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黑色刚洗完车真的很好看 【购车时间】5月底购买23款精英版,6月3日提车 【外观装饰】原车四周太单调,自己购入了金属饰条做装饰,有车门、车窗部位的贴条,还有2.0和Toyota的贴片,效果还不错。 【内饰整备】原车内饰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自己购买了仿皮的全包座椅套,全包脚垫,后备箱半包皮垫,一些小贴纸和一个临时停车牌,还有香水染染味。 【行车安全】买了一套行车记录仪,隐藏式的,自己拆装,商家有配转接头,将线接到原车阅读灯,美观很多。买了一小瓶油膜去除剂,还没用不知道效果如何。还买了四瓶玻璃水,不知道效果如何,原车的还没用完。 【功能】23款液晶仪表盘比旧款好看很多,车机变得更薄更大了一些,车联网和CarPlay集合于一体,上车自动连接很好用,流畅度还可以。 【动力】没怎么开过其他车,至少比家里2010年1.5L的手动老本田给力,红绿灯起步比较肉(可能是开了eco模式的原因)后程加速还行,老家山路十八弯,走山路爬坡动力够用。 【油耗】刚提车那天开了30多公里油耗19.5L,目前500公里整,表显9.9L每百公里,还在磨合期,高速跑得少,基本是山路和城市道路,后期应该能降下来。 【感受】-基于家里老车的感受来做对比- 胎噪、风噪都在能接受的范围内,开音乐能掩盖过去,音响听着还可以,转弯过坑比较沉稳,方向盘指哪打哪,suv视野确实比较高比较开阔。 启动时发动机声会比较大,急加速踩油门时发动机声音比较明显。 车门如果多个储物格就更好了,每次上车家门钥匙都不知道该往哪放 以上是刚提车十天左右的分享,后续再做补充,内饰车窗按键、中控、档位板、车门扶手都还达到预期,过段时间应该会买贴片再装饰一下。
海阔试车:每日一车:美系车的保养
#用车心得#用车心得 21年2月登记结婚然后去跟老婆去看车,一直想尝试混合动力的汽车,看了CRV和荣放。其实心中理想是汉兰达的,奈何没有混合动力。然后最后选了2.5的丰田混合动力,之后就是为了钛晶灰要等到五一之后才能提车,临近提车汉兰达又出了混动车型,当时我是很想放弃5000订金的,但是老婆不愿意,最后就如期提了混动荣放。当时下地是25.5,免息贷款95000,不要白不要还是做了。 用车环境、驾驶习惯 单位上班,家离单位单程在3KM。每天在6-7公里左右吧。由于写字楼集中区域所以塞车时间比较多的。车刚刚满2年,走了32000公里,刚买车的时候经常去钓鱼所以里程数我感觉都比较多,因为疫情不能外出,基本上都在市内跑。驾驶习惯没什么特别,该快速的路段都没有低速走,从来没有什么说什么脚法之类的。油耗维持在5.3左右,但是最近可能天气太热的原因 油耗接近6 动力提速+操控+转向感受分享 。 当初在丰田试驾的时候,就是试驾这款2.5混动四驱,运动模式,起步深油门轮胎都打滑,那一种推背感,我都已经爱上了,因为低速起步电机介入的原因吧,低速的时候动力说来就来,这个是我最喜欢的 。还有就是丰田的那个“风油肽”方向盘很轻很舒服,因为家里的几台车都是装了一整套的那种加固件,这个荣放也不例外,所以车子未上牌我都已经装了一台加固件,所以转向,高速变道,调头的感觉都比较好,也没有什么感觉素车前后的太大区别吧,后来车友也有几个加装了后说底盘结实,感觉有点用处吧。 外观感受,配置内饰做工 这一代荣放的外形,我是比较喜欢的,虽然带书包的上上代很经典,但是这代还是比较适合年轻人的,尤其他搭配的四个黑色轮子。但是配置来说我总觉得丰田很抠,基础的配置他不会缺,但是他也不会给多一个你。像并道辅助,抬头显示之类的他就是不给,内饰方面依旧塑料感满满的,但是修理店朋友说的,两田是最好拆装的,而且拆了卡扣基本上都能装回去这个是最好的。当时埋线行车记录仪的时候修理店朋友说的。 空间乘坐及后备箱等储物空间描述感受分享。 因为装了一个儿童座椅,所以目前车是能坐四个人比较舒服合适。今年3月份去了趟福建旅游一直往回玩,经过漳州,潮州,汕头,汕尾回到东莞。一家三口,两大一小。应该小孩子嘛,带了很多厚薄衣服,被子,电饭锅,奶瓶消毒器,热水壶还有一些露营的凳子 桌子之类的。全部放在后尾箱,够放,我还能看车内的后视镜呢,他的尾箱的储物空间我是很满意的,而且不占用前排的腿部空间。我老婆和女儿坐在第二排,把副驾驶的位置调到最前面,二排的想怎么坐就怎么坐。 车机功能分享 舒适性+隔音感受、 车机是我最想吐槽的,虽然他有内置导航,当时说是说送一年的流量,但是车现在是足2年了,导航还是有流量能看到实时道路情况,但是没有cailife carplay。最气的是最低配的车型居然有!为什么呢?如果要加装就要加一个模块,感觉问题不大,但是就是觉得很不爽。原车的导航定位延迟,路口不准,真的很鸡肋,平时我打开基本上都是看看道路是否拥堵。这个车的底盘比较高,所以视野来说算广了,但是隔音就懒得一逼,尤其现在才开两年的车,高速上漏风,和玻璃抖动问题。很多车友都有我估计是通病了都。 油耗 保养、维修次数花费 +用车成本感受分享 从提车到现在就加装了加固件花费了1400左右,后轮眉的挡板印象中几十块不到一百吧,一共保养了4次,头两次是4S店送的,就换了机油和机油滤芯,我自己后面再淘宝上买了空调滤芯和空气滤芯更换,在外面汽修店也是换了机油和机油滤芯(花费在480)。早两天在4S利用积分做了一个大保养。1.清洗节气门、火嘴、缸内积碳2.更换刹车油以及刹车养护。因为是扣掉一汽丰田APP里的两万多积分一共才付了8元。算是白嫖了。每年都是人保的全包,第一年4000第二年3500今年3300.我感觉价格还是能接受的。这个价格是我一直没出过险的。 经验分享和用车建议 用车方面我倒是没什么特别小心之处,就正常使用不要太过于折腾一般都没什么问题。一般我在半年一次左右连续两缸油添加那个燃油添加剂清清积碳吧。然后车没有的功能,像carplay啊并道辅助这些功能,一开始想去加装的,后来可能热情退减就一直没有去弄,就这样子用着吧。不想太过于折腾。就是加装了一整套的加固件花费了1400左右。 这台车的优点就是2.5加双电机好力,说来就来。省心、视野好。除了加油也没别的事情了。每周 5下班在单位给他冲冲水洗刷一下。缺点的话就是车身太软了,提车第一个月就被美团外卖车挨了一下,没掉漆就是有一个小凹。到现在2年了,车上的小凹大大小小都有四五处了,两田在我们的思想里就是外皮薄,哈哈哈。车机鸡肋,功能像10年前的车机一样,除了收音机,蓝牙,导航就没了。总体来说荣放这个车这个价格还是挺香的 感谢圈主推荐。
#摩托车改装笔记RoyalAlloy 冬季的时候车把转向会觉得很重,甚至可以说左右转向跟卧推杠铃一样,相当的锻炼臂力。那么我们一定要提前做好维护,这样冬天骑起来会非常顺畅。 导致小Ra车头转向重,原因是它来自萨瓦迪卡泰 国出生地…泰国的温度没有国内的冷,所以轴承里的黄油粘稠度到了冬天就不高了,拆开里面以后你会发现里面的黄油很硬,就好比以前玩过的橡皮泥晒干了以后的样子,(有点夸张了…) 一点都不润滑,所以把轴承里面的黄油擦拭干净以后换成国产的,或者其他的国的也行,因为这东西没有什么技术参数。有钱的可以考虑直接把轴承更换了,国产的1-2百,进口的也就3-5百,品牌可以自己找找。我是就换了黄油,感觉还不错。喜欢动手的可以自己更换。难度稍微有一点,但是不高。没条件的找个师傅帮忙拆装一下就行。基本上的车行都可以更换。不知道今天新款的会不会也这样。等待新车到来。更换过程如图
#懂车青年提车打卡卖掉16年汉兰达,金额刚刚好入手这台唐,也算是利用残值支持国货了,不过我买的是全新的二手车,4s店年底都会有任务没达成的情况,这会为了拿到返利就会上牌一些车后做二手车卖,这种车价格往往优惠非常多,只要你不介意首任车主权益和他过户就好,我这个车就优惠了两万,提车价18.98万。当时这个车的优惠应该不足一万,没细打听过哈,因为是朋友介绍的也就没考虑太多。不过后来家里人在买车时也有这样的车,他们就没考虑,所以这个事真的就像选颜色一样,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咱们搞汽车这么多年了,这就是个交通工具,价格越低越好。也给后面选车的朋友们一点参考意见。 买dmi主要是关注很久这个技术了,而且上市两年了,故障不多,车主反馈良好。家里有丰田的混动,所以想要尝试一下这个混动。而且家里有地库可以装充电桩,按照我跑业务的情况,纯电一百公里,就算一天一充电这个车充放电七八年电池才会报废吧。同时也想看看没有变速箱,这个直驱会啥感觉。 缺点:车子在试驾时就感觉地盘绵软,支撑不是很好,这也带来方向盘指向性不会太好。发动机直驱介入后急加速发动机没有变速箱会转速拉的非常高,噪音有些大,如果有个变速箱应该会更好,所以现在有两三档的那种混动其实原理上会比这个好一些。其他还真没啥问题,而且其他不仅没问题,还特别的好。 第一就是这台车我买回来就去升级音响了,因为低配音响太差。不过还好就是比亚迪良心,原装预留位都在,低音炮的位置换了一块内饰面板,加了补形箱升级十寸低音,改了一下后备箱内饰板的点烟器电源位置。拆装内饰板的时候,这台车的隔音及用料太棒了,现在拆车节目多大家参考。但反观我的汉兰达确啥也没有,当时也升级了音响发现门板上就贴了一块塑料布应该是防水用的。 第二就是亏店高速油耗,去了趟北戴河,一箱油北京出发四天打来回,九百多公里吧,能接受,六个多高速油耗。毕竟两吨半的车还是suv.风阻大。 第三就是语音交互智能体验,完全颠覆了我的用车习惯,从传统车换过来后就回不去了,而且自适应巡航入门级就有,真心好用,别嘴硬,堵车的时候在环路简直太爽了。 第四就是发动机介入非常平顺,只有亏电时怠速停车才会偶尔发动机工作。车辆主动降噪在我升级音响增加功放后就会有bug了,汽油机介入后原厂设置了发动机噪音抵消的反向波声音,用来达到降噪的目的,但是因为增加功放后被放大了,彻底成了噪音,无奈只能断掉降噪麦克风,这之后解决,但缺少主动降噪,路上还是噪音增加了一些。 总结一下吧!如果下一台车一定买纯电了,因为家里有电桩太省钱了,另外就是安静,舒适,动力猛且直接,智能化配置丰富,原车用料非常好。这台车我准备试一下看看电池啥时候完蛋,真实的用车感受给大家分享一下。 图片包含买之前,上牌后,充电桩安装,app油耗及能耗显示,还有我的低音炮升级,其他音响忘记拍照了,有兴趣的朋友私聊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