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机车接好运临近春节放假,周末难得抽空,骑车出去溜达一圈,奔赴北京“张湾通运桥”。游览历史遗迹,明代通运桥,桥面历史痕迹累累,,先来做个景点基础介绍,让大家有个基本了解:桥南北走向,全长43.5米,宽10米,为3孔石券洞结构,中券宽9米,券洞两侧上方雕有镇水兽,券洞壁上镶嵌碑记1块; 两侧券洞宽7米。桥上两侧各有望柱18根,柱头有石狮; 柱间镶置浮雕宝瓶栏板,共计19块,用长方块花岗岩横砌金刚墙,瓶纹彼此有别。 桥面有不同程度损坏,桥结构仍完整。桥东有万历皇帝赐名“宝德”庙宇1座。桥北端原立有螭首方字碑2通,等高同制,汉白玉雕。碑首高1.34米、宽1.62米、厚0.42米;碑座高1.2米、宽1.18米、厚0.44米,两面浮雕二龙戏珠纹。 桥西石碑内纵刻篆书2行:“通运桥碑文”,碑首题“敕建通运桥碑记”,碑身阳刻楷书铭文;桥东石碑内纵刻篆书三行“敕建通州桥福德庙碑记”,碑身纵刻小楷铭文。两碑记述捐资改建石桥与建庙镇桥之事。已无存。2002年北京市文物局出资重修通运桥。桥北侧为张家湾镇城墙遗迹。建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 所存城墙为张家湾城南门东段城垣遗址,总长120米。1992年通县人民政府拨款15万元予以维修,并按明城原样修复西端20米。修复段高7米,厚35米,外壁砌城砖,上设垛口,中夯灰土,顶铺方砖,下半部用原城旧砖,石灰灌浆。其余80米保留原来残貌,高4米。1997年北京市文物局在城址西端树立北京市政府文物保护标志,艾青石制。在东垣西折北转临通惠河处还有一段50米城基。 景点不大,历史痕迹厚重,桥随不长,历史跨度已久,桥面痕迹斑驳不坎,承载古今张湾附近出行重任。 近期现代化村庄拆迁,形成了老旧对比,有时间车友可以打卡张家湾通运桥,导航搜索“通运桥及张家湾镇城墙遗迹”骑车享受周末愉快的生活,提前祝各位摩友龙年行大运,提前拜个早年,骑车平安行,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