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的第一张照片我的第一位机车朋友,是来自重庆的新感觉RS250都市战狼。或许很多摩友并不知晓新感觉这个品牌,都误以为它是个地平线。但要是说起渝安减震,或是如今的元图机车大家会熟悉一些,其实它们都是一个厂家的作品!新感觉摩托很早就有自己的厂队赛车活跃在赛事上了,它是有些技术的有实力的。就拿我2020年入手的的这台--RS250都市战狼来说,160KG的整备质量,异步双缸32.5匹的马力(11000rpm),前双浮动碟盘,对向四活塞卡钳刹,极速在170km/h。不要说那个时候市场上250CC级别的车大多都是单缸,单碟刹马力都在28匹左右,极速也都在130km/h价格也为都超过了2w。就是放在今天2024年,在性能和价格上它都很有竞争力的。由于车轻,轴距短,在城市里骑行可以说是穿梭自如!在山路上更是如鱼得水,不过由于轮胎太滑又没有ABS在山路上还无法发挥出它32匹马力都真正实力。得换一对更好都轮胎才行!除了轮胎和ABS的遗憾,在漆水上也是一地稀碎。不过考虑到当时优惠后16800的价格,一切这都释然和合理了!虽然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我还是很喜欢我的第一位机车朋友,我们一起去了两届重庆摩博会,让我结交了很多热爱机车热爱骑行的摩友,也收获了很多的快乐的时光!从机车小白一路走来,它是我入圈的第一位朋友也是我入圈的第一位老师!
#机车的第一张照片这个算得上我第一辆车UHR150在今年2023年6月入手,今年摩托掉价太快了,而且我肯定会换车那以后就会是拉力。买回来了加了挡风,后视镜,外观好看了很多。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骑这个出去的时候去的是800公里的时候在国道上旁边休息然后被人撞击了。人真的首选,在市区来说小踏板很合适,市区再也不差,除了排量小一点,但是相对来说好看一点,以后的计划是有时间去神秘的拉萨。24年的夏天就骑这个去寻找一下自由,寻找诗和远方,体会一下不用工作天天都能看到的美景,也可以自己想停就停,随便拍照,青春没有售价,出去轰轰烈烈的摩旅一下!没有怂车只有怂人!
#提车日记23年7月份动了换车的念头,第一辆车开了10年了,也该换个车开开了。看中了以下几款车:宋plus、大狗、长安cs75plus,然后就在网上云看车。新能源的宋,是挺心仪的,主要还是担心这个电池巡航问题,再一个当时说是要中期改款,就想等一等。cs75plus,路上跑的也挺多,AT变速箱,但这个外观感觉没有大狗大气,再加上去试驾了大狗1.5t的车,感觉动力好猛,前后试驾了两次,太满意了。没过多久,新款大狗发布会又来了,外观发生了变化,新款升级为9速,决定就选它了。 8月20号提的车,本身是去订车的,因为之前试驾的时候销售说2.0四驱没现车,要等。结果当天去以后碰巧头一天来了一批新车,有四驱车型,当天就提了。 24款2.0T四驱,9DCT,刚提那一阵成天活跃在大狗圈,后来回归于正常生活,今天,我又来啦🤪 下面,说几点真实用车感受,请大家参考批评指正🤗 1.截止今天,总里程4870㎞,平均油耗11.0,绝大多数都是城市通勤,跑过几次高速,也都是单程50公里的那种。高速临时平均油耗我只看过一次,8.6,再没管过,开就完了。 2.黑车,洗干净了那绝对是霸气➕帅气,尤其是我还加装了小黄灯,太加分了。但是,不耐脏啊兄弟们,基本一周洗一次,用的自助洗车机自己洗,平均每次15元内😭 3.车太好开了啊,动力十足,运动模式都用不上,平时一直是标准模式,运动模式太猛了呀,而且刚切换到运动模式双闪紧急闪三下,我嫌太嚣张了,就没用过(只空旷路段测试过一两次)。别的什么沙地模式雪地模式节能模式碎石路凹凸路都没用过,没机会用😂😂😂路上开超车时就是一脚油,连换挡拨片都没用过,用不上啊😂 4.前后排空间大,家人乘坐体验很棒,全景大天窗nice,这车我唯一吐槽的就是后备箱略小,但没办法,后排空间大势必会占据一部分后备箱空间。 5.车机什么的用的也挺好的,高德车机也很好用,我一直在用。装了个手机支架完全没用过。 6.还有一个美中不足的就是没有前雷达,只有车牌上方那一个雷达。 7.我这个车最近冬天开车发现启动后跑起来主驾右腿位置漏风,凉凉的。水温上来后把发动机热风外循环打开车内温度上来就感觉不到了,一开始凉车时跑的时候感觉右腿凉凉的。我怀疑中控下方那个地方是不是密封不严?不知道其他车主有没有这个问题。 总结一下:除了黑车不耐脏、后备箱略小、没有前雷达、主驾右腿位置漏风(个人感受不代表全部)外,剩下的全都是满意×100……😀 麻烦圈主推荐。
#2023懂车帝冬测关于懂车帝冬测充电测试中的错误剖析, 关于奥迪e-tron GT的电压描述不专业! 及真实的充电性能排名! 懂车帝此次针对的是“800V”车型的充电测试,对于一些最高电压小于750V的车型,在750V桩上即可以进行直接充电。而对于一些最高电压大于750V的车型,其在750V桩上则需要进行升压充电。 所以,对于800V车型的充电性能测试,除了充电桩的功率要足够大外,其输出的电压范围、电流范围同样重要。 昊铂GT,阿维塔11和小鹏G6,由于其电压平台较低(最高电压均小于750V),这3款车以直充模式完成了测试,因而懂车帝关于这3款车的测试结果是真实的。而平台电压更高的智己LS6和奥迪RS e-tron GT,车辆在判断桩的能力无法满足要求后,自动触发了升压充电功能,其结果仅反映了其升压充电的能力。 建议懂车帝后续的充电性能测试中,尽可能把充电模式统一,并在同一模式下比较各车型的充电性能。针对这5款车型,建议具体做法如下: ① 采用最大电压能力为500V的充电桩,比较不同车型的升压充电能力。 或者, ② 采用最大电压能力为1000V的充电桩,比较不同车型的直充能力。 全文请移步个人主页
#2023懂车帝冬测5款新能源车型的低温超充测试,阿维塔11遥遥领先,电池容量最大、总充电时间最短、平均充电功率最大。奥迪RS与非官方充电桩存在不兼容情况,最高充电电压仅432v,远不到800v,可奥迪官方充电桩在全国普及率也不高啊,这岂不是给了用户用不上的800v。同时,用了奥迪官方超充后,其充电速度依旧落后。
#用车心得我的智己LS6 MAX性能版提车一个月了,上下班代步在城里跑了1600公里,城市短途驾驶总体上说,驾乘舒适、动力强劲、智驾系统非常人性化。为了测试小智长途表现,趁周末艳阳天约上好友,来一次说走就走的乐山美食之旅。 重庆到乐山导航显示有308公里,出发时小智约90%的电量,CLTC 631KM,车机设置为舒适模式、动能回收关闭,车载4人、行李轻荷载。 去程我打算体验小智在高速公路的加速和极速。先使用舒适模式(后驱动)高速超车,在时速100的行驶状态下,找了个爬坡路段,稍微加力踩点电门,打灯、转向、超车,整个超车过程流畅丝滑,毫无顿挫感,确实比之前用的油车轻松很多。 到无车路段,调到运动模式试试极速。调整一下呼吸、握紧方向、深踩电门,动力澎而出,从脚下触感传递到身上的推背感,让肾上腺飚升,看着屏幕数字飞快变化,我的心跳也急速加快。前后579+800 NU扭矩的动力输出,加上0.237 Cd的风阻系数果然不是吹的,数值很快达到2**。体感上讲,直线加速虽然快,但线性动力输出稳定,车身较稳定,方向掌握没有漂浮感。 约3.2小时到达乐山,共324.8公里,续航还有102 CLTC,平均耗26.1kwh/100km。 找到慕名已久的纪老四钵钵鸡、乐山甜皮鸭。 车机显示附近的充电设备,边充电边大快朵颐。 和同行的好友边享受美食的回馈,边聊对小智的初体验。待吃完晚餐,200V的快充已喂饱小智了,一点都不耽误。下面的行程好友早已按耐不住,把我赶到副驾,要亲自试驾小智。 #友享计划 翌日,阳光明媚,继续逛吃逛吃。 返程,主打体验NOA去高精地图领航辅助驾驶。过收费站进入高速后,导航输入目的地,车机显示可以NOA领航图标,下拨右杆,语音提示车辆进入领航模式。 测试NOA我最在意的是安全性,虽然看了小红书、抖音上很多测试视频,但没有亲身经历心里总是不踏实的。刚开始领航时,脚还是悬在刹车上方,双手不离方向盘,注意力观察四周情况和屏幕,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大概领航了几十公里后,我慢慢有所体会。一是超车很规矩,自动超车前会观察预变道后方是否有来车,在确定安全的前提下,才打灯变道,驾驶逻辑很好。二是靠近大车时,会启动智慧躲闪,尽量减少和大车在同一条线的时间,很符合我们平时驾驶习惯。三是对路况判断比较准确,领航系统会按照所在路段的限速均速行驶,进入隧道、匝道会柔和减速,确保安全。四是均速领航比较节电,领航期间平均电耗20kwh/100km,比人工驾驶控制得更好。 整个返程高速路段几乎都是领航模式,只有进入长隧道后会提示需要人工接管。车友粗哥请教了IMAD的工程师了解到:隧道内无卫星信号,行驶2公里左右后 NOA就降级到pilot 所以出隧洞接收到信号,就会很快恢复NOA。 大概领航了一百公里后,对NOA领航信赖度大大提升高了,驾驶非常放松,脚可以完全解放,怎么舒服怎么摆,一只手搭在方向盘上即可。此次领航,我给小智打99的高分,差一分是怕你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