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海狮07 EV正式上市5月10日,比亚迪高阶全能SUV上市发布,海狮07EV售价18.98万元~23.98万元,基本又预定了今年的纯电爆款。作为比亚迪全新一代e平台3.0 Evo及首搭车型,海狮07EV为什么被称为"全能王",分享以下技术参数你就明白了: 全系搭载1200V碳化硅电控, 23000rpm全球量产最高转速电机, 极速可达225km/h以上, 智能座舱高阶版 DiLink 100, 50英寸 AR-HUD抬头显示, 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DiPilot 100, 58L前备箱, 10-80% SOC的充电时间最快25分钟, 全系标配11个安全气囊, 全球首创CTB整车安全架构, 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 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 除了这些黑科技,海狮07EV颜值也非常加分,造型前卫时尚,可以无脑冲了!
#懂车帝众测后天就正式提车了,这两天深度体验了试驾车,聊聊试驾车感受。 试驾的是620pro,19寸万力轮胎,没有尾翼。关于人机工学和驾驶性的体验已经发长贴说过了。 这里再补充一些,做个记录,然后等提正式车看看有没有改善,看看是不是只是试驾车的问题。 1.内饰是普通灰内,没有翻转屏,发现空调出风口旁边的模拟假出风口和真出风口没对齐。另外方向盘底座塑料还有出模具的楞线,其实如果能出厂磨一下就好些了。 2.前悬行驶起来有一些共振,很低的速度就会有,原因不明。有车友反应马牌轮胎版也一样。 3.没有智驾包的基础lcc可用性不高,对静止物体、大货车几乎没有识别能力,侧向识别能力极其有限,居中偶有车道内画龙。这个功能除非是很少车的时候,不然不建议使用。建议后续能把基础方案也ota一下,或者多做一些安全提示预警。 4.充电如果设置100%,99%的时候会持续很长时间,原因不明。此时充电app已经显示100%,车机显示99%,充电不中断仍在继续,只是功率很低的状态。不知道是不是在做最后的soc校准。 最后针对这款车和无尾翼版本有一些小建议: 1.刹车确实不够看,官方出个多活塞刹车改装方案就好了; 2.这款车的各种信息还是不透明,其实真诚是最好的营销,让工程师面对用户解答问题,可以获得信任和好感。 3.无尾翼版后面加了一个塑料小鸭尾,这个加上的原因是什么?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能不能去掉?其实都需要工程师回答下,也有助于用户去决定是否选装。 最后,其实除了一些小问题,这车的总体驾驶感受我还是很满意的。期待正式交付车有更好的体验。
#星途星纪元ET开启预售星途ET价格打到19万,会成功吗 一句话总结,懂车的人会觉得价格良心,不关注车的不会把他放到自己的选择框里,但是我认为金子总会发光,口碑会给他持续的生命力。 奇瑞是一个具有26年研发积淀的国产车企,ET是承载集团向高端突破的最重磅车型,技术展现及用心程度,可见一斑。 ET为什么说技术高端,配置豪华,自研EH3平台,将投资百亿,多年积淀的底盘技术融入到电动车平台,操控难道会比不上3年就能造车销售的其他电动车品牌,自研增程专用发动机44.5% 热效率,额定功率 115kW,实现 1L 油发电 3.65kWh,WLTC 馈电油耗 5.2L/100km,以超低能耗定义 " 黄金增程 ";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420kW 的充电峰值功率,可实现充电 11.5 分钟续航 475km。即便在零下 20 ℃的低温环境下,SOC 从 20%-80% 仅需 24 分钟,当 SOC 仅 20% 时,峰值输出功率依然达到 280kW,高效超充缓解北方冬季补能焦虑。 为什么说ET的安全是最大的豪华,车身结构作为保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新车采用占比 88% 的高强度钢铝用料,配合一体化压铸后纵梁与超 11 吨车顶抗压,实现碰撞 " 零变形 " 的车身主体结构。最近网上热议的车祸现场,奇瑞车主均轻伤,不就验证了奇瑞的良心造车吗? ET为什么称为国产豪华车,星纪元 ET 采用全铝底盘设计,配备百万级豪车才有的前高阶双叉臂 + 后五连杆悬架,重新定义豪华底盘;内饰用料,追求零苯零醛零异味;配置全线对标BBA,理想,蔚来,赛力斯动辄几十万的车型,国人都能接受,奇瑞的精心用料还打动不了懂车的消费者吗? 国产车的强项,超级智能,跻身行业第一梯队,不说能比的上华为小米,但是超越合资肯定没有问题。 综上所述,ET是营销不突出,但不是技术不突出,这是星途为消费者提供的又一个优秀的产品,不强求每个人都喜欢,但是多试驾,多感受,才能选到自己喜欢的车。
#懂车帝众测22年年底提的车,目前快要8000公里了,平时上下班,周末出去逛逛。正好趁这个机会分享一下能耗。 首先声明,从提车当天开始就从来没有用过纯电模式,一直都是在用HEV模式跑。虽然家里有充电桩可以充电,但是即便充满了也是会手动切HEV模式。为什么要这样跑?因为凡事都有它运行的客观规律,而混动车会自动管理汽车的运行状态,需要用电的时候它自然会用电,需要用油的时候它自己会去用,一切交给车机自己去处理就好。这种模式应该也是车企做车辆测试用到最多和测试里程最长的模式。换句话说也应该是最稳定的一种使用方式。我们不是车企的测试人员,没必要去搞极限工况,我就踏踏实实开,不去做任何可能会导致风险的操作。比如说,跑高速低电量ECO模式长时间飚130,或者冬天低电量纯电模式大脚油门。一旦出问题耽误的都是自己的时间,浪费的都是自己的精力。 下边的图是我最近的能耗。咱也不知道前1%都是哪些黄金右脚在开。平时城市通勤就用智保hev+eco,soc随意。高速智保hev+normal模式。我用自身的例子只想说明一点,即便从来不用纯电模式,一样可以做到低功耗。
#人人写点评23年1月提的车,转眼之间已经2个年头了,总里程已经2万4千多了,整体感觉还是比较满意的,对于车的一些设计小细节也看出设计者还是比较用心的,后备箱两边都有灯,一边被东西遮挡了也不影响,油门踏板上方、无线充电下方和副驾储物箱都有照明灯,使用非常方便,遮阳板化妆镜照明随着挡板拉开打开显得非常人性化,中控屏的语音功能也很强大,SOC设置都可以声控,喜马拉雅播放时卡住了,以前是手动寻找播放的章节,非常麻烦,有一天试试居然可以用语音操作,感觉一下子从老年机到智能机了,还有很多等待使用中慢慢发现吧 不太满意的地方:车机的导航版本太低不能升级,现在用的百度地图,总感觉没有车机版好用,可能是习惯问题吧,再一个是现在改变了一些逻辑,电量在50%一下深踩发动机会介入,觉得加速没有以前迅速了,发动机声音也有点大了,发动机自启动也让人感觉非常不好,点开能量流界面居然不显示发动机在工作,仪表盘也显示ev模式,不知为什么。 不过这些也无关紧要了,都是可以接受的,自从安装充电桩以后才真正感受到了电车的快乐,去年7月自驾回来后,一直用电到现在跑了6千多公里,期间加了200元的油,还是为了不让油灯亮才加的,虽然冬季续航打折,有家桩可以随时充非常方便,最后提醒买电车的朋友,如果不能安装充电桩还是慎重考虑下电车,虽然电车驾驶感受是油车不能比的,外面到处找充电桩也是非常痛苦的,这是一点自己的感受,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