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红旗H9 2023 2.0T旗享,12月提车,今天临牌第一个14天最后一天,两周开了1100公里,简单分享下 【购买背景】 之前有辆国产代步小轿车,手动挡的,15年底买的,到现在整8年,跑了有12万公里。明年要结婚,工作了也七八年了,手里有些积蓄,想着在1月份领证之前换辆车,然后上牌上在24年 【车辆对比分析】 购车预算是30以内,贷款或者全款都可以考虑。主要对比车型是modelY、宝马3系、红旗H9、在10月的时候还看新出的问界M7。从去年六七月份开始有意识的在懂车帝关注几个车型的优缺点、成交价,主要的方式就是加入车友圈然后看帖子,最终也有过试驾。 Model Y是因为北方城市冬天电量打折太严重,因为里程焦虑放弃了。宝马3是因为超预算、后期用车成本高、对比H9低了一个级别而且配置不高。问界M7是因为换代款,虽然9月份上完之后订车的人很多,但是还是对新车有点没自信,怕当韭菜 【提车价格分解】 32.98的车型,默认加六千八的灯光包,落地是不到28,7000保险,有无息贷款,想着手里多留点钱备用也好,贷了2年贷10万。首任车主终身质保、终身基础保养、25km内免费取送车、送了脚垫后备箱垫前排玻璃膜 【静态感受】 外观:无需多赘述,外观是这个车型的立身之本,霸气霸气还是霸气,车长达到5米1,停车和进小窄路相比之前的小车(车长4米7)确实需要适应一下。值得一提的就是23款都默认加了灯光包,那叫一个帅!帅!帅! 内饰:见仁见智,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的,选的是丹霞棕。豪华感拉满,特别是晚上,有氛围灯的加持!好看! 配置:中配的配置个人认为足够用,本人是开了8年的手动挡,车技也都练出来了。所以其实对智能驾驶的要求也不高,车道保持、并线辅助感觉都用不上。个人认为两个比较实用的功能:1、定速巡航可以在高速路和路况简单时候解放右脚2、电子驻车也是比较实用的配置,坡起和等灯的时候深踩一脚刹车就直接定住了,再走的时候直接一脚油门就行,很方便 【空间舒适度】 满分,这个车长和轴距的车空间自然不用多说,车内空间很宽敞,后排坐两个人时是最舒适的,长途出行坐着也不会太累。车内隔音静谧性也很不错,在前排只能听到发动机的声音 【操控】 道路操控很稳,感觉不到换挡顿挫,启停是默认开的,上车第一件事就是把它关了,要不然会有点烦。 动力刚刚的,2.0T的加速超车足够用,高速120两千转都不到,很稳,毕竟是1.8吨重的车,但是没有之前开过的5系和A6的操纵感受好,不过这价格,要啥自行车?复杂颠簸路面,还是会有小颠簸,但相比我之前那个车那是好太多了,满意的 【油耗】 有48V轻混,用下来的油耗是符合我的预期,整体是比较满意的。 市区道路油耗:开了1100公里,多数都是市区环路和城市道路,平均下来10个油,等再磨合一段时间可能会更低。这1000多公里主要是以通勤为主,上班单程40KM,完全不堵车的时候基本是在7-8个油,稍微有点堵车8-10个油,如果碰上大堵车(无红绿灯10km要走半小时那种)大概是11个左右,夏天开空调会稍微高点,不飙车不越野动力日常使用完全没问题,要想动力更足一点就开运动模式,能有推背感。 高速道路:还没试过长途高速,估计是在6个油左右。 【用车成本】 改装:无,考虑后面贴个隐形车衣防止小剐蹭、保护漆面 保养:终身免费基础保养,应该挺便宜的 维修:终身免费质保 油耗:一公里8毛钱左右 【智能化】 车机电脑系统一般,有不少感觉设计不太合理的地方不一一赘述,但是满足日常需求没问题 【车辆缺点】 没啥硬伤,网上常说的异响没碰到过,换挡顿挫没碰到过,我觉得是30万级别油车非常合适的选择。 【几个小问题】 1、刚提完车回来撕膜,后排座椅的膜很难撕,还得借助剪刀,而且没法完全撕干净,剩了一点点直接噎到夹缝里,倒是不影响美观,问了4S店说这款车就是这样。 2、前档如果脏了,用雨刮器喷点玻璃水擦的不是很干净。一般就是后拉把手喷玻璃水,得按住大概1秒多,然后会喷出来很多。但是雨刮器一下子就把玻璃水都刮到前档玻璃最左边了,左侧那一长条都是玻璃水,雨刮器就够不到了,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这样。
#提车日记提车3个月,跑了3500多公里了,总结一下使用体验吧。 1、用车背景:从家到公司20公里,每天往返40公里,90%以上是快速路,快速路上车速大概60到90公里/小时,红绿灯较少。家里只打算留一辆车,打算买新车后老车卖了。车库不能安装充电桩,只能在外面充,所以电池尽量大,可以接受一周充2次电。买车预算20W内。 2、选车过程:先看了BYD宋Plus、23款唐,宋是因为筷子悬架pass,唐112版一周要冲3次+电,200已上长续航版又有些超预算了;吉利银河L7也是电池续航问题,且对三档变速箱不太放心,也pass了;领克08 EM-P 245超长续航版,外观十分喜欢,但是后排座椅靠背太直了,后排坐人要腰背要挺直、太累,犹豫过还是pass了;领跑C11 300增程式外观还算中意,内饰不太喜欢,没选还是因为对厂商没用信心;还看了问界M5增程智驾款,喜欢,各方面都很满意,尤其是车机系统,奈何超预算太多了,放弃了。 3、试驾:深蓝S7也关注了好几个月了,喜欢它的外观、内饰,200续航对我来说正好一周两充。网上关于这款车的测评看了很多,对于这款车的参数了熟于心,后排悬挂软、晃,前后保险杠短且薄等缺点也都清楚。试驾了前后四次,提速比我的老车好多了,刹车也没问题,后排晃的问题确实有,我觉得能接受。 4、购车:国庆订的车,因为国庆车展,店里刚到了几台车新车,在4S店谈好价,APP下单后2天左右就提车了。200max,增购减4000,店里购车优惠了一些,地补减3000,保险4300、上牌费500,4w8(好像是)的免息贷款24期,最后贷了6W,总共掏了1100多利息,落地算下来16.7W,感觉还行。 5车机:车机速度很快,不愧是8155芯片。360度影像很好用,车虽然大,小心点是不用担心视野盲区剐蹭了。AR-HUD非常赞,各种信息显示很清晰,不再需要低头看仪表盘了(虽然他也没有)。IACC试过几次还不错,以后开高速能用上。关于APP,不知道是不是我手机的问题,下载APP后,第一次蓝牙钥匙能用,APP关了再开蓝牙钥匙就不好使了,总是提示没连上,远程操控没问题。平常都是手机钱包NFC钥匙开,够用了。 6、关于悬挂:以前的车是扭力梁,稍微偏硬,处理过滤还算比较干脆。S7悬挂确实有点偏软,滤震处理的不是很干脆,多弹了2下,路况颠簸的情况下,后排确实有一种左右晃的感觉,平常一个人开车占80%以上,能接受吧。 7、关于油耗:充满电WLTC显示续航185公里,实际上开到剩余30公里,有时40启动增程器就开始启动了,关闭系统中关于导航优化的配置好像没什么变化。10月天气一二十度的时候基本满电能跑160公里左右,12月最低温度-7度,再加上开热风空调,续航基本打对折,也就大概80-90公里。最近天气10度以内,好了很多,不开空调能跑150多。油很少用,增程器启动后表显油耗4.9L,还不错。还没跑过长途高速,没测过长途馈电油耗。 总结,喜欢S7的优点,也接受他的缺点,总体来说,在这16W这个价位,对比竞争对手宋、领跑C11、吉利银河L7,综合竞争力还是挺高的。 8、建议:希望厂家能少保留点电,留10%左右我觉得就够了,让用户能多用点,就不用每次还剩40公里续航就要去充电了;另外,希望尽快出S7版的悬架改装包,给介意的人一个选择。 写了这么多,麻烦版主给个加精吧,谢谢!
#腾势D9登顶2023全品类MPV销量榜首GL8是腾势D9崛起的最大受害者,其滞后的插混产品策略成为腾势D9崛起的最大垫脚石。 「市场销量表现」: 截止11月,腾势D9的上险量接近10万台,距离MPV市场的老霸主GL8不过一万余台的差距,以超过40万的成交均价,拿走了接近11%的MPV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和理想一样,腾势D9在销量分布上更加下沉,做到了高低线城市和沿海内陆城市两开花, 「产品成功原因」: 200km纯电续航+比亚迪势能+平实的产品体验升级策略=商为主,家为辅,两条市场的全面铺开=等于踩到了中空市场 从而切入了「稳定的商用MPV增换购需求」+「多胎家庭换车红利」这两个核心用户群体,在D9的用户群体中涵盖了不少退役商用GL8换购用户。 「200km纯电续航」 200km纯电续航的混动方案,无论对于商用还是家用都是一个非常划算的选择。 MPV作为商务接待等场景的核心用车,这些以中小企业主为核心的用户群体秉承着“花大钱,省小钱”的原则,200km纯电续航可覆盖城区接驳需求,混动行驶里程覆盖省级间出行需求。对于家庭用户来说亦是如此。这从梦想家改款加了大电池后销量回升的案例中可见一斑。 「平实的产品策略」 以MPV的角度来看,腾势D9并不是一个在功能体验上实现创新的产品,也并不会为产品经理所啧啧称奇。MPV车型所关注的座椅和扶手功能、过道宽度、基础空间、地台高度、后备箱空间魔法等,腾势D9并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 但基于目标用户第一眼最为关注的屏幕、座椅、内饰装潢、里程焦虑等直观体验向,都以同价位的MPV产品为基准做了体验升级,给与了非常直接的回应,使其比同价位的MPV车型都显得「更豪华」和「更具产品价值」。这一方面也源于在固有合资品牌为主导的MPV市场,其产品基于全球思维惯性的配置逻辑已经跟不上国内市场的竞争节奏。这跟汉兰达和途昂们在三排SUV市场的衰落逻辑是一样的。 「24年竞争环境」 但从市场竞争环境来看,随着GL8插混车型的到来和更多新势力的入局,腾势D9系列务必会在24年承受更大的压力。 GL8作为上汽通用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和利润台柱子一定会拿出产品反击,解决当前GL8车型的痛点 另一方,新势力纯电SUV在功能体验上的创新也会对平实的腾势D9产生体验优势,只不过他们要先接受纯电放弃增程。 #微博新知博主##汽场全开##汽车新知加油站#
#提车日记【买车背景】 之前一直是开油车的,第一辆车是吉利的博越,开了3年,除了油耗高其他都很好,毕竟是人生中第一辆车嘛, 后来换了本田的xrv,这个车嘛,除了省油,保养便宜,其他的远远比不上咱们的国产车,在当时油价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加上23年被裁员,工资降了好多,只能消费降级了, 于是决定想换电动车了,主要就是上下班来回40公里,有自己的车位可以安装充电桩,一年回安徽老家2次的样子,全程400多公里,主要还是在市区行驶的,目的就是为了省钱和省油。 【自我介绍】 自己身高是175,体重是在110斤,主要使用场景是上下班,平时每天行驶距离来回是在40公里,目前对海豚的表现和驾驶感受还是挺好的 【购车经历】 在选车的时候看了以下的车: 1:领克06emp,这是想买的车,因为是混动,可以充电也可以加油,没有续航焦虑,去四儿子了解价格,当时也是刚刚上市的车,没有任何优惠,然后需要等车至少1个多月,所以就放弃了 2:宋plus dmi,这个车绝对是个销量之王,空间大,内饰好,续航高等,了解了之后,是有现车的,然后价格也谈的差不多,然后在走的时候看到了海豚,看着这个外观也挺个性的 3:海豚,看了海豚之后,外观非常好看,小巧,然后是纯电的,想着混动的成本比纯电的成本要高,主要通行还是以纯电为主,所以决定买纯电的,后面试驾了一下海豚,感觉非常棒,提速给力,和油车有明显的区别 然后就是坐下来聊价格了,优惠1万多,估计是年底的原因吧。然后了解配置,最终选择了时尚版灰色的,有现车,保险5500,3年免息,无服务费,然后第二天就提车了。 【提车价格】 城市:南昌 提车时间:2023-11-18 裸车价:12.38 落地价:11.80 随车礼品:送了脚垫,后备箱垫,贴膜,小家电,电机护板,5次保养卡 【海豚静态空间感受】 外观:外观新颖,车型偏小,好掉头,有点好看 内饰:中控有软性的包裹,门板的硬塑料感觉很廉价,还有那个波浪的设计,留了一个大窟窿,弄成平整的难道不好吗 新车买回来味道很大,内饰配色我觉得还行,不能说多上档次,也不太差。要是和大众id系列一样怀挡就更好。 海豚的品控,一般吧,谈不上好。勉强够用。 乘坐空间:身高175:坐进去还可以,买回来满座5人,有点挤,一般4个人正好。腿部空间还行。后排没有像油车一样凸起的,很平整,还有后排水杯架,当然可以搭手很舒服 储物空间:储物空间足够,家用没问题,有两个水杯。 后备箱挺深的,可以放下家里的婴儿推车,只能说家用很够用的这种,毕竟车的尺寸摆在这里的。 空调问题:目前冬天开空调还是很费能耗的,制热来的也相对快。正常是开26度2档风速,然后打开座椅加热,对于冬天来说还是很舒服的。 静音问题:电车很安静,连轮胎上面卡了石子行驶的时候都可以听得到。 【海豚驾驶感受】 海豚的动力对于一直开油车的人来说,差距还是很大的,没有了油车的换挡逻辑,前段加速平顺,动力足。导致刚拿到手的几天,有点不适应,有点晕车。需要开几天适应适应。 0-80城市路段感受是动力随叫随到,红绿灯基本都是第一个出发,真的是遥遥领先,弯道侧倾底盘如果速度快的话有点侧倾的感觉。 我一直开的的是ECO模型,然后舒适停车,标准回馈,主要是怕晕车。 暂时没跑过高速,平时就是市区和快速路开的,平均速度是在60-80左右的,最近天气是在8度,电耗是在10.3不知道算不算挺高的。 【海豚车机系统】 海豚的车机系统还是挺好的,该简约的简约,该有实体键的有实体键,不像现在其他的新能源车,全部所有的操作都在大平板上面操作,车机流畅度还不错,可以安装自己 想要的软件,比如抖音,网易云音乐啥的,就像手机一样方便,主要是拍流量不够。 【能耗总结】 目前行驶了2000公里,能耗平均是在11个电耗,大概一公里是7分钱的样子,相比油车之前一公里需要6毛钱,那是真的太省了,现在有了电车之后,哪怕出门拿个快递都喜欢开车了 【海豚优缺点总结】 优点:外观好看,车机智能化程度高,支持NFC,蓝牙,卡片,实体钥匙解锁,可以使用手机控制,比亚迪的电控技术和刀片电池等 缺点: 1:冬天能耗高,如果不开空调容易起雾 2:近光灯还挺亮的,远光灯不行,开了和没有开一样的 3:时尚版内置的行车记录仪不够清晰 4:行驶在不平的路面时,总是有一些异响,有时候又有,有时候也没有,并且每次传出来的方位还不一样 5:用u盘听歌曲的时候,总是过一段时间总是不能识别,需要重新拔下重新插上才可以识别,u盘格式是fat32格式的,买了好几个u盘都不能解决,到现在还是这样,有点失望的 最后请海豚圈主推荐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