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智用车感受曾几何时!缤智的高配车型配备了大灯自动调平功能,也就是近光灯的高度随着行车路况的变化而自动调节。虽然看起来是作用不大比较冷门的原厂配置,但我还是想亲自尝试能否升级成功大灯自动调平系统。 既然确定了升级项目,我就在网上打听有关这方面的改造案例,可惜没有找到关于缤智车型的升级配件和技术支持。直到去年五一节过后我在闲鱼上遇见一位技术达人,从他那里才知晓可以提供原厂配件和安装指导,并且他承诺在发货前把控制盒的数据程序做好。三言两语的交谈,我就迫不及待地确认好了! 没过几天我就收到了全套配件,主要包括原厂大灯自动调平前后传感器,控制盒及相关线束。于是我就选了个良辰吉日开始着手安装,先是要装好左前轮和后轮的传感器,按照技术达人提供的图片比对安装位置,结果发现左前轮下摆臂位置和图片上的不一样。我立即联系老板说明了情况,他就马上驱车几十公里去高配车那里实拍传感器位置,这下才搞清楚我的低配车下摆臂没有支架。当时的情况对于我来说只想放弃不装了,但轻言放弃不是我的做事风格,况且老板还跑了那么远去拍照。左思右想我还是下定决心搞到位,立马联系了一家本田原厂配件店铺,拍了一对高配带支架的下摆臂。虽然只需要更换左边,但考虑到原车左右两边的下摆臂胶套都有老化,索性就一次更换到位,以免后期出现问题又要折腾。 虽然前期出现了一些小插曲,但好在最终还是顺利完成了大灯自动调平系统的升级。主要安装步骤包括:爱车上举升架,安装左后轮传感器并从后排座椅下方隐藏穿线到副驾驶位,拆下原车前轮左右两边的下摆臂,更换一对原厂高配的下摆臂(左边带支架),左下摆臂位置安装传感器并穿线到副驾驶位,打开引擎盖拔出左右大灯高度调节电机插头,将新增的一条线束插在里面并穿线到副驾驶位,找到副驾驶手套箱下方预留位置安装控制盒,拿出带有控制盒主插头的线束,将穿过来的线头按照对应位置插入主插头,将主插头线束的搭铁线就近在右侧接好,将线束的另外两个插头穿线到主驾驶位,一个接原车保险盒预留4pin插口,另一个是对插原车大灯高度调节插头,这样原车的手动调节开关就可以拿掉。在OBD接口插上元征431诊断仪,查看车身电气系统是否激活了自动灯光调平功能,测试大灯高度自动调节是否正常,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升级成功!最后再把线束绝缘部位包好,所有拆卸部位复原并做好卫生清洁。在此我要感谢老板的耐心指导和专业技师的大力协助! 升级安装原厂大灯自动调平系统也差不多有一年时间了,虽然平时感觉不到有啥大的作用,但毕竟可以随时保持合适的近光灯高度,对行车安全还是有一定辅助作用的!谢谢各位缤智车友到此一游:)
#五菱星光提车日记看了一下车圈,啥啥都有,我是首批车主,12.16提车的,车友圈最早活跃的那批人,后来车子没啥事也就不看圈了,那就简单说说。 什么各种吹的,大家自行看车评吧,我就说点真实的。 颜值: 这个车真的长得挺唬人的,外形,尺寸啥的不像是这个价位的,回几次老家也的确有人说这车得十几二十万。但是车漆薄是真的,不耐刮也是真的,在飞沙较多的城市,高速状态下的飞沙是会在车上留痕迹的。 外做工: 漆面薄是真的,车门板,引擎盖板等等这些金属件,还是很厚实的,不是那种一按就变形的,前脸是塑料件,尾屁股是塑料件,这俩地方的塑料件是纯粹增加颜值的,但有的人觉得塑料感严重,所以线下看看很重要! 内做工: 有软包,有高级感塑料,也有颗粒感的硬塑料,但是没有什么大缝隙,公差属于这个价位段常规水平,线下看看很重要! 驾驶感受: 经过一次OTA升级,目前出厂的版本都是这个,我就基于这个分享哈,目前来说EV模式挺常规的,就电动车,HEV模式目前感受还可以,可能是天气转暖,发动机转速没那么高了,感受会好很多,EV和HEV切换之间的平滑性也提高了,但是比不上迪子那种的,还是有差距的。然后这个车身姿态还是很稳当的,毕竟这么宽大这么重,方向盘很轻巧,虚位我没感觉出来,指向性我觉得还行,我觉得无论什么车都是试试,习惯习惯。然后刹车的话,刹车调教算不上好,有点虚位。油门不错,动力响应挺及时的,常规超个车还是轻轻松松的。所以就驾驶这方面来说,这个车很中庸,没什么特点,但是也算不上槽点大,同价位或多或少都有点。 能耗: 这个东西比较玄学哈,跟驾驶习惯挂钩,像我路口起步缓,红绿灯早松油门,现在电耗在13,HEV油耗能在5内,综合油耗保持在4左右,所以经济性还是不错的,当然这和天气有很大关系,只要冬天,续航都跟拉稀了一样,目前纯电150km,按照我上述的驾驶习惯,我能跑120km左右,能耗这方面,插混车多少都会有优势的。 关于车机: 不能安装软件,后续能不能我也不知道,车友群很多自行破解车机然后安装软件之类的,然后容易出问题,是有风险的,别管影响不影响质保,不建议自行破解。然后系统自带的只有那么几个软件,够基本使用。不要去说迪子的车怎样怎样的,这要真的是买车的刚需必需,你也不会看星光这个车了。常规的语音助手能用,算不上好用,车机的操作是很简单的,上手很容易。所以说对于车机这方面不要有太多的惊喜,就相当于一个大屏幕,最大的作用就是360和导航。 其他的一些: 充电口设计不好,容易进水,溜背式设计导致后备箱周圈容易积灰,后备箱很大,很深。底盘不是油改电,但地盘也不是很高的,常规轿车高度,路况不好的地儿要注意,会刮底盘,底盘有电池,要格外注意!底盘防护已经足够了,底盘护甲不怎么建议安装,自行检索原因。空调加热是电丝加热,所以冬天纯电续航尿崩。新车有味道,要花不少时间散。后视镜后面预留行车记录仪接口,好评。 总结: 把星光当成一个普普通通的交通工具,它合适,不要奢求有很多的惊喜,它在这个价位的亮点是混动底盘和独立悬架还有空间,至于更多的智能化和可玩性,如果这两者是刚需,不要选星光。圈里为啥星光问题这么多,没问题的话买完车不怎么看圈的,目前新批次的工艺应该还算可以了。 如果不是刚需车,我建议观望,今年汽车行业炸锅了一样,后续还会有好几辆价位差不多的车的,所以等。如果你刚需,然后需求就是省油大空间好开,想要个插混,星光可以选,那如果你想更高的智能化和可玩性,可以再看看别的,当然我觉得这个价位段的车,交通工具的属性是首要的。还想知道更多的细节还是评论吧,我一一回。可能运气比较好,首批车主的我的车没出问题,挺好的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