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新车按照惯例每上市一款新车型都会取代老车型。再看目前秦PLUS DM-i的售价区间为7.98万-12.58万,秦L的配置和车身尺寸都比PLUS DM-i高,价格自然而然要高,但不排除保留秦PLUS DM-i,走低端路线,就像上汽大众的朗逸新锐一样,取代桑塔纳车型,做到车型整合,目的就是提高单一车型的销量,打开知名度,降低运营成本。我觉得秦L的路线与上汽大众的朗逸很像。 【车型定位】 看车展发布会,秦L主打的路线竟然是中级车,但看车身尺寸和轴距,距离中型B级车的门槛还差点距离,目前还达不到B级中型车的标准,这口号“引领中级轿车新趋势”,喊的有点过分自信了!我觉得秦L就是辆A+级轿车!细数朗逸和速腾,秦L除了车长点,也没什么区别。或许你比亚迪要自己重新定标准了,有种“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感觉。 【车型竟品】 秦L通过配置和车身尺寸升级,按目前的销量榜来看,它的竟品轩逸、速腾和朗逸要头疼了,同样的一箱油秦L能跑2000公里,轩逸和朗逸再怎么弄也没有优势,甚至配置还比竟品轩逸、速腾和朗逸高,怎么玩?秦L这是要做到A级轿车销量垄断了! 【外观】 相比秦PLUS ,秦L的外观确实好看了很多,添加了更多的“中国龙”元素,前脸日行灯的“龙须”设计更加长,伸到了装饰板处,将“秦”LOGO做到了围绕。尾灯或许就是秦L的亮点,“中国结”设计,突出传统文化精髓,同时取消了一长串字母,只用了“BYD”的LOGO,或许想要表达“梦想已达成”,或许后面车型都会改成“BYD”的LOGO,毕竟年销量300万+已经做到了行业领先,不再是梦,而是梦想成真了。 【内饰】 内饰相比秦PLUS 更加豪华,整车塑料感变小了,替代成软包和皮质。中控扶手台也配上了更上档次和更有颜值的无线充电设计,但是充电功率只有15瓦,这怕不是只发热不充电吧!同时档把也用上了最新车型宋L同款的水晶档把,整个内饰一眼看上去,让轩逸、朗逸和速腾情何以堪,秦L是因有尽有! 【配置】 车展发布会称,秦L搭配DiLink 智能座舱,15.6英寸自适应旋转悬浮Pad、100%兼容手机生态、智能上下电、NFC数字钥匙、全场景智能语音、3D全景透明影像等都是标配。还有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不过这应该是顶配才有的,标配应该没有ICC智能领航,不过这个配置已经很厉害了,在A+级车里已经是天花板存在了,前段时间上汽大众途观L pro新车型还在宣传说是“最智能的油车”,现在看看秦L或许可以把“最”去掉了。 后悬挂也升级成了四件杆独立悬挂,终于升级了,这悬挂不知被吐槽成什么样了,但从官方发布的图片来看,还是很细呀!我对比亚迪的底盘悬挂调教还是不太有信心,总觉得不如合资车,毕竟合资车的经验更丰富,尤其是德系大众车的底盘悬挂调教目前公认最好的。 【价格预测】 我预测秦L走的是朗逸路线和战略布局,而且它的竟品就是轩逸、速腾和朗逸,妥妥的A+级轿车。 从销量榜来看,目前轩逸的价格区间为7.36-15.69万元,朗逸的价格区间为7.99-12.36万元,保留秦PLUS 的低端路线7.98万元和10.58万车型,秦L的价格区间定位在8.98万起或许更有优势。 从秦L发布的5款车型来看80KM的两款车型定价在8.98万和9.98万,另外120KM的三款车型定价为10.98万元、11.98万元和12.98万元。 同时秦L和秦PLUS 两款车型做整合,划归在秦的同一类,那销量就更好看了。 【总结】 秦L属于A+级轿车,而且秦L的上市仅仅只是秦PLUS的换代升级,不存在搞了个B级车新车型。竟品目前对标的就是轩逸、速腾和朗逸,合资车的压力很大。比亚迪有天然优势,那就是自家供应商为自家供货,再说了磷酸铁锂电池比亚迪的库存应该有很多,急需销售出去,现在市场更多的选择了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所以磷酸铁锂的成本对于比亚迪而言几乎没有,这也是比亚迪能把价格打下来的主要原因。 10万左右的车型还得看秦L,不管是配置、车身尺寸和性价比秦L绝对是最佳选择,主打一个便宜和性价比。
#众测主题赛2018年夏天拿到的驾照,在2024年夏天前才拿到人生中的第一台车。 重度汽车爱好者(女性),实际上更看重外观和动力。 以前关注过吉利,传祺,本田,丰田。 最终之所以选别克,实际上是去年底偶然在降价排行榜看到它。也去试驾了好几家店,对猎风是比较热爱的,源于乐享的塑料感稍强,而且手动操作的区域远比猎风要多。而我相对来说是排斥顶配的,毕竟购车成本增加,也理解全景天窗的后期麻烦。 从看上猎风,到下定,是5个月不到。自己亲自提车从广州白云区开去佛山上牌(销售一开始是小心翼翼地问我要不要找个代驾),我否决了,当然这一路上确实也被其他车bb,管它呢,谁还没有经历过新手期,胆大心细,大胆去开。 目前已收到登记证书(大绿本)和行驶证。 铁牌要5-7个工作日发出(还在等)。 那啥,对了,昨天去汽修店准备让技术人员帮安装行车记录仪时,撞了他们门前的信号灯😭,报了保险,昨天从番禺区把车子开回白云区4s店售后部,要下周末前才能拿回车车。 故事就是这么个故事。但我不后悔我选择了我喜欢的,我买了我喜欢的,还在一天之内经历了人生第一次提车+第一次自己开高速跨区-第一次收费站取卡-第一次选车牌号-第一次加油-第一次懂了那么多汽车按键操作功能并实操。 动力确实像传说般,我甚至还变道到保时捷前。嗯,👻 先这么着。
#奔腾吧【情况介绍】 我是04年的,今年20未婚,家里排行老二,我爸有一辆奥迪q3,我姐有辆领克03,2.0劲pro。我买车是为了上下班方便,还能到处玩嘛,在外面打工,离家倒也不远,70公里左右,以前回家问别人借车开的小心翼翼,攒了点钱就想自己也买一辆。 【买车过程】 买车的时候最先看了长安跟领克03,我都试驾过了,长安就是感觉有点肉,我也不知道是自己问题还是车的问题,但是运动版的尾翼跟整车造型当时深得我心,领克03当时出了新款,但是实在是不给优惠,加上家里老姐有一辆老款了,没新鲜感吧,就没有再考虑了。奔腾是在懂车帝首页推荐看到的,造型有点好看,隔天就到4s去看了实车,冥冥之中感觉就是他了。拍了照片跟家里和对象看了一下,没给啥意见,就是那种想买你就买的态度,就挺无语的。。。 【提车费用】 购车时间:23年3月31 购车地点:台州 购买车型:22款1.5t尊享 裸车价:10.1万 落地11.4 最开始自己去谈的,销售给我算的是贷款五年,月供2400,首付1.5。当时特意在圈子里问的圈主价格合不合适。结果圈主给我算下来2400*60+15000=15.9万,要不是我问了一嘴,真被绕进去了。那天就是迷瞪的,还交了5000订金,圈主问我有没有给收据,看下是订金还是定金,我才反应过来,交了5000块钱什么票子也没给我,圈主建议先把钱要回来再考虑考虑。后面没办法让亲爹过来砍价,对象陪同,我就全程在旁边看着,反正莫名其妙的最后算的是11.4落地。 赠品:行车记录仪,脚垫,玻璃膜。行车记录仪跟玻璃膜我看网上说4s送的不是很好就没有去搞,就自己重新买了。 【爱车初体验】 外观感受: 车头的车灯造型非常好看,配上中间的进气口又犀利又霸气,轮毂造型也好看,再加上掀背尾门,整体造型给我迷得不行。 ======== 静态感受: 超大双联屏看着是真高级,车机里面跟车友说的差不多,没啥能用的,跟摆设一样,不过导航,听歌,都是习惯用手机,基本上不咋用车机。屏幕清晰度还可以,360画面不卡,对我这种非老司机选手非常有作用。内饰还行,没有啥异味,也全是软的材质,档把样子不错,但容易留指纹,主驾驶的迎宾退让功能非常实用,上下车腿不容易撞到方向盘。前排两个座椅没有通风,只有加热,夏天开久了后背容易出汗,开空调也没用,要我说还不如把副驾驶的加热功能砍掉,给主驾座位加个通风。空间贼大,我178,160斤,开车的姿势头上还有一拳半的空间,坐在后排腿的位置有两拳空间,头上距离还有一拳半,车座子挺舒服的,坐垫长度也够,软硬适中。 ======== 动态感受: 刚提车那会,感觉低档换挡顿挫,主要表现在1-3档之间,开到现在倒是也习惯了,悬挂我感觉整体有点偏硬,走颗粒度比较高的板油路能清晰感觉到震感。发动机动力还行,起步挺冲的,油门突然深踩的时候会有点延迟。S档比较过瘾,原地弹射踩到三千多转松刹车推背很猛。高速上跑起来的时候超车变道很稳,就是很安全那种感觉,不过高速胎噪挺大,风噪也一样,超过100码就特别明显。辅助驾驶好用,有一颗毫米波雷达。全速自适应巡航配上主动刹车和车道偏离预警,打开辅助驾驶设定120码的速度,就能自动跟车跑了,前面有减速他自动就跟着减速,而且还能自动根据车道转弯,不过进闸道的时候识别就不准确,要手动介入,自己控制的时候不会抢方向盘,安全性不错,如果手离开方向盘,他会自动报警。 ======== 油耗: 首保跟二保一直在4s保养,油耗一直居高不下,纯市区要11个油,让我之前一度怀疑是不是油箱漏了,二保过了俩月,又怀疑可能跟机油有关系,就去外面换了某孚的超金0w30,感觉油耗有点下来,也可能心理作用,这个还得验证。高速上面用辅助驾驶比较省油,不到7个油。 ======== 小结: 到现在已经开了6100公里,中间电瓶出现过问题,总是电量不足,还是问的圈主才知道一年可以质保,售后给我换了原厂新电瓶,再没遇到过其他问题。车子各方面都非常喜欢! 首先感谢圈主一直给我解答用车的各种问题,其次感谢指导推荐,希望加精,谢谢!
#星纪元 ET今日上市1.价格没有想象中低,没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从两个方向比较, 第一,销量没有保障。影响新能源汽车公信力的,也就是售后和二次销售最大的一点就是销量,前有es的绝版为鉴。我真心希望这车拿出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价格,从而一次性吸引大量客户,为这个品牌打响知名度的同时也能有持续销量,不至于像es一样濒临停产。一个车型的停产,不仅意味着售后配件无门,更是意味着二手车想卖也卖不了,当然想要开到报废的车主可忽略此点。 第二,单从价格优势上来讲,真的没有达到所预期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巨大吸引力的价格。为什么这么说呢?虽然车长接近5m,之前做了各种碰撞测试和续航测试,但增城款。23万的价格,没有四驱。存电款25万价格才有智驾。相比于理想24万的四驱和理想的知名度而言,相比于领跑16万带激光雷达的领跑c11而言,新纪元的性价比是有的。但真的没有达到眼前一亮的感觉。很多人说纪元的底盘用料扎实可靠,带空气悬挂。但又有多少人在长期开车之后能够感觉出来底盘的差别是多大呢?真的达到了让你多花4~5万块钱的程度了吗?在城区的通勤真的用得上这样的底盘吗? 第三,从蛛丝马迹上来看,新纪元在使用一些奇招。他这626续航的纯电版本,电池77度,百公里耗电11个多?虽说各大厂家都虚标,但这个是不是就太过分了。他所谓的大定,是真的大定吗?他所谓的预售权益有多少人能够享受得到呢?他的销售网络这么混乱,那么他的售后网络就会有保证吗?预售送cdc和空气悬挂的车型,比如增程顶配,不就是次顶配加20000选装包吗?是送的还是买的? 第四,品牌影响力确实不足,除了长期关注汽车的朋友,谁会知道星纪元?一提奇瑞第一个想到的词是高端吗?买一个20多w的东西不说装B,多少得带有点社交属性。反正在别人眼里都是杂牌,从这个角度说,那么23的增城版本和零跑16w的c11带激光雷达版本差距多大呢?那么和24w的理想差距多大呢?我承认理想是不招人待见,但一提理想,会和低端杂牌挂钩吗? 第五,有人了解奇瑞的智驾吗?我不大清楚,请评论区指点指点 总得来说,车确实是好车,买也确实想买,但这价格确实令人很担心销量怎么样。希望看好的车主,果断大定,让星纪元这个牌子支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