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国产车的你,后悔了吗坐标上海,买车前看了很多网贴,出于对比亚迪的信任,去年11月份提车秦plusdmi,除了免购置税这个优点(可是新能源都免啊),从买车一路走来感受到比亚迪满满的恶心,销售高高在上的态度,上牌费2000,必须付,不给这个钱不卖车。后面是装充电桩,因为老小区没有固定车位,比亚迪销售联系的黄牛挂靠费要5000多,最后谈到3200,后面装充电桩工人说私下找他们是2500,真的是感受到比亚迪4s店满满的套路,吃相难看。 现在比亚迪恶心的几点: 1、常压油箱的举报偷偷启动hev模式,问题我设置的是ev模式,电量还有90%以上,用车主的油省比亚迪的钱,这波操作666。 2、偷偷涨保养费,关键保养与质保强制捆绑,这应该算是变相的强制消费了吧。逼着车主去4s店保养,否则脱保没有终身三电质保,太霸道了,问题谁家车7500km就要保养?谁家油车5000km就必须保养? 大家原来喜欢比亚迪是因为承载了太多百姓对腰杆子硬起来的期望,现在你却天天背地里搞小动作,暗箱炒作,恶心至极! 现在车主脖子硬不硬不知道,但比亚迪的镰刀确实够狠[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比亚迪作为领头羊,希望你能走远。这辈子第一辆比亚迪,也将是最后一辆。附图那0.1l的油就是hev烧的
#提车日记提车回来用了快一个半月了(4.28提车),此前出门一直用的老爷子的车,买车的背景是3月份家里又多了个小朋友,一家三口变四口,然后加上父母,一台车坐不下,因此看了很多车,包括比亚迪秦,但是老婆有续航焦虑没要,也看过型格,思域,但预算有限也没买成,最后跟老婆商量后敲定下来,买飞度!老百姓家庭,没有那么多要求,省油,耐用,故障率低就行,至于说什么日系车=易拉罐我就不爱听,(这不是我贬低别的车或者吹捧日系车,跟爱不爱国更没有一毛钱的关系,日系车企业在中国能生存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我始终相信祖国的智慧远超于咱老百姓,所以喜欢拿爱国情怀来说事的可以绕开),头有多大带多大帽子,预算有限也只能买这个价位的车来开(有钱我也知道去买X6甚至大G)开车也颇有讲究,不是说能把车开动就是会开车,本人从事大货车运输行业已有近10年,防御性驾驶是最关键,车子不是拿去撞的,不撞到别人的同时,也要预防被别人撞到,这就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累积了…… 价格明细:由于第一次自己买车,攻略没做好,一直被销售牵着走,一直谈的裸车价7.5,结果订车的时候,加上服务费2000,购置税3000,保险4500,上牌500,一系列下来去到了9万,砍了半天价还是被4s含泪赚了一笔…… 配置方面:多家5000块钱买的潮享版就多了个后雨刷器,多个备胎,多个铁轱辘盖。从车外看是挺小,但是坐上车后空间一点不逊色,堪比部分A级轿车,后排坐人与前座椅仍有近两拳空间,头顶距离也有一拳半,毫不夸张的说坐4个大胖子丝毫不拥挤,就是噪音有点大,时速超过80码噪音表现较为明显,不过开上音乐也就可以忽略不计,在我的接受范围内,因此也没必要花钱去做四门隔音了,只是后排座椅稍微颠簸,不过这个价位的A0车,且开且珍惜,哈哈…… 驾驶感受:典型的车小好开,灵活性足够,市区停车方便很多,相比之下拥堵路段通过性简直不要太舒服,1.5排量动力输出也足够满足日常出行需求,只要舍得给油,红绿灯保证是前3名出线的存在(要密切注意各方道路参与者,安全为主) 油耗方面:目前开了2200公里左右,不过都是在市区走的多,拥堵,红绿灯,怠速各方面都会影响到油耗的飙升,前两天跑了一趟高速回老家,单程580公里,加满油(40升油箱)出发回去到还剩8升左右,并且全程空调没关过吹到发抖,一趟下来桥费比油费还贵几十,且表显也从6.7降到5.9,再跑一次应该还能降到5.5左右,高速平均算下来,一公里燃油费用应该是0.35-0.4,走市区大概是0.45-0.5之间,对比其他燃油车,我估计油耗方面能比飞度出色的并不多…… 总结:飞度这台车,褒贬看法都有太多,买这台车的车友图的就是省油耐用,又或者是可以改装自己喜欢的配料,亦或者因为情怀……至于说内饰廉价的,我不否认,还是那句话,有钱谁都想买百万级别的车,要啥有啥,但是回归现实认清自己,手里头只有几万块买飞度,你就得接受它廉价的内饰,接受它的喇叭,接受它的铁轮毂,接受它的鼓刹等等等等……但是以我目前的经济能力,至少没后悔过,对我而言,这个价位的飞度,优点多过它的缺点!如果时光倒退,再给我一次买车的机会,我相信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飞度!!! 感谢飞度三菱换着开圈主推荐加精
1220223533:大家应该都发现了,最近发动机启动频繁,甚至今天我用的强制EV模式发动机竟然都会自己偷偷启动,也不会显示切换hev,连能量流都看不到发动机启动了,这在我用车这一年里从来没发生过
#常压油箱与高压油箱有什么不同昨天,一个比亚迪的车主反问我:高压油箱满了还是要向大气排放油气,那和常压邮箱差别也不大嘛!最多就是多存一会儿。我想来想去,好像他说的有点道理。出于好奇,我去百度了一下,这里分享一下我的百度结果。我不确定百度出来的是不是正确的如果不对就当我乱说。 先解释一个名词,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力:液体都是具有挥发性的。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挥发性会随着外部压力的增大而降低;在外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挥发性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在某一温度下持续加压,直到液体不再挥发时的临界压力就是该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力。 然后我去查了高压油箱的承受压力最大是40kPa,汽油的液体饱和蒸汽压力对应表显示在20℃时液体饱和温度压力是37.1kPa,在25℃时是40.27kPa 然后再说一下混动车高压油箱的运行。高压油箱在正常情况下是完全密封的,不会往外部泄压。在油箱内部压力达到高压油箱泄压阀阈值时,会开启泄压阀将部分油气释放到碳罐直到内部压力低于泄压阀阈值。当碳罐吸附到碳罐容量50%左右,会启动发动机将碳罐内吸附的油气抽走燃烧掉。加油时,高压油箱泄压阀会完全开启,将油箱内的所有油气释放到碳罐内,释放完后才能打开油箱盖(常压邮箱没有这个功能,开盖时基本都会有泄压跑气的声音)。混动车高压油箱还对碳罐的大小有一定要求,碳罐的容量至少需满足油箱满压力泄压两次的油气吸附量。 这些资料基本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正常使用情况下,用高压油箱的混动车基本不会往大气释放一点油气。 油箱温度在20℃以下时,这就不用说了,高压油箱理论上是可以完全锁住汽油,一滴都不会跑,放再久都不会少一点。而常压邮箱基本是在不停的挥发,挥发出来后只能用碳罐吸附或者排向大气,这也是为什么用常压油箱的车,就算放那,油也会越来越少的原因。当然油气还可以用比亚迪的专利烧掉,这油就少的更快了。这里就算比亚迪用他的专利做到了排放达标,但是节约了自己成本,烧了车主的油,污染了大家的环境。然后大部分车主还对车价便宜了几千块感激涕零,这波操作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什么情况下用高压油箱还是会向大气释放油气? 油箱温度要高于20℃,然后长时间停放,估计最少都是1-2月以上的停放了。因为高压油箱压力满后,在高压环境下汽油的挥发性会降低,再加上大号的碳罐,当然这个时间是我猜的。但是我想很少会有人把混动车长时间停放、完全不开、还不停地下室吧,只要停地下室,油箱温度基本都不会高于20℃。 最后要说的就是,如果我百度出来的数据不对或者我的分析是错的,大家就当我老年痴呆说胡话就行了!下面是百度的一些资料的截图。
又又又摸鱼:这偷偷升级啥啊。早上开车突然屏幕出现这玩意。倒车突然之间屏幕就黑了。我想知道什么原因。买车的车主都是你比亚迪随意宰割的?出了安全事故是你比亚迪全责吗??
ma623ch:神盾电池主要也只是电池包层级的保护措施嘛,电芯只要配方差不多性能也都没差多少的。要是这电芯和abs真不行,以后各种着火视频,刹不住车的负面新闻的话。这厂家也太傻了吧。 反倒是这一下可以同时恶心吉利和长城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