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心得#大众ID3开了差不多7000多公里了,综合体验,目前遇到的缺点如下: 1.触摸按键太多,包括双闪和后窗切换按键,很反人类,每次都要触碰好几次才能成功,尤其行驶过程中,影响驾驶安全。 2.整车内饰塑料材质太多,廉价先不说,夏天在外面晒的中控噼里啪啦的响。 3.鸣笛的喇叭声音太小了,跟个雅迪电动车似的,每次都不好意思按。 4.主驾下车后就断电不能长时间继续开空调和看视频。 5.仪表和中控屏幕边框钢琴烤漆设计,很容易产生划痕,即使保护的再好,也避免不了。 6.前后雷达比较敏感,有的时候动不动给来脚自动刹车,前面没有什么障碍物,很多时候吓一跳。 7.也不知道是减震的问题,还是轮胎的问题,开快了速度上去后有点跳,后排比较明显,前排也能感受到。之前高尔夫7没有遇到这种情况,高速上感觉也不如高尔夫7稳。
#提车日记#提车日记 这是一篇迟迟迟来的作业补交。购车地是 上海 车是 凯迪拉克XT4,以下 简称 “老婆一眼就看中爱不释手的浴皇大迪排名老四的我就叫它王者峡谷谁是爹的铠弟不拉客” 也可以叫 四弟 买新车是22年底开始计划的,23年2月25号提的,前后看了6-8家已经记不清了4S店,价格也都差不多。销售几乎天天打电话让我去店里谈,估计是年底,估计是新款要上市了,库存压力其实蛮重。 价格我在提车当日发过一篇日记了 24.2 落地,2尊XT4,第一箱油,出4S门右转就喝了420 其实买车价格是很透明的,依据地方的不同,可能会有差异 指导价 - 优惠价 + 购置税 + 保险费 + 服务费(也或叫金融)+ 装潢费 + 其它 ---------------------------- 去年11月的车,提车时,总里程5公里。这里要注意,22款和23款之间还有个22.5款。23款减了并线辅助 裸车价各店差异不大,能聊的就是服务费、装潢费。这是销售爱聊的,也是人家收入的主要部分 服务费就是人家在销售过程中为买家提供的关键服务,比如...上沪(临)牌吧,与银行对接办理贷款吧,巴拉巴拉。我的观点就是,把服务项目讲清楚了,该有哪些哪些。哪些还要另外收费等。但归根结底,羊毛出在羊身上。 一般的第一年就在4S买保险,再做个金融贷款,一般金融贷越高,送的东西就越丰富吧。看看送什么加装 关于加装,我的个人观点是,不要拆我原厂的,拆这拆那,再换别的部件,我不赞成 所以我直接上了2尊。当时,销售就跟我了一句很经典的话 多加一万,买了两个多功能座椅,这一万花得值。 别忘了,还有两个电折耳呢,电折耳你就选择性忽视了吗?电折耳在你们心目中就这么不上太台面吗? 我没有加装非常流行的 360全景。第一个我顾忌拆装,听说要更换后视镜总成。第二个,作为老司机,我习惯看后视镜操作而不是对着一块屏幕。 店送的: 羊毛出在羊身上 3M贴膜,贴了5块,前1 边4 (贴了,施工我在场) 3M漆面镀晶 (提车就有,没看见,也不知道镀没镀) 3M除甲醛 (提车就有,没看见,也不知道做没做) 精品脚垫 (装了,我亲自装的) 贴膜要在上大牌后做。后挡玻璃因为有加热丝嵌入,所以不能贴膜。 临牌我用了2张,15天/张。后挡还真的黑,黑到临牌看不见。 在上海,除了车的问题,还有一个是沪牌的问题。一张10万的铁皮,并不是每一位尊贵的凯迪拉克车主都有的。 上牌4S能代办,牌照自己选,代办点是20选1,牌照当场不出,邮寄到付。旧车退牌,可以选择保留号码。 迪四上牌,自己动手完成,一把一字螺丝刀就行。 截止发帖时间,已经3000多公里了。首保还没做。跑了一次高速。 每一次买新车,我都遵循老一辈传下来的“陈旧观念”,新车需要磨合期。 2000以内别跑高速。意思就是说,2000以内,尽量市区跑,速度控制在80左右。 我感觉我还没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