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第一辆车到年底就10年了,虽然啥问题没有,但是a级车已经满足不了家用和社交。。本来想全款买个家用B级,不考虑日系和电车,蒙迪欧,帕萨特这种就很知足,特别是蒙迪欧,感觉配置表都快背熟了,试驾感觉也很好,除了韩泰轮胎的雷鸣胎噪。。后来媳妇说还是一步到位看看豪华点的车吧。。从奔驰c到宝马3,宝马3被315劝退,奔驰被使用成本劝退。。偶然刷视频看到ct5,哇塞,真帅,而且同品牌置换补贴10000,直奔店里。。车是好车,但是后排空间,反正我进去坐顶头。。销售说现在xt5价格跟ct5差不多,同级别suv比轿车好歹高半级。媳妇之前开过亲戚的xt6,感觉很好,就去试了一下。内饰除了屏幕小点,用料还是比较良心的,低配的配置基本拉满,家用足够。。关键是后排地台纯平,座椅放倒和后备箱纯平,后排座椅可以前后调节加靠背角度调节,真是拿捏住了我这注重家用属性的小心脏。。回家跟媳妇商量一下,基本就是它了。。 然后就是漫长的去各个店里比价拉扯了的过程了,同城五家店去了三家,从车源到价格,从裸车谈赠品,从一千到一百的砍。。最后谈到另外两家放弃,确实比不过最后成交的那家。。最终落地价格,反正我在车友圈没看到比我低的。最终价格,含一年提前还款利息,不到23.5。车是23年11月的,享受厂家5000商业险补贴。所以价格低一点。赠品很多,我就不拉仇恨了,其中包括五年质保的车衣。。 521当天去车管所选号,立马出了老婆名下绿本和行驶证,交到了老婆手里,心情舒畅,感恩10几年的陪伴,车子基本是媳妇在开,愿大白保佑媳妇平平安安。 523在4s店里贴完车衣,525吉日直接去店里上牌开走,没有那么多的花里胡哨仪式,依然很开心。。出门加了300块钱中石化油,开了20多公里,表显还能跑350,总体来说油耗比较友好,而且毕竟还会越开越低。。整体驾驶感受就是一个字,稳,真的是稳。。提速也不拖沓,网上说的起步慢和换挡顿挫几乎不存在,稍微一踩就超速,转速表想超过2500都很难。。 虽然知道新款很快就出,但是也不眼馋,大连屏和怀挡,对我没有吸引力。我喜欢鸡腿档把的握感,和换挡时转速表指针的上下起伏感,成熟的老款,总比新款的毛病少吧。。特别是之前关注过君越,新款因为大连屏导致的亏电,一直没解决。新款外观压扁了前部,没有了老款圆滚滚的安全感,总之,抄底老款不后悔
#辣评新车现在的车都是越做越大,秦也不例外。从2019年长度为4.67m的秦、2020年长度为4.76m的秦pro到2024年几乎是与秦pro同样尺寸的秦Plus(秦pro停产),到如今即将发布的中型轿车—秦L,车身尺寸为4830*1900*1495,长度和宽度都有所增加。因为本月29号发布,很多具体的参数还不知晓,本篇文章对秦L介绍下外观内饰设计、对已知配置做一下分析并对价格做出自己的预测。 一 整体感觉 外观整体上依旧采用家族传承设计,我发现比亚迪无论是设计还是起名都是有传承的。前脸采用龙颜设计,日行灯部分跟宋L的感觉很像,从图片上看龙须部分应该是可以发光的。格栅的形状跟汉和宋PRO压扁后很类似,其实感觉比亚迪的车型很多格栅都很相似,只是细节不太一样。格栅部分有小装饰件,呈横向点阵式分布。在前脸的两侧有内凹设计,倾斜角度和格栅的边框角度基本是平行的。因为没有看过实车,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导风槽。在前脸底部有一个分层小前铲的设计,看上去不会过于老气。侧面看上去很流畅,车顶呈现大溜背设计,采用可开启天窗设计,不知道后排纵向空间是否受影响。B、C柱都是采用黑化设计,车窗外沿有镀铬饰条。腰线从车头延伸到后车门门把手附近,并不是一下延伸到车尾。门把手采用传统而非隐藏式,这样看上去也没有违和感。轮毂采用多条幅式轮毂,个人觉得这款车侧面是最好看的。尾灯采用中国结造型,在中间有byd字样而非build your dreams,更加简洁也显档次。在后车窗内部有高位刹车灯。车尾两侧微微内凹的造型和车头两侧相呼应,底部还有扩散器装饰件。 内饰整体感觉还是简洁且主流的设计,8.8英寸液晶仪表+15.6英寸的中控屏,两侧竖状分布的空调出风口个人觉得有些多余,完全可以做成隐藏式出风口嘛,这样需要精准开模造价高,且丢失了一些整体感。在方向盘、手机无线充电区域、档把区域、杯架、扶手箱的设计几乎和宋L一样,相比之前的比亚迪王朝车型更有质感。座椅头枕上并没有刺绣,缺少仪式感,细节处还有待加强。 值得一提的是外观颜色一改比亚迪之前仅有的黑白灰青,新增紫色,看上去很有中国风。希望发布的时候可以配有选装基金吧。 二 已知配置 已知是1.5l+单电机的组合模式,发动机有74kw 101匹,电动机120kw 163匹,个人觉得对于刚过2吨的车数据上一般吧,虽然现在还没有出双电机四驱的款式,但是个人觉得会有马力更大的四驱款配置。 目前已知是60km和90km两个版本,分别对于的电池容量是10.08度和15.87度,个人觉得还是有点少的,如果上下班距离远点的话可能一天就需要冲一次电。 看到配置表上写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挂形式,不知道还是不是筷子悬挂,希望可以达到四连杆的水平或者将连接杆做粗一些。 三 总结 秦L相比于老款的秦,主要在内饰上有创新点,看上去质感更强。但是因为是插混,电池布局空间有限,导致电池容量较小续航较短。因为是溜背设计且有天窗,不知道后排空间是否受影响。大溜背但是后备箱不是掀背的还是有些遗憾。(目前溜背车型好像只有宋L是掀背)现在网传12w起步,个人觉得对于纯电里程为60km还是有些贵,相比于秦plus7.98w的起步售价,个人感觉售价区间会在10(带自适应巡航)—15w(纯电续航120km)左右。如果最低配不带L2级别驾驶辅助,售价个人觉得会在9w左右。
#辣评新车一 整体感觉 从外观看像压扁的领克08,整体很简洁,没有过多修饰的线条。 前脸依旧采用第二代家族设计语言,扁平化的大灯组比之前凸起的蛤蟆灯更加好看。日行灯和远近光灯是分开的,前脸采用半封闭式的前脸,这样设计非常符合现在新能源车的前脸设计。机顶盖上有两条筋线更加凸显力量感,恰到好处也不会显得用力过猛。前脸两侧的底部目测是有导风槽的。 侧面造型是常规的轿车设计,并没有采用大溜背的造型,所以看上去不是非常流畅,但是相比于溜背造型这样更可以保证第二排的头部空间,也可以有天窗而不是天幕+手动遮阳帘的配置。从图片上看采用了黑化a b c柱+黑化车顶+黑化无边框后视镜+车漆颜色的设计,这样非常能显出运动感。尤其是无边框后视镜,在保留了美感的同时还能看到更多的视野。车门采用无框车门的设计,很帅。门把手采用隐藏式门把手,使得侧面更加简洁。腰线并不是由车头贯穿到车尾,而是在后门把手前侧开始上扬,这样稍微复杂些,不够简洁。底部采用花瓣式造型的轮毂,很好看。 尾部有个小鸭尾,凸现了一点运动风格,尾灯整体看是贯穿式尾灯,细节上在两侧分别分布两个类似于钢琴按键的装饰。底部有扩散器的装饰件。 外观上个人觉得遗憾的一点是没有采用溜背设计,和小鸭尾 无框车门 这样的运动风格不是很搭。 二 内饰上整体风格很简洁,采用10.2+15.6英寸的尺寸。方向盘采用双拼颜色的设计,非常显高级。在门板处的音响、车窗控制按键、开门按键相对来说比较集成,很像08的设计。在车窗控制按键都是金属材质,看上去很有质感。后排可外接平板电脑,应该可以拓展出更多的功能。 三 配置分析 采用1.5T+19度电池+3档dht的配置,综合功率280kw,综合扭矩615N/m,纯电续航里程wltc工况下102公里。目前有三个配置,主要区别在于智能驾驶方面,没有电池容量或者两驱四驱的区别。 1 pro版本是最值得推荐的。标配L2级别的驾驶辅助,配有各种预警和全速自适应巡航,该有的主流配置都有,如果不在乎音响的话这个配置是完全够用的。 2 halo版本个人觉得如果在乎音响和想选配高阶驾驶辅助的话是可以选择这个版本的,和上个版本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有23个哈曼卡顿音响和和主副驾腰部调节和按摩功能。这个版本还可选配高阶的驾驶辅助,主要在超声波雷达和高精度地图,没有激光雷达。 3 ultra版本和上个版本最主要的区别的有方向盘加热功能、nappa真皮座椅、二排座椅的加热通风和1个车内摄像头,最主要的区别还是在座椅是舒适型配置上,如果经常自己开车很少有人坐车的老哥不建议买这个版本。首先因为真皮和仿皮一般来说手感差别不是很大,其次是因为经常自己开车后排不做人第二排的通风加热功能是用不到的。 四 吐槽点 1 没有长续航版本,也没有后置后驱或者四驱版本,目前只是三个版本都是前置前驱的。 2 电池厂家都是众创新航,没有宁德时代版本的。 3 采用60L油箱,个人觉得这款车纯电里程较短,邮箱容积过大,如果续航破千的话也是油箱的功劳。希望有一天可以研发出纯电为主,用油为辅的技术。 4 方向盘快捷控制按键从图上看是触控或者能按下去但是是一体的设计,不是每个按键独立分开的设计,这样按下去容易误触或者手感不是很好。 五 总结 目前这款车的预售价是18—21w,相比于比亚迪海豹配有L2驾驶辅助的车型价格15.98w来说,个人觉得正式的价格在15.5w左右。海豹最高配wltc工况下的纯电续航为160km,所以个人觉得还会增加大电池版本,且售价在21w左右。这款车的优势在于flyme link的车机互联和3档dht的变速箱。外观见仁见智,个人觉得是非常个性化的。最后希望交车的礼盒是后排的扩展平板,这样更显高级感。
#荣威D7-用车感受从去年驾照下来就想着买车,看了秦,L6,D7,后来为了等风云A8,又专门等了之后多月,看D7的时候顺便看了启源A05跟A07,噢对了,中间还去看了星光 因为是家用,秦,A05后排比较局促,首先pass,L6那个天幕爆丑(个人审美),也pass,A07因为是增程,放后面考虑,星光空间价格都挺好,但是坐进车里第一时间就放弃了,满车的塑料,感觉像坐进压扁的五菱面包车,然后就是等了好久的A8,去看了顶配,空间,内饰都挺好,就是后面放出来那个低配的配置跟销售政策恶心到我了,明显就是割韭菜,最后是A07是增程放弃了(当时没有真香版)。 选择D7的原因:1,空间大,2米8的轴距,我173,前排驾驶位调整好,后排还能翘二郎腿,后备箱空间也很大 2,座椅舒服,低配就给真皮座椅你敢信,中配开始有翻毛皮内饰,特别米白色很显高级 3,试驾后,说实话,操控,悬挂咱也说不出啥好的,反正也不是风风火火的年龄了,够用就行,过火车道,井盖感觉不到很强震感 4,最重要的原因:老婆喜欢,我本来想要黑色内饰,老婆非让选择了米色 D7我选的中配,2月份提车,坐标南京,他喵的几个4S店是一家公司,价格谈不下来,最终落地12.9,送了3次保养,一套全包脚垫,其他啥都没了,买完一个月南京有地方补贴了,一个半月降价7000,想哭! 开车2月,家里没有充电桩,每次都是去外面充电,驾驶模式智能混动,舒适,能量回收弱,上下班来回30公里,每周充电2次,一个小时充满,智能混动在电续航20公里左右的时候,只要踏板踩的比较深,发动机就开始介入了,然后电量充足的时候,我在城市快速路上跑到90发动机也不动 电池在气温适宜的时候表现还是可以的,我上班15公里,南京过江隧道堵成狗,基本从家到公司40分钟左右,续航掉12,下班没那么堵,15公里续航掉10左右 高速还没跑过,最近500公里能耗图片上有,最近50公里的也有 最后吐个槽,车机是真的没啥可看的,我目前就用来听歌,导航我都是用手机,不过话也说回来,车子能开的舒服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