应该是在8~9左右吧,高速的话油耗大致在6~7左右 今天4月初开长途1000公里用的都是自适应巡航,让车辆自己开,还是特别灵敏的,说实话后悔没有➕智能包了 车内的空间说实话其实算比较大的了,今年在老家,大家都说这个车很好看👀嘻嘻 确实好看 重点:在高速有上有一次撞到路面的石柱(不知道是怎么来的),当时是下午6点左右,天有点蒙蒙黑了,车速在115左右,在最左侧的快车道上直接撞了过去(刹不住),当时车有点飞起来了,声音特别大,本来想在应急车道停车的,但是右边车有好几辆过不去,慢慢的减速下来之后发现没啥问题,就慢慢的开到服务区检查了一下,大概有18km左右吧,下车检查发现车胎在漏气,有一根很大的钢钉在轮胎上面,立马开到旁边的维修店补了个车胎,我就问师傅这个补了有没有影响,师傅说没有之后我才放心开走,就跟师傅闲聊了几句,师傅最后一句话点醒了我,还好人没有事, 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开了一段距离之后都有点后怕,不敢最后还是安全到家了!真的庆幸这辆车比较重,不然后果真不知道会怎么样! 车型:2.0猎美奢享版 裸车价:15.58w 保险:5000 赠品:保养1次 行车记录仪 脚垫 灭火器 等等 主动刹车:这个功能车机启动过一次.当时有点分身了,差点追尾,多亏了这个功能 总结:刚开始是因为外观喜欢,到后面是真的喜欢,开的特别舒服 感谢圈主Tryagain8与推荐
#奔腾吧【情况介绍】 上月底换车了!开心! 本身自己有辆suv,雪佛兰创酷,有10年了,被淹过,修好了之后倒是没什么大问题,但车里一股味道,加上媳妇当时考的是自动挡的驾驶证,后面想了想呢就换车! 【买车过程】 选车得时候看了很多,现代,吉利,福特都关注过,也都去看过试驾过,但是心里总是觉得差点什么,有一天媳妇给我发了个图,奔腾B70,第一眼就被外观吸引住了,虽然快30了,但是男人至死是少年,之前后一直关注这个车,其他车再也没有看过!之前的23款的,后来听说要出新款,就想着等等第四代的,24款出来以后感觉没有第三代的好看,最终还是考虑23款 【提车费用】 3月31号,在郑州提的。当时也去了好几个4s店对比价格,最后去一家店什么都谈了,当时直接说的落地,23畅享,10.6万,也没有细算裸车价什么的,直接就是全包的价格。分期,6.4万免息两年,跟销售之前就联系好久了,一开始11万,在店里跟老婆磨了一下午磨到10.6,送脚垫,贴膜,300油卡,奔腾水杯,抱枕坐垫,灭火器等小物件!价格方面比较满意,我看车友大部分都是11以上了,之前也问过圈主的建议,11以内就不算坑。我也建议车友们看车的时候,多走几家对比价格,好事多磨,不要碍着面子,多跟销售砍价。 【爱车初体验】: 外观感受: 当时没买第四代就是因为第三代的前脸,车灯的造型有点像T字型,我觉得是最大的亮点。车头下面有一个类似前铲的设计,大溜背设计侧面看线条比较丝滑,车尾两侧的大灯跟前面款式一样,中间是一条贯穿式灯带,一体的掀背尾门微微翘起来一点,有点小尾翼的意思。整体车身偏低,偏向于运动多一点。老婆发给我看的时候第一眼就被吸引住,10万左右轿车绝对最好看! 动力感受: 我这个是1.5T的,对于我来说动力比较充沛。对比我的十年创酷动力,有2.0的感觉。对于一个老司机来说,这个车起步的顿挫在我的接受范围内,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脚法控制得好可以避免。中段动力猛,持续长,没有那种笨重的感觉。起步的时候大脚油门有推背感,油门响应略有0.5秒延迟。跟车非常舒服,超车也比较顺畅。 驾驶感受: 提车到现在快半个月了。开了500多公里。方向盘转向精准,很丝滑。整体车身偏低,快速过弯侧支撑比较好,比我那辆SUV强太多了。高速上跑起来比较稳,底盘感觉整体偏硬的。小土路没什么问题,过减速带的时候没有SUV优势大,具体表现在如果稍微快一点,会有弹跳。 舒适性: 新车没味道,本以为会有那种新车味,买车的时候还带着我老婆的香水去的。前挡下面和车门中控都是软包,整体质感比较好。座椅不软不硬属于适中,有打孔,坐着很舒服。静态情况下隔音很好,感觉密封性高,老婆在车外面说话听不见。跑起来的时候胎噪略微大一点。80多以上的速度就明显起来了,可以接受,不影响在车里正常对话。我177的身高,坐在后排头上能剩个一拳的距离,腿部空间也足够,根我那辆SUV比也不小。 油耗: 油耗在市区我跑8个左右,还能接受,其实跟我那台十年的车差不多。高速只跑过一次短途,70公里,表显续航6.8。冬天的时候我估计会比现在高一点。 功能体验: 360倒车影像图像比较清晰。我这个没有L2辅助驾驶,有定速巡航,高速上比较好用。后方来车提示那个提高了变道安全性,后视镜会亮灯,电动尾门对于掀背车非常友好。车窗的防夹功能真的很有必要,前几天下车手机在副驾驶,刚好主驾玻璃是开的,就直接伸脑袋和胳膊从车外去拿,应该是挤到了兜里的车钥匙,车窗就开突然始上升,顶到胳膊就停下来了。车机目前用着没有卡顿,比较流畅。车机内容不算丰富,就是基本的导航和音乐,电台,个人中心,车辆信息什么的。好在可以联网,智能语音开车的时候很方便。控车APP最近更新之后出现过登陆不上的情况,之前可以正常使用,反应速度还可以。 小结: 目前就是感觉连接手机蓝牙听音乐的时候用车里导航没有声音!听车里导航就不能连蓝牙听歌。其他都挺好的。十万块的车,目前的这些配置已经满足我的预期了。建议后面可以把车机内容更新的更丰富一些。 感谢圈主的指导!辛苦审核加精!
#专家称燃油车自燃率高于新能源车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回应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性质疑: 主要引用了国家消防救援局数据:2023年一季度自燃车辆,燃油车18360辆;新能源车640辆。 起火率: 燃油车18360/31771万=万分之0.58; 新能源车640/1445.2万=万分之0.44。 这么看来其实单看起火率,新能源汽车还低于燃油汽车,可见燃油车安全 我们不能简单的归因到起火的概率,事实上我依然坚定的认为 燃油车比新能源汽车 更安全,主要有以下2点: ①同样是自燃起火,新能源汽车逃生时间更短 2019年4月21日晚8时,上海市徐汇区裕德路泰德花苑小区地下车库内,一辆特斯拉轿车突然冒出白烟,进而起火燃烧,附近车辆也遭遇烧毁。 划重点:从冒烟到爆燃只要3S,如果你在车上根本没有逃生时间。(见下方监控图片) 我不得不重复这个案例,因为他让我购买纯电汽车的规划足足推迟了5年。 ②同样是自燃起火,新能源汽车更难被扑灭 传统三种灭火方式: 1.沙土覆盖:用沙土完全覆盖住燃烧的电池包,明火可以被扑灭,但电池内部依然在剧烈反应,不断冒出大量的白色烟雾,依然会持续燃烧。 2.干粉灭火器:这也是我们常用的灭火方式,通过隔绝氧气,利用二氧化碳灭火,但即便能够把明火扑灭,但依然无法阻断电池内部的反应,燃烧依然会持续。 3.水枪喷射:这也是我们看到消防队员常用的灭火方式,消防水枪的水压很大,也能迅速扑灭明火,但高压水枪依然无法阻断电池内部反应,因为动力电池基本安装在汽车底盘下,同时目前电动车电池整体封装非常到位,防水性能也经过严苛测试,所以水枪根本无法准确的直达着火点。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新能源汽车起火后根本无法彻底扑灭,只能等待其彻底燃尽,整个汽车烧成了空壳。现在还没有能有效扑灭锂电池火灾的灭火剂。 新能源汽车一旦发生燃烧起火,既不给驾乘人员留下足够的逃生时间,同时火势也无法被快速有效的扑灭,这才是最大的两点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