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新车智界S7时隔5个月,又再次发布。之前由于产能问题,发布后一直不温不火的。希望这次发布后能大火一把吧。 1.老旧对比 新发布的版本与老版本相比,除了续航增加了155km(电池容量增加了20度)和发布会提到的首次搭载的途灵智能底盘,其他方面似乎没有改变。也算相当于加量不加价吧。 2.竞品对比 同为鸿蒙座舱的阿维塔12也刚刚发布,电池也是同样类型的800V高压电池平台,一样都是C级轿车,3月份销量也都是3千1左右。区别就是生产商一个是奇瑞一个是长安,2个厂商也都是国企且国产一线。这2款车作为竞品我感觉很合适。 ✨外观方面。 比较看个人审美喜好。我比较喜欢智界S7的外观,看着比较大气耐看一些,前脸比较帅气。阿维塔12设计比较激进,比较符合长安的外观设计风格,前脸灯组造型有点接受不了。不过阿维塔12的隐藏激光雷达的设计,很不错,可以保留车身的整体性。 ✨车身用料方面。 智界S7,拥有85.4%高强度钢(包含铝合金),18.5%热成型钢;阿维塔12,拥有80.4%以上高强度钢,20%以上热成型钢。从数据上看,2款车车身用料都是比较好的,领先平均水平。不过,阿维塔12略胜一筹。 ✨空间方面。 这2款车发布会都是宣称同价格空间内部最大。智界S7 ,宣称 C级轿车空间利用率最大,高达88%,后排腿部空间945mm。阿维塔12,宣称C级车内没有可以参考的空间大小,后排腿部空间1000mm。不过,阿维塔12轴距比智界S7长了70mm。 ✨性价比方面。 先看最低配,智界S7指导价24.98万元,阿维塔12指导价26.58万元。看似S7性价比最高,但是S7加上15000舒享包和10000的座椅包,价格也就27.48万元。并且阿维塔12还是3激光雷达,S7最低配没有激光雷达,智驾采用的纯视觉算法。综合下来,最低配2款车,阿维塔12性价比最高。 顶配的话,智界S7指导价34.98万元,阿维塔12指导价40.08万元,权益抵扣后37.88万元。两款车差价2.9万元。 单纯看配置表的话,阿维塔12配置更丰富一点,记忆泊车、光感天幕、运动外观套件、电动扰流板、电尾门位置记忆、真皮nappa座椅、电子后视镜、后排隐私玻璃、后视镜自动防炫目、还有3激光雷达。智界S7运动套件选装价1万元,所以差价其实就1.9万元,这么多配置应该值得了。所以,个人感觉,还是阿维塔12性价比高点。 ✨权益方面。 智界S7,新车主价值30000元礼包。老车主赠送3000元平板与10000元现金红包。 阿维塔12,新车主5000元抵27000元。老车主赠送26000元智驾包。 对于购车来说,新车主权益还是现金来的实在,我支持阿维塔。 3.总结 总得来说,作为智选模式的“亲儿子”智界S7,性价比并没有 作为HI模式的“干儿子”阿维塔12高。2款车几乎差不多,用户群体都高度相似,那么谁性价比高,才能火起来吧。你们怎么认为呢?
#油车反击战?网传日产轩逸6.98万起国内车市经过2023年的卷卷卷,让汽车消费全年保持火热状态。就在2023年末各车企奋力向各自目标靠近使2024年首周爆冷之后,车市仍在慢慢回暖之中。同时,为了能够长久的活下去,24年初多家新能源车企缩减了优惠力度,这也一定程度给本就疲软的车市雪上加霜。但是比亚迪为了达成全年400-420W销量目标,一把“全系降价”烈火,把卷的程度再次推向新的高度! 关于焦虑:比亚迪2024 产能预计达到458万,为了保障产能利用率,400万的销售目标产能利用率在87%左右,虽然远高于国内汽车不足60%的产能利用率,但是对于气势逼人的比亚迪,还是些许谦虚了。 关于魄力:比亚迪的降价不得不说对供应链的成本具备强有力的掌控能力,配置调整以配合降本;自供的零件在保障温饱线基础上,降低整车成本;外购零件依托23年的亮眼市场表现,具备了更强的议价能力。无论是什么降本手段,只要能够让消费者在价格层面感到“真香”就是掌握主动权的第一步。 总而言之,中国汽车在卷卷的当下,各车企必然都有属于自己的焦虑。在这个紧要的关头,每家企业也都应该拿出自己的魄力:降价保量最为直接,每个车企都会或多或少使用该手段;保价增配值得期待,对于15万以内的车效果不会明显,但对于20-40万的汽车也许有些作用;产品迭代言过其实,研发周期较长,紧急上马……还是有魄力的消费者先上吧,同时受限于法规和安全考量,智能化宣传总是天花乱坠,用着总是有些鸡肋。牢记车是用来开的,这一点很重要! 最后,国内市场总量24年预计不会有什么增长空间,此消彼长是必然现象。下一个谁倒下大家已经看的太多,但是结合历史市占率,中国注定不会只有比亚迪一家独大,那么你认为下一个崛起的会是谁?
#2023年比亚迪销量达302.44万辆一起来感受一下2023年销量冠军,“迪王”比亚迪的2023年业绩吧: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人民币 2,900,000万元一3,100,00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人民币 1,662,245 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74.46%-86.49%。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人民币 2,740,000万元-2,970,00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人民币1,563,779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75.22%-89.92% 基本每股收益 盈利:人民币9.98元/股至10.67元/股 盈利:人民币5.71元/股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历史新高,进一步巩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领先地位。 尽管行业竞争更为激烈,公司凭借品牌力的不断提升、出海销量的快速增长、持续扩大的规模优势和强大的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盈利实现大幅改善,展现了强大的韧性。与此同时,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受益于海外大客户业务份额提升及安卓客户需求回暖、新能源汽车和新型智能产品业务高速增长,产能利用率明显提升,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盈利能力显著改善,盈利实现大幅增长。 以小见大,可见比亚迪供应链垂直整合的优势,在大规模的生产量面前就进一步放大。成本比别人低1元,那就是多赚的钱。 那么,比亚迪我大A股股价是不是该涨了?最近跌到人都自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