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心得买车一年了,一直没给它拍过什么照片,趁着周末没事开车出去转转,山里天气说下雨就下雨,走g6辅路,小心翼翼,到了居庸关,没体力就不爬了,享受一下安静的氛围吧(真没啥车) 车整体大部分满意 ✔动力OK,中高端再踩还是有的,尤其在高速超车比较有信心。 ✔乘坐空间也OK,当初买它就是大,座椅还算舒服,但是但是,我主驾怎么调都别扭,长途下来后背不适,后来总结,偏直立一点好些,个人体验啊 ✔主动刹车很好,我调的灵敏适中,倒车好多次有电动车直接就给我勒住了,帮大忙 ✔BOSE音响OK,但是我都蓝牙连接,配上网易云的音效,整体体验会更好 ✔颜值我觉得OK,除了镀铬条 😥来点不咋OK的 ✘低速换挡抖动顿挫,之前我发过贴子,记录了一下,老司机告诉我是因为转速不匹配,这个情况时有时无,所以我慢慢适应吧,看到有网友一样的问题,感觉是通病,想买的自己去试驾啊,但你肯定试不出来因为只有长时间堵车、满载的时候才会出现,刚启动不会,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因为试驾的时候信心满满觉得一切都好 小补充,这车我觉得不适合跑山,因为弯道减速后如果有上坡,肯定会出现抖动,因为我就是这么跑出来的,没出现过的那祝福你们,真的,我之前看过up主拍过,说跑山可爽了,我啊,我认为,不爽,减震支撑,动力这些都可以,就这一个抖动,我就很不愿意跑了,因为它抖起来我就想卖车哈哈哈哈,我还住山下,你知道我这一年怎么过来的嘛 ✘刹车快刹停的时候会蹿一下,很不舒服,我家两个人晕车,我得贼小心,有专业大哥解释一下吗?这是什么原理 ✘发动机、胎噪都很大,静态无敌 ✘车机有卡顿,偶尔会出现hud启动不显示,重启就好,还有一次是高速过了收费站打转向来着结果直接卡了,md没导航了,还好认路,歇会也能用了,没严重卡过,就是一年了用够了,壁纸就那两张,车机还不能和手机互联,华为能,赶紧推2.0吧,期待一下,不知道升级后会不会对动力调教有帮助,因为我低速顿挫是从1.5小补丁之后开始明显的,求大神补充车机与动力调教之间的知识点 ✘修理费用略高,中途换过挡风挺贵的,2600多续保就没有优惠了,谁让咱倒霉呢hhhh ✘油耗略高,我在北京堵车10-11个正常踩,下班不堵车9-10这样吧,驾驶风格不同,一个人一个油耗,只能说我能接受 ✘转向飘,有一阵开车低速转弯时感觉车像是横向漂移一样,猜测跟转向偏有关系,但是最近好了 ✘说点你们爱听到,转向跑偏,可特么有意思了,天气冷原地打方向后开起来必偏,暖和天气,原地打方向大多了,开起来必偏,所以我现在开车启动后都直走(有点扯淡啊开玩笑)反正就是注意吧,别原地大方向太过,我的车最近很乖,不咋偏了,但是呢,你等冬天的 小结一下,车整体还行,小毛病不影响正常使用,但是偶尔会膈应你一下,开它一年不断会有新惊喜,但是又慢慢适应和了解解决,这是我第一辆车,慢慢磨合吧,日子长着呢,想买车的自己试驾,不用玩命踩油门,多试试低速,刹车,空间,因为你都买这么大车了肯定是为了家人。 后续用车会补充更新,欢迎老司机帮助解答难题
聪明的辰星6O1:马自达CX-50行也,近期使用情况分享
闫闯说车:经举报,该内容已被官方隐藏
奔跑的电动轮:理想L7,L8,L9近期可以说火的一塌糊涂,产品定位完全拿捏了国内市场的需求,智能化在线,操控感在线,增程式补能,超大的空间…真的是把国人的爱好拿捏的死死的。个人感觉比比亚迪做的还好,比亚迪的车中能与之一比的也只有唐了。理想太可怕了
#你都知道哪些基本的汽车知识?接上期“滚动中心”大家应该能了解,滚动中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车辆的重心转移(重心转移很多人讲解过,我就不赘述了),我现在就来展开讲讲对重心转移影响最大的 “侧倾、重量分配和悬挂几何的关系”。 …………………… 我知道很多人,听完了上一期之后肯定心里边痒痒,也有更多人疑问,驹哥!滚动中心我能理解,但跟实际操控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就关心操控。 没问题,我这期就给你们讲操控。但是我丑话说在前面啊,你得做好可能听不懂的准备,可能啊我尽量让你们能听懂,但是你们要实在听不懂我也没办法了。 还是一点点来,或者说听完这期,如果你们要是说有疑问,你们再给我提出来,我再去针对于某一两个细节,去给你们去详细讲。 …………………… 说到这个操控,其实身边有很多人或者说绝大多数人都有一个认识误区,就认为说一辆车呢他越硬或者说是这个侧倾越小,他的操控性呢就一定越小。这个是绝对错误的,车辆的操控性是由什么来定义的呢?是说你这个车轮是否能够抓住地面,而不是说车身的姿态。所以说,一辆车,如果侧倾再大再严重的话,我只要轮胎能抓住地,那么我这个车操控就是好。相反你一个车你特别硬,你这个一点侧倾没有,但是你轮子就是打滑,你一样操控不好。所以说操控性其实是一个很客观的,一个很科学的定义。并不是说你主观的说,我强调这种车辆驾驶感受,你那个叫主观的动态回馈,不叫做操控性。但是你说这个车辆的侧倾,或者就是叫这种滚动Roll。(图1) 它跟这个控制性之间是完全没有关系呢?也不是。它决定的是这个车辆的是重量分配的横向转移。你的车侧倾越大,就相当于说你的这个,重量会左右偏移的越多。因为你想啊,你的车辆比如说重心是在中间的,然后说你车这样比如说发生侧倾了,那你可能你的这个重心,就会偏向左边或者右边。就相当于你的左边或者右边去承受了更多的重量。再有一点就是不得不说,你这个操控性,虽然说它跟这个侧倾大小没有关系,但是侧倾越大的话,你这辆车在转向时候的这种车身的回馈性就越差,也就是你的操控越不直接。就是如果说这辆车侧倾可以说被抑制的越小的话,相当于我就可以更接近指哪打哪这么一种主观的驾驶感受,不那么拖泥带水。 ………………………… (图2) 如上图所示,你看车辆如果发生侧倾之后,他原来的重心和现在重心的变化,至于这个车辆的这个重量左右这种承重的改变。从这左边移到了右边,也就是说他的这边外侧这个车轮呢,承担了更多的重量。那么是什么决定了你这辆车侧倾的大小呢?许多人认为是弹簧,避震器还有防倾杆的软硬。错,或者说是不全面,不绝对。侧倾的大小主要由什么来决定?就是悬挂几何,也就是我上期说到的“滚动中心”。 ……………………… 很多人都不了解什么叫悬挂几何,我也不可能把悬挂几何完完全全给你们都去讲,讲的多么多么的全面,全都涵盖。因为它涉及的知识面太多了,如:结构学,材料学,几何,力学等等,而且应用在汽车上它们是一个变量。我只能先从里边最最重要的一点——滚动中心开始说起。 又绕回来了,看过上期的车友,应该能理解,滚动中心就是一个车在侧倾的时候,它是围绕着某一个轴一个虚拟的轴去侧倾的,这个轴的位置就是滚动中心。 …………………… 其实它才是决定说这个车辆,是否容易侧倾的一个根本原因,而弹簧,防倾杆和避震器的硬度呢?往往其实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角色,而往往大家可能都认为说,只是这个弹簧和避震器,它们的硬度决定了抗不抗侧倾,好像它们越软越容易侧倾,这个是绝对错的,而是由二者共同决定的。 那么有人就说了,那我如果说想抑制这个侧倾,我怎么做呢?是不是既可以说降低这个重心,也可以去提高这个滚动中心?没错,这个思路是对的,但是呢这个东西也不能极端,比如说如果你去极端的去通过,改变这个悬挂结构悬挂几何把这个滚动中心,你给他调的离这个重心特别特别近的话,虽然他不容易侧倾了,但是这会的话,车辆会容易发生那种不可预计的翻车的这种现象,这个就是因为你车辆有侧倾的话,侧倾是个渐进的过程,我觉得这个车呢越来越侧倾越来越严重了,车好像要翻了,不行这个这个太快了,我得给他往回救回来了。但是如果你俩距离太近了,你车是不侧倾了,你可能不知道。其实这车现在已经离要翻车的极限不远了,这会瞬间侧向给你一个力,哦豁,一下就翻了,也就是说,会使你的翻车有不可预见性。 说太多了,我已经尽最大的努力的“通俗化”了,设想了你们需要 问的和不理解的去讲解。没有术语,也没有定义。希望大家能,边思考,边结合实际去理解,消化。有车友要问了,你还是没告诉我要怎么做啊。我只能说,道理,原理看懂了,怎么做还用说么?刚才我也说了,它们组合一起是变量,什么是变量?负负能得正,1+1不一定=2……能明白吗?没有固定方法,没有。 再次希望大家能把中国汽车文化顶起来。支持国产,支持欧尚,不要天天就纠结在“变速箱顿挫”“换挡逻辑混乱”“悬挂硬,侧倾大”等等…要研究学习的多了去了
#深蓝S7提车作业#选车经历 首先明确目标我是一定买混动车的,因为这是未来的趋势,这个时候买纯燃油车就有种4在智能机时代买了个诺基亚的感觉了。而且我个人需要车子的空间比较大,轴距在2800左右的燃油suv大品牌新车也要15w左右加上税落地也要接近17w,从以后用车的经济性上来说,买混动车也是更划算的。 其次作为一个理工男,我把市面上的所有混动系统原理都理解了一遍,从比亚迪的DMI,到吉利雷神DHT,到长城HI4,再到现在各种品牌的增程式。我个人持有一个观点,那就是未来的一段时间大概率是增程式的繁荣发展阶段。 原因如下: 1. 增程式的结构最简单,后期维护成本最低 2. 增程器的工况是点工况,可以更容易做到更好的NVH,更高的发动机热效率 3. 增程车的架构更加类似于所谓的"电改油",而非油改电,可以更加高效的利用车内空间 4. 未来一定是趋向于电驱,增程式更加便于车企向电驱转型 然后15~20w以内的大空间suv竞品就几个,一一分析一下。 ● BYD 宋 plus dmi:BYD的销售态度太高傲了,车子的新外观我并不是很能接受。再者后排舒适性据我女朋友反馈没有S7舒服。 ● 吉利银河L7 空间比s7小了点,而且由于之前试驾星越l hif的体验太差了,刹车脚感非常难受,所以并不看好银河这套系统。由于上海试驾的地方太少了,离我家太远也没有去试过。当然看了网上的评价,这车加速的时候还是会有发动机转速攀升的声音,并不想要这样的感觉,所以pass ● 零跑C11 全新品牌,背后虽有大华做背书,但是没有造车经验,怕买了有问题,参考威马。而且看了大鹏快开车测试,亏电情况下增程器声音太吵了,所以pass。 ● 哈弗枭龙max 外观内饰太丑难以接受直接pass 所以经过了这么多考量,目前现阶段这个价位S7是唯一能满足我各种需求的车 #选装分享 我是发布会25号那天下订的,选了20寸轮毂,钥匙,交互灯。就交互灯为啥要选?主要是我买这个车50%以上的原因是他好看,而不选交互灯的版本没有流水转向灯,并且后面转向灯会缺一大块,就很丑,所以不想为了省6k而让这个车原本100分的颜值少了一点,变成90分 #提车分享 至于后续提车其实没啥大问题,车子验了之后车况挺好的,就是等车的过程有点煎熬,看着别人都开上车了,心里那个痒啊。保险的话是在外面买的,然后花了500上牌服务费,这点真的要点赞,不强制买保险,上牌服务费也统一标准,清晰透明 #能耗分享 目前开了1100多km,基本上都是纯电在开,电耗在14.5~16.5左右。油耗在5L左右,反正对于这么大的一台车,这个能耗很满意了。我算了一下,如果不算停车费,开车每天上下班60km只要7块钱,我上下班纯坐地铁一天都要近10块钱。只能说深蓝牛逼!! #问题 目前开下来其实没有啥太大的问题,都是一些小问题 1. 新车有味道,大概散了1周左右味道小点了,不过这个价位也不要求它一点味道都没有了 2.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上海湿度太大了,导致刹车盘生锈。反正就是在快刹停的时候,起步的时候,还有低速蠕行的时候刹车会有异响,嘎吱嘎吱的 3. 原地打方向盘的时候悬挂会出现异响 4. 方向盘大角度下电机扭矩补偿不足,会出现松掉刹车,需要补一点油门车才能走的情况 除了上述的小问题外,别的都是优点,太香了这个车,选他真的不后悔。 本来还想拍个视屏记录一下的,后来实在是懒得剪辑视频,就只能用文字简单记录一下购车的心路历程了,希望对大家可以有帮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