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基本购车背景:今年换工作从北京到了比亚迪坪山总部,然后就是办理各种入职手续,了解员工福利。得知买比亚迪新能源车每月有700油补,而且公司内充电免费,能白嫖可太爽了。我也很早就想买车了,之前北京摇号7年一直没中,新能源积分也不够,得知深圳绿牌政策,办了居住证就可以拿到,所以立马打算先买个入门级开着,本身有用车需求,再加上公司补贴,而且坪山也有区补,优惠蛮多。 选车经历:先和公司内部老员工了解了下,那款车性价比最高。一个同事说肯定秦啊,换代多少款了,技术已经很成熟了,而且冠军版本来就是走量款,基本上就是赚吆喝,性价比绝对高。我就重点在内部网站上查了下秦,顺便对比了下驱逐舰05,这两动力总部大件基本一致,就是换个壳,两个事业部运作。其实我更喜欢驱逐舰05的前脸,感觉更加现代化,有点儿科技感,秦的脸有点传统。但我毕竟实用主义,发现驱逐舰同级别略贵几千,而且宣传的参数120快充比秦长20分钟(还问了下内部同事,说是充电倍率不一样,充的快成本会高些)。而且120乞丐没有天窗,虽然觉得我用不上,但性价比上感觉秦高点,就决定是秦了! 购车过程:因为主要想白嫖公司电,55纯电跑不了多远,就确定120了。配置上也不想为乱七八糟的溢价品搭钱,主要考虑以后要是工作再变换城市,车处理掉也省心些。找了最近的4s看车,因为目标明确,都没墨迹(我也是做研发项目管理的,产品上销售还没我懂),主要就谈优惠,聊了很久就一个龙膜加3次保养,还是交了99团购的情况下。加保险落地下来13万左右,内部员工也没啥优惠。颜色就定了墨玉蓝和暖阳棕,刚好有现车。我也懒得等车,就交了定金让尽快办手续。 用车体验:7月2号拿的车,离公司近每天上班走路,也就周末开开。纯电特点就不强调了,加速和静谧性天生的。秦的大件都是自供,成本控制很厉害,所有就有很大的成本空间来堆料。别说合资车,国产品牌同价位能打的都没几个。至于审美上就见仁见智了。唯一要吐槽的就是仪表盘,小小一块还是非嵌入的,这成本省的过了。底盘调教的偏舒适性,支撑性不足,颠簸的余震会多些。刹车嫌点头的把舒适停车打开,刹车模式也调成舒适,能稍微好点。 发动机自启:这个想必大家最关心,其实自启动控制逻辑很复杂,环境温度,时间,浓度,发动机保养需求,驾驶工况都会计算进去。总的来说主要考虑两点:碳罐油雾浓度,发动机保养间隔。混动毕竟不是纯电动,对HEV行驶里程有要求,否则影响机械结构寿命,刹车盘同理,长时间不用车会生锈,需要多踩踩磨合下。如果介意自启动的可以买生产日期6,7月以后的(内部6月开始混动统一切高压油箱了),但不保证不自启,虽然高压油箱没有燃油蒸发问题了,但发动机保养依旧需要。真不喜欢发动机的话还是建议直接纯电。 欢迎深圳靓女靓仔线下交友沟通,后续看情况可继续更新 请圈主推荐
#聊聊你的Dream Car不管是增程还是插混都避免不了加油,只不过一种是强制性的,一种是随机性的,比亚迪的插电式混动就是后者,一旦用了这种插电式混动就基本不想去加油站,甚至每次加油很难说出92加满,到现在六千公里的行驶里程,纯电就占了5000公里,你要说纯电里程长吧,也不长。120公里,休息日自驾稍微跑远点就得充电,不充电是不可能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用电没负担,每次充个十块八块的,跑一百公里这样在充电,每天上下班来回50公里,基本两天充一次,平均一天成本5块,甚至比我乘地铁要便宜,之前周围买电车的朋友还吐槽,买了新能源会变抠,自己入手了才发现没有最抠,只有更抠…… 再考虑到这车的价位,998已经成为秦的代名词了,入门款的性价比最高,但配置也最低,在意配置的还是入手中高配版本吧,除了后排舒适性差点外,外观动力配置都没毛病,7秒多的加速,市区随便超车,也没有变速器的顿挫感,真的很奇妙,现在车型换代太快,每年都在改款,和智能手机一样,其实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眼花缭乱的越看只会没法买车了 最后祝大家都买到自己心仪的爱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