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提车日记5月21日郑州首批非创始版提车,目前行驶3500公里,长途城区里程对半,只要能NOA的路段基本都开NOA,综合汇报一下选车经历和使用感受 【购买动机】 纯电/增程? 没怎么开过电车的时候感觉混动比较合适,但是有过一段电车使用体验尤其是长途体验后,其实长途的时候跑三四百公里补能一次兼顾休息刚刚好。我认为买车要么纯油要么纯电,只有一种情况考虑混动:就是购车预算有限无法购买合适续航的纯电车,且能安装家充桩。 为什么选小米? 上台车是15年购入14款520i旅行版,9年车龄真的是除了情怀啥也不剩了,决定增购电车的时候目标选择还有宝马IX40和蔚来ET5T。 选IX因为目前终端优惠十分给力,放弃的原因是感觉这车开个四五年后残值≈0,内心不太好接受。 ET5T是少有的纯电旅行车,外形漂亮质感好,放弃也是因为性价比和担心背刺。 选小米是去试驾IX的路上顺路去看了下,老婆和家里的小朋友看完全都把持不住,了解后感觉小米值得一试遂定车。 小米对比其他车配置并不特别亮眼,性价比也不算突出,但是纵观目前所有车型,小米提供的情绪价值独一无二,一方面上市前期的稀缺性让人短暂体验被围观的满足感,另一方面订单火爆让人不用太担心被背刺,开一两年换车也不会太过血亏,从4-5-6月的销售政策来看,减少必要配置的赠送相当于变相涨价。 为什么选标准版? 单说su7三个配置,我感觉性价比最高的是MAX,但是个人选择上没有为性能买单的冲动,PRO交车晚不想等,并且我认为城区自动驾驶使用场景非常有限,高架和快速路NOA使用倒是没问题,普通城市道路上路况复杂体验估计不会太好,只有机动车非机动车完全分流的主干路用起来可以,但凡红绿灯路口过电动车和行人,这自动驾驶就比自己开还不省心,综合下来如果用车不是一线城市,不要对城区NOA抱有太高期望。 【用车体验】 续航能耗 4-5月平均气温20℃以上,目前3500公里高速和城区基本对半,动能回收100%,偶尔运动模式,高速能耗15左右,城区12左右,生涯累计13多。 补能方面 快充扎上就120的充电速度,充到70%开始掉到80左右,80-100%充满差不多要20多分钟,20-80%充满差不多30分钟。没体验过800v,但400v的感觉够用。 驾驶感受 一句话总结:目前体验到的最接近特斯拉驾驶感受的国产车。加速和电门方面是所有电车的优势,随便拉出来一款电车加速上的体验都完胜同价位油车,不过电车电门前段空大很常见,小米这方面做的不错。转向和底盘,底盘也属于偏硬但是比特斯拉处理颠簸强,转向体验不错有宝马的味道。 动能回收 回收力度可调节,我一直是单踏板,看很多车友分项能耗偏高,我感觉一方面是开的猛另一方面是动能回收使用习惯不同,很多车友不开或者开的弱回收,一开始会不习惯,但是脚法习惯之后单踏板模式很香,单踏板不但可以优化能耗表现,同时可以使减速更线性驾乘体验更加。 车机 车机流畅,我一直用的小米手机,互联互通体验绝佳,行车过程中也可以手机投屏到车机屏幕上,如果没有太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完全不需要用手机支架,行车过程中通过应用投屏可以把卡片拉大到2/3屏来胜任副驾娱乐屏。 智能设备使用建议 推荐顺序小米手机/穿戴设备/遥控钥匙,小米手机可以更好的匹配和释放车机生态,体验绝佳。手表手环可以优化用车体验,解决了运动党跑步的时候手机放哪里的问题,另外开启可穿戴设备蓝牙解锁手机的功能,在大屏上解锁手机屏幕的时候不需要手势验证了,体验升级。 最没用的是遥控钥匙,他能干的手机全都能干,400块钱买个手环,700块钱买个手表不香吗。 【缺陷】 高速noa时110码开始方向盘抖动明显,左右摇摆幅度较大,我去门店整备了两次动平衡依然没有解决,开自动驾驶的时候由于是手轻轻搭在方向盘上,方向盘缺乏手掌的限位左右摆动比较明显,社区里有部分车友也反应此情况,但目前官方还没有给出解决方案,希望尽快解决。 唤起电话呼叫体验不好,这么常用的功能竟然需要打开车机的二级菜单才能进去,我不喜欢喊小爱,就想点一下就打开最近联系人。 【优化建议】 ①液晶仪表显示内容单一,样式单一,尽快OTA开放更多功能增加可玩性,NOA的时候仪表看不到能耗,没有歌曲信息,这些我感觉完全可以开放自定义。 ②OTA支持方向盘按键自定义,比较实用的功能比如一键点亮我喜欢音乐,一键返回车机主页,一键打开最近通话等。 ③建议商城里的中控屏实体按键按钮全都支持自定义,建议中控扶手上的空调实体按键支持自定义,产品经理眼里只有空调嘛?增加自定义比如:一键返回车机主页,一键最近联系人,一键点亮音乐收藏,一键打开360影像,一键自动泊车,一键保存行车记录,主驾驶座椅记忆等等 【总结】 瑕不掩瑜,su7不错,期待完善
提问哈弗二代大狗PHEV最新升级后,屏幕最左边一列的(里面有导航和K歌,空调)状态栏,但是怎么自定义把360显示调出来,固定在状态栏上? 在应用里找不到360显示的App图标!! 请问下大家,谢谢了!
#辣评新车极氪MIX从造型来看就知道是一款特立独行的车,轿车和SUV的跨界车有很多,而极氪MIX玩起了SUV和MPV的跨界,也是一种全新的形式,而它的特色却不仅仅只是造型跨界这么简单。 一. 外观风格 很多人说MIX丑,但我觉得其实还挺好看的,和极氪007相似的风格设计,搭配的是宝宝巴士的造型,可能对男的吸引力不够,但对女性来说一个可爱圆润的造型设计确实比较吸引。 大灯部分同样有一个可自定义的灯带,未来感还是有的。还有一个比较争议的就是采用对向侧滑门,采用无B柱的设计,很多人就会去说碰撞安全的问题,我是觉得造车的人已经打破固定的思维束缚了,但买车的人还是比较传统,并不是说一定要有ABC柱的车才是安全的,笼式车身我们都知道安全性很高,但市面上没有用笼式车身的车就一定不安全吗,那肯定不是,极氪MIX后面能够正式上市,说明它一定是满足碰撞标准的,它的B柱设计其实是隐藏在车门内的,2000兆帕的超高强度钢至少在数据层面是够硬的,当然具体的还是要看实际表现。 还有一个离大谱的就是本来隐藏式门把手就足以被人诟病了,MIX直接取消了门把手,这个不好评,首先就是我不赞同,整体感和风阻都是小事,安全才是大事。 二. 内饰设计 在内饰设计这一部分,MIX的亮点就是高配版本的4座布局+可移动中岛,以我的了解现在有不少的车企已经加入到了可移动的内饰布局方案,只不过MIX是最先出来的一款车型,新能源车型在内饰座椅布局方面也卷出了新的高度。 不过这种可移动的布局方案确实是以后的发展方向,原来的车型多少都固定在5座7座的大方向,在现在汽车露营正火的时候,将汽车作为卧室已经很常见了,但是将客厅搬到汽车的却是少之又少。 MIX这样的四座布局+可移动中岛,少了一个座位感觉有点背离了三胎政策呀,这怎么坐的下,这也注定了这款车型的定位人群一定是小而精的汽车露营家庭,能够支持一家人在营地对坐玩乐,舒适度确实拉满了。 三. 配置信息 1. 续航 目前已知信息是大概有两个版本,搭载了77千瓦时的电池,续航在550公里和556公里,续航方面我感觉是少了,尤其在冬季续航打折之后可能就更不太理想了,8折也就只有400多公里,以我的想法来看,100千瓦时的电池带来的续航在纯电车中才会没有里程焦虑。设想一下,出去露营肯定是要用电,那我们肯定要保电大概20%,而这款车型较大的风阻面积,再加上跑高速,电量本就会比城市行驶要掉更快,这一来一回加上露营用电,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基本一天就把电用完了,所以77千瓦时的电池有点不理想。 2. 版本 极氪MIX的两个版本,低配是正常五座布局的车型,两驱的版本,这个版本买的人应该少之又少,因为正常五座+两驱的车型市面能挑的太多了,极氪MIX的亮点肯定是移动布局,低配版本缺少亮点,不建议购买。 高配版本则是提到的移动布局方案+四驱+激光雷达,但是极氪的智能驾驶方面并不是特别突出,甚至还不如自己开来的安全省心,但现在的车型高配没有激光雷达那怕是拿不出手的,所以有归有,用不用是一回事。 3. 价格 在价格方面,MPV的设计+移动布局方案,确实没有配置方面的竞品,但是在移动露营方案来看,极氪MIX的主要竞品就是理想L6,理想虽然没有移动布局,但是它就是可以直接当作户外客厅来用,冰箱彩电大沙发应有尽有,在外面的露营地基本都有理想的身影。 而双电机+激光雷达的相较于单电机无激光雷达的车型来说,市面上差价普遍在2-3万的价格,而理想L6的Pro版本是双电机无激光雷达,价格在24.98,我觉得MIX低配价格肯定是要在理想L6Pro版本之下的,预测是在23.98,而高配则是在此基础上多的话增加3万元,在26.98的样子。 但MPV车型毕竟市场份额只占少数,小而精的生活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而这款车型却是MPV+小而精,那肯定选择极氪MIX的人会少之又少,但是极氪MIX却是新风格的前行者,值得敬畏。
#提车日记提车这么久了,一直没写提车作业,主要是觉得也没啥可写的。 以前的车也是奇瑞的A3,开着其实没啥大问题,就是动力比较弱,加上有七座的需求,就想换个车。其实在20万左右区间的七座车选择并不多,直接竞品是GS8,这个也去看了,座椅很软,前面空间也不错,就是第三排的感受确实不如揽月,而且外观太过方正不是很喜欢。另一个就是锐界了,其实最早想买的就是锐界,想换家厂的车来感受下不同其实也不错,但是没想到换代了,平台降了,混动也不想当小白鼠,而且最主要的是同配置的情况下锐界L贵多了点,遂放弃。 当时决定要买的时候,其实揽月国际版也出来了,没想到的是只有黑色内饰,并且贵了5000,为了那点改变感觉不值得,23款的前脸我觉得其实也挺好看的。 星途在成都就两家店,两家都去看了,因为城西的离家近,就在这家买了,当时反正全部弄下来包括置换23个。有点小遗憾的是,交车什么仪式感都没有,就一个销售陪我们看了下车,然后办手续。 使用感受: 1、外形还不错,很耐看,内饰感觉很好,没有那种廉价的感觉,座椅摸起来手感很好,三联屏确实很大,也很清晰。但是没有啥实体键确实不好用,一键启动的面板,电子手刹的位置都很不方便,如果这个能改善就完美了。另外对于初次看车的估计都会有主驾位有点挡脚的体会,这个星途的车好像都有这个问题,如果不是对奇瑞车熟悉的用户来说可能这个槽点就直接影响其购车决定了。 2、动力可以,相对原来A3的1.6好太多了,变速箱换挡平顺,没感觉什么顿挫。平时用标准模式,油耗在10.5左右,平时跑高速多点,如果城里跑得多,应该就在12左右的样子,中规中矩吧。 3、配置丰富,当然是相对我原来那个车来说的,比之前的功能多太多了。语音控制怎么说呢?有方便之处,也有智障的时候,还是那句话,不能全是触摸,语音,还是实体键来得直接,来得安全。 开了这么久,除了右前喇叭共振弄了下,其它都还好,OTA升级也还顺利,最近的升级完能自定义调出360这个算不错,但是那个倒车的距离显示确实还应优化。就看其它像牌照灯那会不会中奖了。
#奔腾吧【情况介绍】 35岁了,自己在一家设备公司做工程师,家里已经有两辆车了(雅迪小电驴~)普通的四口之家,老婆老家是外地的,算上高速乡路往返一共有2000公里。每年回老婆家都是坐火车大包小包的带着孩子挤挤攘攘的,由于老婆家是山区的,下了火车坐中巴,下了中巴坐三轮,很不方便,后面有几年想着回去一趟不容易就没有回去过了,有了二胎之后,回趟老婆娘家就更不方便了,老婆也想回家,就开始跟老婆商量着想买一辆车,这样出门也方便些,老婆同意了就开始看车。 【买车过程】 在懂车帝看的车,看了很多品牌,重心在国产上面,比较支持国货,看了奇瑞,吉利,长城,比亚迪,红旗,都不是很理想,主要是囊中羞涩,开始存钱,中途停了半年没有看车了,偶然看到的奔腾B70这个车,外观就吸引到我了,又燃起了我买车的欲望,就开始研究这款车,在各各直播间看这款车询问咨询,只要有点时间就泡在圈子里看车友发的日常。。。。经过了解这个车,价格空间配置都是我的理想型,最主要是便宜,带着老婆孩子趁着休息一起去聊了很久,首付很低拿下。 【提车费用】 购买车型:23款1.5T畅享版 购车地点:濮阳 购车时间:23年10月 裸车价:9.2万 落地价:10.9万 详细情况是低首付5888元,贷款98000,分了36期,月供2884,第一次提车,以前开车也都是借朋友的,对手续也不是很明白。提车过程的小插曲,销售心跑前跑后给解决的,最后送了全包脚垫,行车记录仪,空气炸锅,还有一些钥匙链那些小饰品。 【爱车初体验】: 外观感受: 颜值真的没得挑,没去店里之前就是看到外观开始了解的,战戈式大灯越看越喜欢。在十万块的轿车里面,这个车的侧面线条名列前茅。整体像低趴一样(底盘高度要比其他轿车矮一点)。另外老婆也很喜欢这个外观。至于小孩子,是个车就会喜欢的不行,哈哈 +++++ 静态感受: 空间部分是尤其满意的地方,特别是后备箱,他是掀背吗不是,带电尾门,提了车就回了老家一趟,后备箱里放了两个行李箱,和孩子用的一些东西和玩具。还带了很多老家没有的食物礼品,尾门全开起来放东西特别方便,经过家庭委员会投票,全员四票通过好评。车里面空间也不小,我身高180,体重160斤,坐前排头上还有一拳距离,后排我基本不坐,平时就上班代步,放假都是老婆孩子坐。老婆170高,她坐在后排头上剩两拳距离,腿部剩两拳多一点,带着两个孩子在后面活动空间很大。 车里面的内饰算不上多豪华,但用料还行,没有异味,并且软材质比较多,尤其后排。中控位置设计的比较高级,车机和仪表是一整块大屏,但是车机里的娱乐内容不多,虽然平时我不怎么用,但是放不了动画片小孩子吵得不行,哈哈。座椅加热后排没有,由于座椅本身是仿皮的,冬天上车就很凉,自己加了一套全包的座套。前排主驾副驾都有加热,很好。 +++++ 动态感受: 1.5T动力对于我这种家用来说可以满足,平时也就上下班代个步,车子平时停地下车库,每次启动就是怠速到地库出口,也相当于热车了,到上坡的时候一档1400转就轻松上去,不费力,我那个坡比较抖,上坡途中如果速度快了,会升到2档,并且升档过程会有顿挫,平路感觉不到。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如果用2档上坡,油门不能收,如果收了油门,速度降下来,挡位没降的时候,就要多轰油门,到2500转的时候会有很足的力。市里面D当走天下就够了,S档也用不上。追求动力的,可以上2.0 第一次开上这个车,感觉底盘很重,高速压着120的限速跑稳的很,方向盘也是很稳,一点不会飘。定速巡航开高速真好用,巡航的速度准确性跟手机导航差不到一码,脚也没那么累,就是胎噪风噪有点大,120的时候孩子在后面说话容易听不清楚。但是都能接受,都这个价格了还要啥自行车。悬架这一块在城市里开没什么问题,可以说很舒服。走农村没修的土路就有点颠了,对那种小坑的减震,感觉偏硬了点。 另外360很好用,测出来的距离比较准确,回老家过那种窄石桥的时候非常有用。 +++++ 油耗: 高速6个多,市区基本上单程10公里路程9-10个油,这个跟自己驾驶习惯很大关系,不能一概而论,有一点要承认的就是他肯定比合资紧凑车型相对油耗高一点。 +++++ 小结: 目前已经开了8000公里了,没有发现什么故障问题,有一点车友都说的车灯问题,在老家没路灯的地方开,确实不怎么亮,主要针对下雨的情况。其他方面都很满意。 辛苦圈主指导,请推荐加精谢谢!