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作为一种现代交通工具,已经于当今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随着汽车在日常生活中的日益普及化,人们对了解汽车各项相关专业知识的渴望也日益迫切。今天,我们就以大家能够看懂的解释向大家介绍汽车车身参数及配置。
#新版智界S7售24.98万元起在今天举行的华为鸿蒙生态春季沟通会上,华为与北汽联合打造的鸿蒙智行第三个品牌正式定名了!就叫“享界”,英文名STELATO,首款车型叫做享界S9,售价有可能达到50万元级别,也就是跟问界M9属于类似的定位,是大型豪华旗舰轿车。 如果真是这个价格的话,那显然要比奔驰S级、宝马7系要便宜太多了!再加上华为技术的赋能,估计可以成为自主新能源轿车领域的老大。 不过也更让人好奇,比亚迪的仰望U7,会不会成为享界S9的直接对手呢?
#湖北高速堵车十几小时没开出3公里作为17年驾龄+汽车行业从业者、拥有或长期使用七八款10-40万级别油车、近一个月购置了某杂牌纯电车的车主,试驾过50+台合资车的人,自从前几天看到湖北高速冻雨拥堵事件,当时我就猜到一定要有人蹦出来拉踩电车,包括我身边就有人来问我。既然来了,那我也说说我的看法,欢迎来杠! 一、本次事件本身是一次罕见极端事件,就像前几年的某次户外越野跑遭遇极端天气,主办方没有应急预案,运动员失温被冻死;就像我所在的南方小城市市区上个月遭遇十几年一遇的大雪+0度左右天气3天不化的积雪,我们当地所有的市政建设的设计都没有想到要应对这种情景,市政府只能第二天全市学校放假、非必要岗位建议休假。所以问题是什么?是油电之争吗?并不是,是当地路政和市政有没有应急预案,有没有紧急措施。那些歌颂村民上高速送水送面的、卖水卖面的!“听我说谢谢你”! 我妈一直管过路费叫“买路钱”,高速是什么地方?是你花了钱要在上面享受权益的地方!再热心的民间行为都无法掩盖当地政府无作为!你说油车好,你咋不说防滑链、冬季胎好呢?在那样的冻雨路面,车子能不能前进都是问题,你要不干脆说全中国的车子都应该配备防滑链和冬季胎?! 二、油电谁更适应这个场景?只掰扯纯电!我觉得是半斤八两,从能耗考虑,油车油箱一般A0级车40升、A级车50升,B级车60升,C级车70升,D级80升+,SUV类似,大型硬派越野可以到100升比如奔驰G,怠速空调能耗其实就是发动机怠速能耗,看排量,排量越大能耗越大,一般排量在1.5-2.0的车在1-1.2升左右,大排量V8、V12的最多可以到2-3升,具体可以持续多久自己算;纯电车A0级40度、A级车60度、B级车80度,C级车100度,大约如此吧,不一定完全准确,电车的配置不像油车那样体系完整,暖风功耗呢?太复杂,低端车是电热丝制热会耗电很大,超过3度/小时没得跑,这些车肯定电池也比较小,满电10小时都不一定有、-10度的时候再打些折扣。稍微高端一些的现在都是热泵空调,别人的我不知道,我的宝马i3室外5.5度时,设置23度暖风,开机一分钟大约4.5度电,一分钟后会稳定在1-1.2左右,满电79度多,自己算持续时间,当然你要说更低温情况下,那就打个五折吧,30个小时没问题。 没有人能保证开始拥堵的时候自己是满油满电的,都说油车好 ,你自己的油车怠速几个小时你看看心理会不会千万匹曹尼玛飘过——他妈的,积碳怎么办!所以我说在这个场景下,大家半斤八两,谁也别说谁,还有人说自己可以翻下高速去找加油站,朋友,除非你是硬派越野,否则听我一句劝,别! 所以,我想说什么?抛开场景谈产品都是耍流氓,说低温拥堵高速不适合电车应该开油车的,就像说泥泞路段什么轿车\城市SUV都不行,非开硬派越野一样,无论哪种环境都是短期行为,你不能马上得出一个结论——后者更好、全场景好!电车最大的问题是里程焦虑,大电池、或是更多更广的充电桩能指标,治本就是电池技术突破?能不能?什么时候能?不好说!但是踩电车的时候最好先开过几辆电车再说。买点也想想自己的用车场景适不适合。 再说说媒体人,听到一个两个电车司机的言论就像捡到宝了,“快来快来,爆款题材来了!”,就像特斯拉撞了烧了就是新闻,其他撞了就是“某品牌”!你咋不去报到广大的燃油车车主有多少也是燃油见半忧心忡忡不敢点火呢?!又有多少燃油车车主怕怠速积碳不敢点火呢?! 电车本身无罪,十几年前我入行的时候,我们没得选,只有油车,我们所谓的引擎咆哮英文就是noise(噪音同词),我们所谓的被踢一脚就是涡轮迟滞、我们所谓的换挡激情其实就是换挡间隙不够顺畅,我们所有的道路、驾驶习惯都是根据上百年的汽车工业而定型的,渐渐地,我们习惯了,这些本身是缺点的点就变成了“汽车文化”,乃至于我们忘了,世界还是有另一面。现在多了一个长板突出、短板也特别短的选项,没什么不好,市场是检验产品力的唯一途径!
#提车日记2023年5.1订车,5月6日提的车,当时刚好有一辆新车到,生产日期4月23日的,买车刚开始就是身边的朋友都有车了,然后出行确实也不方便,奔3的年纪,送自己生日礼物吧!纯家用一家4口空间很够用。 【对比提车】从2022年9月份就开始看车,刚开始是在懂车帝上看,然后看外观内饰配置等一些信息,刚开始也不知道买什么样的,但是一定要买SUV,视野好空间大,反正就喜欢SUV。然后前后咨询到4S店看车,刚开始准备买威兰达的,也对比了别克昂科威、起亚狮跑、本田HRV、吉利博越L,反正看了好几款车,都没有特别满意吧。太智能的担心后续使用故障,内饰对比也没有特别的地方,然后最后看了荣放,当时也就因为我老婆讲了一句,这个车好看,比威兰达前脸好看一点😂,她也不懂。然后就下定决心买这款车了,我是比较听老婆话的,嘿嘿! 当时也有朋友买丰田的车,迷信丰田耐开不容易坏,加上中保研碰撞测试丰田成绩很好,内饰随然不亮,但感觉耐用不容易坏,刚好赶上新款,所以果断选择了荣放RAV4风尚plus版。 23款2.0LRAV4荣放两驱风尚Plus 版,提车价格落地19.08W。上牌费500、保险5500.政府补贴3000元,4S店送了行车记录仪,贴膜,脚垫,其他的我都没要到。 【注意事项】提车时建议多对比几家4S店,虽然价格差的不多,但是贷款政策不一样,能贷免息最好,省不少利息呢。然后就是购车合同一定要写清楚落地价,其中能省的部分,上牌、保险、加装的东西能要尽量要,送和加东西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品牌或者看下东西,避免后期产生额外费用,赠送的膜我没贴加了600元贴的太阳膜,我都感觉贴错了。行车记录仪也不太满意,所以一定要看到东西或者问清楚送的东西的品牌等,避坑。 新车到手后洗车发现后门轮胎那个挡泥板没有,车门下沿那个都是泥,准备加装一个,脚垫建议不要装全车的,感觉没必要,还要拆座椅。下面说说提车后的用车感受; 【驾驶感受】 没开过什么好车,偶尔开过老板的奔驰、宝马,单位领导的威兰达,感觉豪车操控性和舒适型确实不一样,像荣放这款同级别的SUV来说,舒适度、操控性还是可以的。底盘,感觉这车的底盘还不错,比较有韧性。不会太硬也不至于太软。过小的坑洼,比较弹,带点速度过高点的减速带和大坑,肯定还是颠屁股的。 方向盘,比较轻,日常盘起来很方便。自动回正也很灵敏。 动力方面,感觉不太行,猛踩油门,发动机先吼,然后开始加速。开运动模式,会好一点,转速拉的快一点,明显感觉声音有点大。自吸的发动机,提速比较均匀,配上 CVT 变速箱不会猛蹿抖动,算是一个优点。 【隔音】这个是开久了以后最不喜欢的。SUV风阻大,车速上去后,风噪有点,车子启动的时候声音特别大,随着怠速降低声音减少,加速的时候也是声音很大,高速上胎噪各种杂音声音很大。 【空间】前排储物空间很多,副驾前的长条储物格很实用。扶手箱容积也比较大,扶手箱内有个隔板,放点小东西很实用。后备箱空间很大,底板还可以降下去一格。驾驶空间方面,主驾驶随意切换,也有电动调节,没什么可以吐槽的地方,副驾驶也是电动调节的,后排空间不算太大,一家人乘坐够用,后排随意可以有两个角度调节,算是优点吧,但是放倒座椅不是全平的。 【外观】感觉外观很好看,前面看憨憨的像斗牛犬,后面看着胖胖圆鼓鼓的,侧面线条比较帅气。我选的珍珠白颜色,就是看白色和黑色车居多,没有太多考虑闭眼入,行李架也有,就是车漆感觉有点薄,然后要是下雨后要及时洗车,要不然那个污水顺着流下来会有水渍不好看。 【内饰】2023款新换的中控屏幕看着好看,但用起来感觉小了一点点(特别是倒车影像)看着有点小。其他的普普通通耐看的感觉。车内大部分区域都是搪塑材质,摸着软的还不错。空调旋钮很方便。前排两个门内的扶手有点靠前,女士拉的时候有点费劲。建议可以在门内横条那个地方开个手扣就好多了(这样就有两个地方可以开门关门)。 【油耗】目前行驶了4500公里,最近老婆在开,使用较少,目前综合油耗7.3,最近城市道路开的多,油耗感觉还可以的,之前开两趟高速油耗拉下来一些,夏天开空调费油。冬天夏天油耗应该会不一样,具体没研究过,等开了再分享。 【车机】车机功能配置应该不错,毕竟23款的新车,车机互联,还有一个英文没注意看,反正挺全的,平时就手机连蓝牙使用。车机有360度全景,切换速度挺快的,就是清晰度还是有待改进。虽然23款,但感觉车机倒车影像清晰度还是不是特别好。 【优缺点】优点,省心耐用,一万公里一保养。前后雾灯4个齐全(国标只规定至少有一个后雾灯,前雾灯不要求),雨雾天很实用。安全配置比较多:碰撞预警,主动刹车,自适应巡航。 缺点,隔音不太好,有介意的需要后期特别处理;动力不大行,特别是配上cvt变速箱不能太大的踩油门,但即使太大的踩油门加速反映也稍微迟钝。最后感谢圈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