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心得2年用车真实感受 【情况介绍】 4代帝豪大白购于2022年的5月7日,这2年的时间陪伴了我度过了多个风雨交加以及雪花纷飞的日子,目前行驶里程也来到了2.3万公里,由于是第一次买车,价格行情不懂,加上当时急于购买,因为车牌有效期马上就要到了,所以没有过多的去别的店对比一下,当天去店里看了就直接下了定金,以9万3的高价购买的次顶配尊贵,后面知道这个价格上顶配旗舰版都绰绰有余还能剩几千,真的追悔莫及,据说现在的23款旗舰才只要7.5万,尊贵也才7万左右,相差了2万多,这钱拿来加油洗车该有多好,比较遗憾的还是没有上顶配旗舰,颜色白色不是金属漆,要是选灰色或者其他颜色就好了,不过算了不想那么多了,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 【真实感受】 目前真实油耗平均在7.2个左右,纯高速最低开过6.3个,加满开到亮灯还开了几十公里,666公里再去加满油,提速开始比较吃力,速度上来后段就比较从容了,120的时速还是比较轻松的,目前开过最高145,这个速度油门还没有踩到底,不过还是会有点飘,不过为了安全还是尽量不要超速。 【新车一血】 不知道被哪个电动车给蹭到了2道漆,车放了好几天了才看到,本来想过段时间再去补,看到已经漏底漆了怕不补以后会容易生锈,当天在四儿子店无意中看到的,本来想在四儿子店补,但想想四儿子店没有五百肯定下不来,立马联系了前几天刚加的修理店,最后一百五搞定,还好白色是普通漆,补漆好补也不贵,色差也不会太明显,反正有利也有弊吧。 【旅行攻略】 去过几次苏州,省内的嘉兴以及绍兴,回家的时候去过几次厦门和泉州,现在有车真的是可以随时想去哪里随时都可以出发,网上有很多言论什么一年开不到一万公里不如打车合算,这种观点我是不太认同的,比如上下班高峰期再加上下雨,打车的人一多等上半个小时都是有可能的,一边着急上班,一边还要在那里冻得瑟瑟发抖的等车,都不如我一上车就可以马上走来得痛快,什么车多堵车,难道打车就不堵车吗?车可以不开,但是不能没有,除了一年两箱油的那种我也不是很理解,车买回来不开,一年到头就过年开开,平常就盖个车衣,不知道这种买车的意义何在。 【槽点反馈】 车机中控屏之前死机重启过几次,后面四儿子店换了个新的,现在暂时没有再死机重启,最近发现天窗滑轨出现裂痕,那天去店里看了一下,四儿子店的说法是换需要拆整个顶棚,更换总成,不排除更换以后异常以及可能的天窗漏水,我暂时没有换,我这边裂的不是很明显,平常天窗基本也没有开过,店里的意思是出现严重一点的话再去更换,或者质保4年之前几个月换可以多延长一年的质保。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更换车机中控屏的原因,空调设置里驻车定时通风开启后,熄火了再启动会自动关闭,更换了一个新的车机还是一样,记得原厂的车机开启就一直都是开的,除非手动关闭,在店里看了辆旗舰版的是好的,后面去换车机的时候刚好有一辆是尊贵的,跟我的情况一样的,车机后面就没换,不知道其他的车主有没有跟我一样的情况。 【独家感言】 几万块钱的车能遮风挡雨就好了,开过几次其他牌子的车,有的车真的是满满的塑料质感,上车唯一的真皮就是你自己,配置也没有帝豪高,连倒车影像都没有,帝豪的软包还是比较多的,发动机盖和后备箱里都有放白色的隔音棉,虽然油耗可能不是最低的,但是能有这种用料还是挺值得推荐的,不然也不会每月都有那么多的销量,不过还是希望吉利能少背刺一下老车主吧。
#用车心得别只顾着享受头顶那片蓝天白云带来的惬意,忽视了天窗背后的四个重要角色:钢化玻璃、导水槽、排水孔和滑轨。它们中除了钢铁直男般的钢化玻璃在没有遭受外力重击的情况下基本无需特别照顾,其他的几个小伙伴可都需要我们定期关怀哦! 导水槽:它的职责就是配合两侧两个排水孔,把天窗周边的雨水一网打尽,然后排出车外。不过这位大师可是个“洁癖”,一旦被灰尘杂物侵扰,就可能罢工导致排水不畅。所以呢,咱每年至少要给它做个深度清洁,特别是在雨季频繁的地方,更要时刻关注,免得它堵心。 滑轨:它负责让天窗自由开合,出厂前厂家会贴心地涂上润滑剂。然而,岁月是把杀猪刀,日积月累的灰尘加上润滑剂效能逐渐减弱,滑轨就会从丝般顺滑变得跟生锈的铁链一样卡顿又吵闹。因此,最好每过个一年,我们就对滑轨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并重新涂抹润滑剂,让天窗回归流畅安静的操作体验。 密封胶条:这可是防止天窗漏水漏气的一道重要防线。可惜它属于易耗品,尤其到了炎炎夏日,高温会让胶条加速老化,要是疏于检查,说不定哪天就会让你车内变成“水帘洞”。所以,定期检查密封胶条的状态至关重要,及时更换,确保汽车内部始终处于干燥舒适的环境。 天窗虽好,但也不是时时都适宜开启的。除非是为了通风或者行车环境极为优美,可以适当开启;日常驾驶时建议采用后仰式开启,高速行驶时尽量避免平开,以防意外发生。总之,对待天窗,咱们就像呵护家里的水晶灯一样,定期清理维护,才能保证其长久稳定的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