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秦L将于5月28日上市秦车系又要上新了,这款秦L的配置已经剧透了不少,虽然说DM5.0系统要等到月底才发布,但是现在已经有很多数据了,从技术方面来说,电机输出经过了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甚至还采用了双离合器,来控制动力的流向。根据内部消息,秦L的综合续航里程甚至能突破2000km,馈电油耗最低只要馈电油耗3.8L,这已经是十分可怕的能力了。 如果真能12万元起步的话,估计又要成为大爆款!秦PLUS已经火得一塌糊涂了,这下秦L再来拉一把,比亚迪是不是又要包揽N多个销量第一了?
#海豹DM-i提车作业一、情况介绍: 1.之前驾驶手动挡的车,开了七年,不容易,我谈谈之前开车的感受吧。 驾驶手动挡车辆有一种更加亲身的驾驶感受。与自动挡车辆相比,手动挡车辆需要更多的操作和注意力,因为驾驶者需要不断地换挡和离合器操作。这种更加亲身的驾驶感受使驾驶者更加与车辆产生联系,能够更好地掌握车辆的动力和操控。 驾驶手动挡车辆需要更多的技巧和经验。换挡的时机和顺序需要准确把握,否则可能导致车辆熄火或者发生顿挫。同时,需要注意离合器的操作,以确保平稳的起步和换挡过程。这种技巧的掌握需要一定的练习和熟悉,但一旦掌握,驾驶手动挡车辆可以带来更加灵活和精准的操控感。 驾驶手动挡车辆也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驾驶体验。由于需要手动换挡,驾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挡位,以获得更好的加速或者节油效果。这种个性化的驾驶体验使驾驶者更加享受驾车过程,增加了驾驶的乐趣。 然而,驾驶手动挡车辆也需要更多的注意力和专注度。由于需要不断地操作离合器和换挡,驾驶者需要时刻保持集中注意力,以防止操作失误导致事故发生。此外,手动挡车辆在拥堵和坡道起步等情况下需要更多的操控技巧,可能会增加驾驶的压力和疲劳感。 总的来说,驾驶手动挡车辆可以提供更加亲身和个性化的驾驶感受,但也需要更多的技巧和经验。驾驶者需要时刻保持注意力和专注度,以确保安全驾驶。 2.选车时对比车型: 名爵7、问界M5、海豹dmi,其实这三款车没什么可对比性,不再一个层面上,所以也没啥可说的。 个人建议,在进行车型对比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外观设计:不同车型的外观设计风格各异,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 2.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类型、功率、扭矩等参数,决定了车辆的驱动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3.内饰空间:包括座椅舒适度、乘坐空间、储物空间等,决定了车辆的舒适性和实用性。 4.安全配置:包括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配置,如制动系统、安全气囊、防抱死系统等。 5.操控性能:包括转向灵活性、悬挂系统、悬挂调校等,决定了车辆的驾驶稳定性和操控性。 6.燃油经济性:包括综合工况油耗、百公里油耗等,决定了车辆的燃油消耗和经济性。 7.价格和配置:不同车型的价格和配置各异,可以根据预算和个人需求选择。 通过对比车型的各个方面,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不同车型的优劣势,从而做出更明智的购车决策。 二、费用明细 最终选择了海豹dmi ,尊荣121km,外加魅影红外观 落地总价:20.63w 裸车价:19.68w + 魅影红外观:2000元 保险费用:5500元,中国人保 贷款:6w 三年免息,1500的服务费,免上牌费用 赠品:车垫、后备箱垫、保养(6+6)、太阳膜(升级龙膜:多支付了500元)、咖啡机 三、用车体验 作为一款新能源用车,比亚迪海豹DMI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首先,它的外观设计非常时尚和动感,车身线条流畅,给人一种很现代的感觉。车辆采用了很多黑色元素,使整体看起来更加运动。 在驾驶过程中,我发现海豹DMI的动力表现非常出色。它搭载了一台电动机,输出功率强劲,加速迅猛。同时,电动车的优势在于起步和低速行驶时的动力响应更加迅速,给人一种非常流畅的驾驶感受。 此外,海豹DMI的悬挂系统也很出色。它采用了独立悬挂、后五连杆底盘,能够有效地吸收路面的颠簸,提供舒适的驾乘体验。车辆的悬挂调校也很合理,既能够保持良好的操控性,又能够提供足够的舒适性。 在内饰方面,海豹DMI采用了一种简洁大气的设计风格。我购买的红色内饰,整体比较高端大气,中控台采用了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屏,系统好像跟腾势采用的dlink5.0版本系统一样,显示内容丰富,操作界面简单直观。座椅采用了高级材质,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力和舒适性。 最后,海豹DMI的续航里程也很令人满意。根据官方数据,它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1200多公里,满足日常使用的需求。此外,它还支持快充功能,可以在短时间内充满电。 总的来说,比亚迪海豹DMI是一款非常出色的新能源用车。它具有时尚的外观、强劲的动力、舒适的悬挂系统和丰富的内饰配置。同时,它的续航里程也很理想。如果你对新能源车辆感兴趣,海豹DMI值得考虑。 四、优缺点及建议 比亚迪海豹DMI是一款新能源车型,具有以下优点: 1.超级混动系统:比亚迪海豹DMI采用超级混动系统,燃油经济性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能源消耗。 2.续航里程较长:比亚迪海豹DMI搭载高能量密度的电池组,可以实现较长的续航里程,满足日常通勤和长途出行的需求。 3.配置丰富:比亚迪海豹DMI配备了一系列高科技配置,如智能语音控制、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等,提升了驾驶体验和安全性能。 然而,比亚迪海豹DMI也存在一些缺点: 充电桩稀缺、购车福利少
#提车日记1、买车初衷 自己的第一辆车算是刚需,之前对比过奔驰C级和GLC的内饰也很喜欢,外观还行和品牌力也都不错但就是配置低了一些被排除。朋友推荐的奥迪A4和Q5动力操控都还不错但也同样被配置劝退。后来考虑过凯迪拉克XT5和CT5,因为两车的配置、空间都完全够用。唯一的不足是内饰略显老旧。以至于后来GT4从内饰和配置上吸引了我,预算也节省了一笔开支,简直不要太香。多数情况车是我一个人开,也就不把空间放在重点上了,经过两次进店商谈最终果断选择了GT4。 2、外观 外观对于我这种追求个性的人来讲GT4基本360度无死角的诠释了什么叫帅气和霸气并存。特别是带了运动套件的双拼车身,把原本普通的颜色演绎的不普通,我的铂金灰黑双拼沉稳大气经久耐看,加上四出排气、brembo四活塞红色卡钳、悬浮车顶、熏黑尾灯、双离合适时四驱、2.0T发动机让整车看上去大气不失时尚,侧颜给人一种很强的进攻气息,特别适合血性的男车主,这也让我坚定了非它不可的意念。 3、内饰 不同配色的内饰对应不同审美的人群,凯迪拉克突破了以往中规中矩的内饰格调,创新打造出更适合年轻人审美的内饰,33英寸超视网膜9K曲面环抱式中控大屏,镀烙式实体空调按键,门斯之盾多媒体水晶旋钮,悬浮式扶手箱,26色甄选氛围灯,豪华游艇式座舱都是不二的豪华之选。我铂金版加州落日拼色内饰更是让我眼前一亮,黑多白少的配色加上红色缝线和浅蓝色翻毛皮座椅包肩,搭配大红安全带透出一种很强的运动气息。而且座椅扶手箱垫以及副驾中控台都是采用环保仿皮材质包裹,不仅好看而且耐脏易清洁,哪怕是浅色部分只要不是渗透性的污渍也是用湿抹布一擦就干净了,根本不需要后期加装座椅套,不影响内饰美观也不影响原车座椅的通风加热功能。 4、配置亮点 其中个人觉得比较好用的,也是我用到比较多的还是HUD抬头显示系统(囊括了当前车速、导航路标、限速标识,自动巡航定速、跟车碰撞预警)降低了行车风险;360全景影像(角度方位随意切换,哪边看不见切换哪边的影像,降低了窄路会车,狭小空间停车时的磕碰剐蹭风险);全速自适应巡航(操作简单响应迅速,跑长途高速或者郊区车少路段真的很省力);多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驾驶过程中可以使用语音口令进行导航、播放音乐、控制车窗天窗、调节空调等)同样降低了行车风险;流媒体后视镜(不受后排人数身高以及尾箱货物高低影响车辆后方视野,高清视频影像实时监控后方来车);后视镜倒车自动下翻(倒车时除了有全景影像外后视镜也会自动下翻至后轮处,更好的观察车辆轮胎情况防止轮毂剐蹭和轮胎受困的情况);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夜间行车防止后车跟车是的远光灯强光刺眼引发事故);15颗AKG音响也是给了我很大惊喜,不管放什么类型的音乐,哪怕声音开到最大也没多余的杂音。 5、空间实测 这也是很多车友被劝退的原因,空间从来都不是凯迪拉克的优势,GT4的空间也一样。不是很理想,但是基本的家用通勤也是够的,特别是像我这种全员都是“骨干”的家庭,除了我和我爸身高176以外,基本都没超过我俩身高的人,而且全家没有一个体重超过150的。事实证明后排坐我老爸(抱我一岁多的外甥)老妈和我女儿(身高163)完全够用,几度问过他们的乘坐感受都表示不挤。后尾箱空间确实看上去小了一些,目测比一般轿车尾箱还要小一些,但是拿掉隔板后的空间基本还是可以满足偶尔出行的需求,正常放两三个24寸的行李箱加上三两个小背包挎包还是可以的。有大件一点的行李在人员不满载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放倒后排座椅,这样就增加了一半还多的储物空间,如果后排有人又需要多的储物空间,建议可以在车顶行李架上加装一个旅行箱,这样既增加了储物能力也不影响美观。 6、驾驶感受及能耗 GT4铂金2.0T的动力就不做过多诠释了,237匹马力不管是长途旅行还是冰雪越野基本都够用了。操控方面基本符合我的驾驶习惯,虽然怀档刚开始有点不习惯但是也仅仅是两天就磨合了,现在操作起来感觉比以往中央扶手档杆更加得心应手了。方向盘可能对女生不太友好,因为方向盘扭矩调教稍微偏硬一点,我平时是用的舒适驾驶模式感觉转弯方向盘对比以前车型都有点偏硬,如果是四驱或者运动模式可能会更硬一点。好在底盘的虑震效果很好,坑洼路面也不会感觉很颠簸。离合器有48V轻混的加持加速响应还算及时,红绿灯只要舍得给油基本可以第一个冲出去,高速超车后段加速也很有力,130的时速想超前车也可以轻松破150。缺点也很明显,AT双离合的降档顿挫感,可能跟我的驾驶习惯有关,我正常轻柔驾驶,缓降速一般不会感觉到顿挫,只有在猛加速后突然松掉油门或者急踩刹车时才会感觉到明显顿挫。 油耗方面目前车子开了2000多公里,有开过城市拥堵路段,也有高速畅通路段,还有山路十八弯的上下坡路段。加了三次油,合计1500块钱左右,平均百公里油耗8-10L,不算省油,但是美系豪车还是四驱2.0T的也还能接受。
#聊聊你的Dream Car在当下新能源汽车类型中,比较常见的有纯电动车型、插电混动车型和增程式车型。而新能源汽车行业中,一直有着所谓技术路线之争。其中插电混动车型和增程式车型哪个更好,也经常是争论的话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增程式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报告》提出,越来越多的国内车企开始布局增程式产品。预计到2025年,增程式电动汽车销量有望突破50万辆。今天就来盘点一下增 程式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国内目前各品牌旗下的增 程式车型。 工作原理 增程式电动车是在纯电动汽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台燃油发动机用来发电。发动机只负责发电,电机只负责驱动车辆。能源形式是线性传递,即所谓的串联结构。 🫥优点 •整套系统没有离合器和变速箱的加入,结构也相对比采用串+并模式DHT混动要简单的多,所以可靠性也更高,生产成本也大大降低。 •得益于内燃发动机这个“充电宝”的存在,增程车 型的电池不必与纯电车型那样采用超大容量的电池,可降低成本。 🫥缺点 •亏电状态下,增程式电动车的动力表现会出现明显地衰减。 •高速高负荷的行驶工况下,增程式比普通燃油车 反而油耗更高。 🫥各品牌增程式车型盘点 1、理想:依靠理想ONE这款车奠定了江湖地位,虽然已经停产,却是最成功的一款增程车。目前 旗下在售的L7、L8、L9均为增程式。 2、问界:旗下M5有增程和纯电两种动力类型,M7目前只有增程式。 3、零跑:旗下的C11首先推出纯电版,近期又推出了C11的增程版。 4、岚图:第一款车型FREE采用的是增程和纯电,不过第二款的梦想家就采用了插混和纯电。 5、哪吒:旗下的轿车哪吒 S有增程和纯电两种,其他车型均为纯电。 6、深蓝:旗下的SL03和S7均有增程和纯电不同的动力类型,SLO3还有氢燃料。 了、仰望:即将推出的百万级SUV U8 采用的是增程,不过百万级的跑车 U9将会是纯电。 8、天际:旗下的ME5是增程式,其他车型为纯电。 🫥综上所述,在快充技术以及动力电池没有取得 突破性进展之前,增程式技术路线是一种较好的过渡选择。目前主流厂家中除了理想主打增程式 并获得巨大成功之外(后续车型将有纯电),多数品牌会将某款车型设计为增程和纯电并行的做法,如问界、零跑、岚图、哪吒、深蓝等,且增程版价格普遍要低于纯电版。
#聊聊你眼中的问界M5透过电池包掉落浅谈赛力斯汽车拧紧工艺技术 这两天在网上看到成都一新能源汽车疑似行驶中电池包掉落的新闻,让我联想到汽车在装配过程中拧紧工艺及装备对车辆安全的重要性。 一辆汽车通常是由上万个零部件组装而成,这些零部件一般通过螺栓连接、铆钉连接、卡扣连接、胶粘连接等诸多连接方式,其中80%整车装配量主要为螺栓连接。 螺栓大小不一,规格各异,功能不尽相同,除需保证整车连接质量外,也需保证用户安全,确保功能可靠,部分还能起到美饰外观作用。 小小螺栓却如此重要,那么在整车装配过程中该如何保证连接质量呢? 这便涉及到组装过程中关键的工艺技术——拧紧工艺。严谨的拧紧工艺设计需确保拧紧设备高精度,拧紧过程稳定可控,确保拧紧数据合格。 高精度拧紧设备 在整车装配过程中会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拧紧工具,因不同工具的精度会直接影响装配后螺栓的稳定性,通常会按照装配安全等级选用对应精度的拧紧工具。比如涉及安全与功能的拧紧点位,会使用精度等级为5%的电动传感器式拧紧工具;对于装饰类的一般拧紧点位则会使用精度等级为10%的离合器式拧紧工具。赛力斯两江智慧工厂所有的关键力矩都是采用精度等级为5%的电动传感器式拧紧工具。 智能的拧紧控制系统 除了高精度的拧紧工具还需要有先进的拧紧系统来保证每个关键螺栓都能够按照工艺设计的策略完成,赛力斯两江智慧工厂通过提前在MOM系统配置好车辆拧紧的主数据,当车辆进入作业工位时,MOM系统根据配置好的拧紧主数据给拧紧控制器下发对应的拧紧控制程序号,拧紧控制器自动调取与之对应的拧紧程序进行拧紧作业,当车辆即将出工位时,如果有未完成的拧紧和不合格点位将自动触发产线停线,防止流出本工位。极大的预防漏拧和错拧的问题发生。并且所有拧紧过程及拧紧结果数据都会上传到后台服务器进行保存,方便进行质量追溯。保障每辆车的每一颗螺栓都100%合格,确保整车的安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