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心得温度渐渐升高,夏季的脚步急促了。柳絮杨絮随着温热的空气,渐渐弥漫扩散。人们说这些毛毛会随车辆进气渐渐糊住水箱,散热受影响,空调会不凉爽,等等一系列问题。看车友们的经验,我也上网搜了一个汽车防护网,几块钱,就像尼龙丝袜似的,四角松紧带,用钩子勾住,挂在汽车可以挂的孔隙。车牌是得露出来的。开始安装没找到底盘可以钩住的地方,今天再次弯腰摸了一下,找到可以挂钩的缝隙,安装了起来。车带上口罩,发动汽车,坏了,360影像系统显示车机上是在一个网里在拍前方景物。忘了咱们的车有前置摄像头,就在车牌上方的位置。回家又取来一把剪刀,把摄像头周围的护网给剪开一个区域,然后再发动汽车,车机360显示露出了外面的静物,但仍然会遮挡一部分,因为这是个广角的摄像头,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刚才开车出去转了三十多公里吧,回来一看,这个网子上,确实筛出来不少柳絮杨絮,看来还是有点作用的。还有一种内置的护网,但得拆下前面护杠什么的才能安上,动静太大,算了。这半个多月柳絮飞扬的日子,如果这个外置口罩护网能起到作用,我觉得已经算是很不错了。但有一个问题,带上口罩,咱这50威猛的车鼻子,是不是就显得有些奇怪了,豪车哪个带了黑丝口罩呢?
#机车的第一张照片国产品牌的摩托车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从原来的生产小排量通勤车为主转变成开始进入中大排市场,2020年钱江摩托推出旗下全新高端品牌QJMOTOR,主打国潮新机车实力派,首款产品就是排量600CC的四缸街车的劲擎追600 ,不得不佩服钱江多年以来在摩托车行业的技术累积。追600的标配版售价43999元,中配版售价46999元,高配版售价49999元。这三个车型版本的主要区别就在于避震和制动碟片的品牌不同,今天我们实拍的这台为高配版。 这三个车型版本的主要区别就在于避震和制动碟片的品牌不同,今天我们实拍的这台为高配版。 追600外观设计和黄龙600不同,整车给人的感觉比黄龙600更加的运动简洁,油箱收窄之后的造型更加显眼,水箱两侧多了侧翼的设计,车身喷涂方面更为细腻精致。 V型的眉骨搭配全LED灯组战斗气息十足,黑色的内衬透出一股子的神秘风格,甚至都可以想像到在黑夜中如弓箭刺破前方的空气的那种速度感。 追600搭载的是钱江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600CC排量直列四缸水冷四冲程发动机,匹配德尔福电喷系统,在11000转的时候峰值最大马力81.6匹,在8000转峰值扭矩为55牛米,0-100的加速时间为4.44秒,最高时速可以超过200公里。 汽车行业经常说缸数既是王道,四缸是正道,六缸是王道,八缸是梦想。在机车行业也可以这么说,两缸是正道,四缸是王道,六缸是梦想。这款在国内不多见的四缸发动机已经是目前国产品牌里的代表之作了,四缸的声浪也让钱江的“中国好声音”名副其实! 油箱的容积为15L,按照百公里6.2L的油耗来算的话,续航有220公里可以满足一般的城市通行。灰白的配色以及前倾的设计动感十足,时刻都准备着向前冲刺。 QJMOTOR追600的这个追其实只是一个中文的艺名,SRK600才是真正体现这台车的本名。 骑上追600之后,哪怕后座没有带挡泥板的时候,也不用担心会甩泥了 高配的追600搭配的是比川崎Z900还高端的预载和阻尼可调的马祖奇的倒置前叉,关键词马祖奇MARZOCCHI和倒置前叉,不懂啥是马祖奇MARZOCCHI?没关系我也不是很懂,这是一个自意大利的品牌,中配的追600配的是KYB的前减震,这里不是说KYB不好而是马祖奇更好!黄金配色看起来就是显得更加高端。倒置前叉又是啥呢,既然有倒置前叉那就一定是有正置前叉,倒置前叉主要的作用是可以大幅度提升运动性能,这是因为倒置前叉的刚性更强,簧下质量更轻。但是由于倒置前叉的结构更加复杂一些,所以一般会出现在一些强调性能的跑车或者街车上面。 中配和高配的追600的中置后减震是日本的KYB品牌,KYB减震在汽车行业里都算是知名的品牌了,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品牌也有采用KYB的产品,所以在一台4万多的机车上配备KYB的后减震,基本上也是诚意满满了。如果能是红色的就运动范更足了。 前轮为玛吉斯半热熔轮胎,规格为120/70-ZR17。刹车为前320毫米双碟配备BREMBO鲍鱼对向四活塞卡钳。BREMBO这个品牌基本上就是高端稳定可靠卡钳的代表,追600原厂就给配了,后期都没有可以升级的空间了。 后轮也是玛吉斯半热熔轮胎,规格为180/55-ZR17。同样的BREMBO卡钳安排上,博世ABS防抱死系统的加持,这个关系到人身安全的刹车系统几乎已经是满配了。 在便利性方面,QJMOTOR追600采用了智能无钥匙启动系统,可以在1.5米范围内自动识别并无钥匙启动或者熄火,在50米范围内可以智能寻车。这比起大多数的街车的插钥匙启动和熄火香多了,毕竟很多人特别不喜欢口袋里戴着一把碍事的钥匙掏进掏出,有无钥匙启动的话就可以放在包包的里面了。 既然定位为运动街车,高跷的尾部造型那必须安排,飞跃的造型更显性感,上面坐个性感小姐姐那就再好不过了。这样一台诚意满满的四缸满配QJMOTOR追600,车身价只要4万多就可以入手,只能用两个字形容,真香!
#摩托车改装笔记前言:关于仿赛摩托车改装你会看到五花八门的改装方案,其中不妨有赛道化、个性化和功能实用化的改装方案,如果你恰巧是zx4r车主,日常用车的环境是通勤,恭喜你即将获得一套实用改装方案。 本套改装方案主打功能和实用性,话不多说开始正片。 改装件: 1.前风挡(150rmb),我选择的是黑色透光加高的竞技风挡,尺寸和原厂风挡一样,但加高和竞技的造型在低趴时挡风效果更好,且视觉外观会更战斗。 2.加大脚撑(23rmb),很实用的改件,可有效避免松软地面上停车导致支撑不住倒车的情况。 3.水箱护网(70rmb),同样也很实用,前轮甩上来的小石子对于水箱的危害不用多说,有了它就安心很多。 4.后防摔棒(80rmb),主要是保护排气的东西,个人认为装上之后会降低美观度。 5.防滑贴(199rmb),加持油箱的时候提供足够的摩擦力,对于驾驶感受有大大的提升,我选的这款属于赛道竞技级别了,比普通的防滑贴好太多。 6.防摔球(800rmb),这种防摔球主要作用是保护两侧板子的,如果原地倒车或摔车,像手把和反光镜是保护不到的,如果想保护手把反光镜就要上竞技护杠,但世面所有的竞技护杠装到仿赛上都很丑,而且会影响驾驶感受,我选择防摔球的原因是在一定程度上不影响美观,同时还能保护到两侧的板子,毕竟手把和后视镜可比两侧板子便宜多了。(防摔球并不是强度越大越好,如果不能很好的化解冲击力可能导致发动机或车架受伤,所以好的防摔球一定要选择复合材料) 7.前后坐(750rmb),前座我换了一个升高坐垫,增高3厘米,整车坐高也来到了830mm,因为我腿比较长,坐垫升高是很有必要的,虽然升高后我仍可以全脚掌落地,但骑行的姿势会舒展一些,新坐垫比原厂的也要舒服。后座直接上驼峰,仿赛后座带人对于驾驶员来说会很累,后座的人也不舒服,索性上驼峰不带人,美观提升。 以上这些改件基本上是大部分新手摩友避不开的,更何况很多人的钱包有限,所以更要把钱花在刀刃上啦。
#你最近在关注什么车听说捷途旅行者翻到山崖下面了,最近网上传得挺疯的,算不算捷途旅行者全国第一个大事故了? 从网上看到的事故现车周边全部都是大石头,这样的情况翻下山对车辆所造成的伤害不难猜错,如果皮薄一点,车身强度再差一点的,分分钟是致命的。 看那周边奇形怪状的石头,又大又尖,经过翻滚后别说把车身撞凹,插穿车身的金属板都不是没可能的。 捷途旅行者有着明显的外部损伤,左后侧伤得比较严重,应该是整个车身侧翻后受到车辆的总质量加上撞击造成的,小书包也破了,车顶有撞击过石头的痕迹。安全气囊打开。AB柱纹丝未动,CD有明显的挤压痕迹。 外观车头多处地方损坏,前档玻璃损坏,气囊弹出,车盖被挤压坏,水箱有损坏痕迹,防撞梁保护了发动机位置,没有对内部入侵太大的痕迹。 得于旅行者的高硬度结构,可以看得出来发动机内部依旧完整,很好的保护了重要部位。 车辆左侧前方A柱下明显受到了很强的挤压,但是A柱没变形,应该是撞击到A柱的前端了,因为强度够,所以没用压塌掉,按这样的情况看起来,应该对人员的保护产生了非常好的作用。 右侧后车门门把手和下方踏板位置明显也收到了很猛的撞击,踏板变形,后窗破碎,气囊打开,B柱和C柱坚挺,没用入侵车内,非常结实。 旅行者经过这次意外,很显然车身的80%高强度钢材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很好地去保护了驾乘人员的安全。所以买车求什么呢?价格便宜?省油经济?外观吸引?而我却不同地认为车最重要的是在关键时刻能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才是重点,其次才是价格美观和经济。旅行者这款车经过这次实战,我觉得更加能加强用户对捷途这车子的认可。
#养车之道防冻液,也叫冷却液。一般为4种颜色:无色,绿色,红色,蓝色,颜色不同意味着配方不同;两个种类,普通和长效。不管哪一种颜色,哪一类型,作用相同,都是冷却发动机温度使车辆整体运转平衡。 先说两个种类,普通防冻液的使用周期一般2年或者4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长效防冻液一般为5年或8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 长效防冻液价格昂贵,作用除了延长更换时间并不是那么的大,这里推荐购买普通防冻液即可,价格越低越好,贵的没有体现贵的价值,防冻液的颜色一定不要弄错了,购买前看一下自己车辆所使用的颜色,对应就可以了。 肯定会有车友讲,混加行不行?答案是肯定的,可以!但是有个前提条件是当你需要应急处理的时候也就是身边没有选择,不加就开锅了,没问题加,但是等你有条件的时候一定要整体更换一下,换回原车的颜色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放心,那就更换防冻液的时候清洗一下水箱就可以了。 关于温度,这里多说一句,防冻液的冰点温度一定要比你所在城市的最低温度低5度,防止因突发温度过低把水箱冻裂。北方的朋友我建议直接就选零下40-45度的,比较稳妥。 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养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