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我是没有拿到驾照,直接盲提海豹,坐副驾半年,感觉还是很爽的,就是降价有点快,其他方面还是很满意的,听我朋友他们说,开起来很爽,我朋友也都很喜欢开我的大海豹,自己的凯迪拉克CT5放着不开,也要借我的车开。25.98万,上牌1000,保险8399,东莞市补贴3000,贷款服务费3000,贷款三年12万,厂家贴息贷款年利率2.33%,现在已经7000多公里了。 建议以后还是拿到证再提车,不然降价了,自己还没有开过,就很尴尬,车绝对是好车,支持国产,电车的科技感,加速感,确实比油车爽了太多。 我觉得的车如果单纯是代步,确实是缺了驾驶的乐趣,现在销量不是很理想,我觉得跟中国人的购车理念有关系,都喜欢空间大,内饰豪华的,这个车比较偏小众,确实是适合年轻人,但是价格的话,对于年轻人来说确实偏高,除了像我这种有点实力的人,普通的小年轻确实买不起。因为中国小年轻的压力确实太大了,不可能跟外国人一样那么洒脱,可以把大部分钱都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总会考虑买车买房彩礼等等,而到了一定年纪的中年人,经济能力有了,又会考虑空间大,家用,这种驾驶体验好的好车,又不会考虑了。 说一下缺点吧,底盘低,乡村烂路确实不适合,后备箱空间不算大,如果家用的话,比起SUV的空间,肯定是略有不足的,全景天幕,白天后排可能会有点晒,但是送了手动遮阳帘,也还是不错的,虽然我没用过,因为我一般都是下午和晚上出门,后排基本不坐人。 续航方面的话,还可以吧,不知道为什么会比汉的续航达成率要低,这个可是ctb车身一体化呀,后排都是全平的,汉还是e2.0平台,这个是纯电平台,我想应该是跟动力有关系,这个车的动力比还要强,百公里加速更快。 总结:国产之光,集比亚迪黑科技于一身的好车,你值得拥有。现在的价格刚刚好,建议入手700公里性能版,或者四驱版,运动的车就该上顶配,实在经济不够,700性能版也不错,没有5.9秒加速,感受不到那种推背感的快乐,四驱版还有3.8秒零百加速和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这个技术妥妥的黑科技,下雨天再也不怕打滑了,安全性能拉满。最后感谢圈主推荐。
#比亚迪宋PLUS冠军版16.98万元起别的品牌,可以用同价,做到用三元锂,可以四驱。甚至是全来自采购,采购就涉及市场竞争,质量把控。 比亚迪所谓的自产,成本降低在哪?优势在哪?质量保障在哪? 真的不要说三电优势,开了这么多年车,了解的人都明白,目前世界上叫的上名的所有三电,都是一个水平,谁也没比谁领先到哪。电机效率想低也低不下来,想做差也差不到哪。电池大家也都是一个水平,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等,只要没革命,大家都一样,成熟到没法再成熟的东西,都开始卷封装了。电控更没得说,说明白了,特斯拉也没强到哪,这东西太成熟了。 前几年比亚迪还能炒炒三电自研什么的,但是现在真的没优势,成本优势也没有,人家采购的真不一定比自研的贵,或者说,人家采购你弗迪电池,但是人家还能比你定价便宜。 在这么成熟的今天,还会回归车本身,成熟的设计(比亚迪没有,依旧乱改,杀马特风格,车头车尾都做不到风格统一),底盘设计,比亚迪海豹进步了,但是呢?唐,汉,宋依旧是老s7的底子,别扯什么调教,云辇,都是自负的说辞。 比亚迪目前确实有先发制人的优势,但这个优势仅仅是体现在了爱国情节和前期用户对新能源不了解的前提下。 目前,应该想想怎么把车造好,怎么设计好,作为一直支持比亚迪的第一代新能源车主,现在的比亚迪真的太自负了,员工估计活在盲目自信中,领导出去看看,设计师团队打打基础(做点成熟的设计),内部改革吧,该裁员裁员(2014年的设计师别不舍得裁),用有能力的少数人把多数没什么用的替换掉。比亚迪需要意识到,月薪10万的一个人,价值远远大于月薪1万的10个人。
#提车日记纪念一下我的三个比亚迪新能源车 第一代汉EV605用过了,不错,舒服,现在还很喜欢 2022年4月提了唐dmi尊荣 2023年4月提了海豹四驱 有点强迫症,家里都换成了比亚迪(个人认为:新能车确实做的不错) 网上再怎么说比亚迪不是,自己用过才知道 只要是商品,就会有人说它不好 以下纯属个人观点: 唐dmi七座,新能源车中大型都市suv里性价比最高,没有之一, 唐:家用,日常使用舒服 汉,开着舒服,空间大 海豹,操控真不错,坐上去很有驾控感觉(五一专门去飙了沥青的山路,稳) 对于纠结选汉或海豹的总结:商务汉,运动豹 (建议:买新能源车,记得考虑自己充电方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