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400 Hi4-T升级初体验不知道有什么渠道可以向官方反馈,希望能在ota中解决 1、最大的槽点就是u盘放歌会卡死,因为每次启动都要全量扫描一遍优盘上所有的歌曲,上一辆车十年前的车机也轻松支持3000首歌的优盘啊 2、建议,360全景多一些设置项,比如,我另外一辆腾势每次启动后的第一次挂d挡自动打开360全景,相当于绕车一周这个动作车机自动帮你做了,挺好的,希望坦克也能考虑一下这个功能 3,建议,挂r挡时自动抑制autohold(是抑制不是关闭),倒车时应该没人想用autohold吧,也是腾势的逻辑,很方便,坦克希望也能优化 4、个人不喜欢倒挡时音乐声自动变小,因为再挂d挡时声音又变大,有时吓一跳,这个坦克和腾势都是这个逻辑,上一辆车5系就不是这个逻辑,最好能自己选择是否变小,也许有人喜欢 5、纯电模式下确实是有点油门延迟的,尤其停车场倒车时,挂上r挡后要等约0.5秒车才开始动,这个估计是因为p2电机的架构决定的吧,感觉ota应该也解决不了 6、app每次点开都要先放广告3秒,而且默认在"探索"这个tab,而对于已经成为车主的,大部分点开app应该都是想使用蓝牙钥匙,最好点开app就直接在“坦克”这个tab开始自动连接车辆 7、车机的账号登录不会自动切换,准确的说应该是有时好像会,应该是谁的蓝牙钥匙连接就切换到谁的账号,这样的自动座椅记忆才有意义啊,每次还要去屏幕上点座椅记忆的话还不直接手动调了,但是我确实遇到过换另外一个手机蓝牙钥匙的时候提示我是否切换账号,但有时候又不提示,不知道逻辑到底是什么 以上为我的个人体会,每个人看法不同,有车友觉得应该包容,我是希望能优化,但是找不到渠道反馈,所以发帖看看大家的看法,希望坦克能做得越来越好
#用车心得选来选去,最后还是它。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车符合我的标准:电子设备少、功能设计简单、舒适性和操控够用、无联网功能。 让我来倒序解释一下。被车联网吸引的一群,对物联网了解未必深刻,对车企为什么要用车联网也未必了解。过去车企就是做车的,卖的是车,利润也主要来自卖车,而现在车企要做服务商,车只是后续服务的一种实现手段。换言之,以前车企在车辆售出后,就无法再从车主哪那里获取高额利润,但有了车联网,车主便与车企捆绑在一起了。你的位置、导航路线、用车习惯、经常访问的商家、喜欢的歌曲、驾驶风格等等等等,都可以通过联网被车企或它们的外包服务商获取,并相应推送服务。现在低级车企推送广告是其中的表现之一,手段低劣令人不齿,高级做法是让你感觉不到,还把钱花了。哇咔咔咔。作为车主,你愿意被监控吗,你愿意被捆绑在车企上吗?可惜,这是一个趋势,国家可以通过立法的手段来限制。欧盟的隐私法很严厉,欧洲车企相对要规矩一些。总之,这是我不希望有这项功能的原因。 再说舒适性和操控。现在很多车的卖点是百公里加速。其实用处真的不大。就这交通堵的,你那加速只能多出点事故。真跑快了,那便宜玩意又刹不住车了。。所以,作为家用车,开着稳、家人坐着舒服,安全驾驶最重要。 我只买功能设计简单的车。因为“大道至简”,简易之道、乾坤之理。越简单越不容易出故障,越简单维修越容易。德国车越豪华就越复杂,一旦出了故障,诊断都困难。BBA车主们,我说得对哱? 所以作为家用车,我还是老老实实买个简单车。 最后是电子设备少。电子的玩意不可靠呀。你看那些车机问题一箩筐的车们,多头疼。这小捷中配才给个8吋屏,能听个收音机,连个蓝牙,我挺满足。剩下的空调等等全是旋钮控制。多省心呀。可能喜欢豪华感的车主不喜欢,不过我还是倾向于皮实耐用。 选车时,我把目标定在本田飞度、大众POLO、桑塔纳和捷达。最终选定了捷达VA3。目前一切都好。首保以后再谈谈感受。
#飞凡F7提车作业提车第三天终于开始写了,主要是懒,其次是请客和上牌太忙,不过开了几天再写感受更多。 选车过程,毕业后一直开家里的迈腾,有私人充电条件加上一年上高速的次数屈指可数,有这两点无脑冲纯电。去年就开始选车,开惯了轿车感觉suv好高不适应,而且舒适度还是比不过轿车,试了一圈汉没有迈腾底盘舒服,p7没有迈腾后排大,slo3听说小问题特别多,当时特斯拉还没降价,毛豆3智几l7极氪001蔚来超预算了,而且老觉得毛豆3…像个耗子似的在路上跑😂。 三月份看到F7当时没在意,只觉得卧槽这车真好看(三十多万的新能源就没有难看的)。到四月一发布23万,很惊喜正好在预算内,就开始持续关注,才发现这车的里子也不错,内饰质感摸着舒服,就是奔里奔气的,管他呢好看就行。吐槽一下西安也算新一线城市了,上市二十多天了还没有试驾车,五月底才有销售联系我试驾……试驾两次后就大定了,期间做了父母两周工作(没办法牌子太弱😓),不过我的销售顾问很尽心。家离单位只有不到十公里,所以定的75度版本,没选智驾,我喜欢自己开车的感觉,座椅包必上,生椰加轮毂,开了三天的感受: 先说优点 1,帅,真的帅啊,无死角的帅,开到单位回小区都是一堆人围着看,在路上太吸引目光了,每个人审美观不同,我是觉得二十万级最帅的轿车了 2,我运气比较好,圈里遇到的小问题我全都没遇到,包括共振异响座椅褶皱,主要是因为我专门给顾问说要五月份以后生产下线的车,第一批出现的小问题厂家已经改进一些了,就是等车时间加长了。 3有一个我很喜欢的小点,化妆镜那里做得很优雅,像打开平板套一样 优点就不多说了,上网看到的都是优点,也基本都符合,但车评人缺点说的少,体验几天下来说几个不爽的点: ✔首先,当时试驾的时候被底盘和隔音震惊了,这也是下定的动力之一,但我的75度电跟试驾的顶配比隔音和滤震差点,可能选19寸会好一点,不开音乐风噪有点大;有点颠,达不到宣传的95隔振率,不过有意向的兄弟也别担心,属于二十多万优秀水平,比迈腾要强多了,预算够还是冲四驱吧。 ✔车机东西还是太少,快点把b站和k歌加上吧,要不浪费我的大会员和8155芯片了。 ✔我手机网易云是vip,但是车机网易云登录我 账号后还是听不了vip歌曲,不知道为啥,而且车机网易云看不了视频。 ✔座椅通风只要下车就会自动关闭,哪怕只下车十秒也关了,每次上车都得重新打开 ✔360影像不太精准,有一圈黑边也要算进去,不过我习惯看镜子了所以还好。 ✔广告应该改成每个座位都是c位除了后排中间…我同事坐中间跟坐小马扎一样,地台有点隆起。而且前排的一长条大屏反光到天幕上,再搭配不停往后闪的树和建筑,坐后排的人只能往左右窗外看,如果往前看眼睛是真的花。如图7。大天幕给你蓝田白云星空和鸟屎树叶 ✔后排屏幕调个东西还行,看视频就算了吧,脖子疼😣,还不如换成抬显。 ✔车门有个角玻璃下不去,露出来一个尖,差点磕着亲戚家小朋友 ✔最有性价比的配置不给记录仪? ✔座椅记忆和后视镜记忆就一个 ✔后排不系安全带提示音关不掉,交规规定倒也算不上缺点但听着烦 ✔音响属于正常水平,没有宣传的那么叼 ✔在家用手机打开空调有几率会超时失败 ✔提车除了一箱饮料啥也没送,现在app买车都这样吗? ✔我在西安为什么懂车帝老给我定位到宁夏新疆甘肃?谁知道怎么设置(题外话) 才开了三天目前就这些小问题,不过大多都是软件问题,后续应该会升级解决。现在还没有充过电,能耗方面就不说了,后续再发。想冲的兄弟们冲吧,车是不错,最大的毛病就是品牌不亮,欢迎其他车主和潜在车主交流。 ƪ(˘⌣˘)ʃ
#小米SU7提车日记5月21日郑州首批非创始版提车,目前行驶3500公里,长途城区里程对半,只要能NOA的路段基本都开NOA,综合汇报一下选车经历和使用感受 【购买动机】 纯电/增程? 没怎么开过电车的时候感觉混动比较合适,但是有过一段电车使用体验尤其是长途体验后,其实长途的时候跑三四百公里补能一次兼顾休息刚刚好。我认为买车要么纯油要么纯电,只有一种情况考虑混动:就是购车预算有限无法购买合适续航的纯电车,且能安装家充桩。 为什么选小米? 上台车是15年购入14款520i旅行版,9年车龄真的是除了情怀啥也不剩了,决定增购电车的时候目标选择还有宝马IX40和蔚来ET5T。 选IX因为目前终端优惠十分给力,放弃的原因是感觉这车开个四五年后残值≈0,内心不太好接受。 ET5T是少有的纯电旅行车,外形漂亮质感好,放弃也是因为性价比和担心背刺。 选小米是去试驾IX的路上顺路去看了下,老婆和家里的小朋友看完全都把持不住,了解后感觉小米值得一试遂定车。 小米对比其他车配置并不特别亮眼,性价比也不算突出,但是纵观目前所有车型,小米提供的情绪价值独一无二,一方面上市前期的稀缺性让人短暂体验被围观的满足感,另一方面订单火爆让人不用太担心被背刺,开一两年换车也不会太过血亏,从4-5-6月的销售政策来看,减少必要配置的赠送相当于变相涨价。 为什么选标准版? 单说su7三个配置,我感觉性价比最高的是MAX,但是个人选择上没有为性能买单的冲动,PRO交车晚不想等,并且我认为城区自动驾驶使用场景非常有限,高架和快速路NOA使用倒是没问题,普通城市道路上路况复杂体验估计不会太好,只有机动车非机动车完全分流的主干路用起来可以,但凡红绿灯路口过电动车和行人,这自动驾驶就比自己开还不省心,综合下来如果用车不是一线城市,不要对城区NOA抱有太高期望。 【用车体验】 续航能耗 4-5月平均气温20℃以上,目前3500公里高速和城区基本对半,动能回收100%,偶尔运动模式,高速能耗15左右,城区12左右,生涯累计13多。 补能方面 快充扎上就120的充电速度,充到70%开始掉到80左右,80-100%充满差不多要20多分钟,20-80%充满差不多30分钟。没体验过800v,但400v的感觉够用。 驾驶感受 一句话总结:目前体验到的最接近特斯拉驾驶感受的国产车。加速和电门方面是所有电车的优势,随便拉出来一款电车加速上的体验都完胜同价位油车,不过电车电门前段空大很常见,小米这方面做的不错。转向和底盘,底盘也属于偏硬但是比特斯拉处理颠簸强,转向体验不错有宝马的味道。 动能回收 回收力度可调节,我一直是单踏板,看很多车友分项能耗偏高,我感觉一方面是开的猛另一方面是动能回收使用习惯不同,很多车友不开或者开的弱回收,一开始会不习惯,但是脚法习惯之后单踏板模式很香,单踏板不但可以优化能耗表现,同时可以使减速更线性驾乘体验更加。 车机 车机流畅,我一直用的小米手机,互联互通体验绝佳,行车过程中也可以手机投屏到车机屏幕上,如果没有太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完全不需要用手机支架,行车过程中通过应用投屏可以把卡片拉大到2/3屏来胜任副驾娱乐屏。 智能设备使用建议 推荐顺序小米手机/穿戴设备/遥控钥匙,小米手机可以更好的匹配和释放车机生态,体验绝佳。手表手环可以优化用车体验,解决了运动党跑步的时候手机放哪里的问题,另外开启可穿戴设备蓝牙解锁手机的功能,在大屏上解锁手机屏幕的时候不需要手势验证了,体验升级。 最没用的是遥控钥匙,他能干的手机全都能干,400块钱买个手环,700块钱买个手表不香吗。 【缺陷】 高速noa时110码开始方向盘抖动明显,左右摇摆幅度较大,我去门店整备了两次动平衡依然没有解决,开自动驾驶的时候由于是手轻轻搭在方向盘上,方向盘缺乏手掌的限位左右摆动比较明显,社区里有部分车友也反应此情况,但目前官方还没有给出解决方案,希望尽快解决。 唤起电话呼叫体验不好,这么常用的功能竟然需要打开车机的二级菜单才能进去,我不喜欢喊小爱,就想点一下就打开最近联系人。 【优化建议】 ①液晶仪表显示内容单一,样式单一,尽快OTA开放更多功能增加可玩性,NOA的时候仪表看不到能耗,没有歌曲信息,这些我感觉完全可以开放自定义。 ②OTA支持方向盘按键自定义,比较实用的功能比如一键点亮我喜欢音乐,一键返回车机主页,一键打开最近通话等。 ③建议商城里的中控屏实体按键按钮全都支持自定义,建议中控扶手上的空调实体按键支持自定义,产品经理眼里只有空调嘛?增加自定义比如:一键返回车机主页,一键最近联系人,一键点亮音乐收藏,一键打开360影像,一键自动泊车,一键保存行车记录,主驾驶座椅记忆等等 【总结】 瑕不掩瑜,su7不错,期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