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LS7提车作业记得关注智己汽车还是从智己L7上市开始。那时的L7在我看来是一款极致性能标杆的存在。说它生不逢时也好,价格错位也罢,确实叫好不叫座。但它驾驶者之车的美誉实至名归,也是属于真正懂车爱它的人。 终于,年初迎来了智己的旗舰SUV车型——LS7。前瞻的定位,创新的设计,强悍的配置,深深的打动了我。 随着展车试驾车陆续登陆各大商业中心,我也有幸和夫人一起试乘试驾。好东西自己会说话,LS7是第一辆让我俩对车的喜爱达成了一致。心照不宣,不曾犹豫,盲订锁单。 等待总是如此漫长,过程同样一波三折,但我相信最好的终究会到来。 终于2023年6月9日我的车正式交付提车。家庭的第一辆新能源纯电汽车智己LS7来到了我们身边。 为什么会选择智己LS7? 主要来自三方面: 一是大厂集体背书。上汽,阿里,张江高科。三巨头的第一次联手确实安全感满满。所以软硬皆施,主打的就是一个实力,国内能与之分庭抗礼的好像也只有阿维塔了。 二是用料极致扎实。三层镀银穹顶玻璃,大陆空气悬挂,倍适登电磁减震,布雷博刹车系统,米其林PSev轮胎,宁德时代高镍电池等等,只能说没谁了,咱要玩就玩最好的。蔚小理们想都不敢想吧! 三是诚意打动人心。一家用心做事的公司,会不断让消费者感受到他们的诚意。从盲订的极致权属,到扎实的金融政策,做实质意义的车电分离销售,以及始终在路上软件更新体系。点点滴滴的进步都能让消费者切实感受到这家公司满满的诚意。我们作为消费者也用脚投票,坚定的走向了你! 全球新能源汽车角逐的下半场已悄然拉开序幕,2023六个月的激烈厮杀仿佛经历了几个十年。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白刃战,各路高手齐聚一堂,纵横捭阖,大浪淘沙,这必将是中国汽车历史上浓墨重彩的时代。 最后要感谢这美好的时代,感谢为之付出的每一个平凡又不平凡的你我,感谢销售小王,被我折磨的不胜其烦,感谢交付沈姐,感谢苏州智己团队每个人的辛勤付出。 由衷的希望智己汽车能不辱使命,在这惊涛骇浪的时代元年继续劈波斩浪,勇立潮头,奋勇前进!
#用车心得个人感觉这个问题可能有很多车友关注,所以本文说的感受比较细,也可能说比较啰嗦,先抱歉了 提车55天,跑了近六千公里,提车以来一直加95#,今天心血来潮,总觉得每个探险者的推荐者都不忘说一句“这辆车只需要加92#”,如此大的吹点,自己不用似乎有点不平衡于是乎跑到表显续航50公里时,92#加到跳枪。 测试路段:本人驻外工作,常年习惯自驾回家,这条四百公里的高速我每年至少十五个来回,路况非常熟悉,现在单程时差不大于10分钟,驾驶习惯比较固定。 自己这台大探提车当天就跑了这段路,今天是第九次上路,此前的数据比较稳定,可作为参考。 正文:加满92后在市区用运动模式开了20公里,感觉和95#运动模式没啥变化,恢复标准模式直接上高速,高速上感受还是和平时有些区别的。1,发动机噪音增大,特别是发力时,涡轮声音比平时明显增加(可能是行车电脑还没有调整好92汽油的点火时间,也许多用一阵子会好转吧)。2,中后程加速,尤其是后程加速能力减弱。130迈再提速明显感觉脚软,以往那种搭脚就过的自信少了三分。3,140时速发动机有轻微抖动,以往开到200都没出现过(再快我也没开过)。4,全程下来,在基本保持习惯速度下,百公里油耗增加0.5左右(后附图1是92#汽油的本次油耗,图2是提车加95#第一次跑这段高速的油耗,图3是我的大黑)。 感受:发动机噪音增加可能是行车电脑调整问题,而且只在发力时比较明显,日常行驶影响不大;这台车是我开过的中大型里中后程加速非常优秀的,仅次于Q7和飞行家(我也没开过啥好车),轻松碾压一众日系大排量,所以中后程加速能力的减弱是我不能接受的;之前高速跑过200时速,极稳,但今天出现了抖动,不知道是不是也与点火时间有关,可能一直加92会好转,不确定;油耗应该可以更低,毕竟我全程110时速巡航曾经跑出过7.3的成绩,即使92号,也不会差太多。 总结:个人感觉长期市区的话,92足够用,我才不会听专家们的积碳论,汽车没那么娇气,特别是美系日系尤其皮实,而且也别说什么探险者车主不在乎油耗的屁话,谁钱是风刮来的?无谓的浪费能免则免。但是像我这样的使用需求,高速长途偏多,还是加95好。首先,中后程加速能力确实不一样,驾驶感受会提升;其次,噪音降低无抖动,舒适性会提升;最后论证一下经济性,按我这次计算,95续航会比92多个五七八十公里,这样按我们这里的油价差,实际一箱95也就比92贵二十五块左右,我年轮三万公里,应该比大多数车主跑的多,算下来一年也不过多花一千二到一千五的油费,想想我每年在车上的时间可能会超过600小时,每小时多花2块钱就能提高驾驶感受,我是愿意为这个买单的。 啰嗦了这么多,都是自己的真实客观感受,谈不上加哪种更好,看自己的使用需求而已,仅供各位探长参考。最后说说我眼中的大探,自己从45动感的A6换成现在的钛金,真心觉得太适合自己了。虽然大探操控同级非常出色,但毕竟块头摆在这,起步也不算快,加上有点傻的变速箱,市区拥堵路段其实还是挺笨的;跑去越野,估计昆仑都跑不过那些纯硬派,何况我的小钛金😂;但是高速长途跋涉,或者国道省道的小烂路,大探真的舒服。动力充沛,操控精准,稳的过分了,单冲底盘和前置后驱,我都觉得值这个价。经常高速的我,开大探的时候,真的觉得很踏实,底气十足,也许“城际SUV”才是探险者真正的角色。 以上全部,希望能给各位探友一点参考,愿稳健的大探保护各位探长路路平安 “请探险者圈主推荐加精”
#提车日记【购车经历】 这是我的第一辆车,起初对买车是没有什么想法的,但一直比较喜欢马自达的外观和调性,毕竟东瀛宝马,在2月底的时候,得知了一汽员工购这个活动,阿特兹次顶配大概16、7万落地,心动是从那时开始的,虽说喜欢占一部分,但当时让我有买车冲动的可能还是性价比。买车时候家里人对马自达这个品牌不是很认可,说宁可添点也买个雅阁或者迈腾,秉承买车也要看销量的基本原则,东瀛宝马OUT!目标直接转换。 雅阁外观是我比较喜欢的,看起来更年轻运动,但迈腾在我们东北是更有底蕴的,东北著名车评人老登说过:东北小伙混的行不行,就看你开没开上迈腾380,而且试驾过后迈腾的整体驾驶体验是让我更喜欢的。但选车就是这样,总想往上上一点,然后就看到了ct5豪华,兼顾了运动和动力,记得当时应该是落地不到27万,但又想着既然都花这些了,不如买个二手一线豪华BBA,从这开始进入了BBA选车环节。 选之前的范围内是没带A的,因为对车也不是很懂,所以仅从我主观角度出发,品牌力、驱动方式、30万以上级别的整体豪华感奥迪都给不到我,所以直接放弃。品牌和设计我都是非常喜欢奔驰C级的,也是我的第一选择,但身边的小伙伴(男性)全部主推宝马,所有人都在提宝马的“操控”。懵懂的我觉得两个车都租一天开一下,果然在开完之后果断放弃奔驰改选宝马,看来男3女C不是没有道理的。 确定品牌之后新的问题出现了,就是我不懂二手车,而且听闻二手车水又相当深,为了不给自己之后找累赘,所以最后决定:买新车…其实最后买325Li耀夜这个车型也纠结了很久,但就不细说了,能给大家的经验就是,如果这是你家庭的唯一一台车,长轴还是很有必要的,不要因为操控选标轴,我感觉区别真的不大(这里仅325和320,330没开过所以不敢乱说),但预算不足的话,选标轴是没问题的。耀不耀夜的话我觉得还是看对车颜值在不在意,虽说后期都能改,但我总觉得原车有还是更好的,音响的话我是听不出来区别,更多是为了哈曼的标吧。 📒等车日记 我是4月18号订的车,选装了5000冬季套装和2800的墨灰色顶棚,顶棚不改我真的难受,如果宝马不让选装黑顶,可能我就会换车型,所以被告知需要等待一个月的出厂时间,车辆下线时间是5.18。当时想着反正也要到5月底,不如搏一手6月购置税减半,所以跟销售约定好了6月1号提车。但失望的是购置税减半并没有来,但无伤大雅吧,买新车总是高兴的。 💰晒晒价格 裸车价格当时是谈到了29万6 上牌1500 购置税最后是2万6多,保险11400,选了一个3年延保终生免费0w机油保养是2000块,贷款24万,三年利息1万4,送了一套轮毂盖,精品装饰都没选,已经是我跑遍全城谈到最低的价格了,现在的价格好像又低了,大家可以参考下。 💘实用车品 车子提出来就直奔贴膜店了,贴了BOP的车衣,因为是黑车嘛,主要是想起到提亮车漆和防止自己洗车出现太阳纹的问题,至于防刮蹭,我觉得这东西随缘吧,不刮蹭是最好的,虽然有的车友说车衣没用,但如果你和我一样开始纠结要不要贴了,那我的建议就是贴。 改装件买了MP前铲、侧裙、牛角后视镜罩,方向盘的M1M2按键、碳纤维方向盘盖板和拨片,OBD、舒适模块、马鞍灯。先从小件儿改起,慢慢再给我的小马添装备。 💔爱车吐槽 最不满意就是325Li耀夜原车不带黑色内饰顶吧,还要多花2800选配,隔壁325i耀夜都是自带的!轮胎抽中的是普利司通,看大家的反馈比韩泰要好,但提车时,旁边的325i是米其林的! 对了,最后无奖竞猜,大家猜猜我选了哪个号牌!
我开快车:今天开车过程中,车速大概在4-50左右。突然底部有一会异响,感觉像是变速箱传出来的,像是那种轴承扭转的声音。异响就一会。新手不懂车想问问这是什么原因,有没必要开去检查一下?
#我与国宾的故事2022年底,自己长期使用的rt3到了年限,加之身体原因没法继续让这辆车陪伴我,于是产生了换车的想法,2023年2月,在车行看到了这辆春风国宾650,国家队认证的车我想一定是不会错的。于是开启看车流程,看了两个小时,2016年的老车,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但是这台大白的情况真的是比我预想的要好太多太多,除了车上装的音响不响之外其他的居然一切正常灯亮表走不报码,于是打钱,骑回家。开启了它的整备。回家的路上还深刻的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休旅车应有的安逸感,再也不用被风吹,也不用担心侧风的袭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