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自达行也,行还是不行?马自达行也,下文称为CX-50 一、情况介绍 本人并不是什么马粉,但可以坚定的说,我选了一辆好车。之前自己都是开日韩车型,现代雅绅特(手挡)、丰田卡罗拉已成过往。对于马自达CX-50,也是不经意浏览了懂车帝才有了第一次邂逅,外观确是真真的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在众多品牌中,选择马自达CX-50最执念的一条:没有颗粒捕捉器。 二、购车预算 马自达CX-50购车预算,在能接受的范围,新车上市没有太多的优惠,只能算少许,各地区的政策也是不一样,在这就不赘叙了,但好在有个两年的8万免息贷款,还算稍稍有些安慰。 三、选车过程 别人选车,都要看选很多品牌车型,一一筛选,选了又选。我只是专注了马自达CX-50一款车型,且只为一个执念:没有颗粒捕捉器。其二是比较老车型,在CX-50车身长度做了延长,后排空间大了很多;第三,一踩就有的6at变速箱,让人流连忘返,因此,没有颗粒捕捉器、大空间和变速箱,是我选择CX-50的基础。 四、价格方面 价格没有太大优惠,基本同上-购车预算,因为选的是铂钢灰,这个加了2000元 五、用车初体验 1、外观感受方面 恰恰是外观,才引起我对CX-50的关注,后经深入了解,马自达的设计真的:不是盖的,车头长,侧面看与车身搭配的更加协调,再加上车身的宽与低趴,给人以更好的观感。 2、配置感受方面 选的是2.5的智行,配置齐全,前后雷达给了,360全景给了,并线辅助给了,电尾门给了,L2辅助驾驶给了,大天窗给了,我觉得这就行了,很满意。 3、内饰感受方面 内饰算中规中矩,唯独只爱这小屏,在大屏当道的时代,这个小玩意挺好,安全而又精致。 4、空间感受方面 后排有了很大提升,1米8的大长腿,都没有问题。后门处B柱位置添加了门把手,非常的方便,上下很是自如,顶部因为设计弧度的原因,有些低矮,高个儿的乘客会有碰头的可能。后备箱放到后基本能算全平,并且涉及很是规整,便于摆放东西、货物等 5、动力加速方面 对于2.5的动力很是满意,一踩就有,踩多少是多少,非常的跟脚,但加速要深踩油门,同时伴有zoomzoom的引擎声,非常的爽。起步稍慢,但后劲强大,高速路、快速路的各种车,都是能超就超。2.0的没有选,还是觉得动力差上那么一点,我自己觉得动力这东西,还是:宁可不用,也不能没有。低速平顺,有些小顿挫,不是很明显可以忽略不计。 6、操控感受方面 操控轻,不像是开一辆大车,方向盘不是特别轻的那种,但依然好开,且没有虚位。转弯很稳,应该跟车身宽度和低趴有关,没感觉侧倾。转弯半径小,在城市窄道或乡间小路调头很自信。配合6at自吸变速箱,长时间开也不觉得累。 7、油耗感受方面 因为本人多数是在市内开,所以油耗大概是8-9个,高速能跑到6.5-7个油,还是很满意的,毕竟这么大的车,费油也是理所当然的。我只加92的,对于车友反馈的抖动啊、声音大等,没有太多介意,车吗都有点小瑕疵和不如意,小毛小病的都算正常,因为终究就没有十全十美的车。 8、舒适度方面 座椅偏硬,后排座椅不仅硬,还有些短,乘坐相对而言,还是稍稍差点意思,胎压要适中,不然也会感觉有些颠。后座的靠背只有一个模式,不能调节是个败笔。 9、隔音方面 隔音还可以,在没有用双层玻璃情况下,能接受。个人感觉比某放和某RV好很多。 优点:没有颗粒捕捉器,没有颗粒捕捉器,没有颗粒捕捉器 缺点:车头前面的两个假灯不能接受。 手机里没有CX-50的美照,附几张跑4S店选车时的照片!
#提车日记提车2个月 苏州 全款14.5 小白一个,买车完全看上的外观内饰驾驶感受 配置啥的完全没看,一分钱一分货吧,同价格对比都差不多 油耗的话也没在意,92 95对比一箱油也就30来块,一年几百块。很多车友觉得92省钱,其他车省油啥的,不能理解,对于“代步”车来说完全不用在意,买的就是喜欢。 对于星瑞各方面都比较满意 不满意的就是氛围灯有点拉 跟没有一样,还有就是个人习惯刹车感觉太灵敏了,每次停都晃一下,可能是我开的不多新手吧 还有就是那个玻璃水加了2瓶1.8l的居然没加满。不知道容量是多少的
#MG7用车体验买车背景:讨论买车意义本身是没什么意义的,1000个哈姆雷特的问题 买车对比:原本是想买univ或者影豹代步用用(进吧3000预算,出吧4090+14900KS),朋友在推日系车,思域和雅阁什么的我觉得挺老家伙,去过一趟店铺看过不是很喜欢,后来看到7的尾灯宣传片,看完走不动道了,一直调查研究和车友们互相加油坚持到上市了 购车费用:算是第一批了,提优惠多少意义不大了,买车就是量力而为的游戏,注意贷款实际单利年化利息,不要被套路 车型: 2.0T 顶配+红内+科技包 新车体验 因为顶配+选包特殊性,无可避免会凸显顶配的好处来说,看自己想看的吧 一. 内饰做工、用料如何 红内:这个着重交代,它没有皮或者假皮味(赛道体验日体验过),可以说基本没有味道(横评过宝马3和A4内饰),其次夏天不烫人,冬天不冻人,说个小细节,眼镜盒里也有麂皮绒 二. 驾/乘空间如何 整运动不谈空间了,很难平衡哦, 载过两个后排180的没反馈过腿伸不开,大部分时间这车只有2座,建议一般人不必多考虑这个。 三. 动力感受 动力:三种模式差别明显,能开的快就是了,也有推背,喜欢动力可以考虑。 顿挫:总体优秀,低速下拥堵(10-20KM左右)9AT会有,但不影响驾驶体验 刹车:总体好评,新人就该刹车软点,去控制适应刹车力度 XMODE:确实有可玩性,各种模式调整 ELSD:还是有点东西的,导致喜欢各种入弯,朋友觉得怎么进弯这么猛 悬挂:三种情况差别确实明显,从松弛到紧致,看个人喜爱调整 四. 乘坐感受/驾驶感受 隔音:总体优秀,风噪140才比较明显,讲吵的要么是扯犊子或者过于富哥开过隔音或者有ANC的好车 滤震:总体好,对于铺装道理那种粗糙减速路会感觉像直接对你的屁股摩擦,细碎滤震有待提升,其他情况不影响驾驶体验 隔热:总体不咋地,贴过窗膜,能减少一点直射,天窗不算晒,做工比其他玻璃好,但会传导热进来 五.油耗感受 里程表平均19km/h,油耗9个。堵车的情况普遍在10到11个油左右,如果能跑到快速路或者高速能跑到6到7之间。毕竟一直加的92,总体表现也不算差了,马上二保看看换个美孚机油会不会好点 六.功能感受 1) 360全景影像:好用,基本用它不看后视镜停车 2) 斑马语音识别:用得上都好用,车窗/地图/空调调整,其他不清楚 3) 辅助驾驶系统:NGP不错,会避大车,会自动超慢车,油车有这可以了 4) 主动刹车:不错,救了我一两回 5) 车道识别:好用,新手期防压线 6) AR HUD:很矛盾,拿来控制时速确实很方便,但是有人看不习惯立体感,觉得不适 七.优缺点总结 内饰共通: 1) 高温下也没太多塑料味 2) 音响罩不是金属的,确实差了档次 3) 下门板塑料很容易刮花,被我上下车抬脚刮了很多道痕了。 4) 方向盘金属条阳光下容易反光影响驾驶 5) 主驾驶贴膜会导致左屏幕面板夜间反光,建议贴防窥膜改善! 6) 天窗建议买个天窗帘防热传导,等我买了回来说体验 驾驶共通: 1) 起步会飞窜,建议挂M1档起步。 2) 换玻璃水注意调出水孔 3) 车钥匙外观好评 4) 锁车不会自动升窗,需要长按锁车5秒 最后 感谢圈主Tryagain8与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